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戒為師
IBDSCL, 4月28日,29日, by Nancy Yu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宇宙規律國際佛學會來聆聽今天的佛法講座。上周我們講了以戒為綱,十法界的路自己選,持五戒可以保持人身,持十善戒可以得生天道,比丘有比丘戒,菩薩有菩薩的戒律,當然佛也有佛戒。越往上,持戒越清淨。這周我們講以戒為師。這也是佛陀最後的遺訓。
釋迦牟尼佛以一大因緣事(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示現人間,說法四十九年,於娑羅雙樹林下將入涅槃時,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由於傷心難過而泣不成聲,這時天眼第一的長老阿那律尊者對他說:“阿難!現在不是哭的時候,諸佛的涅槃是必然的道理,哭有什麽用呢!佛一向都很看重你,常常叮囑你流通他的教法。現在他老人家要離開我們了,你應當去請問他老人家以後的事怎麽辦。”
阿難這才如夢初醒,揩揩眼淚,向阿那律尊者說:“師兄!我現在心亂如麻,不知從什麽地方問起,請你教我罷!”阿那律尊者就說:“第一、佛住世時,依佛而住,佛入涅槃後,我等依誰而住?第二、佛住世時,以佛為師,佛入涅槃,以誰為師?第三、佛住世時,惡性比丘,佛自調伏;佛入涅槃,惡性比丘,如何處理?第四、佛住世時,說法甚多,佛入涅槃,結集經藏,以何為首?這四種問題,你應該向佛請示!”
阿難尊者,接受了阿那律尊者的指教,走到佛前,行過了禮,合起掌來,把上麵的幾個問題,提出來請問。
對於阿難提出的第二個“佛入涅槃,以誰為師”的問題,《遺教經》記載世尊教導說:“在我離開以後,你們應該尊重戒律,如同黑夜遇到光明,如同貧窮的人得到寶藏。應該知道戒律是你們偉大的老師,就如同我住世教導一樣”。後世,我們就把這句話概括為“以戒為師”。
另外,在浩如煙海的佛經中,還記載了很多佛陀告誡弟子“以戒為師”的諄諄教導。
《四十二章經》中,佛教導弟子們說:“弟子們!你們離我幾千裏,隻要遵守我所製的戒律,必定能證果。反過來說,在我身邊,雖然時常見我,但不遵守我製的戒律,永遠不可能證果。”
《涅槃經》中佛說, “要想明心見性,證入涅槃境界,必須至誠受持清淨戒律。如果不守戒律,是魔的眷屬,不是我的弟子。”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門。菩薩能持戒守戒,則獲以下十種利益。
一丶滿足智願。謂修菩薩行者,能持禁戒,則身心清淨,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願,無不滿足。
二丶如佛所學。謂佛初修道時,以戒為本,而得證果。菩薩修行,若能堅持淨戒,是亦如佛之所學也。
三丶智者不毀。謂修菩薩行者,戒行清淨,身口無過。凡有智之人,喜樂讚歎,而不毀訾也 。
四丶不退誓願。謂修菩薩行者,堅持淨戒,求證菩提,誓願弘深,勇猛精進,而不退轉也。
五丶安住正行。謂修菩薩行者,堅持戒律,則身口意業,悉皆清淨,而於正行安住而不舍也 。
六丶棄舍生死。謂修菩薩行者,受持淨戒,則無殺盜淫妄等業,而能出離生死,永脫輪回之苦也。
七丶慕樂涅槃。梵語涅槃,華言滅度,謂修菩薩行者,堅持戒律,絕諸妄想,故能厭惡生死之苦,而欣慕涅槃之樂也。
八丶得無纏心。謂修菩薩行者,戒德圓明,心體光潔,一切煩惱業緣,悉皆解脫,而無纏縛之患也。
九丶得勝三昧。梵語三昧,華言正定,謂修菩薩行者,持戒清淨,心不散亂,則得三昧成就,定性現前,而超諸有漏也。
十丶不乏信財。謂修菩薩行者,持守戒律,於諸佛法具正信心,則能出生一切功德法財,而不匱乏也。
雖然在善生經中,我們講了持五戒的利益,但是這裏再次詳盡解釋一下。
不殺生,就是不侵犯生命。大至殺人,小至殺死雞鴨、蟑螂、蚊蟻等,都是殺生。自殺也是殺生,甚至比殺雞鴨牛豬造業更重。因為人的生命體能量更高。此外,浪費時間,也是殺生,因為生命是時間的累積,所以浪費時間如同殺生。與此戒律相對應,佛教要求佛弟子不得食肉。《涅槃經》說:“食肉者,斷大慈種,行住坐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戒殺生,主要是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培養我們對於生命的敬畏意識。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不但不殺,還要心存仁愛,以寬容之心接人待物,減少暴戾之氣。
不偷盜,就是不侵犯別人的財富。社會上的偷盜,有直接、有間接,有有形、有無形。例如小偷竊取,強盜搶劫,是直接的盜;貪官汙吏的貪汙舞弊是間接的盜;勒索詐欺,抵賴債務,是有形的盜;假公濟私,混水摸魚是無形的盜。簡單地說,不是自己的東西,未經許可便占為己有,就是偷盜。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不但不盜,還要勤行布施,布施的功德不在數量的多少,一分錢,一句話,一舉手,一投足,隻要是利益他人的都要布施。善行不需要驚天動地,而是需要點點滴滴的積累,最後變成自己習慣的一部分,從別人的快樂之中體驗到快樂。
所謂邪淫,是指合法的夫妻關係以外的男女愛欲行為。例如強奸、嫖妓、一夜情、同性戀、外遇、強迫別人從事賣淫等有傷社會風化的行為,都犯了邪淫戒。一個人犯了邪淫,不但給自己,也給別人帶來麻煩和痛苦。不邪淫戒,能使一個人克製自己的欲念,忠於自己的伴侶,有助於建立幸福的家庭,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
妄語,就是說虛妄不實的話,包括挑撥離間的兩舌、惡毒傷人的惡口、欺瞞不實的妄言、阿諛奉承的綺語。不妄語就是要避免說假話,即不刻意誇大事實或掩蓋實情,這樣可以培養我們形成誠實守信的美德,獲得他人的信任。
飲酒使人思想遲鈍,神誌昏亂。在酒精的作用下,一個人可能做出許多粗心、危險,甚至不道德的事。佛經提到飲酒有十過三十六失,如壞顏色、無威儀、損名譽、失智慧、致病、耗財、無恥、不敬、墜車、落水等等。是凡能刺激神經,使人喪失理智、敗壞德行的東西,諸如大麻、鴉片、海洛因、搖頭丸等,都屬不飲酒戒之範疇。持不飲酒戒,使人神智清楚,理路清晰,智慧明朗,不僅為家庭帶來快樂,為社會帶來安寧,而且還能促進禪定的修習。
所有修行者都必須以戒為師,持戒是修行的根本。每個修行人都應當把持戒放在首位。修行的目的是出離輪回,不持戒,修行則失去了一切的意義。不持戒的修行,永不得脫離輪回。
“不動心”是宇宙中最大的智慧,也可以說是一條戒律。無論什麽情況下,不要動心。麵對各種的誘惑,人很容易動心。麵對,名聞利養,酒色才氣,人很容易就動了心。而且之後還會為自己找各種理由。而實際上,在各種情境中動了心後,付諸行動以後,自己的能量就會發生改變。小的改變或許不容易覺察。大的改變很容易看得出來。
比如,曾經大饑荒的時候,發生過人吃人的現象。有的人甚至於將自己的孩子吃掉了。那些吃了人的人,他們的眼神已經發生了變化,因為,實際上,在吃了人以後,他們的能量,信息,密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骨子裏,他們已經不再是人了。
大事如此,小事也是如此。人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念都在影響自己的能量,信息和密碼。上升或下墮,一切都在於自己。
以戒為師。實際上,當我們靜下來後,我們的心是具足萬能的。我們的心知道什麽是正確的,什麽是錯誤的。我們的心遠遠高於我們的色身。色身可以受餓,可以受饑,甚至可以死去,但是不能因為享樂,因為財色名利,而去汙染了自己的心體。色身是業身,是件衣服,可以再換,但是我們原本清靜的心體,卻會因為它受業受報。
真正的快樂都是建立在持戒,遵守宇宙規律的基礎上的。破戒的快樂,那是放縱。一時的快樂,跟隨的都是無量的痛苦。有因有果。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隻知道歎息自己命運的不濟,而不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所做。所以持戒的真正意義不是束縛,而是獲得真正的自由。
阿彌陀佛!感恩大家!希望大家都能領會佛陀的精神,以戒為師,修正自己,早正菩提!下周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