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教育隨筆(117)章熊先生教我講語法

(2023-04-18 14:57:07) 下一個

教育隨筆(117)章熊先生教我講語法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著名語文教育家章熊先生是北大附中語文特級教師、人教版1982年分編教材《閱讀》特約編輯,每年都在人教社主辦的全國分編教材工作會議上,給全體執教老師作報告,主講現代閱讀教學理論和《閱讀》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開創了現代中學語文閱讀教學與考試之先河。

         1985年暑假在青島,人教版初中《閱讀》和《作文·漢語》試教三年總結大會結束之後,章熊先生對我執教的實驗班取得的成果高度肯定,盛情邀請我會後去北京他家裏長談。

        8月20日上午,在北大中關園家章先生家,聆聽先生語文教學新觀念新方法,先生還特別給我講了他主持高考命題的故事,後來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詳細寫道:

        “1984年我接手高考命題,就推出了‘現代文閱讀’欄目。一時全國嘩然,‘超綱’的攻擊聲四起。不過現在習慣了,而且較那時有所發展,從獲取信息性閱讀擴展到文學性閱讀(由於文學性閱讀的多解性,如何命題有些地方還要進一步研究)。現在我要談的是一件不為外人所知的事請。人們都以為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其實不是,我不能貪天之功,應該還曆史的真相,把功勞還給朱德熙先生。

        大家都知道那年試題的文本取自摩根(Morgan)《古代社會Ancient Society》,其實細心的人從這本書裏卻永遠找不到相應的章節,那是朱德熙先生從全書中挑選了一些段落組合而成的,天衣無縫。更有甚者,譯文裏每一個句子都經過朱德熙先生親手厘定。我至今記憶猶新,真正領略了什麽是學者風範!當年朱先生、我、潘兆明(我的前任)三個人坐在朱先生家的客廳裏,朱先生找來了原本和譯本,膝上放了Webster大辭典;原文與譯文一句一句比對,有覺得不夠妥帖的,由朱先生斟酌、確定。不僅如此,最後的定稿也是朱先生親手抄寫,由我帶到命題組的。正因為如此,以朱先生的威望,這個石破天驚的項目才得以順利通過,否則以我當時的地位,恐怕就是另一種局麵了。”

       章熊先生在北大附中教學中特別重視對學生進行語言和思維訓練,積累了許多經驗和訓練的個案,從實踐又上升到理論,寫成了專著《語言和思維訓練》(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從1983年到1985年,每年暑假先生在會上總是講“語言和思維”的問題。83年在洛陽會議講《段的教學》;84年在蘭州會議講《簡明·連貫·得體》;85年在青島講《語言和思維訓練》。           

        章熊先生說:“語言、思維、思想之間的關係有點像我們的太陽係——語言圍著思維轉,思維圍著思想轉。就像太陽在宇宙裏也是一直圍著一個更大的天體運動一樣,思想也在不斷運動著,它所圍繞的更大‘天體’,就是社會(隨著人與人、人與自然關係變化所形成的社會意識)。

         語言、思維、思想三者的關係中,思維是中介,是最活躍的因素。”

         章熊先生一直都是思維最活躍的語文老師,那天,先生告訴我,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從清華中文係畢業後,到北大附屬工農速成中學教書時,他給那些優秀工農幹部講語法,遇到困惑,曾去請教中國語言學泰鬥呂叔湘先生。

       呂先生想了一下,用手比劃著說:

       “我們寫文章,常常有幾層意思,合在一起,成了一個句子。”

       又比劃了一下,說:

       “修改的時候,覺得句子長了,一拆,成了幾個句子。你能不能教學生學會這種本事?”       

        章熊先生用呂先生說的方法教他的學生,成效顯著。   

        呂先生說的教語法的方法,看起來很簡單,就那樣比劃兩下子,其實並不簡單。就是不講語法術語,從實用講起。

        正如章熊先生所說:

        “講話、寫東西,簡單比複雜難,通俗比深奧難。燕妮曾經問馬克思什麽是他最喜歡的詞語,馬克思的回答是‘簡單’。這是哲人哲理哲語。把問題談得很複雜,表明你認識上還沒有把握住關鍵,而與‘簡單’相伴隨的則常常是豁然開朗。有時你自以為想得很清楚了,可等到落筆,而且追求表述通俗化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有的地方根本沒有想明白。

        古人說:“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老師自己糊裏糊塗,怎麽能讓學生明白呢?

        語法就是研究一句話“通不通”的問題,而學生寫作文最常見的毛病就是句子越寫越長,句子寫長了,各種語病就都來了。照呂先生說的辦法,把長句子拆分成短句子,就沒病了。

        語法、邏輯、修辭,對一句話而言,就是九個字:通不通、對不對、好不好。

        一句話,沒有語病,但是不一定對。比如“打掃衛生”,從語法上來分析,動賓結構,是通順的。但是,從邏輯上來分析,就有問題,既然是衛生的,何須打掃?然而,這句話已然約定俗成,在這裏隻是作為分析的例子而已。

        一句話,沒有語病,邏輯上也沒有問題,但是,不一定就“好”。

        “好不好”屬於修辭的範疇,是錦上添花的事。修辭好的句子,一定是通順的,沒有邏輯問題的。

       誠然,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單位,一句一句話組織成一段話,一段一段話組織成文章。如果句子出了問題,那麽文章就一定有問題。

        一句話是不是有問題,從語法上分析就是通不通的問題,從邏輯上說就是對不對的問題,從修辭上看就是好不好的問題。

        判斷一句話通不通,看似簡單,其實並不容易。

         常見病有:句法成分搭配不當。指句子中密切相關的句法成分,如謂語和賓語;謂語和補語;狀語和謂語等,在組織句子時,沒有注意它們之間的配合,造成搭配不當的毛病。治愈這種常見病,首先要明白句子成分,及其所處地位之間的順序。

        句子成分由詞或詞組充當。現代漢語一般句子有六種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和補語。許多老師總結了句子成分的規律,還編成了“順口溜”:“主謂賓,定狀補;主幹枝葉分清楚。主幹成分主謂賓;枝葉成分定狀補。”我以為,順口溜固然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句法,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認識並掌握規律,理解句子中各種成分之間的排列順序的重要性。為此,我這樣強調“語序”問題。

        語序是漢語句法結構中的一個主要的表達手段,同樣的詞在句子中排列順序不同,句法結構關係也不同,所表達的意義也有所不同。比如:“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說的是湖北人喜歡吃辣椒,“不怕辣”;四川人也喜歡吃辣椒,可他們“怕不辣”,還要加點花椒,做成麻辣燙;湖南人最愛辣椒,什麽菜都得加辣椒,“辣不怕”。

        漢語的語序從古至今基本沒有變,都是按主語→謂語→賓語序列延續下來的,定語在主語或賓語前麵,狀語在謂語前麵,補語在謂語後麵,而且它們的重要標誌就是“的”“地”“得”。

        為了加強學生對漢語的語序的認識,有必要多講一點好像是題外但又不是題外的話。

        我們都知道,從宏觀來說,天體運動、自然 變化是有規律的、有序的;從微觀來說,電子運動也是有規律的、有序的。但是,宏觀 是大到我們看不見,微觀又小到我們看不見。我們感覺到了世界上萬 事萬物都是有規律的、有序的,但不一定完全理解。

        為了幫助大家能深刻地理解它,舉一個 例子吧。我們都有被蚊子叮咬後抓癢的經曆,但不知道是否有同學觀察過抓癢動作的 順序。如果蚊子叮的是頸部以上,一般是按從 上往下的順序抓癢;如果蚊子叮的是頸部以下腹部以上, 是按從左到右或者是從右到左的順序抓癢;如果蚊子叮的是腹部 以下,那就是從下往上的順序抓癢了。當然,如果蚊子叮的是背部,那就要 借助抓癢工具——“老頭樂”了。抓癢動作有序的規律性,是人的本能反 應,隻是大家平時沒有注意觀察,看了也沒有去認真地想一想,也許想了一下,但沒有把它與自己的學習聯係起來。如果把它與我們 的學習聯係起來,比如說聯係語文學習,用相似思維的方法來思考,並研究語文、具體說 中學語文這個整體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各部分的特點是什麽,針對 不同特點,該用什麽方法?那麽,按“抓癢”的順序去“抓”,不是 很簡單的事嗎?這裏,請大家注意一個“序”字。世界上萬事萬物都 是有序的。漢語的語句中的語詞也一樣,自有它的“序”。

        要理解“語序”,就得多讀多思,培養敏銳的“語感”。

        葉聖陶先生說:“要求語感的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去揣摩,應當把生活經驗聯係到語言文字上去。”“單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麽深切的語感。惟有從生活方麵去體驗,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積聚起來,積聚得越多,了解越見深切。”從葉老的這段話中,我們也感知到:生活經驗與語感積累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葉老提出:“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就是強調抓住詞語的理解和感悟。語文是以字詞為載體,讓學生在語言藝術的寶庫中尋幽探勝,含英咀華,通過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有時還特別需要一點靈感思維,去體會語言高手們怎樣做到“意能稱物,詞能逮意”,領悟語言的神韻和妙境,養成對語言的強烈興趣,磨礪敏銳的語感。

         比如,魏巍寫的《我的老師》中,描寫蔡芸芝先生有這樣一段:“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在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上,大夥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並沒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們是多麽善於觀察這一點啊。在課外的時候,她教我們跳舞,我現在還記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其中,“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這個“狡猾”是貶義詞呀!該怎麽理解它的意思呢?這就得記住葉聖陶先生說的應當把生活經驗聯係到語言文字上去。”

        總之,學一點語法常識,在閱讀中感悟,在生活中體驗,不斷增強語感,感受我們漢語的博大精深和無限之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李培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簡簡單' 的評論 : 謝謝你的分享!
李培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梅華書香' 的評論 : 謝謝你持續的關注!
簡簡單 回複 悄悄話 向前輩學習了!
梅華書香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分享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