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遊子博客

在此分享本人詩詞書畫,隨筆小品,以期分享和思考人生感悟與情懷,結交誌趣相投的朋友。
正文

陶淵明 - 心靈歸元的詩

(2019-07-13 11:43:42) 下一個
 

前言

 

陶淵明傳記,曆史上有四篇,晉書,宋書各一版, 大同小異,梁昭明太子蕭統編輯《陶淵明文集》,又添一篇。這些文言文,精短得隻記述了生平大概,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是自傳,更隻有短短幾句。而現代的陶傳,卻又都揚揚泛泛,作了故事性演義。

 

陶淵明傳世的125首詩和12篇文賦,不僅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記敘了自己的一生,更留下了極其豐厚的思想遺產。"愛嗜其文,不能釋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時"者,自唐代以來,有增無衰。在西方的影響,二十世紀以來在學術界開始傳播。捧讀陶公精美的詩文,感念他在艱難的歲月中,不苟且、不虛妄的人生態度,崇敬他淳樸歸真的選擇和情懷,參考其傳記,整理成這個不太長的篇幅,著重於陶淵明筆下的自己,並譯成英文,以期更多仰慕者,尤其是海外普通人士了解一個真實的陶淵明。

 

一.家世淵源

 

晉朝,曆時公元266-420年,上承三國,下啟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三分天下的動亂,在司馬氏建朝後,一直沒有停息,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後,317年,琅琊王司馬睿在氏族的擁護下,放棄了對中原北方的統治,由原首都洛陽,遷建康(今南京),稱晉元帝。史家按兩都地理位置稱為西、東晉,分別曆時50和103年。383年,東晉以著名的淝水之戰滅了前秦,接著又發生了桓玄,孫盧之亂,譙縱據蜀地自立,最後劉裕崛起,憑借軍事力量奪得帝位,建國號"宋"。

 

就是在這個政治混亂,動蕩不堪的時代,陶淵明,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出生於潯陽柴桑(今九江西南)。他的確切生年不詳,史說大約生於東晉哀帝興寧三年,即公元365年左右。他曾自號五柳先生,卒後親友私諡靖節,故後世也有稱他靖節先生的。

 

陶淵明42歲時,在給他十四歲的兒子陶儼寫的《命子》四言詩中,追述了家族的曆史。陶家遠古的時候隨著堯帝居於陶丘(今山東定陶縣),後遷居於唐(今河北唐縣),這也是陶、唐姓氏的淵源。陶家祖先後來跟隨堯的後代虞,到了夏、商朝,曾稱為禦龍氏,和豸韋氏,輔佐朝廷。至周公滅商,陶氏作為分給周武王的弟弟康叔的七族之一,陶叔成為司徒,這是個中央政府管土地、人民的官,相當於後來的戶部尚書,今代的政府部長。詩中特別提到陶叔儀表美好,容止端莊恭敬,陶叔是曆史上有具體記載的人物,他是陶淵明祖先中第一個有姓有名的人。陶淵明為這段古代顯赫的家族背景和曆史十分自豪,稱陶家自此曆世不絕,昌盛榮光,這種功成名就的願望和心態其實一直伴隨他走到生命的終點,在多處詩中表露出來。

 

東周和春秋時代,陶家隨著周朝也衰落了,這個狀況一直持續了戰國和秦朝,直到漢朝,才又出了個有名的人物,他是漢高祖時代的右司馬湣侯陶舍。在漢代,這是個掌管一部分軍隊的大官,他追隨劉邦征戰燕代,立了武功,封為開封侯,得到了那裏的封地。陶舍的兒子陶青還做到了孝景帝的丞相位置,非常顯赫。

 

陶家子孫後來"枝派分散","隱居山林",這樣的形容,其實就是家境又一次敗落貧寒了。到了晉代,吳國有個將軍名陶丹,封柴桑侯,柴桑這塊封地成了陶淵明家的老宅所在。可是陶丹很年輕就過世了,沒有留下什麽財富,他兒子陶侃幼年喪父,跟母親一起過著貧困的日子。後來陶侃憑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接近官場,謀到一個小魚官,又在國家動亂時挺身而出,勇擔大任,平定湘州刺史杜弢、廣州刺史王機、交州梁碩的叛亂,以武功封長沙郡公;曾經鎮守武昌;都督荊、湘、江等州軍事,他就是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的母親湛氏,曆史上與嶽飛的母親一樣出名。“截發延賓”,“封壇退鮓” 這兩個典故成語都出自於這位含辛如苦,育子成材的偉大母親,是她造就陶侃成為晉代名將。陶侃在逝世前一年,上表遜位,退隱回鄉。陶淵明用 “功遂辭歸,臨寵不忒” 這樣的辭匯,盛讚曾祖父在榮寵麵前不迷惑的思想境界,這位曾祖父和太曾祖母的事跡和處世態度,也無疑對陶淵明影響很深。

 

令兒詩中稱他的父親正直嚴明,恩惠百姓,並保持了對官場仕途的恬淡,不以得失為喜怒。"於皇仁考,淡焉虛止。寄跡風雲,冥茲慍喜。"這幾句詩有些語焉不詳,後人說"考"字是對父親的諱稱,竟沒有明確其名號,後人猜測多種,似無實考。"寄跡風雲"四字似乎也有過仕途,大概沒有值得提及的事跡。倒是《晉書·隱逸傳》載有陶淵明叔父陶淡的生平,說他為了躲避州郡長官的征辟, “於長沙臨湘山中結廬居之”,“終身不返,莫知所終”。陶淵明的一生,倒有點像他這位叔叔。

 

陶淵明的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第四個女兒。孟嘉,江夏(今武漢地區)人,祖輩是三國時代吳國的大司空(相當於今代管水利的部長)。陶淵明專門為外祖父寫了篇傳記:《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描述了他風雅灑脫、才思敏捷,而又有些超然於仕途的故事和性格,成語故事 “孟嘉落帽” 即出於此公。這篇寫外祖父的傳記中,有個細節,記載孟嘉"娶大司馬長沙桓公陶侃第十女",推演下來,陶淵明的父親應是娶了姑媽的女兒,自己的親表妹為妻,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不僅是他父親的祖父,也是他母親的外公。不過古代官宦一夫多妻,這幾層親姻關係,子女均非同一個母親所出,也是可能的,但似乎沒有文字或考據記載。

 

從陶淵明自己筆下的家世,尤其是曾祖以下幾代近親,看得出他對家族顯赫功名的自豪,對建功立業的肯定,在《命子》和50歲時寫的《與子儼等疏》等詩中,揚溢於對兒子們的教導,這與他多次退出仕途,是一個相反的心理狀態。

 

二.耕讀勵誌

 

顯然陶淵明的父輩已經衰微,在很小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與母妹三人在外祖父孟嘉家裏生活,從"慈妣早逝,爾尚孺嬰。我年二六,爾才九齡"(《祭程氏妹文》)推算,母親也過世得較早。

 

外祖父家是他青少年時期成長的地方,在 29 歲以前,陶淵明基本上過著恬靜的田園讀書生活,並受到良好的教養。"少學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複歡然有喜。嚐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 ( 《與子儼等疏》 ) 。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記載,孟嘉也曾經幼年喪父,侍奉母親帶著兩個弟弟生活,孝敬長輩,兄弟和睦。孟嘉被舉為秀才,曾任安西將軍、巴丘縣令等官職,又被征西大將軍、荊州刺史桓溫任命為參軍,但是他性格恬淡,做了幾個官後,對仕途不再感興趣,辭官回鄉。兵部委任的尚書刪定郎,他不去就任,晉穆帝司馬聃聽說其美名,要見他一麵,孟嘉也推辭了,辭去官職,回鄉做了個清閑的縣令。他酷愛讀書,每次有所感悟,便獨自駕車到山上,把酒臨風,沉浸在山裏的清新氣息中,忘記了時間和自我的存在,直到天晚才不舍而歸。從陶淵明專門為外公立傳可以想象得到,孟嘉的處世為人,都無疑對陶淵明影響巨大,甚至是他的榜樣模範,"至於知命,行不苟合,言不誇矜,未嚐有喜慍之容",還特意記載孟嘉"好酣飲,逾多不亂。至於任懷得意,融然遠寄,傍若無人",有人問他酒有什麽好,喝這麽多,答道"漸近自然"。

 

外祖父家裏藏書多,給他提供了閱讀古籍和了解曆史的條件。《五柳先生傳》這樣形容:"不知道先生是什麽人,也不知道姓名,房子旁邊有五棵柳樹,所以以此為號。他喜歡清閑安靜,少說話,不愛慕虛榮實利。特別愛讀書,卻並不去窮根究底的鑽研,一旦對書的內容有所感悟,就高興得飯也忘了吃。"在學者以《莊》,《老》為宗,而黜儒家《六經》的兩晉時代,他不僅學了《老子》、《莊子》,而且還"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 "(《飲酒》 ),對文、史精研,《讀史述九章》對《史記》所載若幹人物各有詩評,又以相當篇幅作文《天子孝傳讚》,《諸侯孝傳讚》,《卿大夫孝傳讚》,《士孝傳讚》,《庶人孝傳讚》,分各階層,從皇帝到百姓中那些英明,忠誠,賢良,孝敬友愛者,作史記性小傳。甚至對神話之類的 “異書” 也有深度研讀和感悟,《讀山海經十三首》詩中,毎一首都是對其中神話和人物所作的讀後感。

 

在這段人生的重要成長階段,博覽精讀和寫作,奠定了陶淵明深厚的文學基礎。儒家的濟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誌向,老莊的處靜無為,隱忍廻避,安於恬淡的哲學思想,雙雙在他腦海裏打下烙印。曆史人物的事跡,尤其是兩位他崇拜的前輩,也刻畫出對人生憧憬的輪廓。曾祖父和外公都是少年喪父,陶侃刻苦自勵,成為一生少有過失的一代名將,培養了陶淵明 “猛誌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 《擬古》其三 ) ,"或擊壤以自歡,或大濟於蒼生,靡潛躍之非分。 " ( 《感士不遇賦》 ) 的濟世理想。而帶著他長大成人的外公,更多地潛移默化了他的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 《歸園田居》 ) 的恬淡情懷,甚至豪飲的習性,陶淵明對外祖父的敬愛,遠勝過對自己親生父母,超高的文學修養,脫俗的性情品格,深得外祖父的遺傳和教導。

 

在20歲時,可能懷著闖蕩一番的想法,陶淵明走出家鄉,來到仕子大夫雲集的會稽、建康等地。這次遠足所看到的,卻是仕子們空談成風,沉溺丹藥,與他從讀書中學到和想象的不同。官人們對這位鄉下窮青年不屑一顧,譏諷他是捕魚倌兒的後代,非常失望的他,又回到田園故鄉。

 

"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

不見相知人,惟見古時丘。

路邊的高墳,伯牙與莊周。

此行再難得,吾行欲何求。"

(《擬古九首》其八)。

 

陶淵明25歲第一次結婚成家,婚後離開了外祖父的田園鄉居,回到已荒蕪的陶家土地和園子,並在潯陽縣城教書。這次搬家其實是不得已,在肥水之戰立下大功的謝安、謝玄叔侄權傾朝野,成為東晉掌握權力的兩大氏族之一,對他們的政敵,另一氏族恒溫進行打擊,外祖父孟嘉曾追隨恒溫,也受到牽連,將所封之地內的孟家莊園沒收。陶淵明母子無力與權貴抗衡,隻得忍氣吞聲地回到潯陽。禍不單行,他的結發妻子生第一個孩子時,不幸難產,導致母子雙亡。

 

離開外祖父家開始自已謀生,是他生命中的一個轉折,獨立生活的艱辛,妻兒的亡故,讓他初嚐生命的悲苦。

 

三.仕途不適

 

陶淵明雖然文才出類拔萃,種田卻不是一把好手,陶家入不敷出,生活的窘困,使陶淵明在近而立之年再次決定出外尋求官職。《飲酒》其十九寫到:

 

"疇昔苦長饑,投耒去學仕。

將養不得節,凍餒固纏己。

是時向立年,誌意多所恥 ??"。

 

393年,陶淵明28歲左右,在家中親戚朋友們的幫助下,江州(今江西浙江部分)刺史王凝之看重他的才氣,任命為祭酒,這大約是個相當於今天秘書之類的文職。這位王刺史正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宗族後人,而他的妻子是謝安的侄女、“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所指 的女名士謝道韞。

 

當時門閥製度森嚴,陶淵明出身庶族,在王謝氏族周圍,頗受人輕視,感到 “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 。辭職回家後,州裏又來召他做主簿(也相當於文秘),他又辭謝了,以種田為生,因為營養不良,他漸漸變得瘦弱多病。

 

陶淵明再婚,大兒子舒儼出生了,新生兒給陶家帶來極大的歡樂。又過二年,二兒子宣俟出生。宣兒剛會跑,妻子又生了一對雙胞胎,取名雍份和端佚,四個兒子都用第一字為小名,以"阿"呼。這一大家子人,靠種田為生變得更加窘迫,於是陶淵明帶病來到荊州,投入桓氏家族桓玄門下做屬吏。

 

桓玄窺伺著篡奪東晉政權的時機,並於402年(元興元年)正月,舉兵攻入建康。陶淵明不肯與桓玄同流,他在詩中表現出依附的悔恨之意:

 

“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

(《 辛醜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

“久遊戀所生,如何淹在滋?”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

 

對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和隨軍的奔波,始終是一種厭倦和歎息,隻從吏了一年,就辭職回家。次年,桓玄篡奪了帝位,改國為楚,把安帝幽禁在潯陽。陶淵明此時已在家鄉躬耕自資:

 

“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

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表示對桓玄稱帝之事,不屑一談。

 

一年之後,下邳太守劉裕聯合劉毅、何無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蘇鎮江)起兵討桓平叛。桓玄兵敗西走,把幽禁在潯陽的安帝帶到江陵。陶淵明又一次離家,來到原本覺得比較相投的劉裕幕下任參軍(相當於參謀)。入幕不久,看到劉裕為了剪除異己,任人為親,使他失望。在《始作鎮軍參軍經曲經阿曲伯》這首詩中寫道:

 

“目倦山川異,心念山澤居。

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

望雲慚高鳥,臨水愧遊魚。

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拘?"

 

再次對入仕厭倦,眷戀田園,緊接著就辭職回鄉。

 

繼續貧困,耕植不足以養活一家人,405年再次謀取官職,轉入江州刺史劉敬宣部任建威參軍,但在劉敬宣離職後,他也隨著去職了。同年秋,他害怕離家太遠,想就近謀個職位,對親戚朋友說:“想做個文官,來掙些錢補貼家用。” 經叔父和管事的人介紹,他任彭澤縣令。他讓公田全部種秫穀,以便釀酒,妻兒堅持種粳米,以飽肚子,於是各種一半。他身在縣府,卻懷戀鄉園,心裏想親眼看著這一茬莊稼的成熟。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喪的心情像駿馬奔馳一樣急迫。到任第八十一天,恰好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監查官)下來查訪,屬吏說"你應當穿上正裝去迎接他",他歎道:“我豈能為五鬥米向小兒折腰。” 終於下定決心,辭去彭澤縣令職務,回到家園。

 

這十三年轉碾求生,做些小官,是他為"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嚐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的日子,這些記載,都寫在他辭職時所作的賦《歸去來兮辭》中的序言,他終於結束了曾經的彷徨,寧肯貧困,再也不要過降誌辱身,阿諛奉承,虛與委蛇的仕途生活,遠離喧囂的聲色犬馬,逐權爭利,殺伐血腥,義無返顧地歸返自然。

 

陶淵明的詩,都用的是農曆而非朝代年份,這個細節說明他對皇朝的此起彼落,群雄紛爭十分蔑視,表達了他特殊的抗爭。

 

四.歸去來兮

 

這篇深情的千古名賦,寫出了掙脫羈絆,獲得自由的無限歡欣,試譯成現代白話文散文詩:

 

"歸來啊,故鄉的田園將荒蕪,為何還在猶疑!既然己知我的心是被為了溫飽的軀殼所駕馭,又何必獨自惆悵而悲淒?感悟到逝去的無法重來,未來可把握企及,迷失的路不太遠,昨天的過失可以今天補齊。船兒呀輕輕地遙,風兒呀掀起我布衣,問行者前方何處?有些怨起這尚不明亮的晨曦!

 

遠遠地望見了家門,加快腳步欣然奔去。小兒僮仆己迎在門口,庭院曲徑長滿了深草,唯有那鬆柏菊花茂盛如昔。孩子們擁進屋,桌上己擺了酒席。我邊飲邊欣賞庭中的花木,臉上的愉快己洋溢。憑欄南窗遠眺時,我更放下了心中的桀驁不羈,窄小的家室帶來心的寧靜與慰藉。每日自閉門戶在園中漫步,亨受獨處的樂趣。時而扶杖小息,眺望遠方的景致,白雲依戀地迴繞著起伏的山巒,連倦鳥都知道回巢安息。太陽隱隱地落山了,我撫摸孤立的蒼鬆流連躇立。

 

歸來啊!不再宦海交遊,繁俗塵世與我心相違,有何羈絆和沉溺?與親人們聚首心話,撫琴讀書洗滌我的憂鬱。農鄰們告我說春天要來了,該到田裏滾一身泥。或趕篷車,或搖扁舟,幽深峽穀裏尋徑,崎嶇山道上越嶺,草木欣欣向榮,清泉淙淙長流,羨慕這世上萬物生生不息,感歎我生命短促非人力所濟。

 

唉!浪擲人生幾多時?何苦委屈我心意?整日惶張要怎的?不求大富貴,成仙更不期。心有所向,往而享之,棄杖壟邊,耕耘田地。登臨東山,放聲吟噫,寄情林泉,浪漫詩句。隨這自然界的變化而回歸生命的本源,這才是天命啊,還有什麽質疑!"

 

歸來後的自由和快樂,表現在此後二十二年中的詩賦之中,這段歲月也是陶淵明創作的鼎盛時期,其中多首是中國"田園詩"的代表作,這些詩直白樸真,如道家常,清新恬淡,如沫春風,自由安寧,如臨平湖,文采斐然,千古傳頌。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

(《歸園田居》五首其一)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飲酒》二十首其五)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複得此生。"

(《飲酒》二十首其七)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擬古》九首其三)

 

歸隱十六年後,陶淵明留下另一千古名篇《桃花源記》,精美的數百字,描繪出一個逃避秦時戰亂而隱居的村落,過著理想中的與世無爭,自耕自足,自生自滅的平安生活,時間就是日出日落,幾百年繁衍生息,已經不知道還有過漢、魏、晉這樣的朝代更迭。

 

這些詩賦中和諧的境界,如鳥投林,如魚歸淵,身無紛爭旁羈,心無功利雜塵,相融於自然之中,簡樸的耕讀守拙,餘閑悠然的自在,這本來就是生命的真諦呀,身被枷鎖的人生怎能體會得到?

 

五.對酒當歌

 

這期間,現實生活並非理想。陶淵明41歲時,第二任妻子得了肺病,不幸離世。陶淵明的第三個夫人姓翟,比陶淵明小12歲,賢惠能幹,對陶淵明前妻留下的四個孩子盡心盡力撫養。翟夫人有付好身板,農田裏的活也很能幹。結婚兩年,翟氏為陶淵明生了個小兒子,取名通佟,乳名阿通。如逢豐收,還可以"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如遇災年,則"夏日抱長饑,寒夜列被眠"。陶淵明曾經又被征用,任為著作佐郎,他不應命,已入不惑之年,屢次失望的經曆,使他再也不理會入仕的陷阱。

 

翟夫人吃苦耐勞,有餘糧的時候,都要釀些酒。蕭統說"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者也。"他在沉醉中忘卻了貧困的煩惱,享受不為功名利祿所累的陶然自得:

 

"酒能祛百慮,菊為製頹齡,

如何蓬廬士,空視時運傾!

塵爵恥虛罍,寒華徒自榮。

斂襟獨閑謠,緬焉起深情。"

(《九日閉居並序》)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

(《止酒》)

 

飲酒還留下不少放浪形骸的憨態。

 

江州刺史王弘想與他結交,卻請不來他,逢陶淵明上廬山,王弘讓陶淵明的老朋友龐通之準備酒席,在半路粟裏宴請他。陶淵明到了以後,不等王弘,和龐通之先飲。不一會王弘到了,陶淵明與他欣然相處,一同共飲。九月九日重陽節沒有酒,他獨自到屋邊菊花叢中坐了好久,恰遇王弘又送酒來了,高興喝了起來,醉了便回屋睡覺。凡是來造訪的人,無論貴賤,有酒便拿出來,他要是先醉,便告訴客人:“我醉了想睡會兒,你自便回去吧。”

 

有個叫顏延之的,在尋陽時和陶淵明交情很好,後來當上了始安郡太守,經過尋陽,每天來看他,每次都酣飲而醉。顏延之臨調走的時候,留下二萬錢給他,陶淵明全部送給了酒家,以便隨時來喝酒。

 

潯陽太守請陶淵明去喝酒,正趕上他釀的酒糟熟了,陶淵明就手取下頭上的葛巾篩酒,篩完,又把頭巾紮在頭上,開始喝:

 

"若複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飲酒二十首》其二十)

 

"一士長獨醉,一夫終年醒。

寄言酣中客,日沒燭當炳。"

(其十三)

 

"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

(其十九)

 

陶淵明有一張沒有弦的普通琴,每逢和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抱著琴作撫狀,似乎和著琴音說:"隻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要勞煩琴弦發出聲音呢。"

 

六.貧困不移

 

44歲那年,上京(今星子縣城西城玉京山麓)住房失火,遷至栗裏(今星子溫泉栗裏陶村)。這場火災使得他全家一貧如洗,全家寄居在船上,靠親朋好友的接濟過活:

 

"草廬寄窮巷,甘以辭華軒。

正夏長風急,林室頓燒燔。

一宅無遺宇,舫舟蔭門前。??"

(《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他的生活其實很多時候都十分淒苦,甚至乞討為生,文獻中卻少有提及這些現實苦難的,而他的描訴,摧人淚下: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采。

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

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擬古九首》其九)無蠶絲,過冬的衣服就成問題了。

 

"?? 躬親未曾替,寒餒常糟糠。

豈期過滿腹,但願飽粳糧。

禦冬足大布,粗絺以應陽。??"

(《雜詩十二首》其八)連糟糠都沒得吃,過冬夏的衣服十分勉強。

 

"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裏,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餘意,遺贈豈虛來???"(《乞食》),讀書人要飯,不知怎麽開口,主人看出其意,贈以飯食。

 

可悲的是,五個兒子都沒出息,不愛讀書。阿舒28歲了仍然懶惰無匹,阿宣不愛文術,阿雍13歲了,連6、7都不識,阿通9歲,好吃不已(《止酒》)。後人猜測這麽聰明的父親,怎會每個兒子都不濟,可能與他過量飲酒有關。

 

即使生活如此潦倒,歸來後的陶淵明,始終無悔地在靈魂上堅守著歸元的初衷,詩中的自勵自勉幾乎無處不在,對於生命的老去和終結看得很透:

 

"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

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

謂人最靈智,獨複不如茲。??"

(《形贈影》)

 

"?? 三皇大聖人,今複在何處?

彭祖壽永年,欲留不得住。

??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應盡便須盡,無複獨多慮。"

(《形答影》)

 

"??形骸久已化,心在複何言。??"

(《五月旦作和工戴主簿》)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

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

自值孤生鬆,斂翮遙來歸。

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飲酒》其四)

 

陶淵明52歲時,貧病交加,自知將不久於人世,寫了幾首《挽歌詩》,其二詩中,詩人對死後可以 “鼓腹無所思” 的幻想讀來又叫人心酸:

 

"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觚。

春醪生蜉蟻,何時更能嚐。"

 

"其三"又想象送葬的場景: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他麵對死亡平淡坦然,427年(元嘉四年)11月,63歲的陶淵明黯然瞑目。他被安葬在南山腳下的陶家墓地中,在今天的九江縣和星子縣交界處的麵陽山腳下。陶淵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塊碑石組成,正中楷書 "晉征土陶公靖節先生之墓",左刻墓誌,右刻《歸去來兮辭》,是清朝乾隆元年(1735年)陶姓子孫所立。

 

結語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有句名言:"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人這個物種,除了像動物一樣,肉體要生存而困於衣食外,更因我們的所謂靈智,在精神上有更多欲望帶來的困擾。

 

古今中外,建功立業的大智慧者不乏其人,那些在"濟世"上達到高境界的,我們不能全知每個人的精神靈魂,但我們知道,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在死前後悔他輝煌而短暫的人生,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功名的追求上,死時才明白失去了生命中其它有意義的東西。愛因斯坦後悔他對原子能的貢獻,奠定了人類製造可以自毀的核武器的基礎。財富積累,科學技術發展都不是倫理文明的標誌,對功名的欲望,雖是人性本質之一,無論對個人,集體,乃至國家而言,常助長人性中醜惡的一麵,甚至帶來滅頂之災。

 

李聃,釋迦牟尼的名字與解脫欲望的大智慧相聯。出世修道是看透了欲望乃萬惡之源,以遠離物質而清心升華,用辟穀打坐,意念凝聚之力來強身健體。然而徹底的遁世,不就是不如不生嗎,涅槃輪回,天堂地獄之說,對生之痛苦,寄托於死後虛妄,生命的悲觀枷鎖,是否更大?

 

普通人,那些接受了生命的芸芸大眾,麵臨著生活的艱難和精神的困擾時,如果選擇某種妥協,或是根本就麻木不覺,或隨著歲月流逝,漸漸麻木不覺,是"苟活"。

 

但有卓越超群的,如陳寅恪,木心,他們身遭大難,卻絕不苟且,是靈魂覺悟的代表者。這種人現實生活中其實不少,作出不妥協的選擇,以求精神抗爭與救贖,大隱於世,更默默無聞罷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艱難的主觀選擇,聖雄甘地是個偉大的例子,雖然"抗爭"終究是對"枷鎖"而言的,他們的靈魂是自由的。

 

陶淵明的文學才華成就了他生命的寫照,昭明太子評"其文章不群,辭彩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橫素波而傍流,幹青雲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宗嶸稱他為 "隱逸詩人之宗"。蘇軾說:"其詩質而實綺,臒而實腴,? 所貴乎枯淡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實美??"。他的詩對後人影響深遠。

 

與之緊密相連的,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所代表的,人存在的最基本意義,以及最樸實純真的文明,"貞誌不休,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誌,與道汙隆。?? 嚐謂有能觀淵明之文者,馳競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豈止仁義可蹈,抑乃爵祿可辭,不必傍遊太華,遠求柱史,此亦有助於風教也。"一千五百年前昭明太子蕭統的這句結語,在今天這個浮躁,功利熏心,紛爭不斷的世界,對於我們普通百姓的精神修養,難道不是仍然貼切,非常適用嗎?

 

有位被稱為"美國陶淵明"的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盡管他有相當的中國哲學知識,卻似乎並不知道有陶淵明這個人,他於28歲時,用最有限的物質需求在野外鄉間生活了兩年,去品嚐所換來的靈魂清澈,並寫了《瓦爾登湖》(《The Walden》)記錄其經曆,值得現代人思考。當然,與陶淵明相比,他隻是嚐試感悟了,陶淵明質樸恬淡地活到生命的終點。

 

非常喜歡梭羅的一首小詩,就用此詩來紀念、仰望、慰藉我們中國曆史上陶淵明這位心靈歸元的詩人吧:

 

"這不是我的夢,

用於裝飾一行詩;

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

甚於我之生活在瓦爾登。

我是它的圓石岸,

飄拂而過的風;

在我掌中的一握,

是它的水,它的沙,

而它的最深邃僻隱處

高高躺在我的思想中。"



 

李範,初稿於於2019年4月,定稿於七月



 

@@@@@@

 

英譯待完成:

 

Tao Yuang-Ming - Poetry Of Returning To An Eternity Sou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