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徐來,萬物複蘇,野花處處綻開。一般野花都很小,相比之下,蒲公英的花比較大,豔麗的黃色很搶眼,到處都能看到。蒲公英生長力極強,春天開花結果,種子像降落傘一樣隨風飄揚,落地生根,夏天秋天繼續衍生。除了極為幹旱和寒冷的地區外,世界幾乎任何角落都能找到蒲公英。
蒲公英的名聲不好,美國人每年花費大量的鈔票買農藥,除掉院子裏的蒲公英和其他雜草。確實,自家院子裏要是長滿蒲公英,會遭鄰居白眼的。草坪文化是美國文化的一景,各家各戶攀比,看誰家的草坪更綠。雜草叢生的草坪,住戶多半是租客。
仔細觀看蒲公英,其實很好看,無數小花瓣聚集在一起,並不遜色於黃色菊花,隻是小了些。孤零零的一兩朵並不起眼,瀝青路邊成片的蒲公英,跟紫色的寶蓋草混在一起,好似人工的花圃,給單調的街景增添色彩。
一般蒲公英的花,比兩毛五的硬幣大不了多少。有一天看到一朵,比兩毛五的硬幣大好幾倍,恨不得有巴掌那麽大,可稱為蒲公英之王,從來沒見過那麽大的蒲公英。
草地裏蒲公英的葉子一般都平鋪在地麵上,花莖也不長。土壤陽光合適的話,蒲公英也能長得很高,傲然屹立,看上去像菠菜。蒲公英的葉子跟菠菜一樣,可以食用,營養價值很高。有專門種植蒲公英的菜農,在一些超市裏可以買到蒲公英葉子。
早就知道蒲公英是野菜,可是從來沒吃過。三年自然災害那幾年,槐花、榆錢、酸巴溜(不知道正經名字,小時候就知道叫酸巴溜)、馬齒莧等野菜都吃過,可是不記得吃過蒲公英。在黃土高原插隊,餓得前胸貼後背,也沒吃過。在那個鳥都不拉屎的不毛之地,連見都沒見過蒲公英。
不久前,從圖書館借來了一本書《Eat the Weeds》,介紹了274種可以食用的野菜。書中特別提醒,食用野菜必須謹慎,很多野菜似是而非,誤用可造成食物中毒或過敏。作者推薦了幾種比較安全、容易辨認的野菜,其中就有蒲公英。正好這幾天蒲公英到處盛開,便動了吃蒲公英的念頭。
先上網查看蒲公英的做法,然後拿上塑料袋和小鏟,出門挖蒲公英。家附近的蒲公英都不大,上麵的大蒲公英是在比較遠的地方看到的。連根帶花挖了半口袋,回家清洗。葉子都隻有兩三英寸長,一片一片清洗起來很麻煩。因為是第一次吃,還不知道味道怎麽樣,洗了一小把,就覺得夠了。後來才感悟到,蒲公英不必連根帶花挖出,用手隻摘大一點葉子,還可以少帶泥土,清洗起來也就沒有那麽麻煩了。
蒲公英的做法很多,可以生吃,也可以炒熟。因為蒲公英有苦味,一般建議先用開水焯一遍。熱鍋生蒜炸出香味,下鍋炒,加一點耗油,盛出來小小一盤。味道雖然還略帶一點苦味,可是很香,很嫩,能吃出新鮮的野味,再加上春卷和鍋巴,一頓美美的午餐。
過去吃野菜是因為沒得吃;現在都市人上野菜餐廳是時尚。在台北一家餐館吃過山蘇,是台灣原住民常吃的野菜,非常好吃,價錢不菲。看來,退休生活又增添了一個新的樂趣-吃蒲公英。以後還要按照那本書的指導,慢慢學會吃其他的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