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88)課堂教學的興奮點和切入點
2022年5月20日
教育學理論指出,“各種才能的構成,都不是一種因素,教師要想很好地培養和發展學生某方麵的才能,應該研究某方麵才能構成的因素,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指導”(引自《教育學》第74頁)。事實正是如此,課堂上即席提問、答辯的能力,不僅需要獨立思考能力,還要有能說會道的口才。所以,我們在訓練學生學會在課堂上提問的同時,注意指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培養學生敢說,創造條件讓學生多說,通過即席提問、討論、乃至於激烈的辯論,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會說的能力。
怎樣讓學生敢說、多說、會說呢?關鍵在教師善於設置最佳“語境”,選準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刺激學生非說不可、不說不行的興奮點。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曾興起過西服熱,當我穿一套嶄新的西裝走進教室時,學生眼睛為之一亮,閃爍著新奇的光彩。我微笑著說:“同學們,是不是看到我今天跟平時穿得不一樣啊?這套西裝是前不久“服裝班”的學生幫我做的。你們看看怎麽樣啊?請大家就我穿西服這件事評頭品足,題目就是《從李老師穿西裝談起》。話音未落,教室炸開了鍋,可見我選準了說話的切入點,刺激到了學生的興奮點。
一個男同學說:“中國人穿西裝,崇洋媚外,還是穿民族服裝好。”他特意把“西”字說得重重的。王江和魏賢芳等同學立即反駁:“民族服裝是什麽?長袍馬褂,再拖一條小辮?”(眾笑)“不,是中山裝。穿西裝當然可以,可是體現不了民族精神。”“不對。民族精神不應隻體現在服裝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行動上、體現在精神風貌上。”如此七嘴八舌,在課堂上不同看法的激烈爭論,出現欲罷不能的局麵。
選準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必須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
魯迅的小說《孔乙己》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悲慘命運的必然結果。孔乙己的命運和他生活中的那個社會環境是分不開的。
小說一開頭就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時代背景和活動場所,為展示孔乙己的悲慘命運提供了一個最理想的“活動舞台”。
作者詳盡地描寫了魯鎮鹹享酒店的“格局”,用極簡練的筆墨勾畫了“長衫主顧”和“短衣主顧”的特征,為下文寫“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作鋪墊,同時也為讀者理解孔乙己這個人物,特殊的地位和身份提供了線索。孔乙己站著喝酒又不是做工的短衣幫;穿長衫,又不是有錢有勢的闊客。這一矛盾表明了他身上根深蒂固的封建知識分子的劣根性。思想意識和他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之間存在的巨大矛盾,正是造成孔乙己悲劇的重要原因。
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討論,認識一個人的命運是和社會環境分不開的呢?根據小說第一段的描寫,可以提出這樣兩個問題:第一、作者是怎樣描寫魯鎮酒店的格局?第二、作者是如何描寫各類顧客的衣著服飾特征的?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產生強烈的非說不可的欲望,我在教學中沒有運用直接提問法。上課伊始,先請一個學生正確無誤地朗讀這一段,然後要求學生聽我讀,並用鉛筆在書上標出我讀錯或讀掉了的地方。我是這樣讀的:
“魯鎮的酒店是和別處不同:多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台,櫃裏麵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要一碗酒,靠櫃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要一碟鹽煮筍,或者五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要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都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隻有穿長衫,才走進店麵隔壁的房子裏,買酒買菜,慢慢地坐喝。”
我剛讀完,學生就嘰嘰喳議論起來。都爭著要講。這時,我由淺入深地提出了問題。我讀掉了、讀錯了幾處?你認為這些地方能不能讀掉或讀錯?為什麽?
學生興奮起來了,也就顧不得教室前後左右坐著的二百多聽課老師了,一個接一個地高聲闡述自己的看法。我隻是適時點撥一下,或反問,或提示,引導學生把這一段與全篇聯係起來回答問題。不僅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讀、思(考)能力。
回顧這一個教學片斷的全過程,隻花了十分鍾時間,而學生自己講就占了八分鍾。由此可見,結合教材內容設計教案,給學生創造說話的條件,學生不僅非說不可、有話可說,而且完全可以說好。通過討論,學生的思維活躍了,比較順利解決了理解這篇小說的難點,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要使學生在大庭廣眾之中敢說話,就要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設計教案,選準切入點,使學生有話要說,有話可說。
誘發學生說話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采用這種方法,是受“課後練習”中“下邊各句中加點的動詞用得好,說說好在哪裏。”第一句“隻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麵隔壁的房子裏。”就在課文的第一段中。解決這個問題較好的方法就是運用換詞比較法。既然解決一個動詞的用法可以運用比較法,那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難點不也可以運用比較法嗎?
實踐證明,這種嚐試是成功的。學生在聽一聽、想一想、說一說、議一議之後,不僅能運用換詞比較法理解這篇課文的難點,而且能聯係以前學過的課文進行比較推敲。如有的學生把“李忠摸出二兩銀子“(《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與“他從破衣袋裏摸出四文大錢”進行比較,從而認識到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它的功能也不盡相同,它的意思也會發生微妙的變化。這種能力遷移,收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這也說明,選準切入點,刺激興奮點,誘發學生積極參與 課堂討論,實在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能力的好方法。
實踐證明,學生在敢於提問到善於提問的訓練過程中,不僅發展了創造性的思維能力,而且口頭語言能力也相應得到了提高,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我班學生說話能力普遍提高,充分說明抓好了科學的係統的提問訓練,能發揮它一功多能的作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劉國正同誌和該社《課程·教材·教法》編輯室主任張定遠同誌,1985年6月3日到我班聽了學生的語文實驗匯報後,鼓勵學生說:“你們很會說話,說得很得體,有的同學還有點風度。希望你們繼續練好說話,要練到出口成章。”
總而言之,我從教學實踐中體會到,抓住了培養學生勤想問題,學會提問這一環,就抓住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主要教學環節。提問訓練,不僅能培養未來社會主人的創造精神以及口頭和書麵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必然促進教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