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32)易中天回校作報告,激勵我勇往直前

(2024-07-20 14:30:00) 下一個
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32)易中天回校作報告,激勵我勇往直前
1986年4月17日是星期四,下午政治學習時間,學校領導請時任武漢大學中文係的副主任易中天,回母校給老師們作報告,講美學問題。
易中天是華師一附中1965屆高三(1)班的,當時坐在下麵聽他作報告的有三個與他同屆的同學,他同班的徐尚哲,是北師大畢業的高材生,因父親是右派分配到邊遠山區;(2)班的遊麗昭和我,因“不宜錄取”被武漢市教育局直接錄用當中學老師。我們三人都是曆經周折,先後在袁福校長的傾情關愛下,調回母校的。
易中天當年因“不宜錄取”,上不成大學,而支邊去了新疆。後來憑著“同等學力”,於1978年直接報考武漢大學中文係研究生,考回武漢。畢業時幸遇當代蔡元培——劉道玉校長,千方百計把他留在了武漢大學,現在憑深受學生喜愛的教學風格和紮實深厚的學術功底當上了副主任。
當主持會議的王副書記宣布:“今天請我們學校的老校友、武漢大學中文係副主任易中天給我們作報告,大家鼓掌歡迎。“
隻見老同學易中天走上去,把講稿放在講台上,然後走到台前,向全體老師彎腰九十度行了一個鞠躬大禮,再回到講台:“首先感謝曾經教過我的老師們!特別感謝恩師吳傳忠老師!……”
此前,易中天有一次在答《東莞時報》記者問時,是這樣回憶高中時代的吳老師的:有一次,老師出了一道作文題,叫《記一位難忘的人》。
我問老師,寫古人行不行?
老師楞了一下,說行。
我又問,不寫成記敘文行不行?
老師又楞了一下,又說行。
我得寸進尺,又問,回家寫行不行?
這回老師特爽快,說行。
我回家。寫了一篇獨幕劇《蘇武牧羊》,老師給了高分。後來,隻要是作文課,我就回家寫。有一次,我用繁體字和文言文寫了一篇遊記,老師給了最高分。他就是我永遠難忘的吳傳忠老師。
(易中天與筆者中間是吳老師)
老師們,我在母校高中三年所遇到的老師,都讓我永遠難忘!千家街上的華師一附中讓我終生難忘!下麵,我開始匯報《談美學》。
 我以為,美學是:研究“問題的問題”、“標準的標準”。也就是說,它研究的,是藝術和審美中那些帶有根本性和普遍性的問題。
 美學是研究美和藝術最抽象最根本問題的。把音樂、美術、戲劇、舞蹈、電影等等統統管起來的隻有美學,此外還有藝術學。或者準確地說,一般藝術學。一般藝術學就是宏觀整體研究各門類藝術共同規律的學科。它是美學和門類藝術學之間的東西。
 美學研究的,是藝術的根本問題,是藝術中的哲學問題或者哲學中的藝術問題。
 美學的第一個作用,就是滿足人類的一種好奇心,一種對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探索的願望。
在人類文化和文明中,藝術差不多是最早誕生的,比科學和哲學早得多,幾乎僅次於工具。
美學是研究美和藝術的。
人與動物的不同,是在他遇到一個現象,就要提問題。什麽問題呢?總的來說,也就三個問題:是什麽,為什麽和怎麽辦。這就產生了各種學科。
  要知道“怎麽辦”,就得知道“為什麽”;而要知道“為什麽”,就要知道“是什麽”。所以,“美是什麽”,就是美學的基本問題。
我們隻要談到“美”,必然有一個如何“審美”問題。
比如《詩經》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杜牧的“蠟燭有淚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很有名的,很美,很感人,但不“科學”。因為蠟燭沒有心,也不懂得惜別,隻要把它點燃了,它就流淚。你離別的時候它流淚,你結婚的時候它也流。所謂“替人垂淚到天明”隻是我們的“自作多情”。但在文學藝術創作中,你不自作多情是不行的。你不自作多情,生活就沒有意思,自然也就不美了。天鵝為什麽美?因為它優雅。荷花為什麽美?因為高貴。熊貓為什麽可愛?因為它憨態可掬。臘梅為什麽可敬?因為它傲雪淩霜。其實,自然界原本無所謂優雅不優雅,高貴不高貴。熊貓並不覺得自己憨,這些品質或性質,都是人賦予它們的,是移情的結果。移情是藝術和審美當中十分常見的現象。
移情也要是有條件的。比如,麵對一隻癩蛤蟆,你就無法“移入”高貴的情感。我們也很難說蘆葦是堅韌的。可見,對象的形式是移情的條件。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主體的態度。懂得了移情的原理,就能更好地欣賞藝術。
有人把移情稱為擬人,擬人是中學語文老師教學生的一種修辭方法。兩者確實相象,也有關係,因為它們都是把對象看作人。所以移情和擬人往往是難解難分的。但認真說來,移情和擬人是不同的。擬人是修辭手法,而移情是審美態度;擬人是在想象中把非人對象的外部特征和人的外部特征聯係起來,移情則是在體驗中把自己的情感賦予對象。擬人所擬人之人可以是他人,移情所移之情必須是自己。擬人隻能用於非人的對象,移情的對象則可以是非人的,也可以是人。
  移情也不等於聯想,聯想也是語文老師教學生寫作文的一種思維方式。聯想隻能“喚起”情感,不能“移入”情感。比方說,你看見老朋友畫的一幅畫,從而想起了故去的他,很難過,這就是聯想。這個時候,畫麵上有什麽,是不重要的。相反,如果是移情,那麽,這幅畫是誰畫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畫麵上的色彩、線條、構圖會使你移入什麽情感。總之,聯想是睹物思人,移情是物我同一;聯想是由此及彼,移情是推己及人。它們兩個也是不一樣的。
移情就是在審美活動中主體將情感移入對象,從而體驗到和物我同一的心理過程。
     這是很符合我們中國人審美經驗的。可以說是中國美學尤其是中國詩學的要義。
中國美學認為,人之所以要有藝術,是因為他有情感。“情動於中故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這就是詩;“嗟歎不足故永歌之”,這就是歌;“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這就是舞。詩歌舞是三位一體,都是情感的表現。
有一個人問:你們理論家總是講“憤怒出詩人”。我倒是經常憤怒,怎麽不是詩人?我就回答——我本來是不想回答的,但見他問得很認真,就回答了。說這裏有兩個問題。一個,你的憤怒有沒有社會意義?如果你隻是到菜市場買菜,付了錢又忘記把菜拿走,自己和自己生氣,恐怕就寫不成詩。寫成了也沒人看。第二,就算你的憤怒,有社會意義,也還要看你能不能找到一個好的形式。找不到,你也成不了詩人。克羅齊說的好,同一首詩的題材可以存在於一切人的心靈,但正是一種獨特的形式,使詩人成其為詩人。
北島的《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身影”。這當然是詩,而且是非常好的詩。因為它不但有一個很好的詩的形式,而且它所傳達的情感,是有社會意義的,有普遍性的。情感的普遍性非常重要。隻有那些具有社會普遍意義的情感和題材,比如愛情、死亡、生命的價值等等,才能成為藝術表現的對象。所以,一個姑娘會歌唱自己失去的愛情,一個守財奴卻不會歌唱自己失去的金錢。
美感是什麽呢?首先,它是一種情感。如果不是情感,就不叫美感了。其次,它是一種高級情感。這一點也沒有問題,許多心理學家就是這麽講的。高級情感包括三種,理智感、道德感、審美感,有的心理學家比如湖南師大的陳孝禪教授,便把它們合起來稱作情操。陳先生認為人的情感可以分為三類,即情緒、情感、情操。情緒是低級情感,情感是一般情感,情操則是高級情感。這是有道理的。隻不過情操這個說法不大容易被接受。因為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情操往往單指道德感,而且和操守相聯係。也就是說,道德情感和道德操守相結合,即為情操。把美感稱為情操,容易產生誤會。但我們現在也還想不出一個適當的詞,把理智感、道德感和審美感統稱起來。我們隻要記住美感是一種高級情感,也就行了。
     美感為什麽是一種高級情感呢?在我們看來,美感之所以是一種高級情感,就因為它是經過了傳達即對象化的。也就是說,美感,是對象化了的情感。正因為它被對象化,被“加工”和“改造”過了,也就不再是原始的、粗糙的一般情感,而是高級情感了。這裏要注意,“加工”和“改造”是打引號的。也就是說,並不是我們在這情感上麵做了什麽手腳,把它怎麽樣了。情感還是情感,隻不過先被對象化到一個對象上,然後又從這個對象那裏獲得共鳴而已。“情往似贈”,就是情感的對象化;“興來如答”,就是在這個情感的對象那裏再獲得共鳴,隻不過打了個來回(所引兩句話見《文心雕龍》)。
     但是,打不打這個來回,卻大不一樣。沒有這個來回,情就還是“情”(一般情感),變不成“興”(高級情感)。當然,這裏說的“興”不等於美感。興,又叫“興象”,是審美情感加審美意象的意思。一個審美情感,一個審美意象,加在一起,就叫“興象”。 可見“興”又確有美感的意味,也可見在上述過程中,情感和對象都發生了變化。情感因為對象化而且是由一般情感變成了審美情感,對象在審美主體頭腦中的反映則因為情感化而由一般表象變成了審美意象。所以審美就是情感的對象化過程,美感則是對象化了的情感。
審美是情感的對象化過程,美感是對象化了的情感,也就等於說審美是情感的傳達,美感是傳達了的情感。在這裏,對象化是方式,傳達才是本質。這個觀點,也可以叫做“審美本質傳情說”。
     為了說清這點,我們必須把傳達的定義再講一遍。傳達就是讓不同的人體驗到相同的情感,即同情和共鳴。但我們知道,情感在本質上是主觀的。每個人的情感體驗都不相同。因此,當兩個人試圖交流情感時,他們很可能是相互指向卻又相互錯過。比方說,父母是很愛子女的,可是他們並不一定能得到子女的回愛。子女對待他們可能是愛,也可能是冷漠,蔑視,甚至暴戾。這時做父母的就會非常傷心。這說明什麽呢?說明情感雖然必須傳達,卻不一定能夠傳達。因此,任何情感要想得到傳達,尤其是想在人與人之間實現普遍的傳達,都必須通過和借助於一個“中介”,我們稱之為“傳情的媒介”
     其實所有的藝術品,所有的審美對象,都是這樣一個“傳情的媒介”,當我們唱同一首歌,看同一幅畫,為同一部影片所感動時,我們的情感也就得到了傳達。我們甚至可以說藝術就是專門為了情感的傳達而產生的。因為除了當“傳情的媒介”,我們看不出藝術還有什麽作用。而且,正因為藝術的目的就是傳達情感,所以,藝術和情感一樣,也不講道理。呂本中有首詞: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隻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讀這首詞你不能抬死杠,說你到底是要我像月亮還是不像月亮?其實這並不關月亮什麽事。不過是“傳情的媒介”而已。 
我們可以看出審美對象的秘密。什麽是審美對象?其實就是“傳情的媒介”。從這個意義上講,審美對象即藝術品,藝術品即審美對象,它們都是“傳情的媒介”。隻不過藝術品的任務,主要是實現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傳達;審美對象的任務,則主要是實現自己和自己情感的傳達。在這個時候,審美對象就被看作了另一個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就是這個意思。
 美學至少要回答兩個問題:第一,何謂審美何謂非審美。第二,它必須回答,非審美如何變成審美。
我們知道,世界上原來是無所謂美醜的,正如世界上原本無所謂真偽。自然界從不做假,自然界所有的現象都是真的。自然也無所謂善惡。說狼吃羊是惡,這是人的看法,不是自然界的看法,自然界也沒有什麽“看法”。沒有看法,也就沒有真偽、善惡、美醜。所以,自然界也是非邏輯、非道德、非審美的。
     那麽,世界上為什麽後來又有了真偽、善惡、美醜呢?簡單地說,是因為有了人。這些都是人對事物的評價,是人的價值判斷,而且是以人為中心來設立評價標準的。這就是我們要明確的第二點,真偽、善惡、美醜,都是對於人而言的。
     第三點,正因為真偽、善惡、美醜都是對於人而言的,因此它們也都是相對的,可以相互轉化的。莊子有句名言:“神奇複化為臭腐,臭腐複化為神奇”,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實際上,這些問題的結論都一直是在變化著的。審美起源於非審美,美則往往由醜而來。比如“殘荷敗柳,亂石險灘,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這就是醜變成美。
      那麽,有沒有不變的?有。有些東西,恐怕永遠也變不成美,比如垃圾。如果我們把這些東西列一個名單,我們就會發現,它們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是不能證明人是人的對象。它們或者是人要拋棄的,比如糞便;或是人要避免的,比如病態;或者是使人不成其為人的,比如死亡;或者是這些東西的象征物,比如屍體。動物當中,最難被看作“美”的是猴子。猴子為什麽往往被看作是“醜類”呢?就因為它像人又不是人,很容易讓人看出“不是人”的特征。其他動物和人差別太大,反倒不會引起這種比較。有了距離,反倒可能美了。所以,人決不會說猴子美,隻會把它當作耍弄、嘲笑、鄙視的對象。這說明什麽呢?這說明,人越是意識到自己是人,就越是反感自己的非人形象;而越是對自己的非人形象反感,就越是肯定自己的屬人本質。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美,就是能夠確證人之為人的東西;醜,則是人的不能確證。
有人會問,你說病態不美,病西施怎麽講?這個問題要搞清楚邏輯關係,是西施因病態而美,還是病態因西施而美?恐怕是後者。病西施之所以美,隻因為生病的是西施。如果是東施,隻怕越病越難看,要不怎麽說“東施效顰”?可能你又要說了:東施越病越醜,西施越病越美,可見美醜和病不病,還是有點關係。是有點關係。什麽關係呢?作料的關係。病西施為什麽美呢?就因為她原本人見人愛。一生病,更讓人心疼,也就覺得更美了。這就好比做甜食,放一點點鹽,更甜。但你不能說鹽是甜的,對不對?所以你也不能說病態是美的。如果病態即美,那選美大會就該到醫院去開了。
     又有人說了,你說猴子不美,但畫家也有畫猴子的,我可以補充一句,還有畫死人的。可惜這並不能證明猴子或死屍是美的。因為任何對象一旦進入藝術領域,無論美醜善惡,都一律變成美。為什麽呢?因為藝術無醜。一件“藝術品”如果居然很“醜”,那就根本不能叫“藝術”或“藝術品”。表現醜,或者說,表現現實醜的藝術不是“醜的藝術”。因為它表現的對象雖然是醜的,它自己卻是美的。所以,猴子如果被真正的畫家畫了出來,它就肯定是美的了,是“美猴王”。你們看六小齡童演的孫悟空,最美的部分是什麽?是眼睛。但你們想想,那是猴子的眼睛嗎?不是。那決不是猴子的眼睛,那是人的眼睛。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最美麗的猴子和人比起來也是醜的。”這句名言其實提示了一個道理:美就是能夠確證人之為人的東西。藝術之所以無醜,就因為藝術是人的確證。正因為藝術是人的確證,因此,一旦一件藝術品被認為是醜的,人們就寧願說它“不是藝術”,而不願說它是“醜的藝術”。
許多美學家是反對將美和藝術劃等號的。在他們看來,美是美,藝術是藝術。比方說,自然美就不是藝術,藝術中也有醜。但我想這一點在我們這裏應該不成問題。藝術中的醜是怎麽回事,我們已經講清楚了。至於自然美,則無妨廣義地看作藝術美。所謂“江山如畫”,就是這個意思。實際上,自然界原來無所謂美醜。隻有當我們以看待藝術品的眼光去看待自然時,自然界才會表現出自己的美來。
實際上,美和藝術隻有方式和形態的區別,沒有本質的區別。後來,武漢大學哲學係鄧曉芒教授和易中天合著的《黃與藍的交響》這本書中,我們對美和藝術的關係作了這樣的表述:作為過程,情感的對象化就是藝術,即美的創造;作為結果,對象化了的情感就是美,即藝術品。藝術是給情感的內容以對象化的形式,美是以對象化形式體現著的內容。因此,美就是凝固了的藝術,藝術則是展開著的美。
學友易中天來作報告時,正是我剛從寧滬遊學歸來的第二天。遊學江南,“煙花三月下揚州“,後來又遊覽了蘇州園林。再聽易中天學友的談美學,真是感覺這次遊學美不勝收。一次演講,兩堂課,特別是像這樣理論性非常強的抽象概念怎麽講,易中天以他特有的風格,講得生動、形象、風趣,引人入勝。不僅讓大家如沐春風,更讓我深刻認識到從理論上提高自己該是多麽重要!我邊聽邊想,他就是我後半生的榜樣!
感謝易中天,讓我清醒認識到勇往直前繼續走語文教改之路,還要有“謀”,於我而言,謀就是要掌握專業的理論知識,包括學友今天講的美學理論和常識。有勇有謀才能成就未來!
【附錄】 老同學朱牧生眼中的易中天
     華中師大一附中65(2)班老同學朱牧生,從新疆調回宜昌六中工作時,曾在《宜昌日報》上發表了《我所認識的易中天》,全文如下:         
      在央視《百家講壇》節目上頻頻亮相,用幽默機智,神情並茂,通俗淺顯的說史方式,把古代三國人物品了個淋漓盡致的易中天教授,漸漸成了家喻戶曉的新聞人物。隨著他一係列著作的暢銷,他成了中國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新星。盡管各類媒體對易中天和易中天現象褒貶不一,但作為易中天中學時代的同學,同為“軍墾戰士”時侯的戰友,為他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而高興。同時,也讓我憶及這四十多年來與他交往的點點滴滴。
教授與蘿卜
1965年9月17日,我們滿懷著“解放全人類”的勃勃野心,乘坐同一專列從武漢支邊進疆,分配到新疆兵團農八師莫索灣墾區,都成了一名軍墾戰士。
莫索灣地處天山以北,準葛爾盆地南沿,是五十年代末期從戈壁沙漠中開墾出來的處女地,離石河子市有98公裏。展現在我們麵前的是:沙漠、鹽堿地、戈壁、白楊、條田、地窩子、紅柳。這裏有活著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爛,樹幹粗過樹冠的胡楊林。這裏沒有四季之分,有著長達半年(每年10月底至來年5月初)最低溫度可達零下40度的寒冷冬季,也有著最高溫度可達零上40度的炎熱夏季。晝夜溫差極大。那時的“農工超男”易中天,曾冒著“風頭如刀,麵如割”的寒風拉過每車超過500公斤黃沙的架子車;曾在結了冰的棉桃上摳過棉花;曾在蒸籠般的莊稼地裏掰過包穀棒子,收割過小麥;曾在疙疙瘩瘩的田間跪爬著定過苗,拔過草;曾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一手提馬燈,一手拿鐵鍬澆過水,守過夜…….。那時的易中天一餐能吃一斤半包穀饃。大碗地喝酒,大塊吃肉,大聲吼叫,大步走路。到哪裏都是一個壯勞力。
“江南好,風景舊成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這首詩曾是我們這些遊子的夢中吟。那時雖然有三年一次的探親規定,但在那動亂年代,在那“天高皇帝遠”的沙包窩裏僅是一紙空文。即使有極少數“表現好的”享此殊榮,但短短的一個月假期(那時交通不便,往返路途就要8、9天)又豈能彌補親情的傷痕。由內地通往新疆的鐵路線上不知灑下多少親友的眼淚。這其中又尤以湖北人思家念骨最切。在新疆,不管你是黃陂的,新洲的,還是武漢的,隻要聽到帶有南方口音,都感到分外親切。都湊上去聊幾句。“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這不是春節晚會上的一句笑話,這確實是常年生活在異鄉的人們情感的真實寫照。人們為了互相尋求精神上的慰藉,每逢節假日聚在一起,互訴衷腸成為一種企盼。中天是我們每聚必到的摯友,是最受歡迎的座上賓之一。
當年的易中天,每逢外出,總是幹淨而樸素。冬天常常穿一件藍哢嘰布的長棉大衣,靠上麵有兩個護手的大荷包,一雙黑色的皮鞋擦得幹幹淨淨;夏天總穿一套細帆布的工作服,足蹬一雙翻毛皮鞋,(夏天公路上常積塵盈尺)。不足一米七零的身高,卻顯得很壯實,略顯稍大的頭顱上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隻有從他那嘴角常帶著的調侃微笑中,才顯出他的聰明睿智的書生本色。他的記憶極好,談吐幽默,又樂於助人。用老鄉們的話來說:“他蠻合群”。
近來,易中天說:“我是一個大蘿卜,一個學術蘿卜,蘿卜有三個特點,第一是草根,第二是健康,第三是怎麽吃都行。你可以生吃,可以熟吃,可以葷吃,可以素吃。而我追求的正是這樣一個目標,老少皆宜,雅俗共賞,學術品位、大眾口味。”中天對蘿卜情有獨鍾,這不是近幾年的事,想起來,早在三十多年以前,他就是“品”蘿卜的高手,當然,那時他不是作為“學術蘿卜”讓別人去“品”,而是他“品”蘿卜。
那是1972年11月5日,是我老大周歲生日,免不了要請老鄉來家聚一聚。當時是計劃經濟時代,各類物資匱乏,就是團部商店,也隻有牙膏,牙刷,草紙,油、鹽、莫合煙(新疆當地產的煙葉)等日常生活用品,連香煙、糖也不多見。不用說什麽生猛海鮮,甚至連現在上不了酒席的花生米也買不到。雖然我們夫婦早有準備,但仍為下酒的幾樣涼菜發愁。恰逢中天早早趕過來幫忙,中天說:何必為這點小事犯愁,用蘿卜至少可做四樣涼菜!新疆這地方,隻要有水,什麽東西都能種出來,這裏長的白蘿卜,一般都在3公斤以上,水靈靈的,特別香甜。按中天的方法,大家一起動手,把大白蘿卜分別切成絲,條,片,丁,分裝成四大碗,再分別拌上醋、糖、辣椒粉、花椒粉、分別放上一些芹菜葉,胡蘿卜絲,最後澆上滾燙的清油。一會兒工夫,四大碗色香味俱全,酸、甜、辣、麻口味各異的下酒菜就端上了桌。加上胡蘿卜塊燒成的一盆油炸排骨,用白蘿卜煨的一大罐雞湯,外加用大蔥炒雞雜和幾樣小菜。這一餐蘿卜宴顯得特別異常豐盛,加上早已備足的高粱曲酒,老鄉們吃得特別盡興,讚不絕口!我忙說:“這有中天一半之功也!”
(左一是易中天,蹲在前排的是朱牧生的一家人)
“品蘿卜”與“品三國”看似兩回事,其實異曲同工。一本三國演義,世人已經品了幾百年,是大眾所熟知的古典名著,而經易中天娓娓道來,品得有滋有味,老少皆宜,看似容易,而要處之得當,需要極大的功夫。若自己沒有淵博的知識,不深得其中味,又豈能讓觀眾有味?這正如普通之極的蘿卜,千百年來,人們天天在吃,而要吃得有滋有味,吃出不同的花樣來,則非有中天這樣的一個調味的高手不可。
三十年後的易中天自稱:“蘿卜學者”。照我看來,一是不忘自己的平民身份。二是以雅俗共賞的方式,幫助大眾共同分享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這“蘿卜學者”的謙稱,實乃意味深長。
教授與書
前不久,著名主持人楊瀾采訪易中天。問:“你考取武大研究生以後的最大感觸是什麽?”答:“最高興的是從今以後有很多的書可以看了。”(大意)
人生的最大痛苦,莫過於精神上的痛苦。在長達十多年的封閉中,對一個想讀書又無書可讀的有誌青年,這種折磨恐怕不為一般人所能夠理解。中天生在書香家庭,其父在五十年代就是著名的經濟學教授。從小受家庭熏陶,幾百首唐詩,宋詞早就爛熟於心,文學功底極好。但時逢動亂年代,除了“紅寶書”再無新知識的補充,其心境可以想見。當有機會進入高等學府,能有讀不完的書時,恰似“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那種喜悅興奮之情,實在無以言表。
1990年8月初,我到武漢出差,順道去看了看中天老弟。他1975年離開莫索灣,算起來已整整15個年頭沒有見麵了。在我的想象中,一個已在國內報刊雜誌上發表了不少文章,且頗有些名氣的大學副教授,理應有個明窗淨幾,寬敞舒適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不料一跨進武大南三區他住的教工宿舍,實在叫我大跌眼鏡。用八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家徒四壁,唯書而已。”
當我爬上二樓,從迎麵敞開的大門內,一眼就看到易中天隻穿著一條短褲,一件背心,正趴在一個舊竹床上奮筆揮毫,大概是我的身軀擋住了光線,這才抬起頭來,先是愣了一下,接著忙收拾筆紙叫道:“是哪股風把你老兄吹來了?你先坐,我去燒水泡茶。”
我見一個大竹床橫在廳中後,行動已經不便,順勢就坐在了竹床上。環顧四周,隻見水泥地麵上已經坑坑窪窪,天花板和牆麵上的石灰早已斑駁,然而給我印象極深的是,除迎著大門和廚房一麵牆外,其他三麵的牆邊,都放的是書架,這些書架也很奇特,無窗無門,上頂著天花板,下立在地麵上,像圖書館的書架一樣敞開著。這些書架,上上下下,密密麻麻擺滿了各類書籍。粗略看了看,古今中外的名著,諸子百家應有盡有。特別是有關美學、人文、曆史、宗教、法律書籍格外顯眼。隨手抽出兩本,明顯留有閱讀過的痕跡。有很多書都磨出閱讀多次後的毛邊來,絕不是現今的某些款爺們為點綴氣氛的擺設。
十五年不見,中天顯得清瘦而黑,人也好象顯得矮了許多一樣。我開玩笑說:“真是教授,教授,越教越瘦。這麽熱的天,你還寫得下去麽?”
“這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旦動筆,欲罷不能!我規定自己每天一定要寫4千字以上,如果無應酬,每天七千字沒有問題。…….”
我和他走進廚房,在那用紅磚水泥砌成的灶台上,油鹽醬醋瓶和碗筷都堆成一片。連個碗櫃也沒看到。也不知道他從哪個罐罐裏抓出半碗綠豆和米在水池上邊衝洗,邊說:“老兄遠道而來,搞的是突然襲擊,沒有什麽好招待,咱們煮點綠豆稀飯,就幾樣剩菜,喝兩盅,如何?”
兩杯酒下肚,談及在新疆的往事及分手後眾兄弟們的去向,不免感歎唏噓。我又問及他的近況,中天說:“蘇軾詞雲:‘常恨此身非我有’,我現在即深為此苦惱。我愛人李華在《湖北勞動人事》雜誌當編輯,每天早出晚歸,家務和小女貝貝都要由我‘主管’。係裏行政事務繁多,教學科研亦不敢懈怠,各處又常來約稿,卻之不恭,案頭積稿盈尺,唯恨無分身之術耳。不瞞老兄,這幾年來,我沒有休息天,沒有節假日,唯有與書、稿相伴耳。不過,倒是歡迎你們便中來家小酌。”
現在想來,1990年前後的易中天,正如啟功前輩的調侃詩:“中學生,副教授。名雖揚,實不夠。博不精,專不透。高不成,低不就。”中天正處在這樣的矛盾中。當時中天的辦法是“生產自救”。一個教書匠隻好“揮筆動墨”,他陸陸續續寫成的《帝國的惆悵》,《閑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與女人》,《品人錄》,《讀城記》等,大約都是這十幾年的“產品”。特別是近年來的一部《品三國》,使他名滿天下。各類媒體把易中天炒得沸沸揚揚。但又有誰知道易中天這前幾十年的是如何走過來的呢?這正應了中國一句老話:‘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揚’,而對於年近六旬的易中天,又豈是十年寒窗?
      1990年一別,轉瞬又是十五六年,這期間,我們斷斷續續有些電、信來往。互道一聲平安,但各人忙著各人的事,再也沒有見麵的機會,特別是這兩年已經無法取得聯係。我知道,他是太忙了!
前幾天,我在中天網上見到他的一段話:“退休後,住到別的地方去,到廈門大學是見不到我的……,書房裏,哪怕是這書房不大,但四周放著自己喜歡的書,很溫馨閑適,我可以睡到自然醒,起來以後喝自己喜歡的茶,寫一點東西,我估計這是我們這類人最願意的生活。”
如果真能這樣,我們也許還有小酌之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