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佛學

本博客所有文章,均屬於原創。對於佛學的研究,尚很淺薄。歡迎討論,一起學習。轉載請注明出處。
正文

懺悔法

(2018-09-08 15:16:56) 下一個

懺悔法

IBDSCL, Sep. 8th, 9th, 2018, Nancy Yu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宇宙規律國際佛學會來聆聽今天的佛法講座!這個月,我們的主題是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我們說,一切唯心。心裏有什麽,嘴巴就會說什麽,眼睛就會看到什麽,腦袋就會思考什麽。同樣地,心是什麽樣子,就會感召什麽樣的人和事。心是內因,心是根本,修行即是修心。

佛說世間有兩種人最是稀有可貴,其一,從不犯錯的人;其二,知錯能改的人。懺悔業障是很重要的修行方法,懺悔法是高層次的修行方法,懺悔是修行的一部分,會伴隨我們直至成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懺悔法。

我們為什麽要懺悔呢?

先跟大家分享這樣一個故事:

過去有一位虔誠的信徒,每天從花園裏采擷鮮花到寺院供佛,終年不輟,無德禪師非常欣喜,就嘉勉她說:“你每天都能虔誠地以香花供佛,真是難得。經典上記載:常以香花供佛者,來世當得莊嚴相貌的福報呀!”

這位信徒聽了,很是歡喜,就請求禪師繼續開示:“師父呀!我每次來寺中以香花禮佛,覺得心裏像甘露水洗過了一樣,清涼而寧靜;可是一回到家裏,麵對瑣碎的家務,有時又像陷身火窟一樣,隻是焦灼不安。師父呀!請開示我:如何在煩囂的塵市中保持一顆清淨心呢?”

無德禪師反問:“你知道如何保持花朵的鮮豔嗎?”

信徒回答:“知道啊!隻要每天換水,並且剪去下麵那一截泡爛的花梗,花就不易凋謝了!”

無德禪師點頭笑道:“保持一顆清淨心,也是這樣。我們的生活環境像瓶裏的水,我們就是花,要每天淨化身心,多多懺悔反省,去除腐爛的習性,長養清淨的心苗,才是禮佛的真義啊!”

信徒聽了恍然大悟,很歡喜地作禮:謝謝師父開示,希望以後有機會親近師父,過一段寺院修行生活,享受暮鼓晨鍾,菩提梵唱的寧靜。

無德禪師笑了,伸指一點:“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脈膊跳動就是鍾鼓,身體便是廟宇,兩耳如同菩提,言語動靜、舉手投足間,無處不是寧靜,何必執著寺院形相呢?”

所以在佛菩薩麵前懺悔,並不僅是身體的跪拜誦念,更重要的是拋去心中雜念,息下妄緣,割舍罪業,清淨身心

 

人在未聞佛法之前,不知真理,心隨境轉,認妄為真,由無始劫以來生出的貪心、嗔心和癡心,虛妄地追逐名利,而造殺生、偷盜、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等業。宰殺禽獸,貪酒食肉,不孝父母,不敬師長,輕慢聖賢,不信三寶,見佛不禮,聞法不信,逢僧不敬,毀謗善人,破人齋戒,不信因果,而造諸多惡業。因此而經常地感到畏懼。

佛在《涅槃經》中說:善男子。見所作就是表白自己所有的罪惡,從生到死所作的惡也全都發露出來,直到再也沒有可以表白的罪惡。這樣才能無所畏懼。比如國王遊覽在大路上,所有的盜賊統統逃走。如此發露能讓一切罪惡全都消除。”

斷了善根的人,作了很多惡而自己不知道,這是因為他們的驕慢之心的緣故。他們所作的惡業太重,無法消減,因此不能得到涅槃,如同獼猴水中捉月一樣。

地藏菩薩在《占察善惡業報經》說:善男子,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欲求度脫生老病死,始學發心修習禪定、無相智慧者,應當先觀宿世所作惡業多少及以輕重。若惡業多厚者,不得即學禪定、智慧,應當先修懺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習惡心猛利故,於今現在必多造惡,毀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懺悔令其清淨,而修禪定、智慧者,則多有障礙,不能克獲,或失心錯亂,或外邪所惱,或納受邪法,增長惡見。是故當先修懺悔法。若戒根清淨,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則離諸障。

如何懺悔呢?

懺悔的方法在很多佛經裏都有記載。不論哪種方法,真誠心,恭敬心,至關重要。

懺悔業障是普賢菩薩十大願中的第四大願。普賢菩薩是如何懺悔的呢?《普賢菩薩行願品》中說:“複次善男子,言懺悔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刹,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複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地藏菩薩在《占察善惡業報經》中為諸眾生說懺悔之法:

“善男子!欲修懺悔法者,當住靜處,隨力所能,莊嚴一室,內置佛事,及安經法,懸繒旛蓋,求集香華,以修供養。澡浴身體,及洗衣服,勿令臭穢。於晝日分,在此室內,三時稱名,一心敬禮過去七佛及五十三佛,次隨十方麵,一一總歸,擬心遍禮一切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像、浮圖、廟塔、一切佛事;次複總禮十方三世所有諸佛。又當擬心遍禮十方一切法藏。次當擬心遍禮十方一切賢聖。然後更別稱名禮我地藏菩薩摩訶薩。如是禮已,應當說所作罪,一心仰告:惟願十方諸大慈尊,證知護念。我今懺悔,不複更造。願我及一切眾生,速得除滅無量劫來,十惡、四重、五逆、顛倒、謗毀三寶,一闡提罪。

複應思惟如是罪性,但從虛妄顛倒心起,無有定實,而可得者,本唯空寂。願我及一切眾生,速達心本,永滅罪根。次應複發勸請之願,願令十方一切菩薩未成正覺者,願速成正覺。若已成正覺者,願常住在世,轉正法輪,不入涅槃。次當複發隨喜之願,願我及一切眾生,畢竟永舍嫉妒之心,於三世中一切刹土,所有修學一切功德及成就者,悉皆隨喜。次當複發回向之願,願我所修一切功德,資益一切諸眾生等,同趣佛智,至涅槃城。如是發回向願已,複往餘靜室,端坐一心,若稱誦,若默念我之名號。當減省睡眠。若惛蓋多者,應於道場室中旋繞誦念。次,至夜分時,若有燈燭光明事者,亦應三時恭敬供養,悔過發願。若不能辦光明事者,應當直在餘靜室中,一心誦念,日日如是行懺悔法,勿令懈廢。若人宿世遠有善基,暫時遇惡因緣而造惡法,罪障輕微,其心猛利,意力強者,經七日後,即得清淨,除諸障礙。如是眾生等,業有厚薄,諸根利鈍,差別無量。或經二七日後而得清淨,或經三七日;乃至或經七七日後而得清淨;若過去現在,俱有增上種種重罪者,或經百日而得清淨,或經二百日乃至或經千日而得清淨。若極鈍根,罪障最重者,但當能發勇猛之心,不顧惜身命想,常勤稱念,晝夜旋繞,減省睡眠,禮懺發願,樂修供養,不懈不廢,乃至失命,要不休退,如是精進,於千日中必獲清淨。”

在《金光明最勝王經滅業障品》中,天帝釋白佛:“世尊,雲何善男子、善女人,願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修行大乘,攝受一切邪倒有情,曾所造作業障罪者,雲何懺悔,當得除滅?”

佛告天帝釋:“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修行,欲為無量無邊眾生,令得清淨解脫安樂,哀湣世間,福利一切。若有眾生,由業障故造諸罪者,應當策勵晝夜六時,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一心專念,口自說言:‘歸命頂禮,現在十方一切諸佛,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轉妙法輪,持照法輪,雨大法雨,擊大法鼓,吹大法螺,建大法幢,秉大法炬,為欲利益安樂諸眾生故,常行法施誘進群迷,令得大果證常樂故。如是等諸佛世尊,以身語意稽首歸誠,至心禮敬。彼諸世尊以真實慧,以真實眼、真實證明、真實平等,悉知悉見一切眾生善惡之業。

“‘我從無始生死以來,隨惡流轉,共諸眾生造業障罪,為貪瞋癡之所纏縛,未識佛時、未識法時、未識僧時,未識善惡,由身語意造無間罪,惡心出佛身血、誹謗正法、破和合僧、殺阿羅漢、殺害父母;身三、語四、意三種行,造十惡業,自作教他,見作隨喜;於諸善人橫生毀謗,鬥秤欺誑,以偽為真,不淨飲食施與一切,於六道中所有父母更相惱害;或盜窣堵波物、四方僧物、現前僧物自在而用,世尊法律不樂奉行,師長教示不相隨順,見行聲聞、獨覺、大乘行者喜生罵辱,令諸行人心生悔惱,見有勝己便懷嫉妒;法施、財施常生慳惜,無明所覆,邪見惑心,不修善因令惡增長,於諸佛所而起誹謗,法說非法,非法說法。如是眾罪,佛以真實慧、真實眼、真實證明、真實平等,悉知悉見。

“‘我今歸命,對諸佛前,皆悉發露,不敢覆藏,未作之罪更不複作,已作之罪今皆懺悔。所作業障,應墮惡道,地獄、傍生、餓鬼之中,阿蘇羅眾及八難處,願我此生所有業障皆得消滅,所有惡報未來不受。亦如過去諸大菩薩修菩提行,所有業障悉已懺悔,我之業障今亦懺悔,皆悉發露,不敢覆藏,已作之罪願得除滅,未來之惡更不敢造。亦如未來諸大菩薩修菩提行,所有業障悉皆懺悔,我之業障今亦懺悔,皆悉發露,不敢覆藏,已作之罪願得除滅,未來之惡更不敢造。亦如現在十方世界諸大菩薩修菩提行,所有業障悉已懺悔,我之業障今亦懺悔,皆悉發露,不敢覆藏,已作之罪願得除滅,未來之惡更不敢造。’

至心懺悔,利益無量。《心地觀經》中說:

若能如法懺悔者,所有煩惱悉皆除。
猶如劫火壞世間,燒盡須彌並巨海。
懺悔能燒煩惱薪,懺悔能往生天路。
懺悔能得四禪樂,懺悔雨寶摩尼珠。
懺悔能延金剛壽,懺悔能入常樂宮。
懺悔能出三界獄,懺悔能開菩提華。
懺悔見佛大圓鏡,懺悔能至於寶所。

阿彌陀佛!懺悔是我們回歸路上的伴侶。懺悔能不斷割舍身心的惡漏,卸掉身心上的包袱。不斷懺悔,才能不斷前行。宇宙中有很多通用的高層次的修行方法,除了懺悔法,還有相應法,感恩法,發願法,隨喜功德法,供養法,請轉法輪法,回向法......下周我們繼續學習一些修行方法。感恩大家!下周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