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回國是中國留學史上的千古話題。官媒把他宣傳成“積極響應”“衝破重重阻撓”“毅然放棄”的愛國典範。可是他回國的前前後後卻有許多疑點,讓世人絞盡腦汁,不得其解。
上麵這份曆史文件,是美國當年禁止錢學森接觸任何國防機密資料的禁令,是一位華人起草、簽署的,他叫楊帝澤,英文名字Jack Young。楊帝澤是一位神奇的華人,上周有博文介紹。楊帝澤怎麽跟錢學森攪合到一起了,是巧合嗎?從已有的曆史資料上看不出什麽有說服力的線索。原本想戲說一下,把錢學森和楊帝澤牽到一起,揣測一些曆史迷霧。東拚西湊,寫出來以後,感覺豁然開朗,原來如此!可又覺得有點荒誕可笑,對錢學森有些不恭,所以恕不分享。
不管錢學森回國跟楊帝澤有多少關係,他回國總是被爭論得沸沸揚揚,以至他早在1985年就給趙紫陽寫了一封信:“我不是美國政府逼我回祖國的,早在1935年離開祖國以前,我就向上海交大同學、地下黨員戴中孚同誌保證學成回到祖國服務。我決定回國是我自己的事,從1949年就作了準備布置。…我認為這是大是大非問題,我不能沉默。曆史不容歪曲。”
這封信中的疑點就很多。首先,信中三次用“祖國”這個字。“祖國”是什麽概念?從官媒角度看,“祖國65歲生日快樂”“祝福祖國70歲生日”“慶祝祖國72歲華誕”。官媒定義的祖國就是共產黨領導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間更是認同祖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和祖國同年生”“向偉大祖國獻禮”《我的祖國》《歌唱祖國》《祖國山河一片紅》…
30年代的中華民國能被稱作祖國嗎?錢學森在1935年就保證“學成回到祖國服務”一定不是原話,不然到底是回到民國還是共和國就值得探討了。
第二個疑點就是戴中孚同誌。先看看戴中孚的簡曆(來自大連圖書館):
戴中孚(1912—1985)教授。曾用名戴倍之。江蘇嘉定人。1930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學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當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上海交大畢業,供職於隴海鐵路。1934年起先後任清華大學、長沙臨時大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重慶大學教員、教授。1940年起曆任重慶交通部鋼鐵配件廠廠長、工程師,石家莊分區鐵路局機務處工程師兼副處長,北平平漢鐵路北段機務組副總工程師兼組長,鐵道部機務總局廠務處工程師兼處長。1949年後曆任鐵道部廠務局廠務處長、工廠管理局調度科比計劃科長,沈陽皇姑屯機客車修理廠代理廠長。1959年任大連鐵道學院副院長,後任顧問。為全國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省市學會副理事長。病逝於大連。
這個簡曆沒有問題,問題出在戴中孚1932年就畢業了,而錢學森是1934年畢業的。換句話說,錢學森畢業兩年前就知道會考取公費出國,“我就向上海交大同學、地下黨員戴中孚同誌保證學成回到祖國服務。”有沒有可能戴中孚在隴海鐵路或清華大學工作時,錢學森還和他保持聯係,出國前向他作出保證?有這個可能,隻是個疑點。
第三個疑點是戴中孚是1985年去世的,而錢學森恰好在那一年給趙紫陽寫這封信,是巧合?有可能。晚年的戴中孚要是想不起來50年前的事,被記者追問,會鬧得很尷尬。這也許是錢學森的明智。
第四個疑點是“從1949年就作了準備布置。” 1950年留美學生回國都是乘坐海輪從舊金山出發到香港入境,到了香港需要有入港證,都是回國前通過印度領館申請代辦。據官媒報道,錢學森1950年準備“舉家回國”,行李和書籍裝上了“威爾遜總統號”海輪。但他要坐飛機,而且是坐加拿大飛機,航線和入境城市都沒有紀錄。為什麽不和其他留學生一起坐海輪?為什麽不坐美國飛機?為什麽全家要從洛杉磯先飛到華盛頓,第二天再飛回來坐加拿大的飛機,這也是1949年就準備布置好的嗎?十五年所有的家當都變賣、托運了嗎?官媒報道,美國海關非法扣留沒收了錢學森的行李和書籍,拘留他以後又抄了他的家。都要舉家回國了,行李也托運了,還有家可抄嗎?女兒錢永真是1950年6月在加州出生的,1949年做回國準備的時候妻子蔣英已經懷孕了嗎?訂飛機票的時候女兒已經出生了嗎?總之,那次舉家回國前後有些蹊蹺。
美國媒體報道,錢學森1950年是要回國探親,被拘留。蔣英也曾說過,他們是“以探親的名義”回國。回國就是回國,為什麽要以探親的名義回國,好像是在躲避什麽。1950年,美國政府是鼓勵支持中國留學生回國的,甚至給予路費資助。一年後開始限製回國,有的留學生才“以探親的名義”申請回國。錢學森給蔣英買了一架三角鋼琴作為1946年新婚禮物,1950年也托運了嗎?如果托運了,一定被美國海關沒收了。1955年帶回國的鋼琴是被軟禁時又新買的?如果他們原本真的就是打算探親,並不想舉家回國,錢學森1950年就準備回國的偉大愛國舉動就蒙上了陰影。
回國探親也好,舉家回國也好,都顯得有些匆忙,似乎都是因為楊帝澤的出現。當然,錢學森不是一般人,不能用一般人的思維去考量。還有許多其他說不清的事,一個人不了解,並不等於沒有人了解。現在又多了個楊帝澤,是錢學森回國方程式中的一個新的神秘未知數。在思考這個未知數時,覺得楊帝澤真的有可能跟錢學森被扣留有關係。
然而,錢學森從申請入美國籍,被授予美軍上校軍銜,自由出入五角大樓,到申請入黨,成為解放軍中將,證明畝產萬斤,受共產黨特殊保護,他的人生不是跟楊帝澤一樣神奇不凡嗎?兩個神奇人物在曆史的十字路口相遇也可能是個神奇的巧合。曆史如果沒有神奇和巧合就如同藍天沒有彩雲。人類就是生活在撲朔迷離之中,探尋曆史如同探險,是樂趣,是刺激,至於有沒有答案已經不重要了。
10月31日是錢學森的忌日,願他在天之靈安息。
照中共核平這個 那個叫得歡 .還以為美國的核彈 是中共教做的呢?
不過又不懂了 美國有核彈 為何中國還能打贏朝戰呢?
怕俄國也有核彈? 也不對呀 中共保家衛國 保到別國去,又關俄國啥事?
他回到中國時也沒什麽Hands on Experience,這是力學所的人在他去世時回憶說的。他的經驗來自於蘇聯當時提供的一個實驗火箭模型,而蘇聯的這個火箭模型當然來自俘獲的德國技術。。
貢獻一般。
非偉人實偽人害人。。。
。。。“這張大字報或許張愛萍並不在意,但是錢學森在批鬥會上的發言卻深深傷害了張愛萍,甚至損害了他的健康。張愛萍的兒子張勝在2007年出版的《從戰爭中走來:兩代軍人的對話》一書中有這麽一段話:“其實,父親並不在意別人對他的批判,他經曆得太多了。他說:‘要我聽就去聽嘛,有什麽大不了的!’隻是有一個大科學家的發言,使他困惑和難受。這位科技界的泰鬥說:‘張愛萍是個什麽人?我看是個魔鬼!他想拉我下水,就像魔鬼在向我招手!’父親心髒病突發,301醫院立即上報軍委。”——誰都知道,這位“大科學家”、“科技界的泰鬥”指的就是錢學森。可以想象,錢學森在發言中一定還有張愛萍如何“拉他下水”的揭發內容。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9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錢學森的文章《終生不忘毛主席的親切教誨》,文章除了感激“毛主席把我從外國的苦難中救了出來而且引導我走上革命的道路”,也不忘“繼續批鄧”,說“劉少奇、林彪、鄧小平是所有走革命道路的科技工作者的死敵。”
錢不神奇
極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