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些微具備一點中國文化底蘊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句話,“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但本文重點分析的不是這種躁動人心的場景而是側重探討老鼠過街時那種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的心態以及麵對襲擊時本能的疾速反應,英文裏應該叫作response 。必須申明,本人主攻的專業絕非“老鼠心理學”。因此,通篇所作的分析完全是以 common sense(常識)為基礎的。讀者中如果有這方麵專業的行家,歡迎不吝賜教。其實,本文的題目最初定為《美籍華人如同過街老鼠》,請不要激揚泛動,這樣的標題其實並不誇張。相反,是基於事實以及沒有任何瑕疵或漏洞的邏輯推理之上的。試想街上有一隻老鼠跑過,如果有位好事者追打,十之八九是追不上,也是打不著的,除非具備黨國前軍統局少將處長沈醉的身手那另當別論。當年軍統頭目戴笠手下的紅人沈醉年輕有為,剛剛23歲就被派到抗戰時期陪都的重慶警察局擔任警局緝私大隊長。可以想象當時重慶警局那幫人心裏是如何癢癢與不服。“憑什麽一個乳臭未幹嘴上無毛的臭小子就可以擔當大家都夢寐以求垂涎欲滴再加三尺的肥差,就因為他是戴笠的紅人”?照實說,那時重慶警局一夥地頭蛇也不是好惹的。明的不來,暗地裏刁難那是絕不含糊。你當大隊長,牛掰,給你先穿隻小鞋...。結果赴警局一報到就把沈醉安排到警局地下室一個又黑又暗又潮濕還有老鼠竄行的房間算是大隊長的“辦公室”。沈醉當然想發作,但需要一個噱頭。有一天,沈醉看見警局的大小頭目包括眾多警員都在。沈醉便挑選中午時分,在地下室突然打開辦公室房門,猛然拉燈,疾速掏出腰間的德國造駁殼槍照著房間內情急逃竄的幾隻老鼠啪啪就是幾槍。瞬間隻見幾隻碩鼠被擊中,倒地而亡。聽到突如其來的幾聲炸響,警局的大小頭目及眾多警員聞聲趕來一探究竟。隻見沈醉吹了吹槍口尚未完全散去的硝煙,輕聲說道,“這幾個小畜生煩我很久了,給他們好看是遲早的事”。看到沈醉如此槍法外加表情靜如平湖,警局大小官員都驚呆了。沒多久,沈醉就換了一間寬敞明亮且非常考究的大隊長辦公室。據說這件事當年在重慶警、特兩界曾廣為流傳。對不住,扯遠了,還是言歸正傳。話說紐約法拉盛街上的老鼠若沒有如沈醉的功夫根本追不上,也打不著。但在美國當下瘋行的歧視華裔的浪潮中,假如有一個被前總統川普成功挑唆的種族主義分子,也許是一個白人或者黑人再或者拉丁裔,去追打一個華裔婦女或者老人,那絕對是百發百中的。比如,前不久發生在加州的一位75歲的華裔婦女在街上無端被一名白人重創頭部,打得鼻青臉腫。更早一些,在加州奧克蘭街上行走的一位91歲華裔老人被一名非裔惡意推翻在地,也是頭部重創,最後在醫院不治身亡。所以說,文章的原標題是不是還須改為“美籍華人不如過街老鼠”,這一改更貼切了吧!如果你覺得這是筆者幽默,或者說黑幽默,那就大錯特錯了。筆者從小就不是特別聰明,比方就不如像是幾天前去世的菲利普親王。所以,幽默這玩意兒似乎與筆者一般無緣。
勿容置疑,美國目前針對亞裔(多數為華裔)的歧視犯罪確實愈演愈烈。這裏需要闡明的,在前總統川普不厭其煩的種族主義言論的煽動下,許多針對華裔之外的亞裔的攻擊其實大多屬於“正打歪著”。即本意瞄準的是華裔,卻打到了韓裔、越裔或者菲裔。對於這些非華裔受害者而言,攤上這事兒真的是比竇娥還冤,不知道今年6月美國空中會不會飄起鵝毛大雪.....?原因嘛其實很簡單,襲擊者根本無法從麵相上分辨出誰是華裔、韓裔或者越裔,就像華人不能夠根據麵相分辨出歐洲的丹麥人與瑞典人一樣。這不,就在前幾天應運而生了一種T恤文化衫,花色格式五花八門,但內容相似,主要寫的是,“我不是華人,別開槍,我是韓裔、越裔,菲裔......”等等。這件事在華人輿論圈著實引發了一絲漣漪。有人歸納為華裔由此麵臨兩種選擇:其一,如果其他亞裔都穿上,自己不穿,無疑將自己暴露於種族犯罪的槍口之下,人不怕死那是假的。其二,因而有建議華裔幹脆也購買穿上,美國500萬華裔穿上這種T恤文化衫理論上或許可以在某個時刻保命,但如果華裔自尊尚存,穿著這種“保命衫”情何以堪?
這些絕非危言聳聽或者杞人憂天,據紐約警局的數據,2019年,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案例隻有1起;到了2020年增加到20起。追蹤針對亞裔種族歧視組織Stop AAPI Hate(“停止反亞太裔仇恨”)近日報告說,自去年以來,該組織收到了來自美國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的3795起歧視亞裔的事件投訴,而實際發生的案例遠不止此。前幾天一位曾經的《大西洋月刊》華裔女編輯曾撰文寫道,“爸媽受歧視,卻從不告訴我”。文中敘述:“當那群年輕人圍住我父親時,他可能正站在一箱西瓜旁邊,一手舉著西瓜,另一隻手在西瓜上輕輕敲打。他也可能是在察看凍魚,琢磨著是鱈魚還是鰈魚看起來更新鮮。我不知道當時具體的情況,我不在現場。但我知道的是那群年輕人,他們是一群沒戴口罩的白人,他們圍著我父親一起衝他咳嗽。其中一人一邊冷笑,一邊說:‘你就是一堆屎’。這一幕就發生在疫情初起時,去年的二月或三月。我不知道所有的細節,因為父親從沒對我說起過這事。我是在此事過去幾個月後的6月,聽母親在電話中順嘴說了一下,然後她就若無其事地繼續說起了別的。母親說:‘不要擔心我們。你自己要保重身體’,然後掛斷了電話”。無獨有偶,近日“美中亞裔健康協會”完成一項華裔網絡民調,結果顯示,59.9%的受訪者表示曾遭遇歧視或霸淩。其中超過60歲以上的老年人和婦女遭受暴力的比例極高。不久前,加州大學聖貝納迪諾分校的仇恨與極端主義研究中心對美國16個大中城市中的仇恨犯罪進行了分析。報告顯示,盡管仇恨犯罪由於疫情在2020年總體下降了7%,但針對亞裔的犯罪卻增漲到以前的2.5倍。
一位紐約市華裔警察曾表示,“疫情前也有,但沒這麽多,也沒這麽有針對性。但現在,我們華人在這邊已經成為被歧視、被侮辱、被毆打的目標了……”。“Stop AAPI Hate”的成員表示,亞裔社區現在幾乎人人自危,不少人為了謹慎起見已經改變生活習慣。佛羅裏達州立大學的近期調查發現,超過一半亞裔受訪者表示自己已成驚弓之鳥,刻意保持低調之餘,言行更加謹慎,甚至外出時會避開特定地方......。
綜上所述,事實說明生活在美國的許多華裔內心其實已和“過街老鼠”的心態差不多,充滿著“焦慮與恐懼”。但不如老鼠的是,麵對暴力襲擊時,絕不會象“街上老鼠”逃脫的那麽快,尤其是老人和婦女。
因此,慎重考慮之後,這篇文章的題目應該改為《美國華裔不如過街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