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75)高考作文備考運用材料的方法
俗話說“運用之妙,在於一心”,荀子曰:“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麵對高考作文命題提供的材料,智者順其自然,應對有方。
高考作文善於運用材料的四種方法是:材料排列有序:剪裁有方;銜接有法;整合有理。
運用材料方法之一:排列有序。
一要依文體定“序”。
先說議論文的“序”:
議論文論證結構的“序”,一般體現“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過程。現在高考一般以話題作文或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現,所以作文(議論文)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出觀點,然後就是選材論證的過程。
再說記敘文的“序”:
寫人的成長,一般按時間順序;
寫人的活動,一般按方位順序;
寫人的性格,一般按邏輯順序。
最後說說明文的“序”:
說明事物的狀態,要注意方位順序;
說明事物的發展,要注意時間順序;
說明事物的本質,要注意邏輯順序。
二要以文章結構為“序”。
運用材料方法之二:剪裁有方。
剪裁要量“體”裁衣。
所謂量“體”裁衣,就是要根據文章的體裁決定哪些材料該用,該怎麽用。話題作文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選定體裁,確定體裁後,就要根據文體的要求剪裁。
同樣是敘事,記敘文要求圍繞文章的中心寫清楚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果;議論文則要求圍繞中心論點,隻寫與中心論點相關的事情, 不必交代事情的全過程。
運用材料方法之三:銜接有法。
一要順其自然;二要選過渡方式。
銜接是利用一定的詞語或相應的句式巧妙連接,常常用在意思聯係比較緊密的段與段之間,使篇章前後連貫,脈絡分明。主要有意合和關聯兩種。
意合,就是相鄰的段與段之間靠一定的語義關係自然組合。
關聯,就是相鄰的段與段之間用一定的語言材料銜接起來。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關聯方式:
一種是在段與段之間用表示次序(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時間或空間的詞語連接。
一種是在段與段之間用表示順接(如於是、所以、因此等)或反接(如然而、但是、可是等)的關聯詞語來連接。
還有一種是利用某些意思有聯係的詞語,或是句子連接,包括同一詞語、同義詞語、反義詞語等。
過渡是利用過渡段或過渡句巧妙連接,常常用在意思轉折比較大的段與段之間,如兩個不同的事件、兩種不同的內容、兩個不同的場麵等。
過渡可以使用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段,這就是過渡段。過渡也可以使用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句子,這就是過渡句。過渡句常常用在上一段的結尾或下一段的開頭。
交代和照應是指內容之間的聯係說的,是使篇章完整周密的重要方法。一個好的篇章,不僅要注意段與段的銜接,層次與層次的連貫,還要注意前後的交代和照應。
下邊介紹幾種常見的交代和照應的方法。
一種是內容與題目照應。篇章的內容和題目相照應,或揭示標題的含義,或突出篇章的中心。這種照應,有時是在開頭點題,有時是在結尾扣題,有時則是在文章中隨時和題目照應。
一種是結尾與開頭照應。結尾與開頭照應得好,能夠“首尾圓合”,使全文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有時,相同或相近的詞語或句子前後照應,使得篇章前後語斷意不斷,完整周密。相同句子的前後照應,不僅強調了語意重點,而且使篇章層次清晰,意思表達連續不斷。
運用材料之四:整合有理。
整合要體現思路;整合取舍要適度。
文章整合就是把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文字,通過某種方式而彼此銜接。
文章整合要體現作者的思路。
葉聖陶老先生認為理清思路是寫作的基本功。他說:“練這項基本功,得注意思路的開展。思路,是個比喻的說法,把一番話一篇文章比做思想走的一條路。思想從什麽地方出發,怎樣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後達到這條路的終點,都要踏踏實實摸清楚,這就是注意思路的開展。踏踏實實摸下來,發現思想走這條路步步落實,沒有跳過一兩段路,沒有在中途走到歪路上去,最後達到的終點正好是這條路的終點,這就是順暢的話或是順暢的文章。如果發現的情形相反,那即是不怎麽順暢的話或是不怎麽順暢的文章,這時侯說順暢和不怎麽順暢,跟僅僅覺得不同了,而是從考核思路開展的實際情況得出來的,是有憑有據的。練就這樣的基本功,無論聽人家的,讀人家的,或是自己說,自己寫,就都有了憑準,不至於不著邊際地去瞎揣摩。所以我希望大家在練習讀和寫的時候,自覺地注意思路的開展,下一句跟上一句怎麽連上的,後一段跟前一段怎麽連上的,某一句跟前麵哪一句有關係,某幾段從前麵哪一段分派出來的,諸如此類,全都辨一辨,想一想,這就是所謂自覺地注意思路的開展的具體辦法。”
不同體裁的文章就會有不同的思路。
那麽怎樣理清記敘文的思路呢?其實很簡單,我們隻要掌握以下的規律就可以了:
抓住時間發展的詞句去理思路。
抓住地點變換的詞句去理思路。
抓住表明順序的詞句去理思路
怎樣才能做到敘事條理清楚呢?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記敘要有順序。按照事情或活動的發生、發展、結果的順序,把先發生的事情先寫,後發生的事情後寫。這樣條理就清楚了。
二、記敘要有線索,線索能把要記敘的事件連成一個整體,使文章的內容條理清楚,脈絡分明。
三、記敘要前後連貫。寫作文時要注意過渡自然,前後連貫,這樣也會使文章的條理清楚。
怎樣理清議論文的思路呢?
毛澤東同誌說:“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說,如果是重要的帶指導性質的,總得要提出一個問題,接著加以分析,然後綜合起來,指明問題的性質,給以解決的辦法”。這句話不僅指出文章要言之有物,而且提出了認識問題、反映問題的必然的思維過程,即思路。議論文就是按照這樣的思路來安排結構的。
怎樣理清說明文的思路呢?
首先要按說明對象的自身條理性來安排結構。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條理規律,把握了這種規律並據此安排結構,能使說明的內容井然有序,條理清楚。一般來說,運動、變化、發展的事物,它的條理性表現在時序上,說明時可按時間順序安排結構。
處於靜止狀態的事物,如建築群、名勝古跡、物品等,常常從空間位置上體現它的條理形。說明這類事物,宜按空間順序,先表後裏、先外後內進行說明。
其次要按人們對說明對象的認識規律安排結構
對讀者陌生以及讀者難以理解的說明對象,說明時常常由具體到抽象,由表麵現象到內在事理。由個別推及一般。
對讀者並不陌生的事物或事理,說明時可先說一般,再敘說個別現象。這種寫法宜先寫性質特征,後寫狀態,人們可先獲得事物或事理的總體認識,然後具體理解。
說明文的結尾一般是自然結束,說明清楚了,文章就結束了。有的說明文最後再次歸結特征,有利於讀者區別事物。
文章整合對材料的取舍要適度:
首先要認真審題來決定材料的取舍。
材料取舍適度的標準就看是否圍繞文章的主旨、表現主旨。說白了就是多寫什麽,少些什麽,不寫什麽。
運用材料寫高考作文的四種方法,與布局謀篇的方法一樣,都是雕蟲小技,而凡是技能,隻有多練,才能掌握,還是賣油翁的那句話:“唯手熟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