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教育隨筆36 說說“禮、義、廉、恥”

(2018-04-09 13:50:05) 下一個

教育隨筆36

                            說說“禮、義、廉、恥”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是兩千七百多年前振興齊國,成就霸業的一代英才管仲的千古名言。他說:“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愈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

他這裏說的:

“禮不愈節”,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禮”不能越出應有的節度,也就是說人的思想行為不能超出社會道德規範的底線;

“義不自進”,就是自己不推薦自己,即使自己的思想行為符合道德標準也“不自進”;

“廉不蔽惡”,就是在社會生活中不隱瞞自己的缺點錯誤,不論做什麽都要做到廉潔不貪;

“恥不從枉”就是不與不正派的人在一起,就是說做人要知羞恥。

所以說,隻要人們的思想行為不超出社會道德規範的底線,那麽社會就安定和諧;老百姓使自己的思想行為符合道德標準就不會有“爾虞我詐”的行為;如果大家都不隱瞞自己的缺點錯誤,做到廉潔不貪,那麽,人們符合道德規範的行為就完備了;如果大家都不與不正派的人在一起,都知羞恥,那麽,社會上就不會出現壞人壞事了。他認為“禮、義、廉、恥”與法相比,比法更為重要,把它們認作支撐國家大廈的四根柱子。由此可見,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是多麽重視“禮義廉恥”

五代史馮道傳論在解讀管仲的“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時說:“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他從統治者“治人”和被統治者“立人”兩個方麵來強調“禮義廉恥”是“大法”和“大節”。我們不否認,自古以來,曆朝曆代的統治者都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闡釋“禮義廉恥”,但是,縱觀我們上下幾千年的文明史,不難發現,從大的方麵講已經建立了一套非常完整的係統的社會道德規範,所以被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從小的方麵說,又有非常具體的可供人們學習的符合社會道德規範的宣教如《三字經》,還有可供人們學習的傑出人物的典型實例,如《孟子曾欲休其妻》等等曆史故事。

故事說:有一天,孟子的妻子獨自一人在房間,踞坐在地上休息。(“踞坐”又叫“箕踞”,就是兩腿象八字形一樣分開蹲坐在地上。這種坐姿在古代是非常不禮貌的,說“箕踞為傲慢不敬之容”。)恰恰在這時,孟子突然回家,看見妻子那樣坐著,心裏非常不滿,就對母親說:“這個婦人不講禮儀,請允許我把她休了。”

孟母:“什麽原因?”

孟子:“她踞坐在地上。”

孟母:“你怎麽知道的?”

孟子:“我親眼看到的。”

孟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後,便說:“這是你不講禮儀,而不是你妻子不講禮儀。《禮記》上說,將要進門的時候,必須先問誰在房間;將要進廳堂的時候,必須先高聲傳揚,讓裏麵的人知道;進門以後,必須眼往下看。《禮記》之所以這樣講,為的就是不讓人措手不及,無所防備。而今你到妻子閑居休息的地方去,進房間沒有聲響,人家不知道,因而讓你看到了她踞坐在地上的樣子。這是你不講禮儀,而不是你妻子不講禮儀。”孟子聽了母親的教導後,立刻認識到此事表麵上是妻子不對,實際上是自己錯了,於是責備自己而不再去指責妻子了,更不提“休妻”之事了。

“孟母三遷”的千古美談,告訴我們孟母非常重視子女受教育的環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孟母還高度重視對子女的道德規範教育。她不僅知書達理,而且嚴格按照當時的社會道德標準,規範子女的行為。這不能不說是孟子成為一代人傑的重要原因啊!

孟子雖為亞聖,還難免在思想行為上有瑕疵。說穿了就是從自我中心的立場,來要求他人。雖使用客觀道德“禮義廉恥”的規範標準,去衡量與批判他人,若是缺乏包容與諒解,可以想像他的家庭夫妻關係,恐怕未能達到和諧。然而包容而不包庇,衡量而不論斷,需要的是以“天心”來超越“我心”,以“愛心”來落實“道德”,這也是今天所缺少與需要的。

我們常常說,家庭是社會的縮影。管中窺豹,我們從孟母說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到古代社會關於“禮義廉恥”的教育是多麽深入人心啊!還可以看到當時社會關於“禮義廉恥”的規範是多麽明確具體啊!用現代時髦的話來說,具有非常強的可操作性。但願我們能從這個小故事中,明白在現代社會中真正實踐“禮義廉恥”的大道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