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三道四(116)人老了就要“停止回憶過去”嗎?
最近在網上有一個視頻:《鈡南山談老年:八停止,這八點你最好別做!》首當其衝的第一點就是“停止回憶過去”!為什麽呢?
他說:我們這一代人的孩童時代、青年時代,多多少少都吃了一些苦……,不要一味地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而要積極樂觀地向前看,過好人生中最最黃金的二十年!
“樹欲靜而鳳不止”,說的是自然現象。人活一輩子,耄耋之年難免回憶往事,這可不是誰說“停止”,就可以停止的事情!
鈡院士生於1936年,今年86歲了。他說的“我們這一代人”,如果模糊一點計算的話,當下七老八十的人,應該都可以算他的同一代人吧?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我讀高中時,鈡院士應該在讀大學吧!都是年輕人,正是最能吃飯、也是最需要吃飽的時候,可是在“三年困難”時期哪有飯吃啊?現在可以停止回憶那忍饑挨餓的“苦”,但伴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精神的貧乏更讓人無法“停止”回憶!如果我們這代人都停止回憶,那麽現在的年輕人哪裏知道,我們像他們這樣大的時候,堅信“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等到國門打開之後,才知道,我們正在“水深火熱”中生活。
沒有回憶對比,社會就不可能進步,更不可能發展!
巴金老先生的《隨想錄》源於讀俄國思想家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後,巴老說:“赫爾岑是我的老師,他的回憶錄是我最愛讀的一部書。”
如果巴老和他的老師赫爾岑都停止了回憶,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寶庫中該少了多麽璀璨的兩顆明珠啊!
經曆十年文革浩劫而幸存的巴老,為什麽說“赫爾岑是我的老師”, 因為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最大的特點在於“思想的威力”。赫爾岑最早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愛國主義的真義在哪裏?為什麽對祖國的愛必須擴及到對她的政府?如果政府一味地危害百姓,還值得去愛嗎?”
沒有回憶對比,就不懂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麽?
巴老和他的老師赫爾岑的回憶錄教人做人。書中教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禮儀之邦,一場十年浩劫毀了我中華幾千年的禮儀文化!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是兩千七百多年前振興齊國,成就霸業的一代英才管仲的千古名言。他說:“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愈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
他這裏說的:
“禮不愈節”,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禮”不能越出應有的節度,也就是說人的思想行為不能超出社會道德規範的底線。
“義不自進”,就是自己不推薦自己,即使自己的思想行為符合道德標準也“不自進”。
“廉不蔽惡”,就是在社會生活中不隱瞞自己的缺點錯誤,不論做什麽都要做到廉潔不貪。
“恥不從枉”就是不與不正派的人在一起,就是說做人要知羞恥。
所以說,隻要人們的思想行為不超出社會道德規範的底線,那麽社會就安定和諧;老百姓使自己的思想行為符合道德標準就不會有“爾虞我詐”的行為;如果大家都不隱瞞自己的缺點錯誤,做到廉潔不貪,那麽,人們符合道德規範的行為就完備了;如果大家都不與不正派的人在一起,都知羞恥,那麽,社會上就不會出現壞人壞事了。他認為“禮、義、廉、恥”與法相比,比法更為重要,把它們認作支撐國家大廈的四根柱子。由此可見,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是多麽重視“禮義廉恥”!
再說韓愈五十多寫過一首詩說:“年皆過半百,來日苦無多。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如果按當時的人均壽命來計算,也算老一代了吧!可能相當於當下七八十歲的老人了,據有關部門在權威媒體上報道,當下中國人均壽命已達78歲了!我以為還是韓愈說得好!
“來日苦無多”,我們趕上了微信時代,網上微信群不知有多少,但我相信最熱鬧的微信群,也許就是六十年代的“校友群”。還記得在武漢疫情期間,我們華中師大一附中65(2)班群,借用“騰訊會議室”,辦了一次網上聚會,來自全國各地和海外的老同學歡聚一“室”,互道平安,恭祝耄耋之年的班主任健康長壽!與會學友搶著發言,報告自己的近況,祝願大家保重身體,等待“解封”之時,再回母校!
“衰暮思故友”是人之常情。特別是在這次世界性疫情之中,被隔在海外的華裔老人,更是常常思念國內的親朋好友。感恩微信時代通訊之發達,才不至於像杜甫那樣感歎,“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衰暮思故友”,往事並不如煙,有苦更有樂。還記得我們讀中小學時,聽老一輩講“憶苦思甜”報告,還吃過“憶苦飯”。當時有一句話,據說是列寧說的:“忘記過去就是背叛”!怎麽輪到我們老了,就要“停止回憶”呢?
鈡院士還講了另外七個“停止”,老了老了,不要這樣,不要那樣,怎麽也聽不出鈡院士在宣傳“正能量”,也許他也意識到了,於是,最後說了一句“要積極樂觀地向前看,過好人生中最最黃金的二十年!”
怎麽過好呢?鈡院士沒有說。我在這裏給他補述一下。
我們華中師大一附中還健在的104歲的長壽老人唐啟金老師,2014年在我們班高中畢業五十周年聚會時,96歲高齡的班主任唐老師,給我們這些古稀老學生傳授他的長壽之道:第一,心態要樂觀:第二,健身要適度;第三,飲食要均衡;第四,家庭要和睦。
我們敬愛的唐老師,一生當中學老師,在五十周年班級聚會講話時,老師從輪椅上站起來笑著對我們說:“哪有老師坐著給學生上課的呢?”最後,他還與我們約定,“等我百歲時,大家一起回母校吧!”
2018年9月15日,來自國內和海外的一百多位唐老師教過的三屆老學生,齊聚母校參加了唐老師的百歲壽辰慶典。
我們要像唐老師那樣,堅持老壽星身體力行的四項基本原則,“過好人生中最最黃金的二十年”。
老了想幹什麽就幹什麽。別老想殺人就成。歲月無多,歡樂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