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牛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個人資料
帕格尼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壺口殘夢(4)-衣食住行

(2020-02-01 04:19:51) 下一個

衣食住行的排列,肯定是士大夫搞出來的。無論是農民還是知青,最重要的當然是“食”。 陝北最高級的糧食,是麥子。老百姓心中最好吃的,就是白麵的饅 頭和麵條。但一年中真正能吃上這兩樣東西的機會,屈指可數,平時都是吃粗糧。分到的那點麥子,是舍不得單吃的,一般都和粗糧混起來做饃或麵條,那已經算非常好了。老鄉常說,要能每頓都吃上白麵卷卷子(饅頭),一輩子都吃不夠,不吃菜都行。那時最大的問題,不是吃什麽,而是吃不飽,粗糧也不夠吃。

一般來說,一年隻有過年時才能吃到肉,當然也有例外。 剛到村裏不久,二小子次婆姨(娶媳婦),請客時我們知青也去了。 席上,每人有一個小白麵饅頭,隻比栗子大一點,這已經非常不易。普通人家到冬天就沒有麥子了,那是二小子家為了婚禮,特地用高價買來麥子做的白麵饅頭。二小子婆姨的娘家是下樓子的,結婚在那裏擺席也請了知青。聽那個村的一個知青說,桌上有一個盤子,上麵有幾片肉,結果幾個知青一筷子夾一片,幾口全給吃了,把同桌的老鄉看得目瞪口呆。後來才聽說,按規矩,肉是每人一片,幾個知青稀裏糊塗,把別人的吃個精光。 在我們村的那個席上也有肉,當時我注意到量非常少。我們幾個知青客氣,老鄉讓我們,我們才吃一點。

陝北老鄉那時全穿老布衣服,家家紡棉花織布。那可是真正的純棉布,厚厚的,穿起來非常舒服。我喜歡穿老布抿襠褲,正反都能穿,打柴不怕刮。幹活時一定要穿老布鞋,進土或小石頭以後,拿腳趾頭縫夾起來在地上磕磕,把鞋踢一個滾,裏麵的東西就都出來了,再把腳蹬進去。這套技術我直到現在仍舊嫻熟,一次在倫敦街頭,休閑皮鞋裏進了個東西, 我懶得彎腰,就來了這麽一下子,當場把街上的老外震得一愣一愣的,納悶我在耍什麽把戲。

我穿喜歡白色(本色)的老布衣褲,不喜歡染黑的。老鄉說,黑色的老布經過在鍋裏用顏料煮,沒白色的結實。問他們冬天為什麽不穿白的? 他們說大家都穿黑的,所以就沒人穿白的了。我不管那套,冬天還穿白色的老布褲子,不過上身穿從家裏帶來的厚衣服,比農村的空心棉襖暖和。 我的一件深藍色哢嘰布製服,後來穿得稀爛,褪成白色,都沒法補 了,但也沒扔。老鄉說我連叫花子都不如。我回京探親也穿它。住在我家樓上的發小,在宜川雲岩公社插隊,說如果我敢穿它上新僑飯店,他就請我吃西餐。結果,我真的就讓他破費了一回。那年頭常有穿破衣服的,沒人管。現如今跑堂的狗眼看人低,我那身衣服,肯定連新僑飯店的門都進不去,更別說坐在那兒吃飯了。

從窯裏一出門,就是爬山翻溝。壺口公社沒汽車,回北京探親,翻安樂山走90裏到宜川縣城,或過黃河爬80裏山路到山西吉縣,再搭長途汽車。那時都是敞篷卡車,人蹲坐在裏麵。走幾百裏到了有火車的地方,渾身上下厚厚一層土,都看不出人的真麵目,連牙上都是一層黃土麵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勾起老回憶,記得當時男生用膠布當補丁粘褲子
BillyZ 回複 悄悄話 八十年代初去支援陝北受災,去的生產隊倉庫裏近百口子人,才有一鬥白麵,村民一點也沾不著,是留給縣上下來的幹部吃招待飯用的。

村裏人結婚,陝北買不到魚,宴席上魚是木頭做的,澆點汁水,叫看菜,充數八個菜。
z老蔫_北美 回複 悄悄話 嘿嘿。莫繚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