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24)應邀參加省研討會,異地上課求真求實
1985年10月15日,湖北省教研室負責指導語文教改的教研員張良謨老師通知我,將於11月6日至11日在沔陽(現在改名為“仙桃”)舉行省中學語文研究會會員大會。讓我帶300份《初中試教總結》赴會,還要準備借沔陽的學生上一節公開課。10月30日,省語文教研室雷秋山主任就我的示範課教案提出建議,囑咐我一定要認真做好充分準備。
認真備課,寫好教案,向老一輩虛心請教。
時任會長是我們學校德高望重的特級教師陳治平老師,當時去參加年會的還有我的恩師劉友三老師,兩位前輩和省語文教研室的幾位教研員,認真審閱教案,及時指導。
當時,正是我執教的重組高中語文教材改革實驗班剛開始走上正軌。外出開會,最放不下心的是高中實驗班的工作。好在這六天中有三天是學校期中考試時間。11月5日早自習給我的學生講期中考試的範圍及備考、答題方法。找孫燕同學談話,對她主持下一周學校廣播站專題節目提出了建議,“我們這個班集體”專題介紹一定要實事求是;要突出我們語文教材改革實驗班更新教學觀念的特點;注意選用高中同學寫得好的課外練筆文廣為宣傳。
11月6日上午到達沔陽縣教育局招待所,下午2點到沔陽二中,立即去準備上示範課的那個班聽了第一節課,學生的語文基礎還可以,但發言的聲音不大,也許是因為我這個陌生人坐在後麵的原因吧。第二節課上課後,語文老師介紹我與學生見麵,大家熱烈歡迎,老師請我講話。
“同學們,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李,木子李,十年樹木的‘木’,下一句是什麽?大家一起說,學生:‘百年樹人’,聲音再大一些吧,學生高聲‘百年樹人’!很好,但我的名字不是‘樹人’,而是‘培永’,培養學生到永遠。記住了嗎?學生高聲‘記住了!’”初中學生,隻要老師善於抓住機會,還是比較容易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的。
然後,希望學生明天上課時,也要像今天這樣大聲回答問題。告訴他們,明天有二三百老師在台下聽課,我們在台上上課,要像今天在教室上課一樣,大膽、大方、大聲發言!
此時,我提問:“誰能告訴我‘目中無人’是什麽意思嗎?”
馬上有學生搶答,而且答對了。
於是,我講了在大庭廣眾之中發言,要有“目中無人”的勇氣,同時,還要做到“心中有人”,發言要對聽眾負責,要讓在場的人都聽得到你說了些什麽。我們明天上課有許多老師聽課,我們上得好,就是對那些老師的尊重。我們不是表演給他們看的,我們是真的在上課。請大家一定要記住,我們是真的在上課!
上什麽呢?明天上華羅庚爺爺寫的《統籌方法》。請大家今天回家好好預習一下這篇課文,把自己不懂的問題寫下來,明天上課問我。
中學語文老師都知道,《統籌方法》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寫的,一篇把數學研究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起來的事理說明文。
說明文、議論文和記敘文是中學生必須掌握的,不僅要會讀,而且要會寫的實用文。這三種文體,學生感覺最難學的、老師感覺最難教的就是說明文。
也許省教研室領導和教研員讓我上這節課的目的,除了展示近三年來語文教改成果之外,就是要研究、探索一下事理說明文,老師該怎麽教,學生該怎麽學吧!
一節課,四十五分鍾,大庭廣眾之中上公開課,師生相互缺乏溝通,又是比較難的說明文教學,困難重重。
我堅信,辦法永遠比困難多。
所以,課前去沔陽二中與那個班的老師和學生見麵、聊天,熟悉基本情況,特別注重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課堂學習表現等。異地借學生上公開課,隻有比較熟悉和了解學生,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離開時,請沔陽二中的老師幫我準備好《統籌方法》的教學掛圖和一塊小黑板。
11月7日,上午開幕式後,省教研室彭慧敏主任作報告,講全國及我省的語文教改形勢,講到前段教改的成果,特別表揚了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分編型教材的四個學校、七個實驗班。並要求各地市與會教研室主任及教研員,要認真聽七位老師的示範課及試教工作的匯報,學習他們的初中試教總結文章。準備組織各地區縣市進行第二輪人教社分編型教材試教工作。
下午二點開始,第一節課由沙市三中的王昌明老師講讀《井崗翠竹》。第二節課由我去講讀《統籌方法》。
萬事開頭難。上課如此,上公開課尤其如此,上這樣異地借學生的大型公開課更是如此了。
課堂教學的開頭,就是課堂教學的導入程序。上好公開課特別要精心設計導入程序。
上公開課那天,我和沔陽二中的學生在主席台上,麵對與會的三百多老師,我是這樣開頭的:
同學們好!我們今天是第二次見麵了,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而且,我知道,同學們都喜歡看央視春晚,特別喜歡去年春晚表演啞劇的王景愚。我現在來為你們表演一幕啞劇,好不好?(學生興趣盎然,齊聲叫好)你們不花錢買票,但是不能白看,看完我的表演,請大家說說劇情,好不好?學生齊聲說“好!”。
於是,我開始表演一個教師下班回家,做中午飯的情景:
打開房門,放下《語文》書、備課本,進廚房。
洗手、淘米、煮飯。
然後,擇菜、洗菜、切菜;炒菜。
雖然我表演的動作並不十分準確到位,但是,最可喜的是學生放開了,看完後就七嘴八舌說“劇情”。大家說的基本符合要求。明白了老師中午下班回家時間緊,事情多,先做什麽,後做什麽,要安排好。接著,問學生:“如果老師回家先做菜,後煮飯,結果會怎麽樣?”
學生都搶著說,先後順序錯了,那就會耽誤吃飯的時間,影響全家中午休息了。
此時,再要求學生翻開課本,速讀《統籌方法》。學生恍然大悟。
學生速讀完課文後,我問他們,還記得昨天第一次見麵時,我講的“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嗎?記得就用我說的方法,再讀一遍課文,把不懂的詞語劃出來,文章中的關鍵詞句加著重線。
巡視結果,發現大家都不懂的一句話是:“卑之無甚高論”。而關鍵句“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大家都找到了。
將課前準備好的小黑板掛出來,讓學生自己抄寫“卑之無甚高論”的解釋。這是我的恩師劉友三老師教我的,上公開課一定要抓緊時間,圍繞中心,“該講的一句不少,不該講的半句嫌多。”
然後,在黑板上掛出課文中的“泡茶”的兩幅插圖,指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再把我的啞劇表演與華老文章中舉的“泡茶”的例子結合起來,想一想華老講的“時間方麵的事”。你們以後在學習、生活中能不能多考慮一下“時間方麵的事”,用“統籌方法”去解決呢。
充分肯定大家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都明確了文章開頭第一句話,不僅是關鍵語句,而且也是文章的中心。這種寫法,跟寫其他文體的文章一樣,都是“開門見山”的開頭方式。
最後,請同學們一定要記住華羅庚爺爺說的“統籌方法”,就是要用這個方法,來解決我們生活、、學習中“時間方麵的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先想清楚:一事當前,先做什麽,後做什麽,安排好順序之後再動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就會事倍功半!
非常感謝同學們為我們這次會議所做的努力!
《統籌方法》公開課在與會全體老師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