正文

川普為什麽不在前2年推動建牆

(2019-02-01 08:47:48) 下一個

首先先要明白以下幾點

美國國會分 參眾兩院,合稱國會,國會審議撥款法案,管錢的,國會不撥錢,政府就不能花錢。。

先由兩院各出一個撥款法案,然後兩院再相互協商,最後形成一個兩院一致的版本,最後送交總統,總統有權拒絕,直到總統簽字後,撥款法案才正式生效。

在美國長久的曆史中,國會形成了一個非常不光彩的作法,就是議員會利用手中的一票拚命地把自己想要的東西擠進去,否則 當就威脅投反對票。

=當然依照傳統的兩黨政治的執政中,在通過協商、互相讓步後會達到某種妥協。

根據憲法,兩院每年都要通過政府支出預算,但最近十幾二十年來,幾乎沒有一屆國會是按時通過預算的

他們采用的是“繼續撥款決議案”(continuing resolution)簡稱CR,就是在有限時間內為聯邦政府提供資金的臨時資助措施,使之按照之前通過的預算繼續執行,年複一年(奧巴馬政府期間,沒有一年通過預算。)

雖然臨時資助措施(CR)可以避免政府關門,但它也反映出立法者無法在整個財政年度就部分或全部撥款賬單達成協議。

(為政府提供一整財年的撥款議案是優於使用CR,因為它允許政府機構適當規劃並使其資源與其職責相匹配。同時由於政府行為的確定性,從而有益於經濟。)

這種狀態是從克林頓的中左路線開始,兩黨的對立日益嚴重,從1998財年至今,國會一共搞了116個CR。。

這一點上,比起中國的5年計劃,就差地不是一點半點了。。

川普上台後,在當時的國會裏,眾議院是共和黨 236:民主黨196(其中空缺3人),

當時的共和黨眾議院議長是軟泡(嗬嗬,Paul Ryan),與川普各種陽奉陰違,表麵一套背後一套。

參議院是52:46:2(這獨立的2 個, ,其實也是民主黨的,比如三德子,所以實際是 52:48)後來因為共和黨建製派搞鬼,在特別選舉中還輸掉了一票,51:49

而在這個51人中,公開與川普唱反調的就有與民主黨同一陣線的麥凱恩,寧可把自己的參議員位置讓給民主黨的傑夫·弗萊克等等,這麽一看。。。這參議院表麵上是共和黨占優,實際上等同是 49:51,反而是民主黨占優。。

好了,等到川普這個超級素人上台,擺在他麵前的是這樣一個場景:

眾議院參議院建製派各種陽奉陰違,都是刺頭

共和黨建製派與民主黨共同發起了“通俄門”

川普身邊找不到可用的人才

勉強可用的共和黨建製派如司法部長塞申斯,不但不為川普分憂,還各種下套。

白宮如同透風的篩子,泄密不斷

一上台,川普就各種委屈地簽字撥款法案,一邊要鬥通俄門,一邊要鬥貿易戰

一邊要紮緊白宮,一邊要與共和黨刺頭議員鬥,另一邊還要和民主黨鬥。。

民主黨同時還搞了個政府關門,這用力過猛,沒紮到川普,反而紮傷了自己。。

在這種情形下。。。

你覺得川普有沒有可能在2年前去推動建牆?

這建牆不要說通過,以當時的共和黨建製派的刺頭,直接就不要想出現在議程上。。

川普捏著鼻子簽了幾次CR的字,到了去年,老川表示他已經忍無可忍了,不會再繼續簽CR,但是參議院就沒當老川是一回事,不相信他會這麽做,年底休會前還是遞交了CR,川普真的就沒簽,於是政府真關門了一陣子。

也就是說,以2年前的情況來看,眾議院搞鬼,參議院造反的情況下,表麵上看好象是共和黨兩院全掌,實際上對川普來說啥都不是。。還得照顧著所謂“同黨”的麵子。

直到中選後,眾議院的軟泡等共和黨紛紛跳船不選,順手送民主黨上台的局麵已經確定的情況下(235:199),準備閃人的眾議院一幹共和黨人特意裝模作樣地通過了包含建牆撥款法案。。反正再過十幾天這國會就沒我什麽事了。。反正參議院那邊肯定也過不了,就故意作個人情惡心一下川普吧。。。

果然兩年來參議院通不過的建牆,現在參議院還是通不過,唯一的變化是某個光頭的腦子壞了死了,其它刺頭下台了,參議院初步統一到川普隊伍中了。。。

在參議院相對靠譜後,又遇上了大蓬車危機,川普估計想繼續利用這種危機來推動從競選起就不被人看好的建牆。。

說實在的,忍了2年多的川普,還是低估了民主黨的無恥程度。。。

而民主黨控製下的左媒,則故意散播“川普為什麽在前2年不推建牆-”這種似是而非的東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高斯曼 回複 悄悄話 轉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