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突然發現寶寶左眼睜不開了,好可憐。右眼睜得也比較吃力。活這麽大還是第一次。
於是上了人工智能,對方說各種可能都存在,需要盡快求醫治療,不能耽擱,否則會有失明危險。
我平時常去的那家獸醫診所比較事兒,周六日不僅不開業不說,從來沒有能當天約上的。由於獸醫緊缺,甚至還要提前好幾個星期才能約上。
於是隻好去家附近的印度人開的獸醫診所——盡管我不是很情願,原因是2018年寶寶嘴角起了一個包,這人愣說需要手術去除,要收我300多加元。我心存疑惑,於是又找了後來成為我常去的那家固定的獸醫診所,加拿大本地生的華人女獸醫當即判斷說,這就是一個水泡,它自己就會消失,根本不需要手術;做手術等於是拿大炮轟蚊子,多此一舉。
結果後來果然如她所說,那個水泡自己破了,就恢複正常了。幸虧我找了第二家,否則就讓這印度獸醫無緣無故宰我300加元。
這一次事件給我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但是,昨天事情很緊急,印度人這家的優點是天天開門,關門很晚,而且下班後也可以隨時給他電話約見。
我抱著寶寶去他家診所的路上,一直在進行激烈的思想鬥爭。他會不會誤診?會不會小題大做?會不會兜售一大堆藥品?我又查詢了他的穀歌評語,平均4.1顆星,好評是大多數。他在那兒幹了那麽多年,也不至於那麽差吧?
到了這家診所,說實話我不是很喜歡。一是沒有加拿大本地人的診所考究,比如陳設、器具都比較簡單;有比較重的動物氣味和藥品氣味;牆上掛的鍾永久停在6:45分也不知道換換電池;一隻不加看護的貓任意到處走動、休憩。
更不喜歡的是這個印度獸醫的態度,帶有一種反諷、挖苦的腔調。舉例說:
我問道:“大夫,你看它右眼睜不開了,今天中午才發現的,究竟怎麽回事?是什麽造成的?”
印度人道:“我怎麽知道?你問我我問誰?我又沒在現場!我隻知道這隻眼睛有很嚴重很嚴重的細菌感染,它現在很疼,都腫了,也紅了,相當嚴重......。而且不是一天兩天了,都好久了......。”
我心想,我的個乖乖,一輩子沒見過一個加拿大獸醫這樣講話的。看在他不是針對我的份上,隻要能妥善治療,我不跟他計較。
於是他取出一種試劑,分別滴在寶寶兩隻眼內,滴入左眼後該試劑明顯變成綠色。他解釋說這就是說明有組織損傷。又去來清水,用紗布清洗寶寶的眼睛,再將眼藥水滴入。隨後又打了兩針,一針是抗生素,一針是止疼藥。寶寶很乖,打抗生素很配合;打止疼藥時候稍微叫了叫。
隨後給我開了眼藥水和抗生素。眼藥水一天滴四次,每六小時一次。抗生素一天服兩次。還建議給寶寶戴上項圈,以防止它自己去撓眼睛。
此次費用一共是200多加元。
回家時我又上人工智能查詢他開的藥——隻需要拍一張照片上傳,人工智能一秒之內便發來詳細解說。人工智能說,這種藥是動物眼疾的標準治療方式,其解說和該獸醫說的一致,我就放心了。西醫好就好在它的標準化,他沒法胡來,因為上網、人工智能、詢問同行,即可證實,不像中醫,甲乙丙丁、子醜寅卯、金木水火土的,一人一個說法,把你能侃暈。
戴上項圈後,發現寶寶左眼睜開了。難道點一次眼藥水就改善這麽快?
我想起頭一晚給寶寶的SPA,用了不少香薰草浴鹽和泡泡浴,其間因疏忽,寶寶上身跌入水中,估計是浴鹽進入了眼中。人工智能說,浴鹽進入寵物眼中有可能導致它眼部受刺激、感染,會睜不開的。如果是此原因導致,那就不是致命的,加上同時寶寶食欲不減,仍然為出門而興奮,說明是偶然原因導致。這就對上了。
我又問人工智能,寶寶知道它在被我精心護理嗎?比如我給它清洗眼睛滴眼藥的時候,它知道是在為它好嗎?人工智能回答:狗雖然不能像人類那樣知道這是醫療護理,但是它從你的表情、態度上能感悟到你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它的好;它知道這是對它好,而不是在折磨它、傷害它。
動物都如此,人更應該如此。可歎的是,生活中,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很多人不知好歹。就衝著有些人,莫名其妙跑到你的博客來留一句損人不利己的刻薄話,就可看出人的內心世界怎麽會那麽負麵和陰毒!我總是勸這些人:大家萍水相逢,既然在網上能夠擦肩而過,為何不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