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心血來潮,走進街邊的一家玩具店。琳琅滿目的玩具,讓人應接不暇。我俯首細細地翻閱著一本英文童書。忽然,一對母子的對話飄入我的耳際。
“媽媽,我想買這輛卡車。”一個男孩子稚嫩悅耳的童音中帶著幾許懇求,“這一次,你的玩具預算資金隻有二十元,這輛車的價錢是二十五元,它超出了你的預算。所以,你不能買這輛車。選一個二十元以內的玩具吧!”母親的聲音溫婉柔細,但卻又肯定果斷。
我循聲望去,旦見一對美國母子正站在我的對麵。那男孩大約七歲,長著一頭濃密卷曲的棕發,眉宇間透著幾分聰穎。聽了母親的話,他很乖巧地將那輛愛不釋手的玩具車放回到貨架上,繼續低頭找玩具。
“媽媽,這盒二十一元的樂高行嗎?”那聲音中的期盼變得濃重起來。“你說呢?”母親溫和地反問他。男孩猶豫著,用小手輕輕地摸著那盒樂高說:“隻比預算多一元。”母親耐心地解釋說:“我們之所以要設立預算資金,就是我們在購物時要嚴格遵守它。”男孩默默無語,長長的睫毛微微眨動了一下,淚水便猶如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撲簌簌地流下來。母親蹲下來擁抱他,並開始仔細地幫他尋找二十元以內的玩具。
付款時,那對母子恰好站在我的前麵。我聽到售貨員說:“總價十九點二五元。”男孩從容不迫地從褲兜裏掏出了一張二十元的鈔票,遞了過去。然後,心滿意足地拿著一架精巧別致的玩具飛機,牽著母親的手離去了。
走出玩具店,我的思緒隨著輕風飛揚起來,穿越過光陰的隧道,回到了我的童年。六歲時,母親送給我一個精致小巧的存錢盒,那是一座用嫩粉和乳白塑料製作的小房子,房子上有一個小煙筒,可以將硬幣由此一一放進去,等房子裝滿了,打開前麵的小門,便能將存款取出來。日複一日地辛勤積累和著滿腔期望,那小房子裏的錢幣終於堆積起來。
第一次攢滿了一房子錢時,我竟有些不知所措,但母親卻胸有成竹地帶我去了銀行,並為我開了個人賬戶,把所有的零錢都存進了銀行。如此這般,每次攢滿了一盒錢,便跑一次銀行。從母親那裏,我學會了積少成多,學會了勤儉節約。
顯而易見的是,兩個母親因著曆史和文化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理財方式。但,我以為,她們都是盡職盡責的母親,她們在日常生活的舉手投足之間,有意識地為她們的子女灌輸著存錢和用錢的理念,使他們漸漸地懂得了貨幣的價值。
為人父母的職責有千萬種,其中之一便是教子理財。盡管子女日後的生活是貧是富,難以預料,但隻要子女內心擁有一種健全的理財觀念,他們便會從容不迫、坦然淡定地麵對未來。
--
發表於:世界日報
歡迎光臨:我的個人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