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網絡社交市場在中國變得異常火熱,在小紅書和蘑菇街這類主打“圖片社交+電商”平台的理念模式背後,其實是美國老牌圖片社交網站Pinterest一路走來所建立的模式。
Pinterest自2009年成立以來,一路穩紮穩打,以客戶體驗為中心,主推視覺圖片分享與收集,同時抓住在線購物的熱潮全麵電商化。
在今年2月份,Pinterest秘密提交IPO上市申請,預計Pinterest在4月18日會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
Pinterest是全球最大的視覺社交網站,也是僅次於Facebook與Twitter的全球第三大社交網絡公司,目前擁有超過2.5億的活躍用戶。
Pinterest由Pin(圖釘)+Interest(興趣)組成,寓意著把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圖片)用圖釘釘在釘板(PinBoard)上。
與Facebook的在線網絡社交社區,和Twitter的“互聯網的短信服務”所不同,Pinterest主打在線視覺分享探索服務,采用瀑布流網頁布局形式呈現圖片,用戶按照感興趣的主題添加圖片,並分類管理自己的圖片收藏,同時也可與好友分享。
藝術創作者可以利用Pinterest平台作為設計個人創意的視覺探索工具庫。Pinterest的魅力在於它采用瀑布流的形式展現圖片內容:新的圖片不斷自動加載在頁麵底端,用戶不斷的發現新的興趣點,並享受在線收藏和分享視覺藝術圖片的便捷服務。
Pinterest最早於2009年成立,十年之後,這家明星獨角獸公司終於即將在紐約交所。
這十年來Pinterest的發展也是始終保持用戶體驗為第一位,逐步穩紮穩打的模式。
總體來講Pinterest的發展經曆了5個過程,從最開始的在Cold Brew Lab(冷萃實驗室)裏誕生,Pinterest正式推出、擴建與用戶群積累、大量融資與積極收購、探索盈利模式—試水電商,至平台全麵電商化。
(Pinterest的三位創始人Evan Sharp, Ben Silbermann, Paul Sciarra,從左至右 )
作為Pinterest的聯合創始人之一,Ben Silberman原來在穀歌從事客服後台相關的技術工作,雖然穀歌的工作整體讓Ben很滿意,但Ben一心仍想從事產品設計相關的工作,於是在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的前一天離開了穀歌。
同時他聯係上了在耶魯大學本科上學時的好朋友Paul Sciarra,兩人商量著一同創業,打造社交商務類的應用軟件。之後Paul Sciarra也離開了就職的紐約知名風投機構Radius Capital。兩人共同創立了Cold Brew Labs(冷萃實驗室),旨在設計開發社交商務類應用軟件產品。
冷萃是指一種長時間低溫度萃取咖啡的方式,以此種方式萃取出的咖啡口感順滑,溫和,清新而略帶甜味,深受大眾喜愛。兩人以冷萃命名公司也是希望在這裏能夠潛心研究出讓深受大眾喜愛的高品質產品。
Cold Brew Lab(冷萃實驗室)創立後,在2009年初便推出的第一個產品為Tote(托特包 ),一款在手機端購買衣物的電子商務產品。
但推出這款手機端購物應用產品當時卻麵臨兩個致命的問題。
一個是消費者尚未形成手機端購物的消費習慣,接受度不高。另一個是手機端電子支付仍缺少相關的技術支持,用戶無法完成一個從挑選到買單的完整購物過程。因此Tote(托特包)產品並未得到很好地發展而不得不暫停研發。
經過Tote的失敗案例,Ben Silberman卻發現使用Tote的客戶都很喜歡按照類別收藏自己喜歡的衣服。
Ben Silberman在小的時候也很喜歡收藏東西,尤其是昆蟲標本。在2009年中Ben遇到了在Facebook擔任網頁設計工作的Evan Sharp,兩個人在交流創業的想法時,Evan Sharp提出可以采用一種網格布局的設計方式來呈現每個人收藏圖片的想法,於是Pinterest初期的產品形態就這樣誕生了。
Pinterest的第一個版本於2010年3月推出,最初的Pinterest主要有兩個功能,“Pin”和“Repin”,分別用來收藏和分享轉發圖片,用戶將互聯網上的圖片連同圖片的鏈接一起pin(釘)到自己board(釘板)上並與朋友分享。
當用戶看到別人分享的一個Pin,覺得不錯,便可以拿來“Repin”在自己的板子(Board)上,相當於轉發。
早期的Pinterest采用邀請製,喜愛Pinterest的用戶將它推薦給身邊的人,這種口耳相傳的方式累積起來了第一批忠實用戶。到了2010年末,Pinterest的發展非常健康,平均每個月用戶數量的增長率為50%。人們使用Pinterest來整理食譜、收藏穿搭建議、製定旅遊計劃、為即將出生的寶寶設計嬰兒房、甚至隻是為了尋找靈感。
隨著移動端應用的興起,Pinterest於2011年和2012年相繼推出iOS和Android App後,迎來了用戶量騰飛的一年。截止2012年2月,Pinterest在成立兩年後用戶數量達到了1040萬。
同樣作為社交網絡, Facebook在推出一年後的用戶數為600萬,而Twitter在推出兩年後的用戶數僅為300萬。2012年6月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也開始使用Pinterest,“名人效應”大大推廣了Pinterest的市場版圖以及注冊用戶量。
與許多創業公司相同,Pinterest成立的前幾年,不斷進行資本投入、業務完善,並沒有實際收入。Pinterest把自己定位為剪貼簿,引導用戶收藏他們喜歡的事物,從用戶角度出發,注重用戶體驗,專注著網站的經營,潛心默默耕耘,不斷積累著客戶群,這也為Pinterest之後獲得巨大成功埋下了基石。
各個天使投資與風投機構看到了Pinterest未來的發展潛能,先後注資Pinterest。
其幕後投資人都是活躍在矽穀、實力雄厚的風投機構以及個人投資家,例如曾經投資過Twitter、Airbnb愛彼迎、Linkedin領英網的矽穀頂級風投公司AndreessenHorowitz、FirstMark資本、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以及富達投資等 。
在此階段,簡要看下Pinterest主要的融資情況:
2012年5月(C輪融資)
日本電商公司Rakuten公開宣布與其他6家公司共同投資1億美元於Pinterest,本輪投資中,已經投資過B輪的Andreessen Horowitz繼續跟投。本輪融資Pinterest的估值在15億美元。
2013年2月20日 (D輪融資)
投資過天使輪的FirstMark資本與其他幾家風投機構總共投資2億美金,本輪融資Pinterest的估值在25億美元。
2013年10月23日(E輪融資)
富達投資、AndreessenHorowitz與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等幾家機構繼續投資2.25億美元,本輪融資Pinterest的估值在38億美元。
2014年5月14日(F輪融資)
SV Angel與參與過E輪投資的機構投資2億美元,本輪融資Pinterest的估值在50億美元。
在此期間,Pinterest也進行了一係列商業並購活動,以滿足Pinterest平台的在技術功能性以及業務與用戶群體多元化的發展,具體包括:
2013年1月,Pinterest收購美國知名在線料理食譜分享網站Punchfork,並將此服務納入Pinterest平台。
2013年3月,Pinterest收購livestar公司,livestar的手機應用程序專門為用戶推薦餐館、電影以及周邊娛樂項目,用戶可通過參考好友評價選擇娛樂項目,增加了Pinterest在社交娛樂上的業務發展。
2014年1月,Pinterest收購圖片識別與引擎搜索公司 VisualGraph,夯實資深圖片搜索引擎功能。
2014年7月,Pinterest收購Icebergs。Icebergs是專門為藝術創作者提供素材收集管理的網頁,可以說是“藝術創作者專用的Pinterest”。收購Icebergs為Pinterest開拓了在視覺藝術創作素材管理方向的業務,同時新的用戶群體,藝術創作者也加入Pinterest的用戶版圖中。
Pinterest對其自身有著準確的定位,它要做的不僅僅是一個提供圖片媒體娛樂的平台,而是要打造一個高用戶黏性的平台,並從中創造商業價值。
經過了多年的用戶積累與自身平台技術設施的搭建和強化功能性發展,2014年Pinterest迎來了裏程碑式的發展——商業模式從“媒體圖片社交平台”轉型為“電商導購社區”。
它於2014年下半年推出了除“Pin”和“Repin”之外的第三種圖釘服務——“可支付圖釘的增值服務”,為零售商和其他商業合作夥伴提供商品展示位置,植入品牌和讚助商廣告,並以向廣告商收取廣告費作為盈利模式。
基於廣告業務的推出以及數千萬用戶的沉澱,Pinterest迅速斬獲了2400萬美元的年收入,首此嚐試轉型大獲成功。
在初期得到了一些網絡精品小商鋪的認可之後,很多美國知名的品牌也逐漸開始和Pinterest合作,例如全美大型有機食品連鎖超市Whole Foods、知名服裝電商平台“Nordstrom”。他們不僅通過Pinterest來宣傳自己,Pinterest也因為他們在平台上的入駐而吸引了更多的用戶,形成了良性的相互促進過程。
對於廣告商來說,Pinterest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廣告平台,可能正是因為它擁有著看似非專業廣告媒體平台的獨特氣質,卻在不經意間俘獲了消費者的心。在探索一番圖片後,被激發了購物欲的用戶通過Pinterest直接引到店商平台,一切水到渠成。出人意料的是,用戶不僅不會有被平台和廣告欺騙的感覺,反而是賓至如歸的信任感。
如果說Facebook是熟人社交網絡,那麽Pinterest則是更具探索性和功能性的平台。它能夠更有效地結合大數據分析,將累計的活躍用戶轉化為訂單及利潤,從而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駐,為自身平台逐漸走上盈利模式打下基礎。
乘勝追擊,Pinterest並不滿足於隻做第三方導購網站,而是想要成為獨立的自運營電商平台,於是“電商化模式”在2015年正式全麵開啟。
Pinterest在2015年6月推出了第四種圖釘服務即“購買圖釘”,用戶點擊圖片上的“購買”鍵,直接進行支付而無需二次頁麵轉換。同時在站內搭建第三方電子支付服務例如ApplePay與Paypal等支付方式,用戶可以在平台內完成在線購買的所有過程。
除此之外,Pinterest與諸如梅西百貨Macy’s、Nordstrom商場等知名線下實體商店達成了合作協議,並推出了折扣提醒,Pinterest集合商城等一係列功能,為它的壯大再添籌碼。
此外Pinterest還開發了視頻編輯與分享功能,用戶和入駐的品牌均可以分享視頻,合作的廣告商也可以通過Pinterest的推薦功能投放廣告。包括購買圖釘在內,眾多全新功能的上線讓Pinterest成功轉型電商。
Ben Silbermann創立Pinterest最初的動機是想要營造一個可以擺放各類收藏品的地方,然後分享給其他有著同樣愛好或興趣的人,因為每個人的收藏品就能夠詮釋分享者是一個怎樣的人,期待怎樣的生活。在此出發點的逐步發展中,Pinterest經曆了初期的圖片分享收藏,到用戶逐漸積累與功能擴展至全麵化電商的發展。
如今Pinterest已經成為全球前十大估值最高的創業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盈收在1.989億美元至2.019億美元之間,月活躍訪問用戶為2.91億人,每個用戶的平均盈收在0.72~0.73美元之間。
根據SEC公示信息,此次Pinterest計劃在紐交所掛牌交易,證券代碼“PINS”。首次公開發行7500萬股A類普通股,發行價格在每股15~17美元,Pinterest計劃首次公開募資金規模在12.8億美元。
如果以每股17美元的發行價來計算,Pinterest上市後的市值在90億美元左右。相比於最近一次(2017年)的1.5億美元融資後,Pinterest當時的估值在123億美元,此次發行後的Pinterest估算市值確實是有些低。
我們再來橫向比較下與Pinterest定位相類似的兩家已上市的網絡社交公司,Facebook與Twitter。
Facebook和Twitter比Pinterest創立早幾年,並且也是在公司成立的第七、第八年上市。
Facebook在上市前就已經實現盈利,Twitter上市後直至2017年第四個季度實現盈利,Pinterest上市前也未實現盈利。Facebook和Twitter的市盈率在22~23左右,比較於互聯網社交服務行業的平均值25.25,此兩家公司的股價目前處於合理範圍內。
從公司規模與用戶量人數上來看,Facebook公司雇員人數在3.5萬人左右,Pinterest有2799位員工,Twitter有3920位員工,公司規模Pinterest與Twitter比較接近,但還是遠小於Facebook。同時Facebook在2018年的平均月活躍用戶量在23億,Pinterest的2018年平均月活躍用戶量在2.5億,相比較Facebook的整體用戶量還是小很多。
從財務現狀比較,Twitter與Pinterest的毛利潤率相接近,Facebook的毛利潤率更高為83.2%,Facebook在控製成本的能力上比較好。從淨利潤率的角度來看 Facebook和Twitter淨收益率比較接近在40%左右,標明兩家互聯網公司在盈利能力上是比較接近的。比較而言Pinterest在控製成本以及盈利模式與能力上均有所欠缺,也是未來需要關注改進的地方。
目前Pinterest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廣告收入,尚未對用戶收取任何費用。Pinterest將擴大廣告收入與增加用戶量為未來發展的側重點。未來計劃在三個方向上擴大廣告收入:
1.平台品牌廣告,很多用戶是帶著消費意願來Pinterest搜索圖片的,對於想要發展品牌認知度的商家在Pinterest使用商戶賬號推廣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2.將更多的線下品牌廣告(例如廣播、電視、印刷品等)轉移至Pinterest線上,進而獲取收入。
3.平台展示廣告並導流客戶至商家網站,完成購買。
對於Pinterest而言,在紐交所上市確實是公司發展中的裏程碑標誌,然而如何扭轉虧損模式,進一步擴大用戶量,深度挖掘現有用戶潛能,在盈利模式上進一步探索也是需要進一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