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軼事
(22)
屋脊上前行後追,暗夜中無聲博弈。
前方那幾道身背麻袋的黑影,對偃師縣城的街巷布局異常熟悉,專挑陰暗僻靜處穿行,身形飄忽,速度快得驚人。若非石鎖這大半年在少林前期奠定根基,又得《易筋經》初步淬煉,恐怕早就被甩脫了。
即使如此,他也隻能目光鎖定,不敢靠近,倒是那股淡淡的怪異味道成了最好的路標。
黑影們沒有在城中駐足,而是徑直向西城牆根下一處荒廢的宅院奔去。他們從的宅院塌牆處潛入,片刻後竟從另一側鑽出,沒入了城外沉沉的夜幕中。
這些人這麽輕易出入縣城,原來是靠密道!
石鎖隨緊其後,找到那處坍塌的院牆缺口。院內荒草叢生,一口枯井旁的石板被挪開,露出一個黑色的洞口,那怪異的味道正從這裏溢出。
石鎖略一遲疑,毅然潛入洞中。密道狹窄潮濕,但空氣流通,顯然有人常來常往。走了約莫一炷香功夫,前方有微弱的光亮,竟是一幹涸河床旁的洞口。
鑽出洞口,清冷的月光灑滿大地。眼前地勢豁然開朗,遠處黃河如帶,濤聲隱隱。而那幾道黑影,正沿著河床向北疾行,方向赫然指向——鞏縣!
石鎖心頭一震:鞏縣,洛汭之地,宇宙魔方!
他北依邙山,南靠嵩嶽,山河四塞,鞏固不拔。黃河與洛水此處交匯,傳說中“河出圖,洛出書”的祥瑞之地,加之詩聖杜甫的故鄉,北魏石窟和北宋皇陵安居所在……此人文薈萃之地,卻也龍蛇混雜。
這些盜屍賊,老巢竟在鞏縣?
他不敢怠慢,奮力追蹤。黑影們腳力敏銳,專走荒無人煙的小徑,有時甚至涉水而過,借以消除蹤跡。石鎖全神貫注,將輕身功夫和追蹤技巧發揮到極致。
越過一片低矮的丘陵,出現了厚重古老的鞏縣城。城池依山靠水,氣勢雄渾,果然有“鞏固不拔”之象。然而,那些黑影並未直接進入城內,卻繞過城牆,悄然無聲息地潛入了城北青龍山腳下的一片巨大、荒蕪的園區——宋陵!
石鎖倒吸一口冷氣!他們竟敢將巢穴設置在皇陵?真是膽大包天!
北宋皇陵曆經戰亂,地麵建築大多損毀,但神道前的石像生仍巍然屹立,在月色中投下長長的、扭曲的影子,平添幾分陰森。陵區範圍廣大,鬆柏森森,荒草沒膝,極易藏匿。
黑影們對這裏的地勢極為熟悉,在石人石馬的縫隙裏鬼魅般穿梭,最終消失在半埋於地下的陵寢入口處。
石鎖伏在不遠處的荒草中,屏息觀察。那入口明顯經過人為修葺和隱形,若非親眼所見,絕難發現。濃烈的怪異藥味和若有若無的金屬敲擊聲從深處隱隱傳來。
這裏,就是他們的老巢!
他不敢貿然深入。若是驚動了這些神秘的亡命之徒,後果不堪設想。他仔細記下周圍的標識,決定先返回城內,從長計議。
石鎖悄然退出皇陵區,來到縣城門外。天色微明,城門將開,已有趕早集的鄉民和商販在這裏匯聚。
混入人流,石鎖順利進入鞏縣城。與偃縣的惶惶不安相比,鞏縣城內安定沉穩許多。街道寬闊,市井整齊,民眾神色間自有一股身處要地的從容,連空氣中都似乎浸潤著洛汭古文明。
他找了間臨街的早食攤位,要了一碗當地有名的豆腐腦配油餅,一邊吃,一邊關注周圍。
鄰桌幾位老者正在閑聊,話題竟也圍繞著近期的盜屍案。
“唉,世道實在不太平,連死人都不安生。”
“聽說偃師那邊鬧得凶,咱們鞏縣還好,守皇陵的老趙頭說,好幾天晚上都聽見怪叫,看到鬼火,快嚇出病了……”
“怕是前朝那些皇帝的陰魂不安吧?畢竟國都南遷那麽久了……”
“噓……莫談國事........莫談國事……"
石鎖默默聽著,心中更加確定,宋陵的“怪聲鬼火”,必定與盜屍賊有關。
吃完早飯,他在城內漫無邊際地走著,借此熟悉環境。鞏縣果然人文底蘊深厚,書香宅院隨處可見,“杜甫故裏”的方向牌街旁可循。洛水穿城而過,河上古橋飛架,橋下水波瀲灩,遐想“河圖洛書”,是否此地而生?
轉過一個街角,幾名藥材商人迎麵而來。定睛一看,竟然到了藥材市場,兩旁的店鋪規模頗大,生意興隆。許多買賣藥材的商人在這裏洽談生意,其中不乏一些服飾怪異、口音瘋狂的胡商。
石鎖心中一動,信步走入街道。那盜屍賊巢穴中傳來的藥味和金屬聲,是否與此地有關?他裝作精心挑選藥材,實則豎起耳朵,搜集著奇異藥材或可疑交易的線索。
在一個名為“百草軒”的大藥鋪前,他停住了腳步。這間藥鋪氣勢不凡,夥計忙碌,客商不絕。但吸引他注意力的,是藥鋪門口旗杆上懸掛的徽旗——不是常見的“葫蘆”或“靈芝”圖案,而是一個複雜的、類似家族徽章的紋樣,似乎融合了書籍、算盤和麥穗的圖案。
“讓開!讓開!康家的車隊到了!”前麵傳來吆喝聲。
石鎖抬頭,隻見一隊規模不小的騾馬車隊停在“百草軒”門前,夥計們忙上忙下地載著藥材箱籠。一個管家樣子的中年男子正與藥鋪掌櫃熱情地寒暄:
“……張掌櫃,這批隴西來的當歸和黃芪是極品,我家主人特意交待緊著您。“
“康管家太客氣了!康老爺子身體可好?改日定當登門拜謝……”
“勞您掛心,家主安好,隻是近期為‘河洛書院’募捐之事操勞……”
康家?河洛書院?石鎖記這些名字。看來這康家是當地極有勢力的家族,似乎還樂善好施。
他在藥市街轉圈,沒有聽到有用的消息,但那個“百草軒”和“康家”,卻給他留下了印象。
過了城西,一處香火頗盛的寺廟——淨土寺。寺旁有一片相對便宜的客棧區。
他隨意選了一間看起來幹淨的“來客棧”,要了間下房。掌櫃是個笑眯眯的老者,一邊安排一邊搭話:“這位麵生的小哥,是來探親還是訪古啊?咱鞏縣可是好地方,杜甫故裏、石窟寺、……值得逛逛的地方多著呢!”
石鎖隨口應對:“路過,做一些小生意。”
安頓下來後,石鎖關好房門,再次嚐試修煉《易筋經》。或許是身置“河洛文明”的起源地,被曆史沉澱的濃重氛圍包裹,他今日調息時,竟覺得體內那絲暖流比往日更加活躍了一些,心神也更容易沉靜。
修煉完畢,他拿出紙筆(這是離寺前玄悲大師讓他備下的,說可能有用),憑著記憶,將昨夜追蹤的路線、皇陵賊穴的入口位置、以及那怪異的氣息和金屬聲等細節一一記錄下來。
寫完,他瞅著紙上的字跡,眉頭緊鎖。單靠他一個人,絕無可能端掉那個巢穴。是否需要想辦法通知鞏縣官府?但想到偃師兵丁的盤查和官府對其的“定性”,他又有些忐忑。萬一官府中也有他們的內線呢?
……或許可以從其他渠道入手?比如……看起來有勢力的“康家”?或者……藥市街?
他推開窗戶,望向遠處雄渾的邙山和隱約可見的皇陵神道石像。夕陽的餘暉將天空染成橘紅色,黃河與洛水自然交匯,奔流不息。
“河洛匯流,陰陽交融……”不知從哪裏聽來的一句話驀然跳上心頭。
這片土地,見證了太多的王朝興替、文明起落。而此刻,一股詭異的暗流,正借助曆史的陰影,悄然湧動。
他摸了摸懷中的柴刀和那本薄薄的冊子,信念漸漸堅定。
無論什麽妖魔鬼怪,既然撞見了,便不能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