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僅次於賣身的工作--Anthony Border之死和華爾街日報的報道

(2019-03-15 23:30:52) 下一個



因為不是很熱愛餐廳工作,曾經跟LD調侃,對在餐廳工作的厭惡感僅次於賣身。這隻是我個人的一個比喻,希望在餐廳工作或是熱愛餐廳工作的朋友不要覺得被冒犯。

2018年6月,美國的名廚和名主持人Anthony Bourdain在法國一間酒店房間裏自殺身亡。當時他正在法國拍一個美食節目《安東尼·波登:秘境探索》。消息傳出,現任的總統川普在當天向他的家人表示了沉痛的致哀。和他在越南做節目時相識,有一餐之緣的前總統奧巴馬也在twitter 上表示了哀悼。還有其他各路名廚和明星也紛紛出來哀悼。其地位可見一斑。

這個世界上我們叫得出的姓名的名廚也沒幾個,Anthony Bourdain就是其中之一。 生前要錢有錢,要名有名,要顏值有顏值。他在電視電影中展現出來的形象是如此的自信,其廚藝之高,在講解菜品時所用的語言詞匯之豐富,帶領觀眾到各國增長見聞的同時,表現的成熟中年男子的信心等等。都在傳遞著絕對的正能量,讓人永遠也想不到他會自殺。

就在五個月之後,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道《餐廳工業的黑暗麵》中提到,美國各個餐廳裏是一個大眾看不見的世界。在這裏的工作人員像是廚師、洗碗工、服務員等,他們的工作都是壓力巨大。廚師更是首當其衝,他們的生活有一個不為外人所知的黑暗麵。

Anthony Bourdain 就是從這個我們看不見的世界
走出來的,並且揭開了這黑暗麵的一角給世人看。



Anthony Bourdain早年在紐約的一家餐廳做助理廚師,這是一個非常辛苦的工作。每天至少要工作13個小時,給其他廚師打下手、切菜、配料,一做就是七八年。有一天他在餐廳的門口發現一些免費的報紙--《紐約快報》。他想外界可能不知道像他這樣的助理廚師的艱辛生活:吸毒、酗酒、得不到休息。

於是Anthony寫了一篇文章投給這免費小報,看能否賺個$100的稿費。此文就是他的成名作:《讀這篇前不要吃》("Don't Eat Before Reading This")。在小報拒絕登載之後,又寄給了一個在紐約乃至全世界都赫赫有名的雜誌,叫《The New Yorker》--“紐約客”雜誌。在這種雜誌上發表文章的通常都是一線的作者。根本輪不到他這樣一文不名的小人物。

但是他撞了大運,當時雜誌編輯獨具慧眼。雖然不知Anthony Bourdain是何許人也,但看這文章寫的內容不得了,有賣點。老百姓不知這些背後的故事,就毅然地刊登了出來。紐約客都是各路精英在看的雜誌,這使Anthony Bourdain一下躍升到了全國知名的地位。

一家出版社馬上找到Anthony Bourdain簽約,詳細講述廚房的內幕。這本叫做《Kitchen Confidential》(“廚房機密檔案,烹飪深處的探險”)。此書在出版當年(2000年)躍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前列,並保持了很長時間,這更令他名聲大噪。

聲名鵲起之後的Anthony Bourndain 從助理廚師一下變成了知名主廚。從此在美國東北部各地的知名餐廳開始了他長達八年的真正的主廚生涯。後來又慢慢地做美食旅遊節目,從烹飪界,逐漸向主持界過渡。開始了他帶領觀眾雲遊四方,領略世界各地美食的職業生涯。

我猜華爾街日報的這篇《餐廳工業的黑暗麵》報道,就是受了Anthony Bourndain 自殺的震撼寫出的。文章中提出大眾們不知道的餐廳工作人員的世界有黑暗的一麵,這個黑暗麵在2018年6月突然爆發了。爆發點就是Anthony Bourndain的自殺事件。

華爾街日報做了一些跟蹤調查,去了一些美國人開的餐廳。一路下來發現在美國的一些大型餐廳裏,廚師的自殺率相當高,隻是這些人沒有Anthony Bourndain那麽有名,也就沒有被媒體曝光。其中酗酒和使用毒品的人在全美行業中,排名第三。

美國的勞工法有很多具體的規定:全職、兼職、超過工時的加班費、工作一定時長後的休息時間以及人和人之間的職業騷擾等等。這些規定在餐廳業內都不存在。華爾街日報采訪了一位叫Charles Ford的廚師,他曾在2015-2016年間3次自殺未遂。可想而知這份工作對他的壓力有多大。

做過餐廳的人一定知道,大多數客人對餐廳是毫不留情。如果有客人進到一家餐廳,吃了一頓飯不滿意,通常永遠不會再回來。還有一些客人的想法是,我付了錢就要得到美味的食物和優質的服務。這本沒有錯,但抱這種心態的客人,在心理上挑剔的成分會很大。



並非責怪餐廳的顧客,隻是因為廚房是一個我們看不見的世界,可能有時不太理解裏麵工作人員的辛苦壓力和獨特的心態。我就被餐廳的服務員“趕出”過。

幾年前在節假日加班,下班後十分想吃一家中餐廳。就急匆匆開到那裏,推門進去了。誰知迎麵一個服務生滿臉不悅地說:“我們打烊了”,看我愣在哪裏,不耐煩地指了一下open sign。我才恍然大悟,進門前隻顧著轆轆饑腸,卻沒看見人家的open sign已經關了。相信不止是我,很多客人可能不會在進門前看人家顯示營業的燈是否開著。看著打烊時間到了,餐廳還坐滿的食客,我想當天是節日,這些服務人員一定是辛苦工作了一天,現在應該累得連話都懶得說了。

對於客人可能是第一次或是很久才光顧一次的餐廳,但在餐廳中工作的人員來說就是每天擦桌子洗碗、洗菜切菜,再擦桌子洗碗、洗菜切菜,這樣周而複始的重複性工作。而且客人什麽時候來,來多少是不可預測的,工作人員的安排隻能靠經驗。

安排人多了,當天可能賺不到什麽錢,大家閑到隻能大眼瞪小眼。安排人少了,客人一下湧進來:點單、倒水、上菜、收錢、收桌子。還有客人加單、加水、分單付錢、收桌子。更有客人3分鍾叫服務生一次,把桌子上下弄得髒亂無比,對盤中的食物百般不滿。還有門外大批等位的客人......遇到這種情況,工作人員隻能一個當幾個人用,各個都恨不能長出章魚的八隻爪。

對於餐廳人員這樣的生存狀況,應該是由來已久了

對於現實社會殘酷的描寫,在世界文學領域裏:有狄更斯的“倫敦”,他的《霧都孤兒》筆下那個年代的倫敦充滿了愁雲慘霧;有雨果的“巴黎”,他的《悲慘世界》令人讀的痛不欲生;再就是20世紀偉大的英國作家奧威爾的“廚房”。他在《倫敦巴黎落魄記》(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 中描寫的兩個城市的貧困地區,把悽慘的生活硬生生的攤在世人的眼前。其中講到了他在巴黎廚房當臨時工的經曆。



《倫敦巴黎落魄記》中的廚房就是戰場。分隔廚房和餐廳的那一道門,是兩個世界的分水嶺。在充斥了大蒜油煙味道的廚房裏,廚師和下麵的幫廚、洗碗工、服務生之間的關係,有時就像在充滿了硝煙戰場上搏鬥一樣。而那扇門的另一麵,客人或悠閑地拿著菜單研究,或品著美酒享受著美食。這樣對比強烈的場景我們未曾親眼見到,但在電影《料理鼠王》(
"ratatouille") 中也應窺探到一二。



分隔兩個世界的那扇門,同時也是有些人呈現不同麵孔的分水嶺。《倫敦巴黎落魄記》裏幽默地嘲諷了服務生的這一變化。變化幾乎從肩膀就開始了,在這扇門裏麵他上菜之前罵的其髒無比的話,和過了這扇門之後對客人諂媚的樣子。變化之快,變化之大,隻能用嘴臉
來形容。可是這人真的可恨嗎?在奧威爾真正認識了這些社會底層的人之後,就明白他的無奈和階層造就的其某種心理狀態。

雖然《倫敦巴黎落魄記》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出版的紀實性作品,但今天在餐廳裏工作的人們工作條件和地位改善了有多少呢?

不知道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或是這篇文章能改變什麽,隻是想告訴大家,確實有這麽一個殘酷的世界。華爾街日報提出希望除了社會對這些人重視之外,餐廳的經營者也應注意這些人的精神狀態。同時去餐廳吃飯的人,在抱怨的同時,也請稍微替這些在殘酷世界工作的人想一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前途達達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BW' 的評論 : 是的,用給別人做飯來換錢真不是令人享受的體驗。雖然好像入行的門檻不高,但裏麵的壓力巨大。
之所以用賣身來類比,是覺得餐飲工作中有太多自己不可掌控的因素。雖然其他行業工作也有不可控因素,但沒有餐飲來得繁雜。不過也沒有想到在美國人的餐廳裏,廚師的自殺率有這麽高。
先送大廚一瓶酒,看來是重要的一餐。您對餐飲業或廚師這個職業應該有相當的了解。
HBW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前途達達' 的評論 :
不知道博主做飯的經驗有多少。做自己夠吃的一份的飯,做幾個人吃的飯,做給家人吃的飯,做給朋友吃的飯,做給陌生人吃的飯,做給大批人吃的飯。這些不同的場景給做飯者帶來不同的體驗。特別是最後的情況,給大批的不認識的人做飯去換錢 - 就是餐飲業。最舒服的是吃別人做好的飯。做自己一份的飯也還行,味道好壞自己受著了。很快滿足了自己的食欲。
專業廚師天天和美食打交道那可真是折磨。會漸漸失去食欲,最要命。最早見到老外在國內吃飯前先與大廚見麵並給一瓶酒做見麵禮。想想真是會做人。事後表揚也可以,就看大廚是不是忙了。
前途達達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BW' 的評論 : 您的解讀獨到有趣。在美國人的餐廳客人吃得滿意了,很多時候是不吝嗇給廚師正反饋的。在“Friends"中我們就可以看到,Monica說她最喜歡的part 就是接受客人的當麵表揚。
HBW 回複 悄悄話 食色性也。賣食的與賣身的感覺接近很正常。
廚師身心疲憊的原因是否與工作的本質有違人性有關。傾注心思準備好的食物自己無暇享用。大廚與食客不打照麵,工作成果的正向反饋基本由侍應生和前台拿去了。如果不用心思做飯,一個不小心味道不對食客就投訴了。工作的負麵反饋最後都是大廚的。本能食欲與工作壓力上,大廚每做一份菜等於自我忽悠了一次。問題是天天幾十次上百次的重複忽悠。看到美食而毫無食欲,慢慢就失去生存的意義了。這和賣身的失去性欲是一樣的。Anthony Bourdain真倒黴!
前途達達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ugustsun' 的評論 : 對Anthony Bourdain 如此了解,猜您也是他的粉絲。
augustsun 回複 悄悄話 辛苦繁重的餐廳工作不僅沒有壓垮Bourdain反而讓他走上成功之路,實在不明白為什麽他會在如此成功之後選擇自殺。也許是早年的吸毒經曆對他造成了永久的傷害,或是功成名就之後的壓力更加難以忍受,或是一切追求均已實現,突然喪失了生活的動力? 一次采訪中Bourdain曾經自問,“當一起夢想都成為現實時,然後是什麽?” 也許死亡對於Bourdain來說是一種解脫,可是對於無數以他為榜樣辛苦工作,熱愛美食的粉絲們真的是一個令人失望的打擊,
前途達達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二舅' 的評論 : 謝謝您的補充,不富有不應構成自殺的理由
二舅 回複 悄悄話 其實這老哥雖然算是名人,但真不算富有,他身後沒給老婆和女兒留下幾個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