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牛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個人資料
帕格尼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可口可樂”和“蝌蚪啃蠟”

(2018-08-15 05:30:53) 下一個

“可口可樂”的中文譯名可算“神來之筆”,達到翻譯藝術中信、達、雅的最高境界。究竟是誰有如此造詣?據可口可樂中文網站介紹說:“1927年剛剛進入中國時,‘Coca-Cola’有個拗口的中文譯名‘蝌蚪啃蠟’。獨特的口味和古怪的名字,產品銷量可想而知。到了1930年代,負責拓展全球業務的可口可樂出口公司在英國登報,以350英鎊的獎金征集中文譯名。旅英學者蔣彝從《泰晤士報》得知消息後,以譯名‘可口可樂’應征,被評委一眼看中。”

維基百度、官方媒體都采用以上說法,認為“可口可樂”出自蔣彝之手。

然而,有幾位專家指出一些疑點。2017年8月2日北京印刷學院新聞出版學院副教授葉新在《中華讀書報》發表文章“可口可樂譯名最早何時在中國出現?”。他搜索了《泰晤士報》電子數據庫,並沒有發現可口可樂公司征集中文譯名的廣告。他還搜索了上海圖書館的“國民期刊全文數據庫”,發現“可口可樂”譯名早在蔣彝1933年6月到達英國之前就已經使用了。因此蔣彝應征之說並不靠譜。

此外,可口可樂公司檔案館館長Phil Mooney於2008年寫了一篇介紹可口可樂中文譯名的文章,題為“Bite the Wax Tadpole?”(蝌蚪啃蠟?)。文章中寫道,“可口可樂”這個中文名字主要是公司員工集體智慧的結晶。上個世紀20年代可口可樂進入中國市場時,在中國的員工就意識到需要有一個中文譯名,除了必須與英文發音相同外,還要有趣味。有200多個漢字與可口可樂英文發音相近,最後選中了“可口可樂”四個字,惟妙惟肖。

從商業邏輯上講,登報“征名”不會僅僅在英國《泰晤士報》上,至少中國、美國也應該見報,可是可口可樂檔案館中根本沒有刊登廣告有獎征集譯名的記載。由此也可以斷定,旅英學者蔣彝始創可口可樂中文譯名一說為誤傳。

另外,有一個美國人Norwood Francis Allman,是個中國通,當年在上海開了個阿樂滿律師事務所,1957年也寫過一篇文章“Transliteration of Coca-Cola Trademark to Chinese Characters”,文章提到,他曾以律師的身份,參與了可口可樂譯名的過程,與公司的中國人員一起為中文譯名出過力,其過程與Phil Mooney所說一致。這個律師事務所還有幾個人,個個都聲稱可口可樂是他們想出來的,純屬自吹自擂,更無證據。

迄今還不能最後肯定可口可樂中文譯名是不是某一個人的傑作,集體結晶的可能性更大。蔣彝的名字可以繼續作為傳說在民間流傳。怪異的“蝌蚪啃蠟”譯名也吸引了一個美國女子搖滾樂隊L7的眼球,寫了一首搖滾歌曲“Bite the Wax Tadpol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不言有罪 回複 悄悄話 我一直想,翻譯成“口渴口樂”不是更符合原來發音嗎?
danjuan 回複 悄悄話 其實這不是多了不起的事情,總是被吹的很神奇。很多學術詞匯真的翻譯的非常神奇,當然很多轉道日語過來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