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滴滴出行一家獨大,尋求公開募股,逐漸開始向海外市場擴張之際,在我們的鄰近地區-東南亞,那裏的打車服務行業卻是競爭異常激烈。
Grab、Go-Jek、Uber等在東南亞各國、各個城市中爭先恐後的搶占著市場,擴大自己的業務範圍。
本次,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家作為東南亞唯一一家入選2017年美國《財富》雜誌“改變世界的50家企業”榜單的打車服務創企Go-Jek。
01
Go-Jek,成立於2011年,可以將其理解為印尼的摩的版“Uber”。
為什麽是摩的?
這和印尼的糟糕的交通狀況脫不了幹係。在印尼,尤其是首都雅加達,交通狀況差到了令所有上班族人崩潰的地步。
據統計,雅加達的常住人口有2000多萬人,每天上百萬人需要在雅加達出行上班,而目前的雅加達,除了有通往機場的輕軌之外,城市內甚至沒有一條通勤地鐵線路。
2013年就已經開工的首條地鐵,如今還在建設中。
舉個容易感知的例子來了解一下雅加達的交通:10公裏不到的路程,汽車開個3、4小時都有可能。更不要說印尼經常會有雨水的天氣狀況,出現下雨加上塞車的話,交通狀況會變得更差。
今年的亞運會,雅加達糟糕的交通狀況也是遭到了各國媒體記者的無情吐槽。如此一來,擁擠的交通也就自然而然衍生出了在雅加達最為便利的交通工具-摩的。
02
其實在Go-Jek出現之前,雅加達也有傳統摩的計程車服務O-Jek。
但是O-Jek的司機們大多數都會直接在辦公樓,人口的商業區附近等人,而且經常會出現繞路、宰客、漫天要價的情況。
另外由於O-Jek隻會集中出現在人口密集區域,很多乘客在需要乘車的時候經常會找不到司機。
如此一來,一款在線打車平台Go-Jek也就應運而生了。
Go-Jek在線打車的運作模式和Uber、滴滴出行等如出一轍,也就不用過多介紹,它的出現完美的解決了乘客和司機雙方麵臨的困境。
就乘客而言,不需要再為想要打車而找不到司機發愁,平台基於起點終點自動給出的車費也避免了司機的漫天要價。
就司機而言,以往的蹲點守乘客到現在的看著地圖找乘客,大大提升了尋找客源的效率,收入甚至提升了2-3倍。
03
Go-Jek發展至今,其野心已經遠遠不限於摩的版“Uber”這麽簡單了,經曆了自身業務的壯大以及幾輪融資之後,Go-Jek的業務範圍較成立之初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拓展。
以下簡單梳理幾個Go-Jek目前的業務:
Go-Ride,也就是其發家的業務-摩的計程車。
Go-Car,同Uber的一樣,將摩的換成了私家車。
Go-Food,Go-Jek旗下除叫車服務外的第二大收入來源,從餐廳,快餐店到路邊小攤,它都能提供食品外送服務。
Go-Send,幫助客戶寄送快遞。
Go-Mart,類似於電商,會將合作商家的商品列出來,供顧客進行挑選購買。
Go-Clean,提供家政服務。
Go-Auto,提供修車,汽車保養等服務。
Go-Glam,為顧客提供美容保養等服務。
這裏大概挑了幾個規模較大的分支業務,其他還有類似繳費、在線購票、家庭按摩、幫買藥等等總共18種服務。
可以看出來Go-Jek平台下的服務基本上是包羅萬象,早已不再將自己局限為一個打車服務平台。
據2017年數據,Go-Jek app的下載量已經打到了2000萬次,月訂單數量也超過了2000萬,可以說發展速度勢不可擋。
當然,目前的Go-Jek還麵臨著許多問題。
首先,其主要業務Go-Ride,也就是摩的計程車,完全是基於雅加達糟糕的交通環境應運而生的,摩的在安全性、舒適性上都相比轎車差了不止一個檔次,乘客也都是因為沒有選擇而隻能搭乘摩的。
目前,雅加達的首條地鐵線路即將通車,相信在未來公共交通也會有所改善。
到那時,大眾是否還願意乘坐摩的通勤,這就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另外,在市場擴張上,Go-Jek目前的確是做到了在印尼一家獨大,但是在海外市場上,Uber、滴滴、Grab等明顯更早一步布局,不管是在資金實力還是在人才積累上都對Go-Jek保有領先優勢,這在某種程度上對於Go-Jek的成長是一種阻礙。
最後,也是所有打車服務平台都麵臨的問題-盈利能力。目前,Go-Jek仍對司機、商家和乘客有著非常多的補貼,但是最終到底怎麽獲利,這件事情是Go-Jek,Uber們都在思考的事情。
最後,看一看Go-Jek到目前為止的曆輪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