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三道四之七 一葉知秋
深秋時節,公寓樓門前小花園的紅葉漸漸紅起來了。小路上隨處可見散落的樹葉,不禁想到成語“一葉知秋”。
“一葉知秋”這個成語,意思直白,就是說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查其出處,《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眾所周知,春夏秋冬是指地球一年的四個季節,是地球圍繞太陽運行所產生的結果。這是科學發展到今天的常識,但是古人對大自然的認知,卻大多憑的是直覺來感知。“一葉知秋”是如此,還有對天氣的認知,如“月暈而風”“礎潤而雨”等,古人通過觀察天文地理、氣象物候,來感知自然變化,見微知著,莫不如此。從中既可以窺探出古人如何以人之理性追問自然現象之規律,又展示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莊子闡述,後被漢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係,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既然如此,秋天來了,天氣轉涼,順應自然規律,就必須穿秋褲了。這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也能做到“一葉知秋”,“見微知著”。
例如,中小學老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及時發現學生學習的難點,然後,因勢利導,幫助學生解決困惑呢。
先請看一段初中語文《孔乙己》的課堂教學實錄:
學生在老師講完課之後。舉手要求發言。
學生(1):文章最後一段說:“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一句中“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作者為什麽要這樣寫呢?
老師:對!她提出的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呀!這個問題怎麽解決?我們班肯定有同學能夠解答這個問題。
學生(2):“大約”是修飾“孔乙己的確死了”這一句,而“的確”隻是修飾“死了”這一個詞,它們修飾的範圍不同,所以說它們並不矛盾。
學生(1):既然孔乙己的確死了,為什麽還要用“大約”來修飾呢?
學生(2):我們在《寫作》書中學過,一個病句,不但要看它是否有語法錯誤,還要看它是否符合語言習慣。任何人一聽這句話,都覺得是通順的。(學生笑)
學生(1):魯迅是一個大文豪,他也懂語法,為什麽他要明知故犯呢?(學生大笑)
老師:如果他要明知故犯呢?
學生(1):他不會故意說錯的。(哄堂大笑)
學生(3):我覺得這一句可以這樣理解:這個“大約”是因為孔乙己死了那麽多年,沒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大家隻能根據推測來判斷。推測的根據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說明他的死是帶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後麵用“的確”。孔乙己在社會上沒有地位,也很窮,所以他死了就沒有人知道得那麽確切了,隻能用“大約”這個詞說明。
我們可以看到,老師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學生(3)正確回答了學生(1)提出的問題。值得研究的是,當學生提出這個問題時,老師必須立即判斷“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這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要迅速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這就需要老師長期堅持“用心”研究教材,了解學生,才能在課堂上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發現關鍵所在,因勢利導,解決問題。
由此可見,由“一葉知秋”到“見微知著”,隻有“用心”才行。不論是“月暈而風”,“礎潤而雨”,還是“一葉知秋”,都是古人長期觀察、用心研究大自然之後,發現的自然規律。不論我們做什麽工作,隻要用心去做,持之以恒,是完全可以做到“一葉知秋”“見微知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