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說三道四(36)閑聊《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後

(2020-09-21 05:55:30) 下一個

說三道四(36)閑聊《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後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的初中語文實驗教材,《閱讀》課本中有一篇文言文《鄒忌諷齊王納諫》,退休閑適,翻閱當年《教學後記》,浮想聯翩。

     先看原文: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複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裏,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麵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982年到1985年,我執教的語文教材改革實驗班,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分編型教材《閱讀》和《寫作》,這套教材比該社綜合型《語文》閱讀量大幾倍,同時明確規定,每周教學課時與統編《語文》課時一樣,都是六課時。為此,必須改革教法和學法。從開學第一天開始,我就要求學生背誦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提問詩”:“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隻在‘每事問’。”(《陶行知教育文選》第307頁)。要求學生預習時至少提出三個問題。

學生預習這篇《鄒忌諷齊王納諫》後,提出了許多問題。如:

古人怎麽可以有妻又有妾?妾真的怕“我”嗎?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怎麽翻譯?

曆史上真的有這件事嗎?

……

實驗開始階段,一般由我來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後來就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尋求答案。

第一個問題,首先肯定學生問得好。知道是古人才有妻又有妾,所謂妾,就是小老婆的意思。1950年4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這是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婚姻法,自1950年5月1日起施行。實行一夫一妻製。

第二個問題,“這就是在朝廷戰勝了敵國。”

現代漢語與古漢語的語序基本上是一致的,句子的主幹都是按照“主、謂、賓”的順序排列,定語在主語和賓語前麵;狀語在謂語前麵;補語在謂語後麵。這句古語中的狀語“在朝廷”後置,是古漢語常見現象。這些語法現象點到為止,學生多讀文言文後就能明白,不必多講。

第三個問題,告訴學生這篇文章中的人名、國名都是真的,這個故事的真假沒法考證,但是,故事內容所講的道理卻意義深遠,發人深省。

首先,不論是王,還是臣,即或是民,都要學會“暮寢而思之”。“思”就是“思考”,思考什麽呢?“美我者”,“私我也”、“畏我也”、“欲有求於我也。”

其次,都要學會“由此觀之”。即由此及彼的聯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如果為“王”,要像齊威王那樣,“群臣吏民能麵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如果為“臣”,要像鄒忌那樣,敢於在王麵前諫言。

那個“齊”國,因了齊威王和鄒忌,而“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曆史有驚人的相似,唐朝因了唐太宗和魏征,而有“貞觀之治”。

那麽,作為“草民”,不知高層原委,當然不得妄議,但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作為中小學教師,麵對四五十個正在成長中的學生,鼓勵他們像孔子那樣“入太廟,每事問”,就可能在課堂上問得你束手無策,甚而至於麵紅耳赤,怎麽辦?此時,尤其要有好的心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為師者一生的期待,是好事!應該為此而高興!如果真不知答案,就如實告訴學生,相信學生會更尊敬這樣的老師。

還記得,我在上另外一節課時,有十幾個外地老師來聽課。我剛剛給學生講完課文中幾個詞語,一定要注意區別平舌音和卷舌音,接著要求學生朗讀課文,按豎行一人讀一段。沒有想到,我這個武漢人,把“豎行”的“豎”說成了平舌音,我的學生們齊聲高呼“豎shu”。我立即表揚他們活學活用、立竿見影!課堂教學因此更加活躍!

我的這批參加語文教材改革實驗的學生們,他們不唯上、不唯書,不管是哪位名人的文章,他們都敢質疑,比如上葉聖陶老先生的《牽牛花》一課,學生就在課堂上問:“《牽牛花》全文都是寫它依附別的東西向上爬,葉老為什麽還有讚美它?”

他們也不管有多少人來聽課,隻要覺得自己還不懂,就敢在大庭廣眾之中提出問題,公開向老師質疑問難,而且善於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勇於即席答辯。1984年12月17日下午,初三上學期,應華中師大中文係見習生的要求,舉行了一次有近三百人聽課的大型公開課,講讀《孔乙己》這一課。課堂上有這樣一個討論的片斷:

學生(1):文章最後一段說:“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一句中“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作者為什麽要這樣寫呢?

老師:對!她提出的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呀!這個問題怎麽解決?我們班肯定有同學能夠解答這個問題。

學生(2):“大約”是修飾“孔乙己的確死了”這一句,而“的確”隻是修飾“死了”這一個詞,它們修飾的範圍不同,所以說它們並不矛盾。

學生(1):既然孔乙己的確死了,為什麽還要用“大約”來修飾呢?

學生(2):我們在《寫作》書中學過,一個病句,不但要看它是否有語法錯誤,還要看它是否符合語言習慣。任何人一聽這句話,都覺得是通順的。(學生笑)

學生(1):魯迅是一個大文豪,他也懂語法,為什麽他要明知故犯呢?(學生大笑)

老師:如果他要明知故犯呢?

學生(1):他不會故意說錯的。(哄堂大笑)

學生(3):我覺得這一句可以這樣理解:這個“大約”是因為孔乙己死了那麽多年,沒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大家隻能根據推測來判斷。推測的根據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說明他的死是帶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後麵用“的確”孔乙己在社會上沒有地位,也很窮,所以他死了就沒有人知道得那麽確切了,隻能用“大約”這個詞說明。

這個學生剛剛說完,下課鈴聲響起了。我宣布下課,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若問這些學生當下怎麽樣?我非常欣慰地告訴大家,他們不論在哪裏,做什麽,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附錄】學生朱清華的一封信(湖北省語文實驗班期末考試作文題)

敬愛的李老師:

在我們所學的各門課中,我最喜歡語文課,而在您給我們上的幾百堂課中,我們初二上學期學的第二十六課《散文二篇》最為動人,使我很難忘懷。

那時正是十一月,深秋時節,在上課的前一天下午,您在班上宣布,明天有人來聽語文課,還說這一次研究課規模很大,有一百多個學校的校長、主任要來聽課。這不僅是我們平生遇到的場麵最大的一次研究課,就是李老師您自己也許是第一次遇到吧。您又要求我們,事前要好好預習,明天回答問題舉手要大膽,說話要大方,吐詞要清楚,錯也要錯得明白。

我聽了,心裏總有點發怵。我想,這次研究課您都可能是第一次碰到,會不會因為緊張而講不好?我自己回答問題會不會出現錯誤?就這樣,我心事重重地回了家。晚上,我做完作業後,把課文反複朗讀幾遍,在提問本上認真地提了問題,才安下心來。第二天,我早早趕到學校,把課文反複讀了幾遍,上課鈴就響了。我們趕到物理實驗室一看,呀!坐著這麽多人呀!不僅座位後麵坐滿了人,走道上坐著人,而且講台周圍的一點點地方也坐滿了人,我們進去都很困難,是擠進去的。就這樣,我們在一個水泄不通的人堆裏開始上課了。您走了進來,滿麵紅光,整個臉龐都充滿了信心,看不出一毫畏懼,但臉上掛著一絲疲倦。您一上課,就點了包括我在內的四個同學,把《牽牛花》朗讀一遍。我朗讀的是第三段。我鎮定地用清晰的聲音把第三段朗讀了一遍,接著,其他同學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務。您很高興,又要同學們提出對這篇文章的疑問。同學們一看您那麽鎮靜,都一個個大膽地舉手,爭先恐後地提出自己的問題。這樣,整個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了,分析結構時,也象平常上課那樣,大家討論十分熱烈,連成績不太好的同學都能暢所欲言。您的講課,思路十分清晰,重點十分突出,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講起來有條不紊,得心應手,那生動的講解,清晰的思路,好象把同學們帶入了葉聖陶爺爺的家,和他見了麵,看到他種的生機勃勃的牽牛花一樣。這時,同學們的積極性真正被激發起來,好像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完全忘記了課文以外的事情。鈴聲響了,好像把我們從夢鄉中拖出來一樣,下課了。不知為什麽,這節課過得這樣快。

你取得了這樣大的成功(我是這樣認為的),我認為這與您平常每堂課都認真準備,嚴格要求同學,成功地去掉我們各種不好的心理因素分不開的,這樣,您講起課也就得心應手,同學們配合默契,課講得十分成功。我從這堂課,看到了您一絲不苟的精神和強大的自製能力,以及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這堂課,使我更加信服您,敬佩您!我將永不忘記這堂課。

      此   致

敬禮

                                                                             你的學生:朱清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