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底,我們帶孩子們回國探親,期間在成都旅遊了三天。雖然來去匆匆,但是成都給我們的感覺非常棒,我們第一天遊覽青城山和都江堰的體驗尤其好。
根據網上的攻略,我們搭乘從犀浦出發的動車去都江堰。雖然成都去都江堰的城鐵很多,但是提前一天買票,我們隻買到了早上六點二十四分的車票。也好,我們正倒時差,早起不是問題。
動車很方便,10塊錢的票價,半個小時就到了。我們本來打算是早上先去都江堰,下午再去青城山的。在都江堰的離堆公園站下車後,天下著點蒙蒙細雨,昨天查的天氣預報沒有說有雨呀。出站口的出租車司機建議我們先乘著人少去青城山,於是我們從善如流,改變計劃,決定早上就先去青城山了。
青城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方十公裏,是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在四川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稱。青城山也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是道教天師派的發源地。傳說東漢末年,道教天師張道陵曾經在青城山上結茅傳道,並在此羽化成仙。因此,青城山成為天師道的祖山,是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帶小朋友們來這裏,除了讓他們領略青城山的風景,也是想讓他們多了解一些中國的文化,在這裏他們可以了解一些中國本土的道教的知識。
剛到青城山的大門我們就感覺到了青城山的獨特之處了。小雨不知道什麽時候停了,早晨的空氣涼爽而濕潤。附近沒有幾個遊客,從這裏望向山裏,隻見林木幽深,鬱鬱蔥蔥。景區的大門和旁邊的建福宮的紅牆攔不住漫山森林的濃濃綠意,我們在門外就已經感受到了青城山的碧綠幽深了。
買了門票進入青城山的大門,我們立刻就進入了一個幽翠蔥蘢的世界。沿著古樸的山道前行,山路前後都不見其他遊客,不時可以聽見悅耳的鳥鳴。石板路上還濕漉漉的,周圍茂竹修林,到處都是欲滴的蒼翠,山裏的空氣格外的清新濕潤,正是“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路邊有一條潺潺的山澗,奔騰的溪水上升起淡淡的白霧,一隻白鷺矗立在溪邊的碧草從中。這畫麵就像是傳說裏的神仙洞府,感覺前麵山路的轉彎處就會碰到一位仙人或者隱士。我告訴小朋友們此情此景就是青城山的“幽”,並且讓他們試著仔細體會。
沿著石階逐級而上,路旁是參天的古木,除了肅穆的鬆柏和杉木,還有楠木,樟樹等高大的喬木。我一路上不時給小朋友們介紹路邊的植物,比如恐龍時代留下的活化石銀杉,水杉,珙桐等珍稀植物。山路上每隔不遠有一座亭子在建在路邊。這些亭子有的是三角的,有的四方的,也有六角,八卦的;有的是單簷,也有的是複簷。它們的造型沒有定勢,都隨著各處的地勢而建,點綴著這裏的幽深環境。亭子都是原木搭就,用樹皮或幹草做頂,有的頂上甚至長滿了青苔。它們沒有朱漆畫棟等人工裝飾,天然無修飾,完美地與環境融和在了一起,很好地體現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相比國內的許多景點的雕梁畫棟,張紅結彩的亭台樓閣,我更喜歡這裏亭子的簡樸自然。
爬到半山腰,隻見路邊的山崖上刻著的一個巨大的“道”字。小朋友們問我這個道是什麽意思。因為小朋友們學過《西遊記》的故事,對太上老君是非常熟悉的。在中文課上他們也知道中國春秋時期的先哲老子。所以我從老子和太上老君開始給他們講解一些道教的基本知識。我告訴他們道教奉太上老君為教主,奉老子的《道德經》為主要經典。道家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演化運行機製。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無所不在,無所不包。
來到慈雲閣,觀門後有一麵大大的青磚照壁,上麵鐫刻著“大道無為”四個繁體的楷書大字。小朋友們不太認得繁體字,我就給他們念了,並且解釋了這四個字的意思。大道無為就是說世界上的一切大道,也就是各種世間的自然規律都是始終按自己的軌道運行的,並不需要外界的強行幹擾。就好比春天來的時候從來不需要外力讓它發生,自然而然順其自然的也就來了,該走的時候也順其自然的就走了。小朋友們點點頭,好像聽懂了這裏的意思。
最後我們來到了山頂的上清宮。我在大門前讓小朋友們認大門牌匾和楹聯和落款。顯然倆人都不知道題字的中華民國的總統和兩位民國大佬。我給他們大概介紹了一下蔣中正,於右任和馮玉祥都是誰。丫頭問在中國做大官是不是需要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我給他們簡單介紹了書法這一中國獨有的藝術以及它的意義,並且告訴他們中國自古有請名人題字的傳統,並有字如其人的說法,所以以前的讀書人一般都有一筆不錯的字。自從前天在香港遊覽天壇大佛和寶蓮禪寺以來,我們已經見到了許多的楹聯和牌匾的書法。從這之後,我注意到丫頭似乎對寺廟裏的書法作品更加注意了。
上清宮裏有向遊人開放的張大千與徐悲鴻圖片展。這兩位中國繪畫史上的大師都和青城山有緣,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分別在這裏居住過。張大千更是先後在上清宮裏居住了六年之久。青城山秀美的風光給予了他們無窮的創作靈感,加上這裏道家的文化給他們的啟迪,正值藝術高峰期的他們在這裏各自創作了許多的傳世名畫。展廳裏不僅有他們的生活照片,書法碑刻,還有一些他們的畫作的複製品。兩位大師的這些畫作雖然風格不同,但是都氣魄宏大。他們的筆墨或酣暢淋漓,或精煉蒼勁,看得我心曠神怡。倆小朋友前天已經在香港的天壇大佛的書畫展裏有了一些熏陶,現在麵對真正的大師們的佳作,亦是對妙處有所領會。展廳裏隻有我們一家四口,我們在這兒留連了許久。
因為我們隻有半天的時間,遊覽完了上清宮後我們就開始下山了。為了趕時間,也是為了節省體力,我們乘纜車下山,很快就來到了月城湖邊。這時候已經十點半過了,山路上是熙熙攘攘的上山的遊客。遊人的喧囂不絕於耳,加上日頭已高,溫度也比我們上山的時候高了一些,我們入山時的那種幽靜感覺已經蕩然無存了。雖然青城山依舊是那麽的綠意盎然,對於大眾可能依然可以說是天下幽的景致,但是我們進山時的恍若仙境的那種極致的清幽肅靜已經不在了。我們都說今天一大早來這裏登山是一個非常英明的決定。
出了青城山大門,我們打車前往都江堰。都江堰位於都江堰市城西的岷江之上,是由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兒子於公元前251年主持修建的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也是全世界迄今為止仍在一直使用的年代最久的最大的水利工程,是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和灌溉遺產。這個古老的水利工程兼有防洪、灌溉等功能於一體。它的建成,使岷江不再有夏天的洪澇之害,也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裏的“天府之國”。之後經過曆代整修,兩千多年來一直在成都平原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天府之國的四川也因之能夠在我們民族有難的時候成為大後方沉穩地提供庇護和滋養。餘秋雨先生認為,中國曆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小朋友們雖然長在美國,但是他們也從中文課上學習過有關都江堰的知識。這次定下旅行計劃之後,我告訴他們將要去遊覽都江堰後,他們都很期盼。在出發之前,我還特意在網上找了都江堰的視頻給他們看,提前給他科普了一些都江堰工程的基本知識。然而,書麵和視頻得來的知識終究還是淺薄的,何況還是在大洋彼岸,最好還是通過實地的觀察才能加深他們的認識。所謂“行萬裏路,讀萬卷書”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從都江堰景區的南大門進入。一入大門,立刻感覺裏麵綠意盎然,水氣撲麵,和外麵的燥熱的城區宛若兩個世界。我們沿著堰功道前行。蜀中的人們懂得感恩,他們除了感恩李冰父子兩千兩百多年前修建都江堰給天府之國帶來了富足,也感激曆朝曆代持續修堰治水的先賢。除了修建了二王廟以紀念李冰父子,都江堰人民還在這條堰功道的左右林蔭下樹立了十二座銅像和碑記,以紀念從西漢到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治水建堰的有功之臣。他們大部分既是蜀地的最高行政長官,又是興修水利的專家。一尊尊看過去,小朋友們隻認得諸葛亮。孔明先生的雙足和拿著鵝毛扇的右手被摸得錚亮,在所有的塑像裏顯得很特別。這也反映出了諸葛亮在蜀地的特殊的人氣。
循著水聲,我們登上伏龍觀。宏大的都江堰工程出現在了我們眼前。伏龍觀的後麵就是離堆,右手方狹窄的水道就是寶瓶口,浩浩蕩蕩的岷江在離堆前分流進入內江。因為前些日子的大雨,水勢較猛。渾濁的江水在不足三十米的寶瓶口中浩蕩奔騰,水汽滔天,仿佛不願意分流,然而卻又最終接受了人類兩千多年來的安排,從這裏乖乖地流向成都平原,造福百姓而去。前方左邊的平緩的河道,是寬而淺的飛沙堰。我在這裏給小朋友們介紹了之前他們所含糊知道的內江,外江,飛沙堰等地名。麵對眼前的實物,他們終於開始真切地認識都江堰了。
順著景區步道,我們穿過新索橋,近距離觀看了飛沙堰。小朋友們也了解了飛沙堰和四六分水,二八分沙的工作原理。他們對於兩千多年前的古人能夠想出不用堤壩就能實現如此精妙的功能的設計非常佩服。從飛沙堰去魚嘴的橋後邊,有一座新建的閘門,它可以用現代技術更加精確地調節內江和外江的水流。我驚喜地發現閘門上銘刻著“xxxx廠製造”幾個大字。作為xxxx廠的子弟,我很驕傲父輩的工作能夠在這座千年的水利工程中發揮作用,並連忙告訴小朋友們這裏有他們爺爺的貢獻在裏麵。
魚嘴是都江堰的三大主體工程之一,是在江心的第一個分水堤壩,其作用是將洶湧的岷江之水一分為二,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魚嘴的位置和形狀有精心的設計,魚嘴的整個水平位置向右側傾斜,枯水期,江流通能盡量流進內江,洪水期,主流注入左側的外江,並且通過這個彎道將大量沙石從內江排回外江;起到“分四六,平潦旱”的作用。如今的魚嘴旁的外江也新修了一座外江閘來更加精確地調控水流,但是這一切都是在都江堰原有的基礎上的錦上添花。
都江堰是一座自然造化與人工斧鑿渾然天成的水利工程,處處體現了古人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大智慧。都江堰這一世界灌溉遺產最讓人稱道的地方,就是這一龐大的古老引水工程,沒有堤壩,沒有運動部件,完全遵循了自然規律與河流自身的流動屬性,崇尚人水和諧,實現了防洪、灌溉等功能於一體。站在奔騰的江水邊,在了解了都江堰的工作原理之後,我們被兩千兩百多年前的祖先的智慧所深深折服。
跨過安瀾橋,我們登上了半山腰的秦堰樓,從樓上可以俯瞰整個都江堰的全貌。望著這座兩千三百年來一直在造福蜀中的偉大水利工程和遠處的連綿青山,我忽然領悟到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乘勢利導,因時製宜”原則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雖然道教是在漢朝創立的,但是道家的學說是從春秋時代就已經有了的。李冰父子在規劃修建都江堰的時候,一定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應用了道家的思想。聯想到早上在青城山上見到的“大道無為”的石刻,我認識到也許隻有我們老祖宗的“道法自然”的智慧,才能創造性地建造出這樣巧妙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偉大水利工程並一直工作至今。
我們都江堰之行的結束處是灌縣古城門外的南橋。這是修建在內江上的一座雄偉的廊式古橋。大橋的梁上有各種書法楹聯,額坊彩繪,還有許多民間彩塑,雕梁畫棟十分壯觀,被譽為“水上畫樓”。已是傍晚時分,廊橋上有許多遊客,商販和本地居民,熙熙攘攘各得其樂。我們也沒有時間去仔細欣賞廊橋上的書法和繪畫,在橋上走了一個來回,匆匆體驗了一下都江堰的生活氣息,然後一人買了一隻八十年代的老冰棍,作別了這座世界文化遺產,往火車站而去。
回顧我們一天的青城山和都江堰之行,時間還是太匆匆,兩個地方基本都是走馬觀花而過。不過我們早上很早進山,體驗到了最幽的青城山的氣質,也帶著小朋友們了解了一點中國道教的有關道的思想,這是青城山之行的最大收獲。而下午的都江堰之行,雖然天氣酷熱,遊人眾多,但是小朋友們看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全貌,結合我的講解,應該也多少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並由此了解了我們祖先的偉大智慧。所以可以把餘秋雨先生當年給都江堰和青城山的題詞換一個順序來給我們的一天簡單地做個總結,今天早上我們“問道青城山”,下午我們 “拜水都江堰”。這真是非常充實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