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米麵炸糕 – 最喜歡的早點之一,也是糯米和豆餡兒的組合,不同的是這裏江米麵是要發酵的,而豆餡兒不能太細膩,要兼具豆子沙沙的口感和顆粒感,還不能太甜。發酵的糯米麵包上豆餡兒放油鍋裏炸到金黃,外皮酥脆,而且有一個個的泡泡,裏層的糯米還是軟軟的,和豆餡兒是絕配。以前街邊的小攤都炸得很好吃,現在就覺得京天紅的好吃。好多人推薦洪記的,我去年回去買了吃,覺得江米麵發得不太好,有點兒酸,而且吃起來特別油膩。也許我吃的這個不夠新鮮不夠熱。
炸灌腸兒 – 這個以前首推隆福寺的豐年灌腸,我們家也買過半成品,就是大坨的灌腸塊兒,拿回家自己削成一邊薄一邊厚的片,放到油裏煎。煎到兩麵金黃,沾鹽蒜泡的開水汁裏吃。我們小時候好像已經沒見到過真的腸衣做的灌腸了,都是澱粉的,有時候灰黑色,有時候粉紅色,不知道什麽道理。我喜歡吃灌腸的焦脆,沾了辣辣的蒜汁,鹹香刺激。所以正宗的一邊薄一邊厚的我其實隻喜歡吃薄的那邊。現在豐年灌腸搬到大柵欄了,吃過的朋友說灌腸片已經變成一樣厚薄,懷疑大師傅是不是聽到了我的訴求,嗬嗬。*感謝人民網照片。
*感謝如糖的照片。
炸蝦片 – 這個現在還有,隻是小時候對它記憶深刻。每次家裏請客這個是必備的,又香又酥,淡淡的帶點兒蝦味,還經常五顏六色的。其實估計裏麵也就是香精、色素和鹽。現在袋裝炸好的也有了,想吃隨時可以吃。但好吃的隨處都能吃到,也想不起吃它了。*感謝百度圖片。
動物餅幹 – 做成小動物的樣子,很可愛。每次吃我和妹妹都要比較一下倆人分到的動物有什麽不同。不過現在想來那個餅幹並不怎麽好吃,幹幹的,除了甜味沒什麽別的味道。*感謝百度圖片。
麥乳精 – 小時候的標準補品,巧克力的香濃被開水一激發,聞著就醉了。可惜也隻有生病的時候偶爾能喝到。美國現在還有麥乳精,但大家都直接喝熱巧,沒什麽人喝這個了。
*感謝7788網圖片。
桔子汁兒 – 也是小時候生病和看病人的標配。玻璃瓶裏濃縮的橙色果汁,看著就賞心悅目。其實更多的是香精和色素,但在小時候不大吃得到水果的年代,這玩意太誘人了。輕輕的放一小勺,拿開水一衝,不用濃,一點兒就香甜到心裏去。後來的果珍也類似,是拿熱水衝著喝的,不過一個液體一個固體。剛到美國的時候,有一次和房東老太太聊到吃東西,老太太說她碰到的最吃驚的事就是我的前室友,也是個中國女生,把老美超市的鮮橙汁打熱了喝。估計是小時候喝桔汁的“後遺症“,哈哈。
*感謝7788網圖片。
春明食品店 – 就在東單路口東北角,東單公園的斜對麵。記得以前老媽和她的小學同學聚會,一起去東單公園,之後又一起去的春明食品店。隻記得那裏的熟食好吃,具體吃了什麽都不記得了,可惜現在也已經不在了。
各式洋快餐 – 其實那會兒最早吃漢堡和披薩是在永安裏把角的一家副食店,窗口賣洋快餐熟食,就是漢堡和披薩。漢堡很簡單地用紙包著,好像就是兩片圓麵包夾一片牛肉,裏麵有ketchup,有點兒生菜,但不記得有奶酪了,味道還湊合。披薩就是發麵餅抹西紅柿醬,真的不好吃。
肯德基算是最早的了吧,坐落在前門大街上,標誌非常顯眼。可惜那會兒沒錢,好像也沒去吃過。*感謝騰訊圖片。
榮華雞 :這家從上海過來的快餐店其實也不算早了,1992年才在東四路口北開業,和當時剛開始流行的肯德基競爭。它家走的中西結合方式,一個炸雞腿配炒飯、泡菜什麽的,其實還挺好吃,價格也比肯德基便宜些。可惜沒有支持多久就不見了。
麥當勞:王府井那家旗艦店當年覺得巨大無比,而且二樓大玻璃窗看風景獨好。第一次被人請去吃麥當勞,完全不知道吃完要自己收拾桌子,還是一起吃飯的小夥伴提醒才顛兒顛兒地把自己的垃圾收拾一下倒了。
*感謝京城網圖片。
加州牛肉麵:這家雖然賣中國牛肉麵,但從加州傳過來,一下變得高大上,火得不行。這種牛肉麵不是北京的傳統吃食,隻是這家店出現後才流行起來的,其實味道還是不錯的。*感謝餐飲創業商機網圖片。
我小時候北京交通沒有現在這麽發達,南城北城東城西城好多地方我都沒去過,也有好多沒吃過的。這篇文章就是記錄一下自己吃過的和印象裏的味道,歡迎大家補充啊!也許有些東西下次回北京還能吃到,那就趕緊去嚐嚐啦。(完)
還有東安市場邊上那家餐館的 “銀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