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教育
1. 有一個明確的考試範圍或大綱。
2. 有一個固定的參考係。
3. 針對性的強化訓練。
4. 獲得超出自己天賦的成績。
1. 考試時間短。一般考試僅為數小時,最多數日。這與實際工作中為解決一個問題花費數月、數年、一輩子甚至數代人存在明顯差異。
2. 考試內容必須是有答案。沒有答案就沒法考試。而實際工作中,有答案的都不是問題,有問題的都是沒有答案的。
3. 考試內容不能太複雜。由於時間的限製,考試內容不允許太複雜,否則就不能有效達到考試的目的。而現實工作中,麵對問題甚至一開始不知道有多複雜。
4. 考試內容不能太現實,如設計一座教堂。現實中的建築設計師需要依據建築的用途、當地文化風俗、使用者人群等設計建築,而考試是不可能進行這樣的內容的。
中國科舉始於隋文帝,但成製於宋。
科舉和後來考試的目標就是選拔人才。
但考試成績並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則存在兩個困境:
1. 判斷現在。
2. 培養未來。
如何判斷現在是教育機構的難題。考試就出現了,但考試隻是教育判斷現在的一種手段,但不是真的判斷現在,甚至沒有人能判斷現在。這就像海森堡測不準原理一樣,一旦測試候選人,就不準了,因為候選人可以針對測試而做準備從而偏離候選人的現在真實狀態。無可置疑,考試仍是現在“唯一”有效判斷現在的手段,但許許多多名校不得不加一些“不可理喻”的附加測試,包括頗有爭議的麵試。
對於中式教育,大學以前的教育的“培養未來”就是畢業考試高分。但對於大學教育,畢業已經沒有了競爭性考試,考試成績已經不能作為大學“培養未來”的指標。大學教育就麵臨“培養未來”的困惑。
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判斷現在”與“培養未來”連接起來。任何大學都希望招收最優秀的學生培養最偉大的人才,人們臆想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而中式教育就是在降低這兩者的相關性,用考試來“判斷現在”卻不一定與“培養未來”相關。
如果教育能完全解決社會問題,從孔子算起,已經有2500年的教育史,中國人早就一個個教育成聖人了。其實王朝時代的教育是把本性善良的人教育成柔軟,本性惡的人更猖獗。為大惡者沒有文盲。
經常有微信或中國人提到中國人的數學好。其中一個例子如下:
一次我去家附近的一家小超市買點吃的,拿了9個雞蛋,標價是每隻0.2澳元;還拿了一捆菠菜,標價是3澳元,於是我買單的時候,我直接給了他4.8澳元..但是老板一臉懷疑地看著我,認真的用計算器算了一遍,當數字顯示是4.8澳元時,這位澳洲老板驚呼:‘You are a genius!(你真是個天才)’ 我.. 我們村小學生都會算的呀..”
首先精確地說這是算數好,而數學是一個更大的概念,這裏沒有表明涉及任何微積分、圖論、數論、離散數學等。二、這是強化訓練的結果,背9*9乘法口訣的結果。聽說印度人要背12*12的乘法口訣。三、這點算數在實際生活中基本沒有用途。不知道哪一位買了10件價格不同價格的東西仍然口算的?實際工作就更不用說了,一般工作場合小數點兩位或更多,不知道哪位大神能進行100以內的兩位小數點的加減乘除的口算。另外這個級別的炫耀有點low。
另外這個案例基本上可以判斷是虛構的。第一:澳洲極少按個賣雞蛋,本人在澳洲生活近20年,隻在一次農民直接銷售的Sunday market(星期天市場)見過,沒有見過超市或小店按個賣雞蛋的。其二:澳洲一捆菠菜價格沒有3澳元這麽高,一般僅幾毛到1.5澳元。第三:即使是3澳元,澳洲標價一般為2.99澳元。第四、英文日常說的‘You are a genius!’等同中文的“你真是個天才”嗎?隻要在英文環境中生活的人,都會明白這兩者的差異。
狀元是短缺資源,考試成績是小紅旗。如果社會重視高考而不是能力,就讓小孩拚吧,當然小孩在成年人眼裏是無知的,老師就成了一個用關係和金錢堆出來的職業。但高考完了,見到書就惡心。用“青春”的幾年拚搏對抗一生不斷的累進,中國式的教育不出問題那就見鬼了
工作中接觸不少中國畢業直接來工作的,幾乎沒有再願意讀文獻的,遇到問題就是問別人。書、文獻已經成了他們老死不相往來的熟人,這樣的教育結果還不如沒有教育,這樣的教育是摧毀青年的創造力,並最終摧毀整個社會。
而中式教育就是試圖通過強化培訓或叫累加培養模式培養人才。盡管這種模式培養中等人才還是沒有問題,但人生和教育都不是簡單的累加。如果看看從隋到清的一千多年的科舉製度及科舉製度培養人的模式就發現,培養了一批批人才(人上人),但缺天才,可謂萬馬齊喑。這和錢學森說的一樣。 2005年,溫家寶總理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錢老感慨說:“這麽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老又發問:“為什麽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錢學森之問”切中了中式教育的弱點。如前麵所述,貌似中式教育每一步都正確,但卻不能達到培養最傑出人才的目標。
有人說,中式教育是毀掉天才培養人才。什麽是人才,就在同齡或近齡人中有優勢,簡單說就是人比人有優勢。什麽是天才,就是跨代甚至跨世紀的人物,這些人沒有辦法去和周圍其他人比,也就是沒有辦法拿周圍人做參考係來鍛煉自己。中式教育的最大特征就是給學生製造一個參考係讓學生努力,但現實工作中這個參考係淡化後就逐漸失去了動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別人的成功模式是幾乎不能複製的,用參考係的模式發展不可能帶來創新的。
既然創新就表明原來沒有,知識是已有的東西。創新要求從有知往前走一步,這一步無套路可走,一旦有套路可走創新就沒有大價值了。換句話說,知識隻是踏著前人的足跡前進。但創新卻是敏感地感覺或發現一條新路。如果我們習慣了踏著前人的足跡前進並以此為榮,創新能力當然就退化了甚至喪失了。當然現在任何創新都需要知識,至少需要知識才能實現創新。
曾經和一位在國內讀過大學然後又在澳洲讀了碩士的聊起中澳教育的差異,他說了一句話讓人印象極深的話,“教育是與社會相適應的”,“教育是滿足社會需要的”。有些東西壓根沒有,隻是大夥崇拜的多了。看見金色的陽光,以為是金子,可是誰也搬不走,也留不下。回歸教育的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