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教育隨筆(111)高考隻講淘汰率,不講合格率

(2022-09-12 03:29:27) 下一個

教育隨筆(111)高考隻講淘汰率,不講合格率

9月10日教師節,我們不能忘記中國著名語文教育家、北大附中語文特級教師章熊先生。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章熊先生是國家語文高考命題組負責人,他說“語文高考隻講淘汰率,不講合格率。”

章熊先生從1984年開始主持全國高考語文命題工作,直到本世紀初,才因年齡原因不再參與,長達二十年,不僅對語文試卷的卷麵結構進行探索,逐步形成語文高考試卷的基本模式,而且推出“現代文閱讀”測試題。

    他說:

    1984年我接手高考命題,就推出了“現代文閱讀”欄目。一時全國嘩然,“超綱”的攻擊聲四起。不過現在習慣了,而且較那時有所發展,從獲取信息性閱讀擴展到文學性閱讀(由於文學性閱讀的多解性,如何命題有些地方還要進一步研究)。現在我要談的是一件不為外人所知的事請。人們都以為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其實不是,我不能貪天之功,應該還曆史的真相,把功勞還給朱德熙先生。

    大家都知道那年試題的文本取自摩根(Morgan)《古代社會Ancient Society》,其實細心的人從這本書裏卻永遠找不到相應的章節,那是朱德熙先生從全書中挑選了一些段落組合而成的,天衣無縫。更有甚者,譯文裏每一個句子都經過朱德熙先生親手厘定。我至今記憶猶新,真正領略了什麽是學者風範!當年朱先生、我、潘兆明(我的前任)三個人坐在朱先生家的客廳裏,朱先生找來了原本和譯本,膝上放了Webster大辭典;原文與譯文一句一句比對,有覺得不夠妥帖的,由朱先生斟酌、確定。不僅如此,最後的定稿也是朱先生親手抄寫,由我帶到命題組的。正因為如此,以朱先生的威望,這個石破天驚的項目才得以順利通過,否則以我當時的地位,恐怕就是另一種局麵了。

全國高考語文試卷的結構模式,從1984年章先生接受命題工作至今未變,“現代文閱讀”一直是必考的一項。這也是章先生對語文教育教學,特別是語文高考命題的重大貢獻。

我更難忘1991年,章熊先生關於語文高考的一次重要談話。

當時的教育部決定從1991年起,海南、雲南和湖南三省不參加全國“統考”,實施高考改革。其高考試卷簡稱“三南”試題。

1991年4月18日中午,我和海南農墾中學賴瑞光校長,專程赴京就“三南試卷”請教章熊先生。

談話主題圍繞當年高考的“三南語文高考試題”。

關於“三南試題”問題,章老師非常幽默地說,根據小平同誌“讓少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改革總政策,國家不會讓參加高考改革的三個地區的學生吃虧的。章老師是國家高考命題人之一,他當然不會在考試前“泄密”。自從國家在1988年開始實施《國家保密法》後,所有參加各科高考命題的專家學者不再集中管理,命題工作結束後,各自返回本單位該做什麽就做什麽。

那次拜訪章熊先生,當時在座的有:章熊先生的老朋友、北京市著名的語文教師張必琨先生和我是教語文的;賴瑞光校長原來是生物老師;我的校友、中國科學院數學所羅聲雄教授是數學家。我們也不敢要求章熊先生談關於語文考試題的具體問題。倒是羅教授(他的兒子是那一年北京市的應屆高中畢業生)作為家長特別關心這個問題,他一問,章老師就做原則性的回答。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那就是一次國家高考命題專家答高考學生家長問的“新聞發布會”。作為現場聽眾,我們是近水樓台,受益非淺。

章熊先生強調,考試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是測量人的德、學、才、識、體個別差異的一種社會活動。它產生於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客觀需要,並隨社會發展需求的變化而不斷改變其內容、性質和模式,形成與其社會相適應的結構,以發揮不同社會或時代所期求的功能。考試和教育是一對孿生子,在人類社會的母係統中,它們始終是彼此獨立而又密切關聯的兩個子係統,始終是開發智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基本手段,始終是社會進化的重要機製。

章熊先生指出,高考是一種“選拔考試”,而學校平時的期中、期末考試則是“合格考試”。選拔考試的宗旨與合格考試的宗旨相反,不是判定學生的實際水平是否合格或達標,而是在學生中選拔優秀者。因此,高考測試內容不限於學生已學過的範圍。考試成績是按學生成績的高低序列依次擇優,以錄滿高一級學校招生預定數額為限。這是選拔考試的基本原則。所以,選拔考試不講及格率,隻講淘汰率。

章熊先生明確指出,考試命題的依據是教育部製定,並公開頒布的各科課程標準。試題要在考查課程標準規定的核心知識的同時,關注考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查,注重知識獲得的過程、方法和知識的應用,並鼓勵學生質疑和創新,考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古人說,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訪談專家學者,隻有“學會”聽話,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用現代網絡語言來說,要善於篩選、提取和整合信息。唯此,才能具備前瞻性的思維能力。

章先生說的根據小平同誌“讓少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改革總政策,國家不會讓參加高考改革的學生吃虧的。言外之意非常明確,“三南試題”的難度一定低於全國試題。那麽,我們在指導海南學生備考複習時,就不必追求高難度了,就不必去湖北找“黃岡試題”了,而是采取“集中優勢,夯實基礎,抓住重點,反複錘煉”的對策,指導學生備考。如果不明白章熊先生說的“讓少數人先富起來”的意思,就不會推測“海南卷”比“全國卷”容易得多。賴校長回到農墾中學之後,按照我們確定的高考備考十六字方針,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成效。由此,也可以看到校長獲取準確的“信息”後,發揮的巨大作用。

章熊先生強調選拔考試的基本原則是,不講及格率,隻講淘汰率。這就告訴我們,在指導學生備考複習階段,評價學生的價值標準不僅僅是分數而重要的是“位置”,即某位學生的考試分數,在本班、本年級、本校、本學區、本市所處的位置。價值標準的改變,必然影響學生的備考心態,明確自己所處的位置,必然促使學生不忘初心繼續努力。

章熊先生非常健談,尤其是與他的老朋友張必琨先生在一起的時候,不僅僅談專業、論學術;還談音樂、論書法;他們兩位都是中國中學語文教育改革大潮中的領軍人!都是積極參與人民教育出版社重點中學語文實驗教材的特約編輯、更是實驗教材試教的先行者!張必琨先生不僅親臨華師一附中給我們實驗班上示範課,退休後又到海南省農墾中學當顧問。我有幸在兩位名師指導下進行中學語文教育教學改革實驗,碩果累累!感謝恩師章熊先生和張必琨先生!

【附錄】1986年,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一語文實驗班學生,參加高考語文單科測試的滿分作文:

1986年全國卷高考作文題:一棵樹不能改變氣候,隻有森林才能改變氣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果溫度濕度適宜,樹木就迅速生長起來,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現,會使氣候變得更好。

這裏說的是一種自然現象,社會生活中的某些現象也有類似之處。請從現實生活中選擇一個有意義的話題,用上述現象作比喻,發表自己的見解。全文不少於600字。副標題自定,寫作橫線上。

題目:樹木·森林·氣候——談“他們都是錢學森

最近,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回答香港記者關於中國人才嚴重外流問題時,說過這樣一句話,“他們都是錢學森,錢學森是會回來的。”這短短一席話,在全國激起軒然大波。許多報刊、雜誌爭相評論,一時間人才外流問題成為全國的熱門話題。

    對錢學森說的這句話人們褒貶不一,更有甚者,一些人對那些“外流人才”破口大罵,總之是貶多於褒。

    的確,中國要實現現代化,需要人才,正象要使氣侯變得更好,需要大片的森林一樣,我們的祖國需要大批的留學生回國參加四化建設。是的,修瑞娟回來了,劉晨暉回來了,還有一些留學生也回來了。但這隻是一棵棵的樹木,還未形成森林。“一棵樹木不能改變氣候,隻有森林才能改變氣侯。”因此,人們迫切希望,大聲疾呼:“回來吧,人才!”然而似乎是呼聲強烈而應聲渺茫。不但一些人才沒有回來,反而又有一些人才向外流走。著名指揮家鄭小英痛心地說:“我親手培養的五個‘卡門’.已經走了四個。”於是,一些人憤怒了,紛紛斥責那些“外流人才”是“崇洋媚外,是“敗類”,更多的人對此是憂心仲忡。然而,此時我想問的是,這些同誌在斥責,在憂慮時是否曾這樣想過:“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果溫度濕度適宜,樹木就迅速生長起來,形成茂密的森林”。再看看現實又為那些人才回國準備了怎樣的“溫度”和“濕度”呢?難怪一些人才委屈地說:“我們不是不想回國,誰不愛自己的家鄉,誰不愛自己的親人?

但是,我們回國後也許會放棄自己的專業,因為國內暫時缺乏這樣先進的設備和條件”。再說有些回國了的留學生又受到什麽待遇呢,前不久《文摘周報》上登載了一個留學生回國後,由於領導不學無術,竟搞得他專業不對口,“英雄無用武之地”。試想這樣對待留學生,人才還願意回來嗎?

    我相信錢學森的話,“他們都是錢學森,錢學森是會回來的!”

大家一定還記得,錢學森回來時,是因為黨和國家關心他,支持他,千方百計為他創造條件,才使他——“中國導彈之父”有了大展宏圖的可能。

    現在,隻要我們全黨、全社會都來為當代的“錢學森”創造和提供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錢學森是會回來的”。因為有了適當的“溫度”和“濕度”,  “樹木就迅速生長起來,形成茂密的森林”,而“大片森林的出現,會使氣後變得更好。”那麽,中國實現現代化便為期不遠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