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教育隨筆(91)一手抓輸入,一手抓輸出

(2022-06-03 03:27:38) 下一個

教育隨筆(91)一手抓輸入,一手抓輸出

2017年10月16日

眾所周知,“輸入”和“輸出”是計算機工作的兩個基本的程序,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學生寫作文是一種創造性勞動,是將他們積累的知識和生活,通過一定的表達方式向外輸出。即使是寫作愛好者,如果知識貧乏,生活單調,也無論如何寫不出優秀作文來。基於這種認識,我們在指導學生課外練筆時,特別重視輸入新信息。

輸入新信息,要對準學生的興奮點。所謂興奮點,就是學生在某一時段最關心的人和事。開展課外活動對準了學生的興奮點,輸入信息最有效。在電影《武當》熱映期間,我們曾及時邀請《武當》的編劇謝文禮先生來校,給學生作輔導報告,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而且使他們初步了解了文藝創作的一般規律,對利用曆史資料進行再創造也增加了一些感性知識。

當代中學生的興奮點,雖然隨著社會各種信息的傳播經常轉移,但是,他們對本地區與自己的興趣聯係最親密的人和事,卻總是表現出極大的關注。因此,我們經常邀請本省知名的中青年作家與學生見麵,或座談、或講課。每次活動前,組織學生讀作家作品,讓他們提出各種問題,然後將這些問題集中分類交給作家。作家來校後,結合自己的創作實踐和學生提出的問題,講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傳授治學之道,指導寫作方法,有的作家還結合學生的習作進行講評。

從1982年到1985年三年時間,《人民教育》紅燭征文一等獎獲得者、中年作家、湖北大學中文係的塗懷呈同誌,青年作家董宏猷同誌、胡發雲同誌,青年女作家、《五(2)班日誌》的作家沈虹光同誌,廣州部隊詩人雷子明同誌等,先後多次來我校輔導學生寫作。

作家和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直接見麵,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和創作激情。如時任學校寫作協會主席、實驗班語文課代表孫燕認真聽取作家輔導,而且按作家們介紹方法自備了隨筆本、觀察生活本,凡是作家介紹的名著,她都擠時間去讀。幾年來,她已寫了幾篇短篇小說,還利用中考結束後一個暑假時間,寫了一部長達六萬多字的中篇小說,反映八十年代中學生生活的《正值青春年少時》(公開發表在1985年第三期《長江》大型文學雜誌)。她的短篇小說《校園並不平靜》發表在八五年第二期《中學生》月刊。那部中篇深受同學歡迎,被大家抄成兩本手抄本在同學中流傳。為了進一步修改,她還在班上主持召開了一次作品討論會,聽取同學們的評價和建議。老作家、省作協副主席劉岱和《長江》叢刊主編田野同誌讀了該生的習作後,親自找她談話給予鼓勵,青年作家董宏猷和沈虹光讀後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輸入新信息,要選準學生的敏感點。所謂敏感點,即學生接受信息後欲靜難抑,能產生強烈的感觸之所在。當代中學生,對反映十年浩劫的“傷痕文學”已不再感興趣,他們憧憬未來,更關注當前各條戰線正在進行的改革,各種大型文學期刊中反映貼近時代的作品,最受他們歡迎。在學校圖書室的積極支持下,組織學生定期借閱文學期刊,開展文學評論,交流讀後感,這不僅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而且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欲望,他們強烈地希望反映中學生自己的生活。如小說《一個中學生的苦惱》,抓住老師下課拖堂那幾分鍾,生動地描寫了學生的心理活動,抨擊了應試教育升學率第一的歪風。

總而言之,輸入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輸出更多更好的作文。學生的寫作能力,隻有在不斷的輸入輸出中才能得到提高。

多層次輸出,滿足學生的發表欲。青少年好表現自己,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隻要引導得法,就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我們薦送發表學生作文,盡可能體現多層次,擴大發表麵。學生的習作,有的向全國有影響的報刊推薦,有的就向地方報刊推薦,三年來,學生在公開發行的刊物上,包括全國有影響的報刊,共發表習作一百多篇;學校寫作協會會刊《楚歌》,則是學生發表習作旱澇保收的園地,一般情況下每月出一期,每期至少可發十幾篇習作。

多渠道輸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當時,為學生辦的刊物為數甚多,各類征文競賽活動也多。我們隻要得到信息,便積極主動與有關報刊取得聯係,組織學生應征參賽。如八五年參加了《中學生》雜誌“文學社團專欄”征文,送稿五篇。八六年參加上海《少年文藝》文學社團征文活動,送稿十五篇,不論作文發表與否,學生都樂意接受老師的意見,獨立完成作文之後,不厭其煩地修改譽正,增強了寫好作文的自信心。

回顧那幾年開展的一係列活動,深深地體會到語文課外活動也要實行“三個麵向”,把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作為主要任務。學生寫作心理發展變化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創造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既要研究一般中學生學習寫作的規律,也要探索少數冒尖學生早成才、快成才的特殊規律。為少數學生盡快提高寫作能力提供了有利條件,也為“因材施教”的研究提供了依據。

【附錄】:

校園並不平靜

  初三  孫 燕

新學期的第一堂外語課,就讓學生攪了,而且是外語科代表和副班長帶的頭。這叫冷老師好不惱火!一下課,她就氣衝衝地找到初三(4)班班主任肖老師,要求換科代表,建議撤副班長的職。

課下,課代表憋著一肚子氣。副班長也撅著嘴。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發表自己對這堂課的看法。隻有董晴沒有參加這熱烈的討論。她那嚴肅安然的神情和這激動的場麵很不協調。

直到下午班會時間,肖老師才搞清事情的緣由。原來是這麽回事,冷老師是從上學期才開始教初三(4)班外語的。她有一套規規矩矩的教學方法,可學生們不喜歡。她上課喜歡自己不停地講,可學生偏偏喜歡質疑問難,互相討論,課堂上往往爭得不可開交,她喜歡把知識嚼碎了喂學生,可學生非要自己艱難地去啃“窩窩頭”不可。

肖老師曾婉轉地提示過她:要讓同學們互相討論。可她卻想那成何體統?要是老師回答不出的問題,讓學生答出來了,那老師還有威信嗎?

因此,她硬是要“滿堂灌”,繼續走她的老路,同學們當然不滿意!她今天一進教師,就感覺到氣氛不對。於是,她板起臉問:“怎麽都無精打采的?難道不歡迎?”

“不是不歡迎!”課代表舉手站起來說,“是因為您老不改變教學方法。我們有意見。”

副班長也站起來說:“對!隻要您不再‘滿堂灌’了,我們就歡迎!”

聽了他們倆個的發言,大家都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一下就把冷老師惹火了!

她一發火,不但不解決問題,反倒使氣氛更加緊張,連課都沒法講了……

就這樣,冷老師一下課就氣衝衝地去找班主任。

肖老師可為難了。因為同學們無非就是要求改變教學方法,並不是無理取鬧,老師理應支持。

可是,冷老師卻餘怒未消,還堅決要求讓董晴當外語課代表!

“董晴?”肖老師眼裏閃現出一個冷靜而善於思考的小姑娘,“好吧,你去找她談談再說!”

誰知道冷老師找董晴談的時候,董晴卻使她大失所望!

“冷老師,我不想當您的課代表。”她平靜地說。

 “啊?”冷老師有些失態,“為什麽?”

“我也不讚成您的教學方法。我們氣您是不對,可這是您的教學方法不對頭引起的。”

“我讓你們多學點知識,難道不好嗎?”

“您教我們學會知識當然很好,如果教我們會學知識,那不更好嗎?“她有些激動了,象是在演講。

冷老師沒料到平時沉默寡言的董晴,不僅能說會道,而且感情充沛。

“冷老師,您記得嗎?有幾節課您稍微給了我們一點自己活動的機會,我們是我麽高興啊!”

“哦,是這樣……”冷老師自言自語。

“我不會說什麽,但我保證,隻要您改變教學方法,就一定會象泰戈爾說的那樣:“今天他們向你身上拋擲塵上,等到明天,他們會向你獻上花環!”

冷老師沉思了。

聽了董晴這一番話,她仿佛看到了同學們那憂慮、焦灼的目光。

送走了董晴,學校己經放學了,整個校園一下子靜了下來。冷老師漫步在通向教學樓的小路上。她的怒氣全消了,可思緒卻久久難以平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