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人生(184)市民與市長
一般情況下,市民與市長沒有什麽關係。特殊情況下,現在好多地方都公開了“市長熱線電話”,據說是24小時為市民服務,但接電話的工作人員,隻能保證“熱線電話”暢通,不能保證為你解決實際問題。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在打“市長熱線電話”,而在通訊不太發達的時代,市民遇事找市長,隻有書信比較可靠,而更可靠的就是找“關係”了。這個也是中國特色,大家都懂的。
(一)黎智市長批示為我調動工作
黎智同誌1980年至1983年任武漢市市長。黎市長於1981年12月初,在我申請調到華師一附中的報告上批示:“同意。”1981年12月15日,我才如願以償,從武漢市教育局所屬的武漢43中學,正式調到教育部所屬的華中師大一附中。那是我從初中到高中畢業,讀書六年的母校。
事情的經過不是小說,卻勝似小說。
人生世事有時真是難以預料。
1977年恢複高考後,安大庭校長在教學樓走廊遇到我,笑眯眯地問我:“下學期我要調到礄口區重點中學武漢43中,你想不想跟我一起去呀?”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跟著他,一起從水廠路中學調到43中執教文科重點班。
1979年國慶節期間,我去武勝路新華書店,為學生買了幾本語文高考備考資料。沒有想到,走出書店大門,遇到了華中師大一附中原校辦農場王仕良場長。在校讀高中時,學校每學期安排一周時間到校辦農場勞動,我這個團支部書記到了農場就歸他領導了。我們既是師生關係,更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王場長一見麵就說:“好個李培永呀,畢業十幾年居然不回母校看一眼啊!”
“王場長好!真不好意思啊!沒有考取大學,無顏見江東父老啊!”
“哎呀!我們都知道,那不是你本人的原因嘛!有什麽臉麵不臉麵的?你現在哪裏?做什麽工作?”
“我在武漢市43中教高中語文。”
“母校現在正缺老師呢,想不想回母校啊?”
“母校是省重點名校,我又沒有大學文憑,能行嗎?”
“我看行,如果你想調回來,過完節,回學校來找我,我帶你去見非常了解你的老校長袁福。”
回到家對我愛人一說,我們夫妻倆都覺得,如果真能調回母校,對我,尤其是對我的兩個女兒的成長,是天大的好事。但是,我們怎麽對安校長說呢?
我們決定等上班後,回母校先見了袁校長再說。
國慶節後,我回到母校。王場長帶我到學校行政樓二樓去見袁校長。袁校長當時正在與時任黨總支書記韓之梓談工作,見我進去後,非常熱情,立即向韓書記介紹:“他就是李培永,我們自己培養的優秀學生,現在武漢43中教高中文科重點班。國慶節期間,王主任在武勝路遇到他,回來就告訴我了,我準備把他調回來。”
袁校長是個急性子,他馬上叫王主任去請教導主任吳傳忠、語文教研組長吳六林老師,來校長室談我的試教安排問題。吳主任和吳老師來辦公室後,他說,李培永是我們學校65屆的高中畢業生,沒有大學本科學曆,為了服眾,我們安排他在高一年級試教一周,全麵考察一下。全校所有領導和語文組全體老師都去聽課、評課。然後請吳主任和吳老師寫結論,看看我們自己培養的學生能否勝任重點中學的語文教學工作。請吳老師決定上課的具體內容,並負責指導李老師備課;吳主任安排上課的具體時間和班級;時間就安排在下一周。袁校長就像一個軍事指揮員一樣,簡捷明了布置完任務後就宣布散會。
臨別時,袁校長讓我留下43中的電話,親切地說:“好好準備一下,接到吳主任的電話後,先來找吳老師,請他指導你備課,試教一定成功!”
袁校長決定讓我試教一周時間,我必須回43中,向安校長如實報告。
我見了安校長後,好難開口,但不能不說:“安校長,我現在遇到一件很難辦的事情,真不知道怎麽辦?”
安校長:“你慢慢說吧!隻要我能幫的,一定想辦法幫你解決困難。”
於是我原原本本地匯報了最近我遇到的最難辦的事情。
安校長一直微笑著聽我說,當我講完整個事情前前後後的經過,以及我的想法之後,他沉思片刻,非常明確地說:“我支持你調到華師大一附中,你去那裏將來大有可為。我當時要你跟我來43中,就是想給你創造一個比較好的條件,讓你在語文教學專業上成長快一些。現在你有一個這麽好的機會,到省重點中學去工作,對你的成長絕對比我們這裏強百倍都不止,希望你抓住機遇,實現自己回母校工作的願望!”
他接著說:“現在教育戰線百廢待興,尤其需要優秀老師,我們武漢市的師資缺口也很大,華師一附中不歸省市教育部門管轄,估計你這個調動頗費周折,而且不可能短期就能解決。所以,你要有思想準備,肯定是一場‘持久戰’。因此,這個事情目前必須保密,不能對我們學校任何人說;第二,你要去試教時直接跟我請假就行了;第三,估計你至少要半年到一年時間辦調動手續,你教的這個班馬上就要畢業了,一定不能懈怠,爭取有個突破,對你將來調動也是有利的。今天就說這些吧!記住,你知,我知就行了!”
在安校長的大力支持下,我如約回母校試教。
一周試教結束時,吳六林老師熱情祝賀我試教成功。其實,首先要感謝他的無私幫助和精心指導。上課的內容和課文是他指定的,每上一節課前,他都跟我一起備課。我寫好教案後,他認真審閱,仔細修改。我每次即將走上講台,他還在教室門口再三叮嚀:“不要緊張,就按我們的計劃進行!”
母校最後的結論是“李培永完全可以勝任省重點中學高中語文教學”。袁校長親自拿著學校的決定,去華中師大人事處為我辦“商調函”。沒有想到被工作人員拒絕,理由是學曆太低。袁校長立即找人事處長論理。處長說:“你每年找我們要最優秀的畢業生,你自己卻要調一個高中畢業生,怎麽說得過去呢?”
袁校長:“他這個高中生,是我們自己培養了六年的優秀學生。又有十幾年的教學實踐經驗,一個頂你十個!為了服眾,我們這次讓他試教一周時間,全體語文老師和所有領導都去聽了課。你看看,這是老師們的評價和教導處的結論。”
袁校長請他“不拘一格”,批準學校的決定。人事處長終於同意給武漢市教育局人事處發“商調函”。
沒有想到,當我拿著“商調函”去市教育局人事處辦手續時,卻遇到了麻煩。人事處長是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女同誌,她說:“你想調到省重點中學的願望很好,但是,華師一附中不歸我們管,我們不同意。你可不可以考慮調到武昌實驗中學,那也是省重點,也在武昌,我們也給你一套住房。我希望你去我們教育局管的學校,手續也很簡單。”
我婉言謝絕了處長的好意,堅持要調回我的母校。結果就如安校長所言,真是一場“持久戰”。
一年多時間,我無數次橫跨武漢三鎮,從武昌,經漢陽,趕到在漢口江岸的市教育局人事處,不論我怎麽說,那位處長就是一句話,“去武昌實驗中學,馬上辦。去華師一附中,不行!”但我堅決不去實驗中學,一定要回母校。於是,我的人事檔案就卡在武漢市教育局人事處了。
調動手續還沒有辦好。我在43中帶的那一屆文科重點班的學生畢業了,實現了“零”的突破,而且超過了我們的預期目標,校領導、家長和學生都很高興。此時,安校長對我說:“你這個調動手續恐怕不是一年半載可以辦好的,你現在已經完成了我們的任務,如果華師一附中需要的話,你下學期開學可以先去那裏上班,工資我們照發。你一邊上班一邊辦手續吧,遲早是可以辦好的!你跟袁校長說,早年,我也是華師大畢業的,就算我給母校的一點貢獻吧!”
我回母校對袁校長說了安校長的建議後,他立即打電話感謝安校長對母校工作的大力支持,然後說:“培永的工資一定要由我們發,他在我們這裏上班,理所當然該我們負責發工資,而且,我們學校的經費比你們多一些呀!你就把他的工資拿去給你們老師發獎金吧!非常感謝你呀!老校友!”
1980年9月開學後,我就回母校上班了。但我仍然經常去教育局人事處要求調到華師一附中,也曾找過許多朋友去疏通關係,還是沒有結果。據說那位處長是一位原則性很強的幹部,誰去說都不行。
我人在母校上班,但是,檔案工資卻在43中,那兩年恰逢武漢市教育係統教師普調工資,而且還有2%的獎勵工資給優秀教師。安校長力排眾議,堅持給我普調一級,再加一級獎勵工資。當時,很多人不理解,以為安校長跟我有什麽特殊關係,其實,我們就是一般的上下級關係,就是那種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但是,他對我的恩情卻濃於水!讓我終生難忘!
袁校長非常關心我的調動手續問題,也想了許多辦法,一直不能解決問題。這也成了他的一塊心病。他隻要見到我,總是非常親切地說:“培永,你安心教學啊!好事多磨,我們來辦調動手續,總會有辦法的。”袁校長在一次教師座談會上對其他老師說:“培永是我們自己培養的學生,所以我就直呼其名。對你們各位,我始終是尊稱老師的!”
一直到1981年中考後,開始招生時,一位華師一附中的老校友來找袁校長,希望他看在老校友的份上,照顧一下他報考華師一附中高中隻差兩分的女兒。
當袁校長聽說他是時任武漢市市長黎智的秘書時,袁校長笑著說:“我可以答應你的要求,但是,你知道現在母校是多麽缺老師呀!我現在有一個老師的檔案,就卡在你們教育局人事處那裏一年多了,你是否可以幫我拿出來呢?”
老校友滿口答應:“沒有問題!”
袁校長立即就說:“那就在開學時師生同時來報到啦!”
老校友萬萬沒有想到,人事處長堅決不放,他找局長去說情都搞不定。那位人事處長認定,李培永這樣優秀的老師,隻能留在我們自己管的重點中學,不能給華師一附中。其實,那位處長哪裏了解我這個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年輕老師呢,她是逆向思維,華師一附中堅持要調回去的高中生,一定是優秀的!既然是優秀的,我們得留給自己的重點中學。
到開學了,老校友對袁校長說,請再給他一點時間,到年底前,一定辦好。請袁校長先讓他女兒來上學。而且,他表示,他可以直接去找43中的校長,讓李老師先到華師一附中來上班,然後再補辦調動手續。袁校長說:“謝謝你!你就不要去43中了,安校長是我們華師大的校友,他非常支持我們的工作,李老師已經在我們學校上班一年多了!讓你女兒去高一年級報到吧!我相信你能幫李老師辦成的,以後讓李老師直接與你聯係吧!”
於是,袁校長通知我到校長室去見那位老校友,告訴我,以後直接找他去教育局拿檔案。讓我多與他聯係。
後來,我常去市政府找老校友,每次去都有借口,其實兩人心裏都明白,就是為了調動那件事。見麵次數多了,才知道,原來老校友五十年代曾經是武漢市委第一書記宋侃夫的警衛員,是宋書記送他到中南工農速成中學(華師一附中的前身)讀書,畢業後考取了大學。大學畢業後回武漢市政府給黎智市長當秘書。
眼看快到年底了,在市政府的辦公廳,王千弓秘書長給老校友出了個點子。他說,讓李老師寫一個請調報告,再請調出和接收的兩個學校簽署意見後,直接送市政府辦公廳。給我這個秘書長簽字,你再去請市長閱示。市長批示後,我們再去市教育局找局長辦手續。這一招果然奏效。真是難以想象,一個普通的年輕教師調動工作,居然還要市長幹預才能辦成。如果不是巧遇當市長秘書的老校友,我的人生軌跡也許還得改寫!
感謝袁校長,感謝老校友,感謝黎智市長和王千弓秘書長!讓我在新年伊始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