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77)
2020 (69)
2021 (110)
2022 (117)
2023 (112)
2024 (100)
2025 (6)
50年代約有1600名老海歸從海外回國,其中有一個人親身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他叫顧學稼。顧學稼在加州伯克利大學讀曆史,1950年回國。
顧學稼剛回國,抗美援朝戰爭就爆發了。新華社決定在朝鮮前線設立新華社誌願軍分社,第二年在彭德懷領導下,新華社老編輯夏公然和鄧蜀生等其他人員奔赴朝鮮戰場。這“其他人員”中就有顧學稼。在以後的回憶文章中顧學稼這樣寫道,“我成為中國人民誌願軍的一員,於1951年下半年入朝,在停戰半年後返國,曾在誌願軍第二十兵團所指揮的五個軍中的三個軍工作過。”“在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中,服役的部隊就在上甘嶺左側的陣地上。”
一個剛從美國回國的留學生參與戰事,這有點不可思議。大部分老海歸回國後都受到嚴密監視。在老海歸中有一位“稀有人才”黃桂江,在美國俄勒岡大學獲得食品加工碩士學位,1951年回國。當時大連罐頭廠為朝鮮前線生產罐頭和壓縮食品,急需這方麵專家,二話不說就要黃桂江去報到。然而,東北人民政府通知北京方麵,大連罐頭廠執行的是軍事任務,對黃桂江的政治情況不了解,請另行分配工作。
顧學稼一定是得到了極度信任才能親臨戰場,了解戰事。可以猜測他出國以前就是黨員,留學的任務是動員在美國的留學生回國。這可以從另一個側麵了解。
1979年美中建交,國家成立“中國美國史研究會”,會員多為美中曆史專家和政府官員。在8名顧問中,有6名曾留學美國,學的專業都是曆史,他們是丁則民、劉緒貽、楊生茂、張夢白、黃紹湘和顧學稼。其中黃紹湘是周恩來親自派到美國,在海外為黨作宣傳工作的。當時在海外有至少二十多黨員負有動員留學生回國的使命,顧學稼可能是其中之一。
1950年2月,朱光亞向海外留學生發出動員回國的公開信,顧學稼簽名。朱光亞後來在板門店停戰談判時擔任翻譯,但沒有戰場經曆。朱光亞所學專業是物理,讓他參與翻譯隻能說明當時英文好又能過政治關的人不多。談判時顧學稼作為記者還在朝鮮,一定有機會與朱光亞見麵。兩個受到國家信任的老海歸,在朝鮮見麵,會有心照不宣的喜悅。
顧學稼以後任四川大學教授,專門研究美國曆史,對朝鮮戰場的實際情況有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90年代初,顧學稼移居美國,化名張益池發表《朝鮮戰場的實際與紙上談兵》一文,並開始研究華工問題。現依然健在,年逾90。照片為1990年於北京。
另一位赴朝老海歸是聶崇信,紐約大學國際關係碩士,1951年回國,在朝鮮俘虜營任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