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54) 辯證思維與語文教學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個成語。源自《淮南子·人間訓》中的一個故事。
在靠近邊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術數的人。他家的馬自己跑到胡人那裏去了,大家都來慰問他。這位父親說:“為什麽就知道不是福運呢?”過了幾個月,他家的馬帶領著胡人的駿馬回來了,大家都祝賀他。這位父親說:“為什麽就知道不是禍端呢?”家裏有錢又有駿馬,他的兒子喜歡騎馬,有一次從馬上摔下來折斷了大腿骨。大家都慰問他,這位父親說:“為什麽就知道不是福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侵入邊塞,男子健壯的都拿起弓箭參戰,塞上參戰的人,十個死九個,不死的都是重傷。唯獨他的兒子因為腿摔斷了的緣故,父子得以保全性命。所以福可變為禍,禍可變為福,這其中的變化難以捉摸,深不可測。
《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成語“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的原文。
老子生卒:約公元前571年---約公元前471年。
淮南子中的那個故事是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時期的。
總之,這兩個充滿辯證思維的成語故事都是兩千多年前的了。可見,辯證思維是曆史悠久的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是東方思維的特點。
著名科學家高士其給張光鑒著《相似論》寫的序言中說:
我們生活在科學的世界,我們更生活在規律的世界,每一件事都有其規律可循,科學本身就是在遵循規律,運用規律上的勞動創造。世界上的事物,雖然千姿百態,但究其內在的本質,都有其相同的哲理。當我們摸清了事物各自迥異的個性後,就需要開始去尋找它們內在的共性,這才是一個明哲、智慧的作法,也是認識事物的最好途徑。隻有這樣才能掌握大自然的運動規律,從而站在哲學的高度,通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的真諦。”
曆史發展到現代,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說,形象思維、抽象思維、靈感思維是三種普遍的思維形式。具體人的思維,不可能限於哪一種。解決一個問題,做一項工作或某個思維過程,至少是兩種思維並用。兩種,就是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所謂三種,就加上靈感。思維科學作為基礎科學就要研究三種思維的形式及其規律。關於抽象思維,現在形式邏輯搞清楚了,至於辯證邏輯還是不清楚。有許多談辯證邏輯的書,總是經典著作中辯證法的那幾條,而具體怎麽用,就沒有了。
科學家都說不清楚的事情,我們就不必去糾結那些名詞術語了,我們就研究怎麽在教學中運用辯證思維。
辯證思維最基本的有三種:歸納演繹;抽象具體;分析綜合。
何謂“歸納演繹”?
蘋果、梨子、香蕉、西瓜等等,統稱之為“水果”。說簡單一點,由蘋果到水果,運用的是“歸納法”;逆向思考,從水果到蘋果,就是“演繹法”了。
何謂“抽象具體”?
“水果”是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吃不到。隻是一個概念而已。 蘋果、梨子、香蕉、西瓜等等,就是具體的,看得見,摸得著,吃得到。
何謂“分析綜合”?
分析是把事物分解為各個部分、側麵、屬性,分別加以研究。是認識事物整體的必要階段。
綜合是把事物各個部分、側麵、屬性按內在聯係有機地統一為整體,以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分析與綜合是互相滲透和轉化的,在分析基礎上綜合,在綜合指導下分析。分析與綜合,循環往複,推動認識的深化和發展。一切論斷都是分析與綜合的結果。
分析和綜合最能體現錢學森說的:“具體人的思維,不可能限於哪一種。解決一個問題,做一項工作或某個思維過程,至少是兩種思維並用。兩種,就是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所謂三種,就加上靈感。”
這三種基本思維方法,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隨處可見。而邏輯思維中的辯證思維方法是用得最為普遍的,尤其在恢複高考以後的作文考試中,幾乎每年的試題都要考核高中畢業生的思辨能力。
2013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題是:“你注意到了嗎?裝鮮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裝礦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圓瓶子,裝酒的圓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裏,方圓之間,各得其妙,古詩雲:方圓雖異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謂:上善若水任方圓。以方圓為話題,根據此材料,題目自擬寫作文”。
那一年華中師大一附中的毛平陽老師,請我幫他的朋友輔導一附中藝術班的學生肖唅。該生的專業考試已經在中央美院通過了。我在輔導過程中讓他做的作文題剛好與高考題相似:做事要堅持行“方”的原則,做人還要有“圓”的潤滑功能。請你以“方”“圓”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該生當時在規定時間內寫完後,我曾當麵予以批改。那個叫肖唅的學生在考場看到高考作文題第一眼,就非常興奮。考完後感覺很好。成績也非常理想,後來被中央美院錄取了。
肖晗現在紐約布魯克林普瑞特學院讀室內設計專業研究生一年級。
這個學生的成功也許隻是個案,也純屬偶然押對了高考作文題。然而,偶然之中也有必然呀!那必然就是,我們高度重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
回顧往事,1985年,我執教的語文教材改革實驗班初中畢業時,在沒有任何複習準備的情況下,學生參加當年高考語文單科測試,高考語文平均分超過應屆高中畢業生一分多。這足以說明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必定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文水平。
附錄:
1986年高考作文題《樹木·森林·氣候》,
一棵樹不能改變氣候,隻有森林才能改變氣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果溫度濕度適宜,樹木就迅速生長起來,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現,會使氣候變得更好。
這裏說的是一種自然現象,社會生活中的某些現象也有類似之處。請從現實生活中選擇一個有意義的話題,用上述現象作比喻,發表自己的見解。全文不少於600字。副標題自定,寫在橫線上。
請從現實生活中選擇一個有意義的話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全文不少於600字,副標題自定。
我班學生參加測試時寫的滿分作文:
《樹木·森林·氣候》
——談“他們都是錢學森”
最近,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回答香港記者關於中國人才嚴重外流問題時,說過這樣一句話,“他們都是錢學森,錢學森是會回來的。”這短短一席話,在全國激起軒然大波。許多報刊、雜誌爭相評論,一時間人才外流問題成為全國的熱門話題。
對錢學森說的這句話,人們褒貶不一,更有甚者,一些人對那些“外流人才”破口大罵,總之是貶多於褒。
的確,中國要實現現代化,需要人才,正像要使氣候變得更好,需要大片的森林一樣,我們的祖國需要大批的留學生回國參加四化建設。是的,修瑞娟回來了,劉晨輝回來了,還有一些留學生也回來了。但這隻是一棵棵的樹木,還未形成森林。“一棵樹木不能改變氣候,隻有森林才能改變氣候。”因此,人們迫切希望,大聲呼叫:“回來吧,人才!”然而似乎是呼聲強烈而應聲渺茫。不但一些人才沒有回來,反而又有一些人才向外流走。著名指揮家鄭小英痛心地說:“我親手培養的五個‘卡門’,已經走了四個。”於是,一些人憤怒了,紛紛斥責那些“外流人才”是“崇洋媚外”,是“敗類“,更多的人對此是憂心忡忡。然而,此時我想問的是,這些同誌在斥責,在憂慮時,是否曾經這樣想過:”形成一片森林????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果溫度濕度適宜,樹木就迅速生長起來,形成茂密的森林“。
再看看現實又為那些人才回國準備了怎樣但“溫度”和“濕度”呢?難怪一些人才委屈地說:“我們不是不想回國,誰不愛自己的家鄉,誰不愛自己的親人?但是,我們回國後也許會放棄自己的專業,因為國內暫時缺乏這樣先進的設備和條件。”
再說有些回國了的留學生又受到什麽待遇呢?前不久《文摘周報》上登載了一個留學生回國後,由於領導不學無術,竟搞得他專業不對口,“英雄無用武之地”。試想,這樣對待留學生,人才還願意回來嗎?
我相信錢學森但話,“他們都是錢學森,錢學森是會回來的!”
大家一定還記得,錢學森回樓時,是因為黨和國家關心他,支持他,千方百計為他創造條件,才使他——“中國導彈之父”有了大展宏圖的可能。
現在,隻要我們全黨、全社會都來為當代的“錢學森”創造和提供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錢學森會回來的”。因為有了適當但“溫度”和“濕度”,“樹木就迅速成長起來,形成茂密的森林”,而“大片森林的出現,會使氣候變得更好”,那麽,中國實現現代化便為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