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自己幾年前的一段親身經曆,被朋友稱為奇事,並建議我把它寫出來,以饗大家。於是,就有了我的這篇文字。
(一)
三月的加州矽穀,天氣清冷而濕潤。一個細雨綿綿的星期五,老公在家上班,吃過早餐,我倆就各忙各的。十點鍾左右,門鈴響了,我倆都沒動,心裏猜是附近教會的神職人員在星期五常有的挨戶訪問,他們總是按鈴兩次,如無人回應,就靜悄悄地離開。
不料,門鈴叮咚叮咚地連響了幾聲,老公詫異地起身朝前門走去。沒走幾步,鈴聲就轉成了急促的敲門聲。老公加快了腳步,想從“貓眼”裏看個究竟。沒想到轉瞬之間,敲門竟變成了捶門,其捶擊之猛烈,好像整個門板都在顫抖。在書房裏的我也被驚動,急步走了出來。
老公從“貓眼”前轉過頭,眼神變得警覺,招手要我靠近看。透過“貓眼”,我看見一個年輕小子,麵帶凶狠,正用拳頭使勁捶門,不時還抬頭探望門框上方和窗戶上方。
這個情景讓我的心頭一緊。最近,我們居住的社區裏發生了多起治安事件,好幾家鄰居被盜賊翻牆闖入後院,幸虧屋主在家,盜賊未能得逞。消息傳開後,社區內一片風聲鶴唳。為回應居民們的關切,市警察局負責“鄰裏守望”組織的B警官特意在我們的鄰裏電郵群裏發送長文,傳授如何識別和應對入室偷盜的犯罪行徑。
莫非是小偷上門?我的腦子裏飛快地閃過B警官文中的幾個關鍵提示:記住嫌疑人的外形衣著、年齡和族裔特征;如果感覺來者具有危險性,切勿開門;立刻電話報警!
我倆眼神加手勢快速交流後,老公立即拿起手機報警。手機的音頻通道開著,我聽得清清楚楚。
接通警局了,老公自報姓名和身份後,開始敘說有陌生人敲門,行徑反常…
話剛到此,接聽的警員打斷問道:“你應門了嗎?”
老公回答:“沒有。因為這不是一般的敲門,而是捶門… ”
警員再次打斷:“你還是應該問問是誰呀。”
緊急時刻竟然如此不在狀況,我有些聽不下去了。接過老公的手機,我對著手機另一端說:“警官先生,門外那個家夥不是敲門,而是捶門。按照鄰裏守望組織給出的建議,我們現在絕不能應門,而是應該馬上報警。我們這樣做錯了嗎?”
電話那端出現了短暫的靜默,隱隱地能聽見啪啪的撥動聲。很快地,警員的聲音重新響起:“女士,我們的警車已經在來你家的路上了,請一定不要掛斷電話!現在我需要知道你那邊正在發生的所有情況…”
我把手機交還老公,他的反應很快,接過警員的話頭,開始通報我們這端的情況。我回到前門再看“貓眼”,門外竟已空無一人。
溜了?! 此刻,我的心裏好似揣著一團火,難道就眼睜睜地看著盜賊溜之大吉?難道我們隻能坐等警察來抓賊?
前門開了,原來是老公跨出了家門,邊走還邊和警察通話。我知道,他不想放過上門作案的盜賊,想要給警方提供現場的即時信息。但這是非常冒險的做法,萬一盜賊是團夥作案,萬一他們還沒離開呢?想到這裏,我呆不住了,飛快地穿上外套,也跑了出去。
細密的小雨剛停不久,社區裏到處濕漉漉的。舉眼一看,街對麵鄰居家的車庫門大開著,老公正與剛下車的鄰居說話呢。看來是她們的回家驚動了我家門前的小偷,停止作案,匆忙離去。再向四周看看,隻見街對麵右側第三家鄰居的路邊停了一輛小車,車頭麵朝我家方向。鄰居家的前門開著,男主人站在門內,似乎剛結束與門外一高瘦小夥的對話,然後關上了門。高瘦小夥轉過身來,邊走邊晃著手裏的長柄掃帚,坐進了等在路邊的小車,然後這車便飛快地從我們和兩位鄰居的麵前開過。我一眼看見副駕駛座位上的黑衣人,就是在我家門前按鈴、捶門的小子。
我心裏十分吃驚,沒想到曾經聽說的小偷“撞空門”,遭遇房主就佯裝清潔工攬活的事,今天竟在自家附近真實上演了。
絕不能讓他們溜了,回頭再來為害社區!老公和我決定暫不回家,而是去社區入口處迎接警車,為警方提供更多的線索。
(二)
我們剛走上社區主道,就看見三輛警車魚貫地開進了社區。此刻距電話裏警員告知的警車出動,還不到三分鍾!
三輛警車很有默契地分散開來,把守住了進出社區必經的三個路口。我們走近其中一輛警車作了自我介紹,駕駛座上的年輕警官對我們的現身支持表示感謝,介紹自己名叫加西,並向我們介紹了坐在他身旁的便衣先生,原來是一位資深的偵探員。他們交替著問了我倆許多問題,我們的回答都通過對講機和車載電腦,第一時間內反饋給了警局的調度中心。
兩位警官對抓捕這幫小偷信心滿滿:“放心吧,現在已經有五輛警車在市內各個區域搜索了,很快就會抓住他們的。” 並叫我們回家休息,他們將隨時告知我們新的情況。
回家不到半小時,又聽見門鈴聲。這次是加西警官上門通報: “我們在附近街區,抓獲了三名正在作案的嫌疑人。但是我們需要你們出麵指認,他們是否就是你們此前報警涉及的那幫盜賊。當然,請你們放心,我們是不會讓他們看到指認者的。”
這可是從來沒有經曆過的事情,我倆思忖片刻後,爽快地答應了。
加西警官的警車載著我們,開到了離我家不遠的一個街區,然後停在了馬路中央。 隻見幾十米開外的街道兩旁,停著好幾輛警車,數名荷槍實彈的警察肅然站在車外。正前方路中央橫停著一輛警車,三個高矮不一的年輕小子背向著我們,呆立在車旁。看見我們到來後,就有兩名警察走上前去,命令這三個小子轉過身來,麵朝我們坐的警車並排站定。
雖然距離有點遠,但我還是清楚地認出了站在三人中間的黑衣人就是捶我家門的小子。老公也認出了三人中最年輕的一個,就是在鄰居家門前佯裝清潔工的高瘦小夥。確認了我們的指認後,加西警官對著正前方做了一個手勢,這三個倒黴鬼立即就被警察帶上手銬,押上警車帶走了。
加西警官駕車送我倆回家。經曆了之前的一切,大家心裏都充溢著擒賊成功的喜悅。到了我家門口,加西警官特意下車來握手致意:“你倆太棒了!幹得漂亮!我們真的非常感激你們的支持。”
(三)
入侵社區的小偷被抓住了,應該盡快通報鄰裏。我立即發了一份電郵到鄰裏電郵群。簡短的電郵引起許多反響,各個街區的鄰居回複的郵件接踵而至,大快人心的氛圍裏滿是如釋重負的輕鬆。 第二天,更多的消息通過鄰裏電郵群傳來。市警局鄰裏守望組織的B警官發來致謝的郵件,並附上了市政府新聞日刊關於三盜賊在我們社區作案未遂,反被警察抓獲事件的新聞報道的截圖。該報道不光詳細描述了事件的經過,還登出了三個小偷的大頭照,通報了更多的案情細節。
原來這三個小偷離開我們的社區後,短短的時間內,就在附近街區掃蕩了五家住戶。當他們從第五戶人家的後院翻跳出來時,被沿街搜索的警車發現,抓了個正著。其中一個小子倉皇中把一隻鞋落在了屋主的院內,成為入室偷盜的現場鐵證。 警方隨即搜查了他們的汽車,發現後箱裏除了偷盜的財物外,還有好幾支槍,其中一支長槍的彈匣裏裝滿了子彈!進一步調查這三人的背景,捶我家門的黑衣小子是個前科累累的慣犯,也是這個三人團夥的頭目。高瘦小夥還未滿十八歲,但是已經有案在身,正在等待結案之中。
此次抓獲行動大告成功,警方旋即把我們的鄰裏電郵群納入了市警局的警民信息交流網絡,這讓我大開眼界。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來自這個渠道的郵件源源不斷。從中我們了解到,那段時間,我們這個一向安寧的小城,入室盜竊案件呈爆炸式上升,其中絕大部分是外來小偷流竄作案,連市長先生居住的街區也未能幸免。警方的審問筆錄顯示,盜賊們之所以選擇我們這個亞裔人口集中的城市下手,原因有二,一是亞裔人習慣在家裏存放現金;二是印度人喜歡黃金飾品,家中財物“含金量”高。按警方的說法,盜賊們也有自己的信息網絡,一旦某個團夥在某處得手,就會招來其他團夥的加入,在目標地區密集作案。看來俗話所說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確實一點不假。
(四)
三賊被警方抓捕後,郡檢察部門很快就以入室盜竊、私藏贓物和非法持有槍支等罪名,對他們提出了刑事起訴。市警局專門派員上門,給我們送來了出庭作證的法庭通知,並告知,由於這個團夥犯案多起,法庭特意傳喚了多個受害家庭的成員擔任證人,“我們希望將他們繩之以法,讓他們在監獄裏呆很長很長的時間。” 送達文書的警官如是說。
於是,我們參與了該案的法庭作證,接觸到了過去完全陌生的刑事案件的審理過程。其間的經曆,足以另寫一篇紀實,在此按下不表。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治安事件,從小偷按響門鈴到老公報警,從警方出動到盜賊落網歸案,我們夫妻和警方之間有了一些接觸與合作,意外地成就了我倆人生中這段可遇不可求的經曆。美國執法部門對民眾關切的刑事案件所持的開放態度,將涉案罪犯的個人信息、作案情節等都通過媒體和警民聯係渠道向民眾公開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尤其值得點讚的是警局的鄰裏守望組織,其網絡遍布小城的各個社區,有專職警官負責,是警民聯係的有力渠道。此次盜賊落網後,負責該組織的B警官向各社區電郵群通報了擒賊的全部過程,指出民眾的及時報警和協助對破案起了關鍵的作用。在接續的電郵中,B警官針對亞裔民眾常有的顧慮,如語言障礙,如擔心被壞人報複等,引用實例說明,遇事及時報案是對自己人身和財產安全最好的保護。他的宣導既專業又接地氣,獲得了良好的反響。看來黑衣警官們不光有鐵馬金戈的神勇,也有潤物細無聲的綿密呢。
不久後的一天,我們收到了一封印刷精美的信件。拆開一看,原來是市警局局長先生親筆簽名的感謝信。信中寫道:“你們的勇敢行為幫助我們終結了一場瘋狂的犯罪活動, 為此我向你們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據了解,為平息市內驟升的犯罪率,市警局的壓力“山大”。市長要求限期改善治安狀況,警局送呈市府的治安月報,也應市長要求改成了每周一報。隨著仨賊的被擒,以及其他犯罪團夥的相繼落網,我們的小城又恢複了往日的安寧,市警局頭上的緊箍咒也終於得以解除。
我想,局長先生夜晚可以睡好覺了。
樓下有些評論可能是聽信了一些以訛傳訛的政治宣傳的緣故。首先帖子中這案子屬於私宅闖竊,根據貼中描述肯定屬於重罪。其次就算普通偷竊不超過$950,也絕不是無罪,而是判罪的輕重問題,符合輕罪的條件還必須要無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