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70)誘發討論興趣,培養聽說能力
魯迅的小說《孔乙己》,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悲慘命運的必然結果。孔乙己的命運和他生活中的那個社會環境是分不開的。
小說一開頭就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時代背景和活動場所,為展示孔乙己的悲慘命運提供了一個最理想的“活動舞台”。然而,讓八十年代的初中學生,去理解與他們時差六七十年前的孔乙己及他生活的那個社會環境,不能不說是我們課堂教學的一個“難點”。
作者詳盡地描寫了魯鎮鹹享酒店的“格局”,用極簡練的筆墨勾畫了“長衫主顧”和“短衣主顧”的特征,為下文寫“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作鋪墊,同時也為讀者理解孔乙己這個人物特殊的地位和身份提供了線索。孔乙己站著喝酒又不是做工的短衣幫;穿長衫,又不是有錢有勢的闊客。這一矛盾表明了他身上根深蒂固的封建知識分子的劣根性。思想意識和他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之間存在的巨大矛盾,正是造成孔乙己悲劇的重要原因。
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討論,認識一個人的命運是和社會環境分不開的呢?“領導討論是一種困難的藝術,但也是很值得發展的藝術。教師必須經曆過一段時間,有時要若幹年的實驗,才能發展起既有效又舒適的方法。”(引自[美]林格倫著、章誌光等譯《課堂教育心理學》第428頁)。
根據小說第一段的描寫,我們可以提出這樣兩個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討論:第一、作者是怎樣描寫魯鎮酒店的格局的?第二、作者是如何描寫各類顧客的特征的?
為了激發學生的討論興趣,使之產生強烈的非說不可的欲望,這就是《課堂教育心理學》所說的“開竅反應”,“開竅反應是在提出問題並鼓勵學生去尋找盡可能多的不同解答或答案時所使用的許多教與學的方法之一。”(引自[美]林格倫著、章誌光等譯《課堂教育心理學》第426頁)我在教學中沒有運用直接提問法,提出上述兩個問題。
當時,我是這樣做的。
上課伊始,先請一個學生準確無誤地朗讀第一段,然後要求學生聽我讀,並用鉛筆在書上標出我讀錯或讀掉了的地方。我是這樣讀的:
【括號裏是魯迅先生原文中的字句,也是我有意讀錯或讀掉的。】
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多(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台,櫃裏麵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要(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在每碗漲到十文,—)靠櫃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要(買)一碟鹽煮筍,或者五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要(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都(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隻有穿長衫,才走(踱)進店麵隔壁的房子裏,買(要)酒買(要)菜,慢慢地坐喝。
我剛讀完,學生就嘰嘰喳議論起來,都爭著要講。此時,可謂學生正處於“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之時,請學生回答問題:我讀掉讀錯了幾處?你認為這些地方能不能讀掉或讀錯?為什麽?
學生興趣來了,也就顧不得大禮堂後麵坐著的二百多聽課老師了(那兩節課講讀課是1984年12月17日,為華中師大中文係見習生上的公開課,聽課人太多隻好在學校大禮堂上課),一個接一個地高聲闡述自己的看法。我隻是適時點撥一下,或反問,或提示,引導學生把這一段與全篇聯係起來回答問題。不僅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突破了教學難點,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能力。
回顧這一個教學片斷的全過程,隻花了十分鍾時間,而學生自己講就占了八分鍾。由此可見,結合教材內容設計教案,給學生創造討論問題的條件,學生不僅非說不可、有話可說,而且完全可以說好。通過討論,學生的思維活躍了,比較順利解決了學生理解這篇小說的難點,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要使學生在課堂上勇於參加討論,備課時,就要結合具體教材設計教案,使學生有話願說,有話可說。誘發學生討論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決定采用這種方法,是受語文實驗教材《閱讀》課本中“講讀課文”的“課後練習”的啟發,而設計的教案。那道練習題要求學生回答,下邊各句中加點的動詞用得好,說說好在哪裏。練習題的第一句“隻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麵隔壁的房子裏。”加點的動詞是“踱”,就在課文的第一段中。解決這個問題較好的方法就是運用換詞比較法。既然解決一個動詞的用法可以運用比較法,那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難點”,不也可以運用比較法嗎?
實踐證明,這種嚐試是成功的。
那兩節公開課快結束時,一個學生舉手提問:“文章最後一段說:‘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一句中‘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作者為什麽要這樣寫呢?”
我立即肯定地說:“對!她提出的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呀!這個問題怎麽解決?我們班肯定有同學能夠解答這個問題。”
幾分鍾熱烈討論後,一個學生站起來說:
“我覺得這一句可以這樣理解:這個‘大約’是因為孔乙己死了那麽多年,沒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大家隻能根據推測來判斷。推測的根據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說明他的死是帶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後麵用‘的確’。孔乙己在社會上沒有地位,也很窮,所以他死了就沒有人知道得那麽確切了,隻能用‘大約’這個詞說明。”
這個學生剛剛說完,下課鈴聲響了。全體見習生站起來長時間熱烈鼓掌,祝賀公開課圓滿成功。
學生在聽一聽、想一想、說一說、議一議之後,不僅能運用換詞比較法,理解這篇課文的重點和難點,而且還能聯係以前學過的課文進行比較推敲。如有的學生在討論時把“李忠摸出二兩銀子“(《魯提轄打拳打鎮關西》),與《孔乙己》一文中“他從破衣袋裏摸出四文大錢”進行比較,從而認識到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它的功能也不盡相同,它的意思也會發生微妙的變化。這種能力遷移,收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
公開課結束時,見習大學生的熱烈掌聲說明,誘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實在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能力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