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語很有意思,不但發音聽起來與大陸普通話不同,而且很多用詞也不一樣。一般情況下不會影響交流,但初到台灣有時會讓人一頭露水。
第一個讓我困惑的字是“醬子”。台灣人詫異時喜歡說“這樣子”,就像北京人說“是嗎”。“這樣子”讓台灣人用台灣腔說就變成了“醬子”。在飯館點菜,服務員也總是說“就醬子”,意思是問“就這些?”,讓我尷尬了好幾次才最終搞明白,最後也學著說,“就醬子”- 就這些。
另一個有意思的字是“而已”。普通話中“而已”不是高頻詞,通常是用來表示數量不多,比方說“去了三天而已”,“十塊錢而已”等等,也可以表示“僅僅”,如“我隻是好奇而已”。在台灣國語中,“而已”是日常用語,也常常來表達不在乎,還用於表示方位。如果問路,就會聽到台灣人告訴你“前邊而已”。再加上台灣腔發音,就變成了“前邊額以”,剛開始還真有點糊塗。
台灣國語好像不太區分“一下”和“一會兒”的用法。這兩個字有時侯沒有太大區別,比方說“休息一下”和“休息一會”。台灣國語用“一下”多,而且總是放在句尾,“我昨天遲到了一下”“我得補充體力一下”“有空嗎?想跟你聊天一下”。
台灣國語中的量詞也用的不太規範,比方說“爬山要小心哦,路非常小條”“一碗就夠,麵非常大碗”“那是多麽一件舒服的事”。一位在美國的台灣朋友要回台北,說“要回家竟然覺得很感動”。“感動”是興奮、激動的意思?看過這樣一個餐廳廣告:“這裏的牛排很大塊,口感也會比較多汁一點,還可以欣賞風景帶來的感動”。有的字,也許是個人用法,並沒有代表性。有一次在台北坐計程車,朋友告訴司機“那個地方的地理位置很尷尬,不要直走,前麵往右轉比較單純”。聽起來似乎也明白意思,隻是普通話中“尷尬”和“單純”是絕對不會這樣用的。
不久前,一個上海朋友跟我探討相機問題,看了看我用的電池,說“你的長得跟我的一樣”。我愣了一會兒,問她兩個電池可以長得一樣嗎?她也愣了一下,回憶上海話好像也不能這樣說。台灣國語就可以說“兩個房子長得一樣”,這位上海朋友一定是受了台灣國語影響。其實,語言就是相互影響,潛移默化,現在大陸的年輕人開始用國語“超多”,隻是我們老一代人“比較不會”用。《我的前半生》中老卓(陳道明飾)開的日本料理店就叫“醬子”,好像是台灣人在說“這樣子”。
總之,台灣國語不能算規範,但別扭中透著可愛,“這種舉動太超過”“不要那麽進去”“不是你想象中的容易”“你怎麽都忘記”“他比較獨立性”“我們往下一個景點過去”“對不起,有點大聲”。當然,這種國語隻是街麵上的語言,就像老北京人一樣,“上哪兒去一大早這是您啊?”,是老百姓的話,不標準。
以上是我這個北京人的觀察而已,南方人也許會說,我們就是這麽說啊!那就敬請原諒我少見多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