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近日宣布重新開通赴加拿大團體旅遊。國內很多遊客知道班芙國家公園,卻不知BC省有很多神秘莫測的景點,與原住民的傳說息息相關。這裏特給國內遊客做一個推薦。
中國湖北有著名的神農架,千百年來以野人棲居、出沒著稱於世。
加拿大BC省也有自己的“神農架”,對於中國遊客來說,知名度遠不如湖北神農架,但是在北美卻被人稱為加拿大的“薩斯誇赤(野人/大腳怪)之都”。這裏就是BC省美輪美奐的哈裏遜溫泉小鎮。
中國的神農架,距離附近最大的大都市湖北,大約有495公裏,開車需要7-8個小時,路橋費要需要130人民幣。
而加拿大的“神農架”哈裏遜溫泉小鎮距離附近最大的都市溫哥華,大約134公裏,開車需要兩個多小時;距離素裏市106公裏,開車需要一小時20多分鍾。沒有路橋費。
野人,各大洲有不同叫法。美國叫大腳怪,加拿大叫薩斯誇赤,喜馬拉雅一帶叫雪人,澳大利亞叫幽威。為便於國內讀者閱讀,這裏統稱野人。
論野人目擊數量,人工智能製作的上圖顯示,加拿大BC省和美國華盛頓州一帶的目擊數量遠遠高於神農架。
主要原因是——中國人口眾多、人口密度大、人類活動頻繁且密集,對大自然的開墾與侵占更多。中國神農架一帶常住人口六萬多,但加拿大“神農架”小鎮常住人口隻不到2000人,很多山區、林區甚至都從未有人類涉足,當然更有利於野生動物的生存、繁衍。
中國的神農架因為野人而大力發展旅遊業,得到各級政府的扶持。
而加拿大的“神農架”野人主題旅遊業因為沒有政府的支持,遠遠遜色於中國。溫泉小鎮的遊客大多是衝著劃船、垂釣、野營、遠足等戶外活動而來,順便泡個溫泉而已。
人工智能上說:中國遊客遠遠比加拿大遊客更熱衷神秘現象。中國文化自古以來就垂青誌怪小說,比如《聊齋誌異》裏的那些匪夷所思的故事。而地方政府又很善於將其商業化,發展旅遊業,刺激地方經濟,增加地方財政。
舉例說,中國的神農架,政府在自然博物館內開設了野人洞、科考館。很多科考由各級政府和中科院發起,民間科考更是不勝枚舉。看了一個電視節目,神農架野人科考居然還有功夫明星成龍的私人讚助。
但是在加拿大的“神農架”,這麽多年來,才由民間以微薄的財力籌建了一個巴掌大的博物館(如上圖),原來一直很簡陋寒磣,去年才遷到新址(上圖),而且沒有得到任何官方的支持。
人工智能說,北美洲的野人更傾向於躲避人類,而中國神農架的野人則更對人類好奇。
原因是北美的歐洲裔白人自從涉足新大陸那一天就動輒對原住民和野生動物開槍殺戮。
在中國,槍支不普及,且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十分嚴格,殺害稀有瀕危物種的後果會十分嚴重。
而且,在民間傳說中,北美野人被視作凶猛邪惡的怪物;中國神農架的野人則被描述成對人類無害,隻求與人類和平共處,相安無事。
因此,歐美的民間傳說都把怪物視為人類的死敵,總要展開你死我活的搏鬥。
而中國的民間傳說中,“牛鬼蛇神倒比正人君子更可愛”。
中國的神農架恐怕不是精英階層向往的宜居之地,畢竟地處深山老林,遠離現代都市。住老農家民宿,是否有衝水馬桶都不敢確信。
但是加拿大的“神農架”卻是養老休閑的人間仙境,房價甚至高於BC省的大多數城鎮,僅次於大溫哥華。
筆者跟曾辦理溫哥華移民的國內朋友聊起這一對比,他還不依不饒展開辯論反擊,說我說的都是20年前的中國了,現在早已今非昔比。
然而,筆者親自去了加拿大的“神農架”,不得不驚歎,這裏的電動車充電樁、加油站、公廁、垃圾箱、公寓、別墅,等等,和溫哥華完全同步。公廁比溫哥華斯坦利公園的還要一塵不染。
說到目擊者口述,人工智能說:中國神農架的故事遠遠比加拿大神農架更豐富多彩。
筆者看了加拿大“神農架”的目擊事件專著,基本上都如出一轍:身高7-8英尺,全身棕色或紅棕色的毛,臉像人,佝僂著腰,步伐大,行動敏捷,等等。看著看著,我都要跳著看了,因為章章回回都大同小異。
而中國神農架的傳聞有農民跟野人搏鬥,有婦女被野人擄走並生下“猴娃”,有農民被女野人擄走長達十年並生下小野人,有政府官員開車巧遇野人,你停他也停,你動他也動,等等。且搜集到的毛發、腳印、糞便奇多。
筆者萌生了遷居加拿大“神農架”的念頭。不知是否有誌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加入,我們在那不足2000人的小鎮創建又一個華人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