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有沒有必要翻拍《紅樓夢》?我覺得肯定有必要,因為87央視版漏洞百出,且當年技術有限、經驗不足,時隔近40年,當然有必要再次翻拍!筆者認為隻要照搬87版海選、培訓的模式,還能再出精品!
繼續看87版的漏洞——
香菱就詩歌請教黛玉,說起“大漠孤煙直”。此時紫娟莫名其妙給香菱遞過來一個凳子,而黛玉隨後將就地坐在欄杆上。本來人就弱不禁風,再坐木頭欄杆上,倒是丫鬟給丫鬟伺候凳子就坐。這紫娟為何主仆不分?難道還真把香菱當貴客了?
柳湘蓮暴打薛蟠,出現一處嚴重配音錯誤。薛蟠被按在泥潭中,連喊:“媽呀!” 可是有一個鏡頭,薛蟠嘴裏滿是汙泥,嘴是閉上的,卻還傳出“媽呀媽呀”的配音聲音。
寶釵讓丫鬟給黛玉送來名貴燕窩。今日的燕窩也是高級營養品,更何況那個年代。這裏有兩個奇葩之處。第一,寶釵事先說送來“幾兩燕窩”,劇中這燕窩可是不止“幾兩”。第二,如此高級補品,竟然用粗糙的馬糞紙隨便一包,你信嗎?即便是日本街頭賣抹茶,包裝都很精細;皇商家送名貴燕窩,隨便用擦屁股紙湊合一包就送給黛玉,我肯定不信。
賈母送給寶玉一個雀金裘鬥篷,說是俄羅斯國用孔雀羽毛撚了線編織而成。筆者查詢人工智能,俄羅斯沒有孔雀線編織傳統,倒是有羊毛編織傳統,孔雀線編織乃是印度和東南亞傳統。像是曹雪芹搞錯了,或者是印度、東南亞某國進貢沙俄葉卡捷琳娜二世或沙皇家族,又轉手送給中國皇室,又贈送給賈家的(比如北靜王轉送)。
這裏不糾纏曹雪芹是不是搞錯了,而是提出一個疑問:難道孔雀毛撚了線編織的鬥篷,就要織出孔雀羽毛的圖案?
照這邏輯,難道用蠶絲編織的絲綢,做出來衣服就要繡出蠶寶寶的圖案來?
晴雯用孔雀金線借線修補雀金裘,而劇中這孔雀金線分明是一坨黑棉線。
上圖是蘇州工匠展示——這才是孔雀金線的樣子。
又出了一處嚴重穿幫。趙姨娘因薔薇硝一事來打芳官。一來到,就見屁股右邊一大團泥漬。而這一團汙泥應該是隨後跟小戲子打群架被推倒在地弄上的。
這是之後的鏡頭:趙姨娘和一群小戲子打群架,可以看到起初趙姨娘屁股右邊還是幹幹淨淨的。
然後,趙姨娘被推倒在地仰八叉,這時屁股上才弄上了汙泥。
這說明劇組是先拍打群架的戲,後拍質問芳官的戲,剪輯時再反過來。但是導演、服裝、場記等一批人都馬大哈了,缺少“匠人精神”。
秦顯家的搞掉柳嫂子,接管了廚房,招待一群廚娘吃喝。這時一廚娘炒菜用的是單把手的鐵鍋,用單把手是為了顛鍋方便。
單把手的鐵鍋明朝已經出現了,但是有多普及,沒有史料證明。
上麵是清朝的繪畫,顯示鐵鍋都有兩個把手。
出土的鐵鍋文物也是兩個把手。
由於賈府人口眾多,一日三餐,飯量巨大,鐵鍋應該是大口鍋且有兩個把手的。單把手的鐵鍋不適合大戶人家,除非是給某個人開小灶單獨小炒。
《紅樓夢》書中描寫的餐飲大多是粥、湯、醃糟食品、麵食、糕點、燉肉等,說明當時爆炒並不時興;且當時燃料緊張,火苗不大,一般烹飪還是以蒸、煮、燉為主。比如茄鯗除了用雞油炸一下,基本還是醃糟出來的。
電視劇中這廚娘則一派現代中式炒菜風格,大火爆炒,還會顛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