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牛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個人資料
帕格尼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海歸的汽車

(2023-07-06 05:27:37) 下一個

當年很多老海歸在海外都有車,特別是50年代中後期還沒回國的老海歸,大部分都開始工作了,成家立業有孩子以後,車是必不可少的。下麵分享幾張老海歸汽車的照片。

向仁生和妻子曹宗巽是1951年回國的,向仁生獲羅格斯大學(Rutgers)物理博士學位,曹宗巽獲威斯康星大學生物化學博士。二人畢業後都在亞特蘭大大學任教,生活穩定,買了一部車。從照片上看,這部車好像是一輛1949年雪佛蘭的Bel Air。

李瑞驊1947年入伊利諾伊大學,後申請到加拿大一家建築公司的工作,便轉入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獲土木工程碩士學位,1952年回國。李瑞驊出身富商,加上有工作,手頭很綽裕。雖然是單身,為了交女友,在紐約買了一輛車,帶著女友兜風,去舞場。這輛車僅從車頭看像是1948年的雪佛蘭Fleetmaster。

張興鈐、師昌緒、林正仙是國家重點爭取回國對象,都是美國取消回國禁令後回國。他們在波士頓租了一套公寓,多年住在一起,常有留學生來商討回國對策。1952年張興鈐(右)買了一輛車,主要用於聯絡紐約和費城的其他學生。從車型看,是一輛1950年的福特Deluxe。

高鴻業,1946年赴美,獲科羅拉多大學經濟學博士,1957年回國。雖然是單身一人,但擔任過助理教授,在美十餘年,有能力買車。從車型看,是1946或1947年的福特Coupe。

曹錫華1948年赴美,1950年獲密西根大學數學博士回國。隻在美國兩年,不能肯定車是他的還是左邊同學的,但他年輕時喜歡汽車,學過汽車駕駛和維修,所以到了美國搞一輛車過把癮也在情理之中。好像也是1950年的福特Deluxe。

陸元九和妻子王煥葆是1956年回國的。1949年陸元九獲MIT自動化博士,王煥葆獲霍利山女子大學醫學碩士,二人同一年結婚。他們在美國生了三個孩子,車是必需的。他們的車從車型看,是一輛51年或52年的雪佛蘭Styleline。(右邊是朋友)。

很多老海歸沒有留下“車照”,或還保存在私人相冊裏。當時比較流行的車型還有普利茅斯、道奇和別克。MIT博士曹建猷的車,從車型看,就是一輛別克。

蔣錫夔有一張汽車照,不確定汽車是不是他的

查良錚和妻子周與良的車看不到頭部,不好判斷車型,好像是1949年雪佛蘭的Bel Air。

王啟東花了120美元買了一輛1939年的雪佛蘭,1951年回國把車給了姐姐和姐夫林秉南,王寶琳。他們後來又買了一部新的。沒有照片。

留學生買第一輛車,大都是二手車,符合“窮學生”的客觀規律。連上麵的李瑞驊,手頭很綽裕,買的也是二手車。即便有工作了,有能力買新車,大概也不會那麽奢侈。80年代來的留學生,第一輛車恐怕也都是二手車。以後的富二代就不說了。

本人的第一輛車是從另一個留學生手裏花200塊買來的1974年Datsun B210,肯定是三手四手車。傳動軸掉過一次;右邊乘客座位下麵的底盤鏽透了,能看見路麵;空氣過濾器上麵的蓋子是個醬油桶的蓋子,用繩子綁住。有一天下大雨,雨刷不動,看不清路,把腦袋從旁邊伸出去開回家。開了近兩年,竟然通過了年檢,最後200塊又賣給了一個墨西哥小夥。

說走題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華西車城 回複 悄悄話 說美國不涉車就不地道了。不海歸的人,汽車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也讀過學位,也留過洋,買的第一輛車,卻是在中國,隻有二角五分錢,一份報紙,《人民日報》。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15022/201905/17404.html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我的第一輛車是GEO METRO,屬於迷你型,結果一次車禍就報銷了,好在人沒有事,之後再也不敢買迷你型的小車了
華府采菊人 回複 悄悄話 俺家鄰居商X最叔叔, 1958年回國時帶了一輛”機器腳踏車“,他住二樓, 便在一樓到二樓的樓梯下用木頭做了個”類似“小屋子的車庫, 下班回家把車子放進去, 加把鎖, 文革一開始,抄家風那陣, 好像被哪個中學的中學抄去了, 後來也沒聽說國下落如何
leslieking 回複 悄悄話 how do you all these details? love it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