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閑話人生(237)老之將至,生之追尋

(2023-06-16 04:40:56) 下一個

閑話人生(237)老之將至,生之追尋

微信圖片_20230327233039

   (2015年11月,高中畢業五十年後,於古稀之年,應母校《校友講壇》邀請,回校向母校師長匯報“生之追尋”。)    

       2023年,五月底,美國長周末時間,女兒帶著我們,驅車兩個多小時,從澤西市趕到賓夕法利亞州的東方大學。參加新澤西州若歌教會在那裏舉行的“生之追尋”福音營活動,來自附近幾十個華人教會的近千人歡聚在東方大學校園。教會張儒民長老主講《人生三問》:一、我從哪裏來?二、我是誰?三、我將到哪裏去?

        張儒民長老在傳道中自述出生在中國,重生在美國,永生在天國。 生於湘北農村,畢業於武漢大學生物係。1985 年來美,1990年獲水牛城紐約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張長老講述時圍繞主題“生之追尋”,以自己的親身經曆,回答了人生三問。

        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在思考活在世上的意義,即“生之追尋”。東漢末年,曹操就有著名的詩句:“人生幾何,對酒當歌。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我們讀高中時,被告知,這是消極的“及時行樂”的人生觀。其實,何嚐不是古人探尋人生的意義呢?兩千多年來,不論是帝王還是草民,從來沒有停止過探尋長壽之道,追尋生之永恒。據傳,上世紀八十年代,運用克隆技術成功克隆的第一隻羊與母體羊在同一天死去。這就告訴我們,現代科學技術也不能延長生物的壽命。這也許是孔孟之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出自《論語·顏淵》)延續至今的原因吧。                    

        那就先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出處吧。    

        相傳子夏是孔子晚年收下的最得意的弟子,他在很多方麵都能和孔子保持一致,孔子提出的問題,他也能對答如流,並且都是與孔子心中所想的答案基本相同。所以子夏經常得到孔子的讚揚,這就讓師兄弟們羨慕不已。有一天他的師弟司馬牛感歎道“你們都有兄弟姐妹的照顧,還有老師的疼愛,自己卻一直是孤單一人,身邊連個說話的朋友兄弟都沒有。”於是子夏便安慰他,說了這一句話。這個故事被記錄在了《論語·顏淵》中。

        原文是這樣寫的: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故事流傳至今,“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在華人中,幾乎婦幼皆知。我媽媽是文盲,記得我剛懂事時,就不止一次聽媽媽說,人活在這個世上,就是一個,你看,漢陽“歸元寺”的菩薩,坐的坐一生,站的站一生。還有湖北農村人經常說的,命裏隻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滿升(古代計量單位,十合為一升)。可見,從古到今,從文人到文盲,大家都關注人的“命”,且懵懵懂懂感覺到“命”由天定。人定勝不了天,“閻王要你三更死,不會留你到五更”。

        我們這代人,雖然生在“舊社會”,卻長在“紅旗下”,聽到的都是《不怕鬼的故事》(1959年何其芳奉毛主席的指示編寫的),對“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之類說法,一律斥之為“封建迷信”。不信鬼神,不信邪,更不信命!那時,國土麵積雖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之大,百姓卻如坐井觀天,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虔誠相信“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勞動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待到國門打開之時,才知道外麵的世界不隻是精彩,更讓人腦洞大開的還有許多許多,而且相信“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也不隻是中國人。

        大家都關注人的“命”,相信“生死有命”,正如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六:“且人之生也,貧富貴賤,夭壽賢愚,稟性賦分,各自有定,謂之天命,不可改也。”
    天命不可改,就應順其自然之道,即天道。 中華古老的天道,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核心名詞。在中國古代儒學中天道常與人道相關聯,是中國哲學的重要範疇。

         我們常人理解不了哲學家們的各種“天道”之解說,隻知道常識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不論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必有其規則,這大概就是哲學家說的“天道”。古人早有一說:“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一人之身心,唯有感悟一途,此乃天道也。”

       何謂“感悟”?

       說白了,就是通過模仿一些接近天道的東西,來實現體悟天道的目的。“模仿”,是人類特有的高級思維能力,錢學森在《關於思維科學》書中推出他的學生張光鑒的《相似論》,運用現代科學理論,闡釋了相似思維方式。其實,這種相似思維方式古已有之,且不說古人的四大發明,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許多用具,也都是運用相似思維產生的結果。今人也常常運用它搞發明創造。政治家還用它來鬥智,傳說,基辛格在中美建交之前第一次訪華,送給周總理的禮物是美國宇航員從月球上帶回來的一抔土。周總理回贈的是象牙雕刻“嫦娥奔月”。如果不是中國古代神話“嫦娥奔月”啟迪後人,哪有現代宇航員登月球呢?從古代中國神話到現代科技現實,就是幾千年來人類感悟天道的結果。

        現在,人類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之下。“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碩果累累,好像正在從“感悟”走向“體悟”。然而,對人類自身的研究,似乎“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還停留在“感悟”階段。不管怎樣,人生七十古來稀,如孔子所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你信命嗎?反正我信!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信!

        孔子說的“生死有命”之“命”,與《聖經》裏的“生命在他裏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新約·約翰福音》第1章)其實質是不是一樣的,隻不過表述方式不一樣呢?表達方式不盡一樣,除了時間之外還有東西方空間的差異。我們現在應該可以理解,因為那時沒有微信!《論語》與《聖經》成書年代大約都在2500年前吧,孔子與耶穌對“生之追尋”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論仍然是我們認識人生意義之“福音”!

       再說“人生三問”,也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的“靈魂三問”。我讀中學時,政治老師告訴我們:“哲學就是明白學,越學越明白的學問。”而且,那個年代在我們湖北省還出了一位十幾歲的“農民哲學家丁鳳英”。但是,我們還是搞不明白“我從哪裏來”,雖然也開設了“生理衛生課”,但是,老師都不講“男女生殖"那一章節,讓學生“自讀”。因此,從生理上不懂自己來自哪裏?怎麽來的?而唯物主義教育我們,不怕鬼,不信神,也不懂什麽“靈魂三問”。懵懵懂懂直到成年結婚生子後,才明白“養兒方知父母恩”,才知道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給予的。父母不僅給予我生命,還養育了我;還送我去學校讀書。於是,我慢慢知道了“我是誰”。

       我的父親是武昌通湘門外李家花園的老師傅,從十幾歲開始就跟著我的祖父從農村來到武昌城裏打工,以種花為生。後來祖父在他親妹妹、我的姑奶奶傾情全力資助下創建了“李家花園”,父親就是自家花園的主勞力,隻知耕耘,不問收獲,一切都聽從祖父安排。我上學之後,才發現“李家花園”老宅隻有一本有字的書,就是供在老宅“堂屋”(即客廳)神龕上的“李氏宗譜”。小學高年級的課本,已經不能滿足我的求知欲,就在放學後到附近的湖北省圖書館“少兒閱覽室”去讀書看報,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我就是從通湘門外李家花園那條小路一步一步走向世界,逐步明白了,我就是一個花農的兒子。父母給了我健康的身體;老師教會我識字看書;書報打開了我的視野;知識開啟了我的智慧。

       但是,我還是不知道“我是誰”,“組織”上教育“我就是一塊磚,哪裏需要就往哪裏搬”。當我這塊“磚”,從中學“搬到”中學師資短訓班之後,恰遇1967年5月16日開始“文化大革命”。高中畢業“不宜錄取”上大學,“十年文革”盛行“唯成分”,我還是我,且堅信我的檔案就在黨組織的檔案櫃裏,卻被“選”為學校“文化革命委員會委員”,而且成為武漢市首批“紅衛兵”。親身經曆讓我好像知道“我是誰”了,那就是“需要”你是誰,你就是誰!對我來說,這思想上向前的一小步,實在是走向靈魂自由的一大步!

     “十年浩劫”結束後,迎來教育的春天。當時經常閱讀北京的《中學語文教學》和上海的《語文學習》,看到許多老師的文章公開發表在刊物上,他們能做到把自己的文章變成鉛字,我就不能做到嗎?我雖然還沒有項王看到巡遊的始皇時,說出那樣霸氣的誓言:“彼可取而代之!”但是,生於武漢,長於武漢的楚人之後,血脈中卻有“不服周”的傳承,如陳勝吳廣所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真是蒼天不負有精神追求的人啊!從1980年開始,相繼在北京的《中學語文教學》和上海的《語文學習》、還有《人民教育》、《語文教學與研究》、《中學語文》、《語文教學通訊》等刊物上發表了語文教育與教學的文章。我也慢慢明白了,我是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熱愛寫作的中學語文老師。也許我的教育人生,還不能詮釋靈魂之問——我是誰?但是,芸芸眾生中的我,回首往事,盡管一生坎坎坷坷,一路走來,還算順暢,沒有虛度年華,明年就步入髦耋之年了,爭取期頤之年回母校——華中師大一附中慶百歲壽辰!

        靈魂之問最後一問,我將到哪裏去?無須囉嗦,義無反顧,一定上天堂!

【附錄】《我的語文教學改革之路》是1993年應山西《語文教學通訊》主編的邀請,做該雜誌的“封麵人物”而寫的一篇語文教學改革總結性的文章。發表在1993年第六期《語文教學通訊》上。

圖片13

         文章摘錄如下:

        我於 1965年從華中師大一附中畢業.參加當年高考,沒有被理想中的大學錄取,卻被武漢市教育局錄用為中學語文教師。該局為了幫助像我一樣本該讀大學而又不讓升學的這批成績優秀的高中生,盡快完成從中學生到中學教師的“飛躍”,便把我們送到湖北省實驗師範學校培訓一年。

        一年後,文化大革命”開始,直到1967年12月才由武漢市教育局分配我到一所新辦的普通中學任教。在那兒一混十年,雖“成家”卻未“立業”。1977年恢複高考招生製度以後,執教重點班,為學校在高考招生中不剃光頭而拚命。

       1981年,在華中師大一附中袁福老校長的親切關懷下,我回到母校任教。 .

       198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語室編的一套分編型教材《閱讀》和《寫作》(試教本),開始在全國進行第一輪試教。湖北省當時沒有安排華師一附中參加這一輪實驗,袁校長得到信息後,立即向省教研室報告,堅決要求參加教改實驗,同時指定這個實驗班由我執教並兼班主任。於是,從1982年8月28日起,到1988年7月10日止,我便在湖北省教研室的直接領導下,進行了長達六年的語文改革教材可行性試驗。省教研室的彭慧敏主任,以及語文教研室的雷秋山、張良謨、譚愛旭等老師對我關懷備至,把我推向全省語文教改前沿經受鍛煉,讓我在實踐中增長了才幹,幫我在理論上總結了經驗。如果沒有他們的重點培養和精心指導,也沒有我的今天!我的所有教學改革的成果,都融進了他們的智慧和心血!

        當然,我能從同輩人中脫穎而出,除了客觀條件有利於我之外,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長達六年的語文教改實驗過程中,我既沒有因一時的成功而陶醉,也沒有因暫時的困難而氣餒,更沒有因人為的阻力而畏縮,始終堅定不移地在改革實踐中不斷摸索。為了不愧對老校長的關懷和信任,不辜負實驗班學生及其家長的期望,我全身心投入到改革實驗中了。每學年起始有計劃,結束有總結,每學期有小結,每一單元有安排,每一天有班主任日記,每一課有“教學後記”。我無暇顧及別人的議論,有“爭議”就讓他們去“爭議”吧,每天有幹不完的事,哪有時間去聽閑言碎語呢!

        六年時間內,僅班主任日記和教學後記兩項,就寫了400多萬字。根據這些記錄,撰寫有關語文教改的論文50多篇,公開發表在《人民教育》、《語文學習》、《語文教學通汛》、《語文教學與研究》、《中學語文教學》等雜誌上。其中,《語文教學要麵向未來》一文,參加1985年全國中語會主持的教學論文評選,被該會確認“該文具有一定的學術水平”,獲“榮譽證書”;《敢說、多說、會說》一文,獲 1985年武漢市中語會“優秀論文獎”同時被選為湖北省參加全國中語會的論文,後被選人全國中語會第四次年會論文集《語文教學改革新成果選粹》(廣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

          1985年6月3 日,語文教育家、人教社副總編輯劉國正先生和初中實驗教材《閱讀》責任編輯張定遠先生親臨我們實驗班考察,認為試教成效突出。劉國正先生還在《中學語文教學》(1987年第2期)上撰文指出“武漢華師大一附中初中實驗班的學生參加了1985年高考語文考試.結果是實驗班的平均分數高於全市高考生的平均分數。”當年高考語文命題組副組長章熊先生審閱了學生的高考試卷答卷後,也撰文指出“這批孩子具有一定的應變能力”。這些學生的基礎打得比較紮實”(《語文教學與研究》1985年第10期)。經過高中三年試教後,這些學生參加1988年高考.語文人均分數高於湖北省考生10分.其它科目成績也比較好.95%以上考取大學。

        六年試教過程中.我們實驗班還出了幾個才華橫溢的青少年。如“小市長”王江,她在讀初二時寫的一篇課外練筆文《假如我是武漢市的市長》和吳官正市長(現任江西省省長)的複信公開發表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於1984年7月28日播發了新聞,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語文科代表孫涵同學初中畢業後創作了一部中篇小說《正值青春年少時》,公開發表在大型文學從刊《長江》1988年第3期。高中實驗班汪深同學代表中國中學生,參加1988年第二十屆國際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以93.5分的優異成績奪得金牌第一名。

        在進行語文分編型教材可行性試驗的六年時間內,我結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全方位研究語文教學,逐步形成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我的語文教學係列觀,即語文教學是把《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通過教師創造的教學環境,運用比較科學的和藝術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素質、思維能力、基本技能訓練的一個有機整體。

       任何一個整體都是由部分組成的。語文教學這個整體由教材、教師和學生三部分組成,通過課內外教學活動構成有機聯係。從縱向看,隨著年級的遞增,根據各年級的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等,形成教育、教學和訓練係統,各係統自有序列、有層次、有重點;從橫向看,每一個教學單元又以教材內容為中心,形成教育、教學和訓練的“單元微循環”結構,這個結構有模式、有重點、有反複。從教村內容來看,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有專家把這四種文體統稱之為“實用文”),從讀寫結合的角度設立單元;文學作品、文言文,從閱讀角度設立單元;寫作基本能力訓練同文體知識相結合,與實用文閱讀教學基本同步。現代語文課本(分編型和經過修訂後的綜合型)“著重建立現代語文讀寫能力的訓練序列。知識點和訓練點少而精.求實效。縱向注意循序漸進的序列,橫向注意互相滲透,相輔相成。突出重點,由易到難,以簡馭繁。”(見高中《語文》課本說明)當教師自覺地有意識地以課文這種結構體係為軸心,從縱向把教育、教學和訓練係統與課本的縱向序列相結合,從橫向運用“單元微循環”模式進行“單元教學”,再加上教師創造性的、科學的和藝術的教學方法,就能使語文教學這個整體“活”起來。

        現代語文讀寫能力訓練憑借的是課本,課本的結構體係決定了教學的訓練體係。眾所周知,現代語文課本是由單元、層次排列組合起來的,因此,語文能力訓練體係也應該是有層次的。“所謂層次,是指事物內部相互作用、相互聯係、相互製約最為緊密的那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層次在微觀上講是結構、運動、時空的統一的表現形式,一般複雜的事物具有多層次的結構形式”(引自錢學森先生主編的《關於思維科學》中張光鑒先生著《相似論》一文,見該書第386頁)語文教學是當今最複雜的事物之一,具有多層次的結構形式。在長達六年的教改實驗過程中,我試著把語文能力訓練體係從縱向分為心理素質、技能、能力三個層次;在每一個層次中,又盡可能使學生的各種能力訓練基本同步,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的網絡。這個網絡的中樞神經是學生學語文的興趣。所以,改革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千方百計引起和調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實現語文能力三步訓練的根本方法。

        三個層次的訓練既有區別又有聯係、既有重點又有反複,心理素質和思維能力訓練則貫穿聽說讀寫能力訓練的全過程。六年教改實踐表明,學生隻要心理素質好,就會利用各種機會鍛煉技能,隻有熟練掌握聽說讀寫技能,才能提高語文能力。因而也證明語文能力訓練的三個層次,基本上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我參與的六年教改實驗,由於教材體係比較科學,學生是經過篩選的比較好的,又曾得到許多前輩和專家的指導,所以教改實驗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績。然而也正因為有這樣多的有利條件,所以還不能說我的上述探索就一定反映了語文教學的規律。僅借此機會,就教於前輩和同行。語文教改之路是艱難而漫長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李培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mithmaella' 的評論 : 謝謝你的關注和讚美!老師老矣,尚能飯矣!
李培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平等性' 的評論 : 謝謝你的關注和分享!若歌教會有許多傳道的長老、牧師不僅人品極好,而且非常有學問!
平等性 回複 悄悄話 李老師好見證,好分享!我和張儒民張兄有過交往,他是個非常好的人。
李培永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歲月沈香的關注與分享!
謝謝smithmaella 的關注與誇獎!老師老矣,尚能飯矣!



1
smithmaella 回複 悄悄話 李老師風度翩翩、一表人材。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讚李老師好文!我一直都認同“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今天才知道是出自子夏。謝謝李老師好文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