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學語文教語文的一生(27)

(2022-03-08 07:30:16) 下一個

我學語文教語文的一生(27)
因材施教,不拘一格
1985年9月5日,我在漢口中山公園湖心島上,應邀參加湖北省作協和少兒文學會召開的座談會,向省作協領導和與會代表,匯報了我們學校抓學生寫作課外活動的一些做法和初步成果。重點介紹了學校“寫作愛好者協會”主席孫燕創作的中篇小說《正值青春年少時》。
孫燕是我們初中語文教材改革實驗班的語文課代表,她在1985 年中考結束後,抓緊一個暑假時間,創作並完成了中篇小說《正值青春年少時》的初稿。
孫燕以優異成績考取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中,滿以為高中可以繼續參加語文教材改革實驗的,因為袁福老校長當年說過,語文實驗班要從1982年到1988年進行六年實驗。沒有想到,新任校長李水生同意高中繼續進行教改實驗,但是原初中實驗班考取高中的學生,必須按學校例行規定,采取抓鬮的方式重新分班。結果初中實驗班的許多學生沒有被抓到高中實驗班來,那些學生和家長就到學校來找校長,堅決要求繼續參加高中實驗,都被校長一口回絕了。孫燕也沒有被我抓到。
開學後,初中實驗班的許多學生和家長繼續找李水生校長,強烈要求參加高中實驗。孫燕的媽媽多次找李校長反複請求說:“我和孩子她爸爸都是學理科的,他爸是研究、設計船舶的高級工程師,我一直是醫生。我們原來是希望孩子學理科,將來接我們的班,但是自從她進了初中語文實驗班後,就特別喜歡學習語文實驗教材,更喜歡寫作。中考完後,一個假期,她寫了一部五萬多字的中篇小說。請校長支持孩子的選擇吧!”說完,把孫燕的小說初稿交給了李校長,請他看看再決。校長翻了翻書寫工整的厚厚一疊稿子,立即表示學校對有特殊才能的學生一定會特殊培養。家長說:“我們不需要特殊培養,隻要求繼續參加高中語文教材改革實驗!我的孩子明確表示了,如果學校不同意她繼續讀實驗班,她馬上轉學到有實驗班的學校去!”校長這才答應一定解決孫燕轉班的要求。
李校長最後隻批準孫燕和聞名全國的“小市長”王江兩個學生,轉到高中語文實驗班。同時把孫燕的媽媽交給他的,孫燕寫的中篇小說轉交給我。希望我看了之後,提出進一步培養孫燕的方案。孫燕初中就在《中學生》上發表過短篇小說;王江初中寫的課外練筆文《假如我是武漢市的市長》作為範文,已經編入人教社高中實驗教材《寫作》第一冊,供高一年級學生學習。作為正在讀高一的該文作者王江,還得學習自己初中寫的作文。不知道這是不是人教社語文教材史上的第一例。
接到省作協會議邀請書後,我決定在座談會上請專家幫我們培養熱愛寫作的孫燕。於是,我仔細讀了一遍《正值青春年少時》,在會上給大家讀了幾段精選的文字。
與會領導和代表們聽完後,一致認為孫燕的文筆不錯,內容真實地反映了現代中學生的生活。省作協副主席劉岱說:“就剛剛聽到的小說片段來看,構思不錯,文筆也不錯。”中午吃飯時,劉副主席還要我把會上的發言整理後寄給他。我送他一本湖北省教育出版社剛剛出版的《王江作文選》。
省作協主辦的《長江》叢刊主編田野要求把《正值青春年少時》的原稿帶回去看看,然後再聯係我。
9月11日收到田野主編的來信,約我和孫燕13日去編輯部麵談。
我們如約到了東湖之濱的湖北省作協,田主編非常熱情接待我們,與孫燕長談近兩個小時,肯定了小說的整個結構完整,很多章節都寫的蠻好,也嚴肅指出了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修改意見和建議。臨別時,送給孫燕一摞稿紙和兩本近期的《長江》叢刊,囑咐她:“你可以隨時來我們編輯部取你需要的稿紙、你想借閱的書。我們非常歡迎你常來。希望你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抽空修改好了之後,我們再看看什麽時候發表。”
田主編告訴我,劉副主席希望我們學校繼續抓緊抓好學生的課外寫作活動,省作協將適時派作家去學校輔導學生。
孫燕回學校後,在初中班同學的熱情幫助之下,將小說初稿,抄寫了兩本。在同學中傳閱的手抄本,深受大家的喜愛,孫燕主動征求同學們對小說修改的意見和建議,她這種做法,表現了一個青少年作者的勇氣和魄力。我建議她再請高中實驗班的一些同學看一看,然後在期中考試後,自己主持一次小說《正值青春年少時》討論會。屆時請一些初中實驗班的同學也來參加,聽聽同學們的意見和建議後再修改。等準備好了就告訴我,安排一個下午的時間吧。
1985年12月13日上午,孫燕利用課間休息時間,通知在其他各班的初中實驗班的盧山、李慧、王豔、曹萍等同學,下午第二節課後,到我們四班參加討論會。
作品討論會上,發言的同學一致認為孫燕的這部小說反映了當代中學生的生活,吸引了讀者。盧山引述小說中的幾段細節描寫後,高度評價說:“我覺得孫燕的小說與正在播映的日本電視劇《血疑》一樣,與我們的生活‘不即不離’,不是生活又是生活。”
討論會場非常活躍。
主持人孫燕在盧山發言後,不失時機地說:“我非常感謝初中老同學的熱情鼓勵,我更想聽聽高中同學的意見。其實,我們班的學習委員汪深看了小說後,就對我說過他的看法。現在請汪深同學給我提建議吧,大家鼓掌歡迎!”
汪深同學站起來,就像他平時回答老師提問一樣,先用右手把近視眼鏡向上輕輕推一下,微笑著說:“我覺得在孫燕的這部小說中,好像讓我看到了她在初中實驗班讀書時的影子。她正在參加的教育改革讓我深思,老師應該怎麽上課?學生喜歡什麽樣的老師?為什麽‘師道尊嚴’至今還在我們學生的生活中重演?如果大家想找到答案,請去看看她寫的《正值青春年少時》吧!”汪深的發言贏得了全班同學的掌聲。
晚自習時間,我去教室征求學生對這次活動的意見,他們都說:“太好了!我們以前從來沒有參加過這樣的討論會,真是大開眼界!”同時,大家由衷地感到初中語文實驗班的同學們說話能力實在是強!紛紛表示以後一定要珍惜每一次說話訓練的機會,像他們那樣在大庭廣眾之中,說話大膽、大方、大聲。
孫燕調到實驗班後,繼續當語文課代表,除了完成課代表的日常工作外,偶爾還在我外出開會時,代我去班上上課。
1985年12月3日,因為第二天要去參加武昌區語文教研會活動,下午兩節課後,請孫燕來商量,可否代我上一節課,她欣然應允。於是,我們開始備課,按教學進度,明天該上“點讀練習四”。課本上已經明確“訓練要求”:獨立完成二至三題。標點能對70%——80%。
試教課本,沒有教參。我們一起備課,首先解決練習題答案,然後研究課堂教學方法。
    12月5日早自習,詢問幾個從外校考來的學生對孫燕上的這節課感覺如何,他們反映很好。後找孫燕談昨天上課的情況,她也覺得大多數同學表現很好,課堂教學進展順利,按時完成了教學任務。非常感謝我的這位“小老師”,幫了我的大忙。她笑著說:“我要感謝您的重點培養啊!”
可見,不拘一格,因材施教,不僅對才華橫溢的學生是一種能力的鍛煉和提升,而且對全班學生更是一種激勵!也讓我對在重組後的高中語文教改實驗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事後反思,真的好感謝我的圍棋啟蒙老師張繼誌先生,在我六年持續改革實驗中途遇坎坷時,他教我“一石三鳥”的中盤戰術,贏得了高中語文改革實驗班的開門大吉!柏拉圖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堅信一定能實現劉國正先生的期待“更望花繁桃李枝”!
【附錄】校園並不平靜(1985年《中學生》第一期)
新學期的第一堂外語課,就讓學生攪了,而且是外語科代表和副班長帶的頭。這叫冷老師好不惱火!一下課,她就氣衝衝地找到初三(4)班班主任肖老師,要求換科代表,建議撤副班長的職。
課下,課代表憋著一肚子氣。副班長也撅著嘴。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發表自己對這堂課的看法。隻有董晴沒有參加這熱烈的討論。她那嚴肅安然的神情和這激動的場麵很不協調。
直到下午班會時間,肖老師才搞清事情的緣由。原來是這麽回事,冷老師是從上學期才開始教初三(4)班外語的。她有一套規規矩矩的教學方法,可學生們不喜歡。她上課喜歡自己不停地講,可學生偏偏喜歡質疑問難,互相討論,課堂上往往爭得不可開交,她喜歡把知識嚼碎了喂學生,可學生非要自己艱難地去啃“窩窩頭”不可。
肖老師曾婉轉地提示過她:要讓同學們互相討論。可她卻想那成何體統?要是老師回答不出的問題,讓學生答出來了,那老師還有威信嗎?
因此,她硬是要“滿堂灌”,繼續走她的老路,同學們當然不滿意!她今天一進教師,就感覺到氣氛不對。於是,她板起臉問:“怎麽都無精打采的?難道不歡迎?”
“不是不歡迎!”課代表舉手站起來說,“是因為您老不改變教學方法。我們有意見。”
副班長也站起來說:“對!隻要您不再‘滿堂灌’了,我們就歡迎!”
聽了他們倆個的發言,大家都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一下就把冷老師惹火了!
她一發火,不但不解決問題,反倒使氣氛更加緊張,連課都沒法講了……
就這樣,冷老師一下課就氣衝衝地去找班主任。
肖老師可為難了。因為同學們無非就是要求改變教學方法,並不是無理取鬧,老師理應支持。
可是,冷老師卻餘怒未消,還堅決要求讓董晴當外語課代表!
“董晴?”肖老師眼裏閃現出一個冷靜而善於思考的小姑娘,“好吧,你去找她談談再說!”
誰知道冷老師找董晴談的時候,董晴卻使她大失所望!
“冷老師,我不想當您的課代表。”她平靜地說。
 “啊?”冷老師有些失態,“為什麽?”
“我也不讚成您的教學方法。我們氣您是不對,可這是您的教學方法不對頭引起的。”
“我讓你們多學點知識,難道不好嗎?”
“您教我們學會知識當然很好,如果教我們會學知識,那不更好嗎?“她有些激動了,象是在演講。
冷老師沒料到平時沉默寡言的董晴,不僅能說會道,而且感情充沛。
“冷老師,您記得嗎?有幾節課您稍微給了我們一點自己活動的機會,我們是我麽高興啊!”
“哦,是這樣……”冷老師自言自語。
“我不會說什麽,但我保證,隻要您改變教學方法,就一定會象泰戈爾說的那樣:”今天他們向你身上拋擲塵上,等到時天,他們會向你獻上花環!”
冷老師沉思了。
聽了董晴這一番話,她仿佛看到了同學們那憂慮、焦灼的目光。
送走了董晴,學校己經放學了,整個校園一下子靜了下來。冷老師漫步在通向教學樓的小路上。她的怒氣全消了,可思緒卻久久難以平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