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海外生活 (之六)· 重遊紐約世貿中心
2000年我第一次來美國,參加“天馬旅行社”美東六日遊,第一天在紐約遊覽自由女神、世貿中心和聯合國總部。記得那天我們跟著導遊,來到世貿中心,還登上了一號樓。
2001年“9.11”被恐怖分子毀掉的世貿中心(WTC)姊妹樓雙子塔,是一座商業綜合體,建於1966年至1987年間,占地16英畝,由七幢建築、一個廣場以及一座地下購物中心組成。該綜合體的中心建築乃是雙子塔。雙子塔高1360英尺,是紐約市最高的建築。兩幢大樓均有110層,共提供辦公麵積1000萬平方英尺,可容納35000人及430家公司,每天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上班族與訪客。二號樓對外不開放,一號樓每天從上午九點到下午四點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參觀。
2012年4月14日我們又來到了世貿中心,當我們站在紐約“九一一”國家紀念館看到正在重建的世貿中心時,不由得想起2001年9月11日那個恐怖的日子。那天上午,來自伊斯蘭極端勢力阿凱達組織的19名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商業飛機,挾持其中兩架飛機惡意撞向紐約市雙子塔,第三架飛機撞向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五角大樓。在得知這三起襲擊事件後,第四架飛機93航班上的乘客發起反擊,飛機墜落在賓夕法尼亞州西部的一片空地上。
“九一一”襲擊事件致使來自90多個國家的2977人喪生。罹難者中年齡最大者為85歲,年齡最小者僅2歲。其中400餘人乃是因履行其安保職責誓言而喪生的現場救援人員。
“九一一”紀念館於襲擊事件十周年之際對外開放,這裏是雙子塔曾經佇立的地方。紀念館在原雙子塔遺址上修建了兩個大水池,從水池上麵像瀑布一樣的流水傾瀉入30英尺下的池底,最終匯入池中央的深淵。罹難者的姓名刻於水池周邊的銅牆上。紀念館由建築師Michael Arad和園林設計師Peter Walker共同設計。
兩個水池之間是正在建設中的“九一一”博物館的入口,入口處有兩根呈三叉戟形狀的鋼柱,是原姊妹樓北樓的正麵。人們在“九一一”事件的廢墟中找到它們,於2010年9月運回世貿中心遺址。“三叉戟”鋼柱,是眾多將在“九一一”博物館展覽之真實物品的代表。這座由玻璃與鋼鐵構成的大廳將成為保護“九一一”曆史的全球中心。它將記錄當天的事件過程,之前的背景情況,以及之後國內與國際反應。修建這座專門的展館是為了紀念近3000名罹難者的鮮活生命。
紀念館的所有樹木均為沼澤白橡樹,唯有一顆除外。這便是被稱為“幸存者樹”的卡勒梨樹。這棵樹於1970年代種植於原世貿中心廣場,位於世貿遺址東端,靠近Church Street。“九一一”事件後,工人在世貿中心的殘垣斷壁中發現了這顆已變成一截8英尺高樹樁的殘樹。此樹被移植到紐約市的一個公園接收照料,後長至30英尺高,春天時節竟然發出新枝、開出新花。2010年3月,這棵樹被暴風雨連根拔起,但正如其名,它幸存下來了。2010年12月,此樹栽回世貿中心遺址。它挺立在南水池西麵,象征著生生不息與應變活力,這對於“九一一”的曆史亦尤為重要。
完全重建後的世貿中心將由紀念館與博物館、商用寫字樓、零售店鋪及公共交通係統通道組成。遺址方案由Daniel Libeskind設計,新大樓將環繞在8英畝的紀念館周圍。我們在紀念館的水池邊,看到正在建設中的世貿中心一號大樓已經封頂了,大樓四邊的玻璃幕牆也完成了四分之三,建設者們正在緊張施工。完工後的一號大樓樓高1776英尺,將成為美國第一高樓。在南水池的東麵正在修建的是世貿中心四號大樓,該大樓共有72層,高977英尺。其建設進度也與一號樓差不多吧。博物館東麵是新世貿中心的交通中心,由Santiago Calatravash設計。
世貿中心周邊項目都正在建設之中,紀念館在這過渡時期開放,既是對“九一一”事件造成的巨大損失的紀念,亦是對未來希望的象征。自襲擊事件以來,全球已有數百萬人前來世貿中心遺址表達敬意。參觀這個神聖的哀思和緬懷之地,讓人們永不忘記那天的悲劇,讓人們對逝者的追憶永刻於心。
故地重遊,深感恐怖襲擊之恐怖,更覺生命之可貴!而修建如此規模的國家紀念館來紀念不幸的逝者尤為可貴!
【附錄】再遊紐約世貿中心——自由塔
2000年我第一次來美國,參加“天馬旅行社”美東六日遊,第一天在紐約遊覽自由女神、聯合國總部和世貿中心。
那天,我們登上了世貿中心一號樓頂層,整個紐約盡收眼底。一年後的“九一一”事件,雙子塔被恐怖分子摧毀。
2012年4月14日,我們又來到了世貿中心,當我們站在紐約“九一一”國家紀念館,看到正在重建的世貿中心時,不由得想起2001年9月11日那個恐怖的日子。
2018年2月9日,我們再次來到了世貿中心——紐約自由塔。
現在世人麵前的這座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其高度、比例、頂部天線和看起來像被刀削過的外觀,以及高大的門廳和細條紋表麵,都喚起人們對它取代的世貿中心的回憶。這座105層的紐約標誌性建築,建於曼哈頓世貿中心原址,其設計方案采用了幾乎無法滲透和難以攻破的、200英尺(60.96米)高混凝土和鋼製基座,外表敷以裝飾性金屬製品。
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實際上融合了兩個建築———下麵的混凝土基座和上麵擁有玻璃幕牆的塔身。巨大的基座俯瞰“9·11”紀念館,上麵是逐漸變細的玻璃塔身,69層辦公區域之上是餐廳、室內和室外觀景平台以及一根裝在類似格子架的雕塑裏的天線,這使得建築的總高度達到1776英尺(541.3米)。1776英尺———這個象征著美國通過獨立宣言的1776年的高度,源自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之前的設計方案。
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1 World Trade Center),原稱為自由塔,是美國紐約新世界貿易中心的主體建築,坐落於9·11倒塌的雙子塔一號樓原址。2005年6月29日,經過修訂的設計圖公諸於世,建築工程於2006年4月27日開工。2013年5月1日,世貿中心一號樓完成封頂,正式成為西半球最高樓。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與紐約自由女神像遙相呼應,它的尖頂設計與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形神相通,竣工後新澤西州和紐約的許多民眾可以看到自由塔上耀眼的燈光,射向四麵八方的燈光將會為紐約之夜增加明亮的光彩。設計者表示,增加燈塔就是為了在離天空最近的地方紀念“9·11”悲劇 。
我們從自由塔麵向哈德森河的大門走進去,工作人員表示熱情歡迎,並示意我們乘電梯下樓到地下一層,那裏的路線指示圖讓我們穿過一條地道,地道的上下左右全是堅硬的花崗岩。原來這就是設計者所說的“無法滲透和難以攻破”的,澆灌在它上麵的“高混凝土和鋼製基座”。走出花崗岩地道,進入地下大廳,所有參觀者都要像在機場安檢那樣,嚴格進行安檢,然後才可以去乘電梯上自由塔。地下大廳並排著五部電梯,憑感覺,電梯門是背向哈德森河的。進入電梯後,隻見可容納十多人的電梯,三麵的屏幕上都顯示出自由塔周邊的景物。當電梯啟動後,正對電梯門的屏幕上快速顯示的是即時高度,當電梯升到地麵後,屏幕消失,可以看到外麵的真實景物,不到一分鍾,電梯停下來了,開門後,我們已經到了102層。原來,我們乘坐的是高速觀光電梯。
遙想十八年前,在原世貿中心一號樓,我們乘坐的也是高速電梯,而且,一次可以站150名遊客,59秒就從一樓上升到了110層。那是我一生乘坐的最大最快的電梯,不僅僅是驚歎!
據說,現在的高速觀光電梯比那時的更先進、更安全!
當年,觀光客是走進一樓大廳,或單人,或團體都要在大廳照相,其背景是一幅雙子塔的布景。
現在是走出電梯後或單人,或團體都要照相,其背景是自由塔玻璃幕牆外的紐約實景。當然,其相片尺寸雖然與以前一樣,價格卻已經翻倍了。
照完相後,隨著人流移步向前,進入自由塔的觀景台。
繞觀景台一周,整個紐約盡收眼底。南麵是紐約地標性景點自由女神,北麵的帝國大廈是紐約乃至整個美國的標誌和象征。
俯視哈德森河,隻見好多客輪像兒童的電動玩具一樣,往返穿梭在曼哈頓與澤西市之間,而大貨輪則則像一葉方舟漂浮在河中間,有的正漂向大西洋,越漂越遠,慢慢消失在地平線上;有的正在緩緩向紐約岸邊靠攏。
當我們的視線從自由女神慢慢向左移動,就可以看到,那被譽為“男人的最愛”的紐約三座最著名的大橋:布魯克林大橋(Brooklyn Bridge)、曼哈頓大橋(Manhattan Bridge)和威廉斯堡大橋(Williamsburg Bridge)。從自由塔上看,由近至遠分別是:布魯克林、曼哈頓和威廉斯堡大橋。威廉斯堡大橋始建於1896年,1903年啟用,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懸索橋,曼哈頓大橋同樣是一座跨越東河、連接曼哈頓與布魯克林區的公鐵兩用懸索橋。
以前人們都說到了美國,不爬一下帝國大廈,恐怕也是虛枉美國之行了,其含義如同我們中國的“不到長城非好漢”一樣。隻有登上帝國大廈,才能體會到紐約這座城市的魅力和震憾力。現在,隻有登上自由塔,才能真正體會到紐約這座城市的無窮魅力和巨大的震撼力!
如果你在晚上站在自由塔上看紐約之夜,那萬家燈火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啊!再看三座大橋,那橋上璀璨的燈光好像天上的銀河墜落在哈德森河上了。遊客們擁擠在自由塔北麵,都想搶拍帝國大廈頂上閃爍著的變色燈,而中國遊客特想拍象征吉利的紅色!
從2000年到現在,十八年,我三次到世貿中心遊覽。
震撼之後,驚歎“人力勝天工”!
震撼之餘,驚歎“恐襲”之恐怖!
第三次,震撼之時,驚歎“高科技”之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