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77)
2021 (100)
第十三章 古窯新生
白繼周
陽光灑在白窯村的石板路上,似為這個千年古村鋪就一條金光大道。白賡冶站在新落成的"白窯古法陶藝館"前,看著絡繹不絕的遊客,心情格外激動。
"賡冶,"李處長——現在應該叫李老師了——走過來,"準備好了嗎?"
白賡冶點點頭,深吸一口氣。今天是陶藝館正式開館的日子,也是白窯村嶄新的一天。
走進陶藝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個古樸的陶罐。在精心設計的燈光下,陶罐上的紋路熠熠閃光,訴說著千年的故事。
"這是我們白家的根,"白老先生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也是我們的未來。"
白賡冶看向那個陶罐,又看看展廳裏陳列的現代陶藝作品,心中充滿了驕傲。
展廳中央是一個巨大的互動區,遊客可以在這裏體驗製陶的樂趣。幾個孩子正在專注地揉捏著陶泥,臉上純真蕩漾,身後灑滿了銀鈴般的笑聲。
"這就是傳承的意義,"李老師說,"讓更多人了解、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
白賡冶點點頭,走向自己的工作台。那裏擺放著他最新創作的作品——一套融合了傳統波浪紋和現代設計理念的茶具。
"賡冶,"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能給我簽個名嗎?"
白賡冶轉身,看到賴孩站在身後,手裏拿著一本陶藝館的宣傳冊。經過那場風波,賴孩已經浪子回頭,改名“歸正”,榮任陶藝館的保安隊長。
"當然可以,"白賡冶笑著說,"謝謝你為陶藝館的持續支持。"
歸正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應該是我謝謝你才對。要不是你,我可能......"
白賡冶拍拍他的肩膀:"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重要的是現在和未來。"
就在這時,展廳裏突然響起一陣驚呼。白賡冶循聲望去,一群人正圍在那個古樸的陶罐熱烈議論著什麽。
"這是......"一個外國遊客驚訝地說,"這太神奇了!"
白賡冶走過去,發現陶罐上的符號在特殊的燈光下,竟然投射出了一幅立體的地圖。那是白窯村的地下水係圖,但比瓷壇上的更加精細。
"這是......"李老師也愣住了。
白老先生笑了:"這是我們白家先祖留下的最後一份禮物。"
白賡冶看向那幅立體地圖,突然明白了什麽:看是一份簡單的遺產,卻是一份責任、一份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