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

Jerry Wang, 海投全球創始人兼CEO
正文

越南,迎來黃金機會

(2018-12-10 10:13:50) 下一個

本文轉自非常開明

作者:安梁

 

 
 
 
 
 
 
 
 
 
 
 
 

自2006年以來,安梁曾10多次到越南,調查製鞋、服裝和電子等全球生產鏈企業的勞動條件,也與政府、工會、學界與非政府組織人士有諸多交流,親眼目睹了最近10多年越南經濟與社會的巨大變化。

 
 
 
 
 
 

 

對於越南來說,中美貿易戰讓其有機會接納更多從中國轉移出去的工廠,從而成為這一輪全球生產鏈再調整的大贏家。

 

如果抓住了這次難得的黃金機會,越南很可能成為東亞傳統漢文化圈裏又一條騰飛的小龍。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原稱“印度支那”)東部,其北方與中國廣西和雲南山水相連;國土麵積33萬平方公裏,大約相當於中國的三十分之一;9600多萬人口,約等於中國的十四分之一,其中15歲以上勞動人口5000多萬,為中國的十八分之一。

 

有人形容,越南由北向南沿海延伸的國土宛若被兩個沉甸甸的大米袋壓彎的扁擔,土地肥沃,是全球最重要的大米和咖啡出產國之一。從廣西東興接壤的北侖河口到最南端的金甌角,越南海岸線蜿蜒3260公裏,絕大多數國土距離海岸線不到200公裏,可以說是一個“黃金海岸”國家。

 

 

在曆史上,越南與中華帝國的關係比朝鮮半島還要深厚。自秦始皇侵入嶺南,設象郡始,越南北部即被納入秦帝國版圖。越南由中原政權斷斷續續統治的時間長達1000多年,而其他年代則是中華帝國的藩屬國。

 

 

漢文化深深滲透入越南的曆史、文化和現實生活的方方麵麵。因此,越南也是傳統漢文化圈的成員。中國的重要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清明節,也是越南人重要的傳統節日。而傳自中原的佛教、道教、儒教也是越南主要宗教信仰。

 

19世紀後期,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又令其融入了法蘭西的風情。二戰期間,日本支配著越南的殖民地政府。1945年8月日本投降之際,盟軍統帥部決定,在越日軍以北緯16度為分界線,北方向蔣介石委員長投降,南方向英軍投降。因而,以北緯16度為界實際上形成了南北兩個政府。

 

蔣介石派“雲南王”盧漢率中國第1方麵軍赴越南受降。而胡誌明領導的越南獨立同盟(即越南共產黨)也在1945年8月發起獨立運動,並在9月2日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法國也急切恢複在越南的統治地位。

 

 

1946年5月以後,因國共內戰在華北升級,蔣介石遂匆忙把越南北方移交給法國殖民政府,並將軍隊撤回國內。

 

1949年民國敗退,新中國全力以赴支持胡誌明。1954年3至5月間,在韋國清率領的中國軍事顧問團協助下,胡誌明部隊在奠邊府打敗了法國駐印度支那軍主力,迫使法國承認印度支那半島各國獨立。

 

1954年7月21日,中、法、英、美四國與印度支那三國代表在瑞士日內瓦達成協議,規定老撾和柬埔寨獨立。越南沿北緯17度線分為南北兩部分,北方為胡誌明領導的共產主義政權,而保大皇帝以及不接受共產主義領導的公民則在南方。日內瓦條約還規定,兩年後南北方進行全國性自由選舉,將由獲得多數票的政府所領導,實現國家統一。

 

1955年7月,南方首相吳廷琰發動政變,廢除保大皇帝,並於10月成立越南共和國,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麵,破壞了關於1956年7月舉行國家統一的全國性選舉的“日內瓦協議”。

 

1959年越共決定以武裝推翻南越政權,並派遣大量軍事人員潛入南方,進行武裝顛覆。次年,南越反政府武裝--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成立。

 

當時,雖然中國和蘇聯已公開決裂,但均從反美立場出發積極支持北越的武裝行動。在中蘇兩大國的支持下,北越很快就占領了南方大部分農村地區。

 

而美國則從抵抗共產主義南下的立場,於1964年下半年正式介入越南戰爭,從而導致南北方十年的對抗。

 

北方的背後是中國和蘇聯。中國給予越共經濟援助200億元人民幣(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2萬億元人民幣),從1965年到1970年中國累計派出32萬官兵前往北越作戰,巔峰時的1967年有17萬人。蘇聯也派出了3000多軍事顧問。

 

南方的背後則是美國及其在亞太地區的盟友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泰國等,美國累計參戰兵力達到65萬人。

 

在美國國內強大的反戰示威壓力和中國斡旋之下,越南民主共和國、南越反政府武裝-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美國和越南共和國四方於1973年1月23日在法國巴黎簽署《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複和平的協定》。隨後兩個月,美軍全部撤離越南。

 

北越及其支持的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很快就撕毀了停戰協議,並控製了廣大南方農村地區。1975年1月開始,北越向南越控製的大小城市發動進攻,並在4月30日攻占南越首都西貢(1976年後改名為胡誌明市),越南共和國覆滅,越南戰爭結束。1976年1月2日,越南社會主義國家成立,南北方正式統一。

 

十年的戰爭導致北越正規軍和越共遊擊隊的110萬人死亡,60萬人受傷,33萬人失蹤; 南越軍人死亡30萬左右,117萬人受傷;美軍死亡58209人,受傷30.4萬人,2000多人失蹤。 

 

安梁曾問越南的朋友,如果能重新選擇,他們是否支持當年的戰爭?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他們說,如果南北方當時能遵守協議,今天的越南很可能是德國模式。

 

 正在騰飛的小龍

 

1975年以前,由於法國和美國的長期經營,南越經濟相當發達,經濟基礎與泰國相差無幾,其中西貢比泰國曼穀還要繁華,時稱“東方巴黎”。

 

南北統一後,越南采取了跟北方一致的政策,對南方所有企業實行國有化,對農村實行集體化,並將城市人口趕到農村,驅趕華人,沒收資本家財產,極大地破壞了南方的經濟和社會生產力。加上出兵柬埔寨,以及與中國的戰爭,使本已極其脆弱的經濟,雪上加霜。

 

因聯合國製裁和前蘇聯減少援助,及全球社會主義運動退潮,越南經濟在80年代全麵崩潰,人均年GDP僅100多美元,通貨膨脹接近800%的曆史頂點,是全球最貧困的20個國家之一。

 

1986年,南方派領導人阮文靈決定實施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革新開放”政策,並著力改善與中國、美國等西方國家和東南亞聯盟的關係。越南的經濟和國際關係逐漸走出困境。

 

經過幾十年戰爭和公有製的蹂躪,在90年代初期,越南工業基礎非常薄弱。此時,台灣、日本與韓國資本開始進入越南。

 

90年代初,為抵消“大陸投資熱”的影響,台灣當局積極鼓勵台商采取中國大陸+1的“南進戰略”,把越南作為分散大陸投資風險的對衝。1991至1993年底,台商在越南投資超過15億美元,設立了6000多家企業,其中包括許多鞋廠,從而使製鞋業成為越南第一條完整的出口加工鏈。

 

2006年,安梁第一次去越南,就是訪問世界最大鞋廠--台灣寶成集團的下屬工廠。寶成在越南有製鞋和電子兩大事業部門,當時雇傭的工人總數已經接近10萬人。

 

當年11月,越南被批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國際市場正式接納“越南製造”,越南經濟開始起飛。

 

寶成集團在東莞和中山分別有裕元、寶元兩大鞋廠。安梁第一次進入台灣工廠,是2001年訪問裕元。當時,裕元有近10萬名工人。安梁至今清晰記得,當天下午6點放工的時候,數萬名身著藍色工裝的年輕女工蜂擁而出,場麵極為震撼。

 

1969年9月創立於台灣鹿港小鎮的寶成跟富士康一樣,也是1988年到大陸設廠的。到2001年,已經發展成為每年生產3億雙鞋的世界最大製鞋企業,主力代工包括Nike、adidas,ASICS,New Balance, Timberland及Puma等多個知名品牌鞋品。其高峰期在大陸的員工超過20萬人。

 

早在1994年,寶成集團就到越南布局,但直至10年前才加速向越南轉移生產線。如今,寶成集團在越南擁有七大廠區,員工總數超過16萬人,在印尼的員工也達到12萬人。而曾經的世界最大鞋廠--東莞高埗裕元鞋廠的工人降到3萬多人,整個中國大陸的員工已經不足8萬人。

 

在寶成集團的帶動下,幾乎所有大型台資鞋企都已經在越南設廠。到2017年,中國雖然仍是全球最大的製鞋基地,出口金額有481億美元,但已有逐年下降的趨勢。而越南的製鞋業則呈現快速增長勢頭。2017年,越南擁有1500多家鞋廠,雇傭100多萬工人,出口值居全球第二,達到164億美元,其中35.5%出口到美國

 

 

與製鞋同時發展起來的是服裝業。2005年以前,因為歐美市場均有紡織品配額限製,越南以最貧窮國家身份獲得了許多配額,加上人工成本低等優勢,獲得了歐美、日本和香港客戶的眾多訂單,從而使越南本土紡織服裝企業有了發展的機會。隨後更多外資企業進入,使之成為越南第二條完整的出口加工鏈。

 

90年代中期到2012年的10多年間,紡織服裝一直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商品。預計2018年越南紡織品出口總額將達到350億美元,是繼中國和印度之後的全球第三大紡織品出口大國。

 

最近10多年,由於中國人工成本快速上升,以及政治及外交環境的變化。美、日、韓和台都加速將訂單從中國大陸向東南亞轉移,例如優衣庫就將40%多的訂單放在越南。耐克、阿迪達斯等歐美品牌的越南訂單也超過了中國大陸。

 

由於成本因素,許多中國廠商也在越南設立了工廠。全球最大的女性內衣生產廠商維珍妮集團,即維多利亞秘密品牌內衣的最大供應商,在深圳有2萬多工人。今年在越南開設了第五家工廠,其越南工人數量已經超過深圳。

 

如果你以為越南隻有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那就錯了。2017年中國出口手機約1200億美元,而越南為451億美元,已經相當於中國的37.5%。電子信息產業是越南第三條完整的出口加工鏈。

 

以手機製造為代表的越南電子信息產業之所以在最近10年異軍崛起,得益於其北方鄰國的連串外交失誤。

 

2006年10月9日,朝鮮進行核武器試驗,使韓國企業憂慮中韓關係以及東北亞局勢,三星集團決定分散其在中國的產能。2008年,三星在越南投資6.7億美元,截至2017年,三星在越南的生產投資總額達75億美元。2017年,三星中國的出口額為613億美元,而三星越南的出口總值也達到了560億美元。 此消彼長,一目了然。

 

此外,韓國另一家電子巨頭LG公司在越南的投資額也達到了15億美元,生產手機和其他電器。在三星和LG帶動下,韓、日、台的配套工廠也隨之遷來。

 

2015年10月底,蘋果公司在越南開設分工廠,計劃投資10億美元,將蘋果的亞洲研發中心設在越南;微軟在越南的手機生產工廠投資額3.2億美元;英特爾更是在西貢高科技園區豪擲10億美元,計劃將其全球80%的芯片產能投放於此。越南正力圖成為全球電子產業的新製造中心。

 

大量外資湧入,使越南成為過去10年亞洲地區僅次於中國的持續高增長國家,GDP年均增長率超過6%;而過去8年的年均出口增長率更是超過18%。出口總值甚至接近GDP總額,是名副其實的出口型經濟國家。越南出口總額的世界排名由2007年第50位提升至2016年的第26位。

 

2010--2017年越南主要經濟數據

年份

GDP/億美元

GDP增長率

出口值/億美元

出口增長率

2017

2239

6.81%

2140.2

21.2%

2016

2053

6.21%

1766.3

9.0%

2015

1932

6.68%

1624

8.1%

2014

1862

5.98%

1501.9

13.7%

2013

1712

5.42%

1322

15.4%

2012

1558

5.25%

1146

18.3%

2011

1355

6.24%

960

33.0%

2010

1159

6.42%

721.9

26.4%

 

越南GDP從1989年的62.93億美元的低穀起步升至2017年2238.64億美元,增長了36倍,成功地從最貧窮國家進入了中等收入國家,並與昔日敵人美國、歐盟、日本、中國、韓國等主要貿易國家達成了自由貿易協議。

 

普華永道2017年初發布了一份長期全球經濟地位報告,預測越南將和印度、孟加拉國一起,成為2016--2050年世界上發展最快的三個經濟體,三國年輕、有朝氣、持續增長的人口會帶來內需和生產力的持續增長。

 

德勤推出的《2016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數》報告,也將越南列為很有希望的“強力五國”之一(另四個為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並且預測越南的製造業競爭力排名將從2016年的18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12位。

 

為什麽是越南?

 

安梁曾與越南朋友多次討論到,為何美國能捐棄前嫌,扶持越南?為何外企選擇越南,而不是其他東南亞國家?在處理歐美的關係上,越南是否也會遇到中國一樣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困境?

 

對於這些問題,企業界朋友與政界、學術界、NGO的人看法不一,但也有許多相同的判斷。越南雖以低成本優勢吸引外資,但比越南更低廉的地方還很多,比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亞既是民主國家,又是人口大國,勞動力豐富、海運便利;但為什麽外資更樂意選擇越南?

 

大家認為,相對而言,越南具有三大優勢:

 

第一,向外轉移的工廠多來自東亞傳統漢文化圈內,有曆史、文化和地緣便利。

 

越南外資的來源地驗證了這個觀點。2018年前9個月,對越南投資的國家及地區共104個,其中,日本高居榜首,對越南投資資金共70億美元,占對越投資資金總額的28%。其次是韓國,投資資金為56億美元,占22.4%。位居第三是新加坡,投資資金為36億美元,占14.4%。

 

過去20多年,越南吸引的外資總額大約2000億美元,90%以上來自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新加坡等東亞傳統漢文化圈成員。而且這些投資大多進入了出口加工業。

 

 

這些企業原來多在中國設立了工廠,因分散風險和成本需要而選擇越南。此時,因中美貿易戰緣故加速向越南轉移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第二,越南已經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簽署了雙邊或多邊貿易協議。

 

自1986年實行“革新開放”政策以來,越南一直將擴大對外經濟合作作為主要的經濟發展戰略,尤其重視擴大對外貿易與吸引外來投資,與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建立了十分牢固的貿易關係。

 

越南與歐盟於1992年首次簽署雙邊貿易協議。今年10月17日,歐盟通過了於2012年6月啟動談判的《歐盟-越南自由貿易協定》,預計將於2019年初獲得歐洲議會通過;協議生效後,越南與歐盟之間將分階段取消超過99%的貨物關稅。

 

越南與美國於2000年簽署雙邊貿易協議。2006年12月,美國通過給予越南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的法案。越南與美國的雙邊貿易額保持逐年增長局勢,從2000年的7.3億美元提升至2017年的416億美元。

 

2017年1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時任越南元首陳大光

 

越南已經參與了16個自貿協定,包括TPP,涵蓋的經濟體包括東盟成員國、美、中、日、韓、印、澳、歐盟與歐亞聯盟等世界主要國家或地區,也是越南最主要的貿易夥伴,覆蓋了該國外貿70%的規模。可以說,越南已形成了相對龐大且成熟的自由貿易體係。

 

2017年6月12日,越南國會通過了修訂後的“對外貿易管理法”,該法律已於2018年1月1日生效。因此,在外來投資和國際貿易領域,越南已經有了相對穩定、清晰、公開的法律體係,能夠基本保障外資的合法權益。

 

第三,正在進行的經濟和政治改革有製度保障

 

雖然越南經曆過中國類似的政治、社會和經濟改造,但幸運的是越南的最高權威胡誌明早在1969年就逝世了。在國家統一之後,由於越共內部沒有絕對權威,高層沒有蘇聯、中國及朝鮮曾經出現的殘酷內鬥與清洗。從獨立運動以來,越南就存在的北方、南方和中部各個派係在國家政治結構裏保持著平衡關係。

 

當北方派折騰了10多年的社會主義宣告破產後,南方派的阮文靈得以啟動“革新開放”政策,使市場經濟和法治建設得以穩步發展。

 

越共雖是一黨專權,但黨內形成了明確分權製衡機製:北方派任黨首,主管意識形態和軍隊;南方派任總理,主管經濟和行政;中部派任國會首腦,有立法和監督權。

 

2006年國會實施直接選舉;2010年建立了官員財產申報製度,規定副科級以上幹部均需公開個人財產;2011年的越共十一大以後,中央委員實行差額選舉。

 

而國會的專職化和實權化,使其可以否決總理提出的從胡誌明市到河內的高鐵建設項目與中部鋁業建設項目,以及2019年的亞運會主辦權。

 

越南同樣存在比較嚴重的官僚腐敗、辦事效率低下、基礎設施落後等發展中國家普遍麵臨的問題,但由於基本實現了黨內民主和社會民主,具備法治國家的雛形,保障了國家的市場活力和社會空間。

 

雖然越南也是社會主義國家,但土地和房產都是私有的,加上公有製改造的曆史短暫,國有經濟力量較弱,令外資和國內私人資本有發展機會,也弱化了政府對民間社會與經濟的控製力。

 

國際社會普遍預期,越南不可能走回頭路。隨著市場經濟成長,它很可能在未來成為自由社會成員。因此,如果中美貿易戰不能在近期和解,具有地緣和文化便利的越南肯定是最大的獲益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