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農墾中學十年(2423)彈指揮間三十年,練筆往事猶在線【之一】
三十年前在海南省農墾中學高中畢業的蔣春花同學,深情回憶正值青春年少時的崢嶸歲月,發人深思。
蔣春花寫道:
“如果說青春也有缺點,那就是它消逝得太快。”——拉·洛威爾
01 書到用時方恨少
9月5日淩晨00:01分,靜夜裏手機響了一下,提示有信息。
清晨5點半看信息,原來是高中同學符文峰轉告我,高中班主任李培永老師要加我微信。我回複說我有李老師的微信,會盡快聯係老師。想來是今年5月底我改微信名為“蔣午珍”,以致老師在聯係人名單上“找”不到我了。
我給李老師發信息問好,想問老師找我有什麽事情,又不好意思問,我這麽一個事業無成的家庭主婦,總有點愧對老師教導的感覺。
李老師隨後發了兩篇文章給我,分別是《教育隨筆(4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和《教育隨筆(64)如何講語法》。
我拜讀之後,深深佩服老師筆耕不輟的精神,也覺得慚愧,因為我在寫作上欠缺這樣精進的精神。
老師問我現在寫不寫文章,我答複說還在寫,每天都寫,但我的文章閱讀量才兩位數,甚至個位數,這麽低的閱讀量,我是不是一直在做無用功?老師卻為我寫文章點讚,鼓勵我:堅持多寫就越來越會寫!
早上符文峰回複我:“李老師想要你那篇文章,我發給他了。”我猜想他說的是2022年9月我寫的文章《三十年後,您又一次鼓勵我前行;桃李芬芳, 師恩難忘@007不寫就出局吧》。
當時,是《007寫作成長社群》的教師節征文活動,點燃了我的寫作熱情。為獲得優秀傳播獎的獎品贈書,我不僅把文章發給了墾中高一(6)班級群,還發送到南京大學校友群。南大海南校友會會長蔡超熱情助力,幫我發了幾個群。出乎我意料,這篇文章最後榮幸地被收錄進《歲月悠悠 情係墾中》——海南省農墾中學建校五十周年(1972-2022)校史文集。在此感恩母校和老師們栽培教導,祝福母校蒸蒸日上。
2022年對我來說有點特別,因為我竟然果斷地注冊個人公眾號寫文章。要知道我自高中畢業之後,大學期間寫寫信和寫畢業論文、上社區大學時寫作業、偶爾在QQ上寫一兩段遊記等,這麽多年裏可沒寫過什麽文章。
當我鼓足勇氣厚著臉皮把“作品”發到高一(6)班的微信群,不少同學給我豎大拇指,讓我心裏有點信心。2022年6月,文峰還把我寫的懷念父親的文章發給李老師,李老師誇我“寫得感人至深,為此甚感欣慰!”我也受到了鼓舞。所以再接再厲,同年9月又寫了教師節的文章。
然而。我越寫文章,越感到自己的不足。特別是今年有機會成為《周老師大講堂》國學平台公眾號的誌願編輯之一,我更加感受自己的語文基礎不紮實。我為“的地得”的用法查閱《新華字典》,又上網查詢標點符號的用法規範,還為了確認引用是否正確,上網查閱一些古文原文。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真想有時光機穿梭回到三十多年前,重新回學校補課,踏踏實實地學習語文和練習寫作,打好基礎。
02練筆本在否?
9月5日,高一(6)班級群裏,符文峰說:“@所有人?,還有誰能找到練筆文的,麻煩拍照發群裏或發給我,李老師說要寫篇文章,需要用大家的練筆文。”
張曉梅說她的練筆本還在。她拍了幾篇練筆文,發到群裏。曉梅在高中時就是我心中的學霸,練筆寫得生動有趣,重點突出,包括我們去雪芬家吃田螺、戴家雄同學的綽號、桂林洋海邊野炊等。
符文峰的練筆本也在,他說:“我在農場的老家經曆過一次大的水災,把房子都淹了,至少有4米多深的水,高中時候的照片都被淹壞了。還好練筆本逃過一劫。”
張德興說練筆本丟了。我的練筆本也早已不知去向。何芳說:“我的練筆本藏在一個大箱子裏,層層疊疊之下無力探取。”
張曉梅感慨地說:“那練筆本裏麵記錄了一些很珍貴的記憶,記下了那段高中生活的瞬間。感謝李老師當年對我們的這個硬性要求,無意中竟記錄了我們的青春年少時。”
家住桂林洋農場的林紹童@何芳和我,說:“你們啃(海南話“吃”的意思)了我家的甘蔗和楊桃都忘記了嗎?”忘了,真忘了,原來以前很有口福哦!
林紹童說:“看來甘蔗和楊桃讓你們白吃了,找不到證據啦!”何芳說:“哈哈,誰讓你不在練筆裏留痕。”我慚愧地說:“去雪芬家吃田螺還有一點印象,吃你家的甘蔗和楊桃是一點也想不起來了@林紹童”。我正懊惱地想著自己記憶力不咋地,沒想到何芳說她也忘了。符文峰做證:“去桂林洋時,我們去紹童家摘楊桃了。”
讀高一時,除了每周有作文課,課外要寫練筆文,這是時任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的李培永老師提出的要求。在《我的農墾中學十年(2401)舉家南下,飄洋過海還是去教書》這篇文章裏,李老師記錄當年的教學要求:“......練筆文寫什麽、怎麽寫、寫多少字,由學生自己決定。每周必須寫三篇以上。誠然,學語文的良好習慣還有許多,但作為一名高中學生,如果能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思”、“經常練筆”等三種習慣,再有一套比較科學的學習方法,那麽,他不僅能適應現代語文教學,而且還能提高學習效率,更有利於將來大學的學習。”
小小的練筆本在今天顯示出特別的意義,它記載我們曾經的體驗,是我們青春的“見證者”。
感恩李老師!今天,我讀著三十多年前老師提及的“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思”、“經常練筆”這些方法,覺得現在依然是有效的方法。
03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關於去雪芬家吃田螺,身為好客的主人邢雪芬對張曉梅說:“還好你記下來了,我都不大記得了。”何芳說:“雪芬家的炒田螺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炒田螺。”張曉梅說:“我也覺得是,至今回味無窮。十分感謝雪芬的爸爸媽媽,給我們這一群小屁孩做美食,給了我們這麽難忘的美好經曆。”我也想起來了,那是我第一次吃炒田螺,的確很香!
說起桂林洋一遊,當年王鋒是班長,他回憶說:“桂林洋那次遊玩記憶是真的很深,我記得那次好不容易租到車。”張曉梅說:“作為組織者,班長那時最辛苦了。”我想:是不是越辛苦的經曆,記憶越深刻?像我這樣的群眾角色很輕鬆,印象就淺些,現在隻模糊地記得在海邊防風林裏野炊,我幫忙燒火添柴,還有沙灘足球。
林秋嫩也發了一張圖,是她的練筆,標題為《大海》。她說:“我也找到了遊桂林洋的一篇!”這篇練筆有兩處特別吸引我,一是有手繪插畫,二是文章結尾有點評。這讓我想起當年李培永老師不僅要求我們每周寫練筆,還要求同學交換練筆本閱讀和寫點評。
給林秋嫩的《大海》點評是這樣的:“這是一篇較好的記敘文,記敘中抒發了作者的感情,用詞也很好。但評者認為題目與內容之間的聯係並不十分緊密。”簽名:黃紅豔,日期:4.21。
王鋒說:“黃紅豔點評不錯,秋嫩你題目不對,哈哈。”
黃紅豔說:“哈,原來我也曾經是一個耿直少女。”
林秋嫩說:“我一直以為我沒去桂林洋。”張曉梅說:“記憶和事實的偏差。”
記憶真的不靠譜,幸好還有文字為據。正如李培永老師當年說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寫在最後
時光走過三十年了,我再次讀到青春花季一群少男少女到海邊野炊遊玩的故事,不由生發一些心情:有連接到當時的快樂而快樂,有對青春年華一去不複返的思念,也有記憶缺失的遺憾。
我的記憶淡得不能再淡了,多少青春趣事就此消失。我拿什麽話當年呢?
這也是我在2022年1月20日參加寫作社群的一個重要原因,靠圈子和氛圍帶動懶惰的自己動手寫點文字,“對抗”記憶力減退,讓發生有痕,讓時光停留在文字中。雖然文筆爛,但重在記錄事件和心情,意在保留第一手素材,那是時間的印記。
十七八歲的青春已逝,但英國詩人拜倫說過:“樂觀的人永葆青春。”心有陽光,青春常在。
李老師讀完之後說,仿佛跟著“春花”之筆,再回農墾中學,正在與一群朝氣勃勃的少男少女一起追夢!感恩現代科技,讓我們微信之聲相聞,想說就說,想見就見,盡享現代生活!
【附錄】 教育隨筆(116)它年重會為君卜,定是春花爛漫時
1991年8月,在旅順參加全國中學語文研究會(簡稱“中語會”)會議期間,我向會長劉國正先生,匯報了一年來海南省中語會的籌備情況後,詳細匯報了到農墾中學執教兩個班的語文教育教學改革的情況。國正先生微笑著說:“謝謝你幫我籌建海南省中語會做了許多工作,更為你已經在農墾中學開始了新一輪語文教學改革感到高興!”
每次與國正先生促膝談心都受益無窮。趁先生談興正濃,便懇請先生再賜墨寶。先生略思片刻,寫下了《贈言》和《贈別》:
贈言
一溪初進萬花明,
漸怯孤蓬風雨聲。
頗怪劉郎迷路返,
舍舟大可試攀登。
贈別
不唱陽關怨別離,
江湖相望益相倚,
它年重會為君卜,
定是春光爛漫時。
認識劉國正先生是我一生最大的福分。
1980年我調回母校華師一附中後,奉袁福老校長之命,參加1982年9月開始的全國重點中學語文教材改革實驗,到1988年暑假結束。長達六年時間,每年都參加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組織的全國實驗教材工作會議。
1983年我寫了第一篇實驗教材教學總結《試教初步》。人教社主持《課程·教材·教法》內刊的研究所所長、實驗教材《閱讀》責任編輯張定遠先生,把這篇文章發表在該刊第五期,並讓我在當年的洛陽會議上發言。會後,湖北省教研室教研員張良謨老師帶著我,專程到國正先生和定遠先生下榻的酒店客房拜訪求教。當兩位前輩知道我還不到四十歲時,非常高興地鼓勵我:“你的總結和大會發言很好!年輕人抓住大好機會,好好努力吧!”在國正先生和定遠先生的親切關懷和支持下,每次全國會議都安排我在大會上發言,匯報我們實驗班的教法和學法,以及試教的收獲。特別令我感動的是兩位前輩還在百忙中,於1985年6月3日親臨我們華師一附中語文實驗班,聽取學生匯報參加教材改革實驗的收獲和體會。張定遠先生最後講話,充分肯定學生初中三年取得的成績,鼓勵學生繼續參加高中實驗。
初中升學考試結束後,湖北省教研室組織我班學生參加1985年高考語文單科測試。學生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與應屆考生同時進入考場。考試結果,初中實驗班學生人均成績比應屆高中生高一分多。當年全國語文高考命題組負責人、人教社《閱讀》教材特約編輯、著名語文特級教師章熊先生在青島會議上,看了學生的試卷後,興奮得手舞足蹈,對國正先生說:“培永班上的學生參加高考測試取得的成績,證明了我們這套實驗教材是成功的,我們從現在起就可以大張旗鼓地宣傳了!”
1986年10月,劉國正先生與實驗教材《寫作》責任編輯王連雲先生商定,調我到北京人教社參加初中《作文·漢語》(修訂後定名《寫作》)的修訂工作。在第一次修訂工作會議上,國正先生講話,“第一輪實驗教材試教已經結束,全國大規模試教結果,顯示了實驗教材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社裏研究決定修訂後供全國各地重點中學使用;還決定請三位中學老師來社裏參加這次修訂工作,他們就是在座的北京的張必錕老師、江蘇的朱泳燚老師和湖北的李培永老師。這是人教社建國以來第一次請第一線的老師來參加修訂教材。”
當時我們住在人教社招待所,與國正先生的公寓比鄰而居,常常相遇在先生上下班的路上,有一次路遇,先生微笑著對我說:“培永啊,昨晚上看了剛收到的《人民教育》,你的那篇關於培養學生養成‘自讀提問’習慣的文章寫得不錯。以後還要經常寫,隻有多寫才能不斷進步。待到你將來出集子,我來給你寫序吧!”先生非常關心修訂工作的進展情況,多次參加修訂討論會議。與先生朝夕相處,雖然隻有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親聆謦欬,勝讀十年書!
高中三年實驗結束,我們實驗班學生的語文高考人均成績比同屆生高十分。家長校長學生皆大歡喜,絕大多數學生都考取了理想的大學。還有汪深同學參加1988年國際化學奧賽奪得金牌第一名。國正先生獲悉後,對我說:“你班學生高考取得了好成績,很受鼓舞……。這即是說,不光普遍成績好,而且出尖子,你教學的成績是顯著的。”1988年在西安總結大會上,我榮獲人教社“試教成果顯著”獎和“優秀論文”獎。
1989年暑假,我應邀到海口講學,給海南省農墾總局教研室組織的農場中學語文教師培訓班學員講教材教法,因緣結識了農墾中學賴瑞光校長。1990年應賴校長盛情邀請,調到農墾中學執教當年高一兩個重點班的語文,並兼任偏重文科的高一(6)班班主任。
9月1日開學第一天,給來自各農場中學單純樸實勤奮好學的優秀學生們講些什麽呢?
首先講優秀兒女誌存高遠,方能登高望遠。所謂高,就要讀中國最好的大學,而中國最好的大學大多在北京、上海、武漢、西安、廣州等經濟文化發達地區;所謂遠,就是要越過瓊州海峽,向北走。大學畢業後要爭取走出國門去看世界。胸懷天下才可大展宏圖。
目前對大家來說就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怎麽找呢?
去年,我第一次到海南島,教研室的吳主任帶我們環島遊,途中給我們講了“海南十八怪”。現在請你們告訴我,你知道哪一怪?不用舉手發言,七嘴八舌看誰的聲音大。“老太婆爬樹比猴子快”、“三個老鼠一麻袋”、“三隻螞蟥一條皮帶”、“三個蚊子一碟菜”。
好!最後一怪是誰說的?一個男生站起來了。你能告訴我,如果蚊子叮咬你的頸部以上,你怎麽抓癢呢?
本能教他用食指從上往下抓癢。如果叮咬的部位在頸部以下、腰部以上,比如說在左胸部呢?他試了試,用右手四個指頭從左往右抓癢。反之,用左手從右往左抓癢。說到腰部以下,大家都知道必須從下往上抓癢。
我請大家就這個人的本能問題思考一下,說明了什麽?
抓癢動作的規律性,是人的本能反應,隻是大家平時沒有注意去看,看了也沒有去認真地想一想,也許想了一下,但沒有把它與自己的學習聯係起來。如果我們把它與我們的學習聯係起來,比如說聯係語文學習來思考,並研究語文、具體說中學語文這個整體,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各部分的特點是什麽,針對不同特點,該用什麽方法?那麽,按“抓癢”部位的不同,按不同的順序去“抓”,不是很簡單的事嗎?這裏,請大家注意一個“序”字。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有“序”的,關鍵是你要知道它的“序”,並且要循序漸進。那麽,學習語文就不難了。高考也並不難,高考作文得滿分也是完全做得到的。還請你們注意,其他各學科教學內容都有自己的“序”,依“序”而學,事半功倍。總之,要多動腦。思維的深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建議大家應用我那個語文實驗班學生總結的“五步學習法”:預習→聽講→複習→做作業→小結。這五步的順序不能顛倒,如果顛倒了,就成了“倒顛”。全班學生大笑,原來“倒顛”是海南方言“神經病”的意思(這是我去年上島學到的第一個最生動形象的海南方言詞語,讀音dǎodīng)。學生在笑聲中理解了依序而學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從現在起,就要“敢想→多想→會想”。而要敢想,必須敢問→多問→會問。請大家跟著我念陶行知先生的這首詩:“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隻在‘每事問’。”希望大家不僅要背下來,更要按我的要求去學習語文。對每篇課文都要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上每一節語文課都要對老師提出還不懂的問題。如果都沒有問題,我們就開始學習下一篇課文。
你們將來讀大學,畢業後不論是繼續深造還是參加工作,都要學會說話,而且必須說普通話。從明天上第一節語文課開始,每一節正式上課之前,按學號輪流,每次一個同學上講台說話三分鍾。第一輪訓練,說什麽、怎麽說,你們自己決定。以後逐步提高難度,你們隻要敢說、多說、將來一定會說。
未來社會需要你們會說會寫,能做到出口成章、立馬可待。而兩周寫一篇課內作文是不能提高寫作能力的。因此,要求大家從今天開始寫“課外練筆”。每周至少要寫三篇。寫什麽,怎麽寫,寫多少字自己決定,但必須寫自己熟悉的事情。請大家記住:“我手寫我心中言,真情實感動人顏”。每人準備一個厚一些的日記本,前麵先留五頁,以便寫完一本後,再寫一篇“前言”和編製“目錄”。(這時告訴學生古人說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會畫畫,還可以給課外練筆文配圖,來個圖文並茂,這更要在動筆寫作之前設計好。希望你們能堅持三年,自己保存好一本本《課外練筆》,二十年後必有大驚喜!請語文課代表每周一早自習負責收,並送到我的辦公室,當天晚自習到辦公室去取回來發給大家繼續寫。記住,隻有愛寫,多寫,才會寫。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嘛!
作為班主任還要提幾個具體要求:這學期大家來自不同的農場中學,互相之間還缺乏了解,我先指定班委會成員。一個學期後,由大家自己民主投票選舉幹部。副班長要負責組織大家按學號輪流寫《班級日誌》,每天的值日生必須記錄班上發生的事情及你的看法或建議。
昨天晚上我們一家長途跋涉,剛到學校,班上有二十多個男同學幫我搬家,辛苦你們了,謝謝你們!但是我也看到不少同學穿著拖鞋跑上跑下,當時非常擔心你們的安全。現在要求你們,以後隻能在宿舍穿拖鞋,隻要進了教學區,不論何時,一律不準穿拖鞋,也不得穿背心。一定要養成現代文明習慣。請生活委員負責檢查督促。
農墾子弟從小的經曆,讓他們非常珍惜農墾中學有利的學習環境,更珍惜與我們武漢來的老師們相逢的緣分和機會,如饑似渴地努力學習。記得有一次,事業有成的唐惠良陪我去三亞,時任三亞市財政局副局長、總會計師劉錫安請我們吃飯。席間回憶中學往事時,劉錫安深情地說:“李老師,自從分到您的班上,我們感到非常幸運,更加珍惜學習時間。我與唐惠良住同一間寢室,從來沒有在淩晨一點以前睡過覺。”
唐惠良從海南陵水農場中學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取農墾中學之前,曆經磨難。父母是農場職工,都是文盲,生下他時,上麵還有五個哥哥姐姐。因為超生,他上不了戶口,被稱為“黑仔”。他在孤獨中成長,刻苦學習勤奮讀書成了年少的他最大的樂趣。小學、初中以優異的成績自得其樂。正如高爾基所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他生不逢時,又不是書香世家後裔,但是,他找到了人生的“階梯”,並穩步循梯而上。
他從高一被我指定當學習委員,一直到畢業都被大家選為班幹部。他非常尊重老師,牢記我講的要跨過瓊州海峽北上讀大學,他的第一誌願是東北師範大學。不知道是什麽原因被退檔了。調劑誌願時,我問他還想去什麽學校?他說:“我也不知道?”問他家長有什麽要求,他說:“我爸爸媽媽請您幫我安排。”
後來,恰遇華中師大來瓊招生的中文係主任是我的朋友。他告訴我,華師大新開了一個非師範專業“房地產金融係”,你的這個學生的成績完全符合條件,問問他,如果願意,我就把他帶回去。“您帶回去吧!他的父母和他,都請我替他做主。”
唐惠良大學畢業後,回海南執教海口經濟學院房地產專業,五年後任該專業教研室主任。後來他順應改革潮流,下海創業,成立“海南三贏土地谘詢公司”。現在,他的公司總部在海口,還在廣州、武漢和西安最具商業環境的黃金地段,購置了一二百平米的寫字樓設置分公司,分別負責華南、華中和西北區域的業務。
他不忘恩師,最感謝老師當年教他們學會思考問題,特別感謝老師訓練他們的說話能力和寫作能力。他說,他就是憑著這些無形資產創造了巨大的財富。
2014年,三亞市給市民發紅包二個多億,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岩鬆在“新聞1+1”中采訪三亞市財政局副局長劉錫安時,劉錫安的即席回答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備受白岩鬆的稱讚。劉錫安的工作能力和口才,受到三亞市委書記的表揚。他非常讚同唐惠良的看法。難忘當年老師的現代教學理念和方法,讓他們終生受益。
還有張德興,他從西南政法大學畢業後取得的成果也非常突出。他深情地對我說:“畢業後才真的明白您當初那種教育方式的好處。曾跟著王鋒做過幾個月康師傅,也做過導遊,顯然就是為了先活下來。這時候才真的明白人生必須有規劃,隻要你方向對,快和慢沒關係,你終將會成為自己想做的人。2005年,我通過了國家司法資格考試,2006年起從事律師職業至今。剛開始執業就有意的積累,包括知識,人脈,包裝自己等等,所以拿到了海口優秀黨員律師、海口市優秀法律援助律師等個人榮譽,及全國優秀法律援助單位等集體榮譽。其實做好了自己的事,錢自然來,暴富不一定,溫飽沒問題。”“李老師,我是真的非常感激您在高中對我們的教育與啟發,其它的老師都是填鴨子,包括大學的某些教授,也是填鴨為主。真的,我們這些同學在一起時,都認為我們這一屆的學生是非常幸運的。”還有符文峰、彭超、蔣春花、馬豔霞等都在回憶文章中表達了對我的教學理念、教育教學方法的認可。作為一名老師,還有什麽比學生的認可更珍貴呢?
感謝劉國正先生當年為我卜了一大吉卦:“它年重會為君卜,定是春花爛漫時”。
下麵是符文鋒提供的我們高一(6)班1993年考取大學(大專)的名錄,真的是“春花爛漫”啊:
1.王 鋒 廈門大學
2.王少英 海南師範大學
3.唐惠良 華中師範大學
4.張德興 西南政法大學
5.林紹童 蘭州大學
6.吳 芳 河北大學
7.陳誌明 天津商業大學
8.符文峰 電子科技大學
9.賴奕惠 電子科技大學
10.關明庚 電子科技大學
11.程 榮 海南大學
12.鄔申韻 海南大學
13戴家雄 海南大學
14何 芳 海南大學
15.吳立洵 海南大學
16郭秋燕 海南大學
17黃良文 海南大學
18.張 敏 中國藥科大學
19.蔣春花 南京大學
20.林秋嫩 中國政法大學
21.馬豔霞 揚州大學
22.黃紅豔 上海財經大學
23.張 偉 上海財經大學
24.陳 青 北京師範大學
25.黃亞蓮 北京中醫大學
26.邢雪芬 南京理工大學
27.劉錫安 武漢大學
28.彭 超 中國地質大學
29.林 懿 沈陽大學
30.陳偉強 重慶郵電大學
31劉家華 重慶交通大學
32符金奎 重慶交通大學
33.林麗君 重慶大學
34.鍾業紅 重慶建築大學
35.林明政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
36.陳生香 華南農業大學
37王成東 長沙民政學校
38王國剛 山東財經大學
39邢蓉芳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40張曉梅 國際關係學院
41許 瑾 上海外國語大學
42蘇林婷 南京郵電大學、
43.李 琦 東北財經大學
44.萬 裏 上海同濟大學
45李少萍 廣州通信工程學院
46薑卉卉 海南銀行學校
47林斯盛 海南警察學校
(全班參加高考共56人,被錄取48人,其中一人不願意公開所錄取的學校。當年全校高考升學率從名不見經傳,到名列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