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三道四(37)人生要到六十歲才能懂事
據說,前鐵道部長劉誌軍在秦城監獄,對指定為他辯護的律師錢列陽說:“二十年前,國家主席李先念對我說:‘人生要到六十歲才能懂事’”。
其實,這就是孔子說的“六十而耳順”。
這句話源自《論語·為政》,是孔子在60歲時,對自己所達到的人生狀態的一個自我評價。原文是"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雖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聖人,但後人往往把孔子的這些自我評語,作為人生不同階段所應達到的生活理想狀態。
關於“耳順”,東漢末年儒家學者鄭玄注曰:“耳聞其言,而知其微旨”。是說聽人所言,能懂得隱涵於言辭之內微妙的意旨,言辭之外尚未說出的深意。鄭玄注義可說是最早的解釋了,具有相當的權威性。
清·焦循《論語補疏》曰:“耳順即舜之察邇言,所謂善與人同,樂取於人以為善也。順者,不違也。舍己從人,故言入於耳,隱其惡,揚其善,無所違也。學者自是其學,聞他人之言,多違於耳。聖人之道,一以貫之,故耳順也。”以舜之察邇言具體事例說孔子此句。舜帝能明了淺近的言辭中所蘊涵的深義。所謂善與人同,說的是能以一己所持的正確意見不排斥他人的正確意見,能以公認為正確的意見為標準,求取他人意見中符合標準的正確意見。順,就是通達不違礙,入耳即入心。不固持自己的異義,能采納他人的意見,那麽無論什麽話聽來就不違於心、不逆於耳,能夠從他人的意見中分辨出正確的看法予以表揚,又能從他人的意見中分辨出不正確的看法,甚至十分錯誤的說法不予計較,不斤斤縈懷於心,這樣就能順利通達,入耳入心。
1987年第一次評高級職稱,時年42歲,剛過“不惑”之年,我成了學校“有爭議”的人。“耳順”之年的恩師陳治平老師與我的一席談話,讓我終生難忘。他說,一個人活在世上總是要做事的,總是要說話的。那麽,該怎麽說,該怎麽做呢?該怎麽處理好說與做的關係呢?他說,世界上的事情是非常複雜的,說與做的關係也是非常複雜的。有的事情要做了再說,有的要說了再做;有的事情做了也不說,有的說了也不做;有的事情要邊做邊說,有的要邊說邊做;總而言之,一定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采取不同的應對方式,就不至於引起矛盾。
“六十而耳順”,是孔子對於自己在60歲時,所達到人生狀態的自我評價。後人從中省悟到聖人也好,凡人也好,要做到“耳順”,隻有到了六十歲才行。這也就告訴我們,人生經曆之重要。
然而,這並不是說所有人,人生經曆了六十年就能做到“耳順”。所以,清焦循在《論語補疏》中補充說明:“耳順即舜之察邇言,所謂善與人同,樂取於人以為善也。順者,不違也。”
聖人舜帝能做到“耳順”,但高中語文課本中有一篇文言文《召公諫厲王彌謗》,那位厲王就做不到“耳順”。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彌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朦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行善而備敗,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王弗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這篇文言文是高中《語文》課本中的一篇,凡具有高中以上學曆的人,即使忘記是否學過,現在也應該能基本讀懂,我就不必再把它譯成現代文了。大家隻要記住重點是:“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在網絡如此發達之今日,“防民之口”更是防不勝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