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讀
素讀這個詞是聽崔永元在一次談讀書時說的,借用在這裏有幾個意思:
1.淺讀,從字麵直接理解,不引申研考。《道德經》是值得反複讀一生的書,"素讀"也有點因讀不懂而自嘲的意味。
2.以平常心讀,不帶俯仰之心與偏見。
3.《道德經》文字晦澀複雜,強調的 “道” 超過常識邏輯,必須感悟,無法推理而得。素讀是明白哪些地方讀不懂,也不因某些不懂而忽視了對整篇要旨的理解。
二.版本
《道德經》曆來被奉為人文經典,是中華民族土生土長的文化與思想源頭之一,原文隻有五千餘字,分81段或章節,兩麵打印出來隻有三頁紙,嚴格說不算是書,是一篇文章。而它在世界上被不斷地翻譯成各種文字,版本之多據說僅次於《聖經》,注釋研究的書都比原文長很多。
如許多人一樣,《道德經》的名字聽到過,卻沒有讀過。到了而立之年,在英國讀書期間,某日在書店裏看到英文版的《道德經》,是R.L. Wing翻譯的,1986年紐約Doubleday出版。它有中英對照,毎個章節都配有中國字畫,以及譯者的加注,覺得對理解很有幫助,副標題更有吸引力:The Tao of Power, Lao Tzu’s Classic Guide to Leadership, Influence, and Excellence. (道的力量,老子對領導力,影響力和卓越的經典指南),於是選購了它。轉輾到了美國,也一直帶在身邊,時而翻看,還練習書法抄寫了許多章節,但是讀讀放放,一直未完整讀下去,也未甚解。
近兩年發願再多讀些經典,接觸到網上發表的《德道經》新書,係熊春錦先生對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甲、乙兩個版本的注解,因其抄寫年代比廣為流傳的晉代王弼注釋通行本要早四百年,被視為更接近原著,並在"德、道"題目、章節次序和文字上有許多不同,而相較通行本,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600,於是索性將Wing譯中英對照版及王、熊版一起通讀對比。
比較之下,驚奇地發現Wing版中所引原文雖然基本上是王弼通行版的,譯者卻重新加了標點符號,與通行版有很多出入,英文版文字非常美,一些內容卻因標點不同而完全解讀不同。而王、熊版本注解意釋不僅也有許多不同,兩版都常有語焉不詳之處,尤其是王版,因是文言文,簡約甚至一筆帶過的地方令人陷入另一層困惑,需要注解其注解才能更明白。熊版對帛書古字解析深透,義釋卻不全且不是直譯。倒是英文版直白易懂得多,除了因標點不同導致的翻譯內容不同的句子,其它部分提供了比中文注釋更有益的參考。
因為原書已失,傳抄多誤,這已從多處出土古版本中反複證實。郭店楚墓竹簡《老子》,敦煌發現的版本與馬王堆帛書甲、乙本均是德篇在先,因它們抄寫的時間比王版早,故學士們稱更接近原著,而王弼本為代表的通行本對原文進行了修改編輯,導致一些文字發生了質的變化,包括將道篇置前。但既然沒有原著,誰抄誰的?僅僅出土的版本抄寫年代為先就可以結論它更接近原版嗎?王弼版是不是基於類似帛書、甚至更早的版本編輯而成,也未考知。傳說中老子出函穀關被留成書,發生在春秋時期,後來到秦代才統一了中國文字,王弼是更後世的魏晉學者,通道教,也應更精通古漢語,他的編輯版最完整,也是經過一千多年時間考驗的。既然帛書等古本不但殘缺,所用古文字也考證得一字多義,學士們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加標點到加章節題目都大相徑庭,誰能肯定誰更接近老子的本意,恐怕是即使是發現了原著也爭論不休的話題。
思及此,素讀之心更放寬了一些。
三.章節
關於德、道在標題中以及81個章節次序,有多重要呢?其實這些章節似乎各自獨立,自成其說,關於"道","德"的內容分?全書之中,並沒有清晰的分類痕跡,原書也許根本沒有標題,道德分篇大約也是後人的加注,這大概是有些人索性稱此書為《老子》的緣故。
曆來學士們揣摩各章節間的可能聯係,Wing先生有意思地以左、右腦思考模式整理出兩個答案。西方哲學講究的是邏輯思辨,是左腦控,在某種假設下用多章不同角度層次的論證,作出結論。他依此分析,將81章打亂,按他所理解的內容重新排列成六個部分,按其英文意譯回中文,分別是:
論道(章節:4,6,11,14,25,34,40,41,42,73)
覺悟(章節:5,8,12,13,16,18,35,38,45,50,52,54,56,71)
和諧(章節:1,2,9,10,15,20,22,23,33,44,49,70,76,77,79,81)
領導(章節:3,17,19,26,28,37,39,57,58,60,62,65,66,67,68,72)
處世(章節:24,27,30,31,36,46,53,59,61,69,78,80)
無為(章節:7,29,32,43,47,48,55,63,64,74,75)
這樣的分類其實是對讀者有益處的,它歸納內容類似的章節,使似乎無聯係的段落有了某個主題,有助理解。當然,同樣因為理解常常不同,對如此分類也會有不同見解。
Wing先生的右腦說,是用感知來觀察體驗一個事物的看似不相關的整體,這對於用慣了左腦的人也近乎玄了。但有意思的是Wing先生和其他一些學士們認為《道德經》的章節與《易經》有關,可能就是對《周易》每一卦主題的詮釋。有人說《道德經》就是一部闡釋《周易》思想的著作,而洛書圖解周易正是破解老子的鑰匙,比如57章對應鼎卦,解讀"正",48章對應損卦,解讀"損",等等。這對於啃《道德經》已吃力的讀者,要想懂得周易,太玄經,洛書圖解,就太"鑽"了吧,中國古人對宇宙規律的深刻認知和記錄,雖然蒙朧,玄之又玄,其意象卻與現代天文物理有點"莫逆之交"的味道,但那畢竟是一個更宏大得也許永遠都不能窮盡的大課題。先讀懂洛書圖解易經,再讀懂老子,顯然是不實際的。
思及此,再一次放寬了"素讀"之心。
四. 道德
在很多人心中,尤其是在西方,道教(Taoism) 被認為是一個宗教。《道德經》作為道教的源頭,原沒有宗教的意義,它既沒有立神,也沒有對神的膜拜。全文雖分81章,其實是講了三個要點:道、德的概念,以及人所應遵循的行為原則,這是一本哲學與社會學的著作。以老子這樣的先知先覺,這樣分章而沒有某種意義上的結構,是不可思議的,說它對應周易的卦,雖無法考證,卻是有道理的,這都是中國古人對宇宙和自然法則的獨到而深刻的經驗認知。
這個法則規律老子說是"道"(如1,4,14,21,25,37,77等),這許多章段論道,但都自稱無法解釋清楚,看不清,摸不著,道不明,老子開篇就聲明"道可道非常道?","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但能感知它的存在,而且是主宰世界和人的能量。在那個可能根本不知道地是個圓球,存在於太陽係的時代,中國的先知沒有把這個神奇,無法解釋的宇宙規律擬人神化,隻是說很玄妙。現代物理雖然不斷探索提高了人類對自然宇宙的認知,其實也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僅僅是認知的範圍更大了一些。如果宇宙是無限的,人類的認知永遠是有限的,從數學上說,任何有限對之於無限都是趨零。人類如果真正理解這個意義,也就不至於太過狂妄了。
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是老子思想的最偉大之處,簡單地說,人隻能順天應時,而不能勝天,與自然規律相悖,是要被自然懲罰甚至滅亡的。中華土生土長的文化,作為人類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沒有真正的宗教觀,敬的是天地,源頭不始於老子,而《道德經》無疑是其最重要的理論基石之一。
人應順天就是有德積德(如2,8,9,10,26,27,28,38,39,45,51,55等)。老子的德觀主張虛、無、柔、弱、靜、雌、陰,拙,訥,全麵取被動之態,不強行抵觸,即不與道爭,德就是一種能夠悟道的行為,而唯有取這種被動的勢式才能悟道,達到最高境界的與道接近而合一。最好的比喻是像水一樣:"上善若水"(8),"為天下溪"(28),"天下莫柔弱於水"(78)。德形成一種影響與和諧世界的能力,生活在樸素和經驗豐富的存在中,老子認為這種天然所成的能力是真智慧,高於後天說教學習的知識。
老子的這個思想與釋家佛教有些不謀而合,後者指出人性中的"貪、嗔、癡"是苦厄的根源,講"空"的般若,與老子的無欲,守靜,悟道是相同的哲理。所不同的是佛家主張出世,不食人間煙火,傳統上說道家也主張出世,其實不然。
五.治術
《道德經》通篇貫穿著治國統民的方略,如同儒家教,分明也是一套"君王術",無處不用"聖人"是怎樣做的來敲打統治者。這聖人是不是統指如傳說中的堯舜這樣的聖君,不得而知。雖然《道德經》具有為人處世的普遍哲學意義,它的寫作對象無疑是統治者,而不是普通百姓。
老子甚至是這樣看待百姓的:"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3);"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5);"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安其居,樂其俗,??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79),這些弱民、愚民以求安定的思想,似乎被商鞅學到了一部分,是其"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貧民"五大馭民術的一部分思想。
儒教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人生遞進的步驟,陽剛主動,積極進取,獲取功名,與道家主張的方式無為,無欲,"慈、儉,不為天下先"(67)相反。老子也認定"故立天子、置三公"(62),不是無政府主義,更不是以出世之心修為人間事,隻是要"雖有拱壁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62),即君王應該順應天道,天道本應是人間事而已。
"無為而治"大概是被引用得最多的老子思想,老子多次專寫"無為"(3,37,38,48,63),也許是最關鍵詞之一,但如果理解成不作為,那就徹底誤會了。熊春錦先生解釋了"無"字,是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漢字。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蓋其義謂上通元始,故其字形亦用元篆,上母於一”。王筠《說文句讀》: “此說字形也。元在二之下,無之一豎撇通於二之上,故雲然”。在道家觀念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42),一是天,二是地,三是"三元"或物、體、質,一之前是零,是無極的道,所以"無"即道之象意。在古漢語中,"無” 與 “無” 通假近義,"無"的意思是"沒有",這兩個字也許在《道德經》的傳抄過程中被混淆互用了,以至人們多解"無為"為不作為。從書的全貌看"無為"是怎樣用的,不難理解它是指依道而為,不妄人為。老子主張的也不是消極,實在是告誡統治者要懂得"道法自然"而為之,隻不過這種積極是與人類"進程"的大趨勢相向而行的。倒底哪個方向是順?或是背?這個哲學話題是人類應該再作思考的。
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聃十分看不起孔子的那一套,而孔子極敬仰他。"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誌,是皆無益於子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共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所肯定的"其言在耳"大概指的是禮信仁義吧。
太史公還總結說:"老子所貴道,虛無,因應變化於無為,故著書辭稱微妙難識。莊子散道德,放論,要亦歸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於名實。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礉少恩。皆原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
六.理想
司馬遷是有深度認知的,老子之深遠,成為百家思想的源泉之一。
老子真是苦口婆心,用各種比喻解釋道、德的本質,以及它們的陰陽關係,一整套的辯證法,向世人,尤其是統治者曉以曆害,指點迷津,指出如何順道,順道而行,一切都變得容易又美好的道理,警告違背道而亡的後果,還好笑自嘲地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70),這麽簡單的話,容易做的事情,普天下的人怎麽就不懂呢!
但是中國沒有,秦漢一統中國之後,君王漸漸明白要有一套治國的理念,"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遇到大才子董仲舒,董氏的《天人三策》提出"新王改製,大一統,興太學,舉賢良,尊儒,更化"五大要點,成功地配合了君王,大國家和人民的社會"需要"。漢靈帝正式把儒教定為國教。唐宋之後,儒教更加根深蒂固,成為二千年帝王和群儒駕輕就熟的完善體係和工具。
人類世界也沒有,如西方文化完成了神權到人權,文藝複興,工業革命的過程,科技成指數性發展,對於社會的治理與穩定,建立在以宗教為基礎的道德倫理,和以民主法製為基礎的分權憲政上,成為影響甚至主導世界的人文思潮。資本主義的貪婪,對功利的膜拜,是其最大的弊病,更是個走不出去的死胡同。
在老子看來,這些全是倒行逆施,是人的物欲驅使下的演變。而老子的治世說幾乎就是要人活得原始淳樸,抵抗欲望,"小國寡民"(80)。這之所以得不到實施,是因為太理想主義了,完全不照顧人性中私欲的天然傾向。既然人的欲望天生而來,讓人自覺地去抵禦,是做不到的。老子沒有想到這一層,於此點而論,老子的道德經雖然被後人奉為經典,它的成書目的卻失敗得很。於是老子自己也歎道"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被褐懷玉"(70),他無奈而失望地出了函穀關,不知所之。
試問,如果真能如老子所建議的去實踐,人類是不是不會有經久不休的大戰,在沒有核彈,化武,轉基因食品,環境汙染,資源虧缺,人口巨增,欲望橫流的另一種社會,世界是不是會更美好?今日世界的發展趨勢,是不是將人類引向毀滅的災難?理解並認同者,就明白老聃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先知之一!
七.歸途
"知不知,尚矣; 不知不知,病矣。 是以聖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71,通行本此段多處字誤),是說:明白自己所不知道的人是有智慧的,不明白的是有病啊,所以聖人之所以不得這種病,是因為他憂患自己會得這種病,所以防患未然。這與希臘的人類先知蘇格拉底所謂"我所知一切乃我無知"不謀而合。
人類世界能不能重新認識自己的無知愚昧呢?能不能在認知之上而改變"進程"(以時間說)呢?"退步"(也以時間說)大概是不大可能的,回歸物質的原始淳樸大概也是不可能的。怎麽才能治療人的貪婪呢?今天的世界上,已經看不到好的社會良藥,這才是今天人們應該讀《道德經》的意義吧。
最良性的未來社會應是怎樣的?人類的實踐證明,宗教信仰是道德約束的良好力量,這包括外來的但在中國發揚光大的佛教。儒學中的禮信仁義,也是社會和藹的道德基礎。民主憲政是製約權力欲望的保障,社會可以作良性循環的自省自律。國家社會主義的福利機製使貧富差距得以限製,老弱病殘得到照顧,強大的義務教育使民啟智。未來文明的希望,在筆者的另兩篇小文《接近理想的國》和《科學的死角與希望》中,提到過一些膚淺的細節,這裏就不重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