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斯坦福裏的羅丹雕塑 – 以及曆史背景(上)

(2023-10-20 08:32:06) 下一個

        斯坦福大學擁有羅丹(Auguste Rodin,1840-1917)青銅雕像200尊左右,就數量而言僅次於羅丹的故鄉---- 法國巴黎的羅丹博物館,而質量完全可以與之媲美。

        在斯坦福博物館(Leland Stanford Junior Museum)內數量最多,大約170件。

        其次在博物館南側的羅丹雕塑花園(Rodin Sculpture Garden),24件。

        另有六件獨立的青銅人物塑像構成大型群雕 ---- 《加萊義民》,位於斯坦福主教學樓回廊圍繞的四合院花園之中(Stanford’s Memorial Court)。

下麵擇要介紹:

        《地獄之門》(The Gates of Hell)是羅丹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作品,高6米,寬4米,厚1米,位於斯坦福博物館的東南側,羅丹雕塑花園內。門上共塑造了186個雕像,是羅丹作品的集大成者。

        《地獄之門》最頂端的三個人物造型構成雕像《三個影子》,下方的中央為《思考者》,《思考者》的四周皆為有罪之人,進入地獄的鬼魅。這些鬼魅魍魎由羅丹根據一些典故分別構思塑造,是相對獨立的個體,其中許多還成了傳世之作。大門的左右兩端分別為亞當和夏娃,隱喻他們也是帶罪之身。

        1880年8月,40歲的羅丹受到了法國政府的委托,為法國工藝美術館製作青銅質的《地獄之門》,原定於1884年完成。令雙方都沒有料到的是耗費了羅丹後半生的全部精力,直至離世(1917年)那麵青銅門也沒有完工,甚至沒有定稿,而那個美術館也沒有建立起來。雖然法國的阿列克西魯迪埃(Alexis Rudier)鑄鐵廠1904年就開始了鑄造,可能由於羅丹的設計一再變動,工期延宕。直到羅丹過世後設計無法再做變更,最後由巴黎羅丹博物館的第一任館長拍板敲定,包含186個分別為情欲、恐懼、理想而不斷爭鬥、掙紮的形象。第一件《地獄之門》終於在1922年完工,直接送至1919年建立的羅丹博物館。

        《地獄之門》的創作源頭是文藝複興先驅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的著名詩篇《神曲》(Diving Comedy)中的第一部分《地獄篇》。將《地獄篇》中人物的文字形象轉化為雕刻形式。

        羅丹最初沿襲文藝複興時期的雕塑家洛倫佐-吉貝爾蒂(Lorenzo Ghiberti,1378-1455)的靈感和他的《天堂之門》的設計思路。

        《天堂之門》(The Gates of Paradise)為青銅鍍金浮雕,高5.65米,吉貝爾蒂創作於公元1425至1452年,位於意大利佛羅倫薩聖若望洗禮堂東麵大門上。在這之前(1401-1424年),吉貝爾蒂還為洗禮堂製作了北門浮雕。這哥們花了一輩子時間做了兩扇門,但為後世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遺產。洗禮堂共有三扇門(南、北、東),吉貝爾蒂做了後兩扇,雖然第一扇門(1329年,安德裏亞-皮薩若製作)也是一件世界級的珍品,但被吉貝爾蒂的光芒掩蓋。

        從左至右:《天堂之門》的整體浮雕(十幅),浮雕單幅細節,門楣上的三尊大理石雕像。

        天堂之門是意大利佛羅倫薩聖若望洗禮堂東麵的正門,處於主教教堂 ---- 百花大教堂的前方,大門左右兩扇,每扇門上的浮雕作品都分為五塊,對稱布置,采用聖經舊約傳說中的十組故事為題材。從左至右、從上至下,按時間順序貫穿著聖經敘述的人類的曆史。

        由雕塑家洛倫佐·吉貝爾蒂精雕細刻27年(1425-1452年)方完成,是文藝複興時期最著名的傑作之一。浮雕表現的內容雖然是宗教故事,但完全不同於過去的藝術語言。在浮雕作品中,吉貝爾蒂成功地借鑒了繪畫的藝術手法,利用高低不同的凸起,細膩地塑造了一個個人物形象,利用透視的手段來再現人物的位置、空間的環境和深度,近處的人物最大,遠處的較小,直到最遠方融入背景,造成了很強的景深感。鍍金的表麵則使整個浮雕洋溢著一種黃金色的空氣和輕霧的感覺。

        該浮雕的十個場麵由時任佛羅倫薩共和國的總理確定,為舊約聖經中的故事亞當夏娃該隱亞伯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掃雅各約瑟摩西約書亞大衛,所羅門和示巴女王。恢宏的場麵簡直就是曆史教課書的縮影,對於猶太人更是如此。

        文藝複興時期最偉大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對這組浮雕作品讚賞不已,也是他給予了作品以《天堂之門》的名稱,此名被沿用至今。。

        《地獄之門》的最初設計受《天堂之門》的影響,對稱、方框加十字。相對於《天堂之門》的係統性、連貫性、普及性和影響的深遠性;《地獄之門》就顯得故事淩亂,整體布置雜亂無章,雖然人物眾多,但缺乏有機聯係。正是由於羅丹對作品的不滿意,才會有三十多年的修改,有生之年難以定稿。這可能就是地獄和天堂的區別。  

        《地獄之門》的第一(石蠟)、第二(橡皮泥)和第三(石膏)設計版本。在最初的設計中沒有任何細節,隻有初略的方框劃分,羅丹的腦海裏還是一片漿糊。第三個版本出現思考者,但沒有頂端的《三個影子》。

        羅丹一生爭議繁多,唯有雕塑《思考者》(The Thinker,1902-1904)在世界範圍內受到廣泛的認可和極高的讚譽。後世評價,羅丹受14世紀意大利詩人、文藝複興先驅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影響,受其廣為流傳的詩篇《神曲》的激勵,故有此創作。最初作品被命名為《詩人》,暗指但丁,後更名。

        這尊青銅像獨自占據斯坦福博物館中碩大而高聳的 132號展廳,凸顯其地位之重要。
        這裏的思考是指獨立的、邏輯條理清晰的直擊人類靈魂和心靈的深層次的思考。朔源至古希臘的哲學三賢蘇格拉底、帕拉圖、亞裏士多德。思考使人收獲智慧(Intellect),從而推動人類進步。
        這裏的“思考”好像和凡夫俗子的有所不同,有更大的視野和範疇。我們的成語“行成於思”,雖然強調了“思”的重要,但“成”的是個體事件。
        整座雕像肌肉緊繃,呈現力量。羅丹的本意是用外表的肌肉來體現內在的精神內涵,這也是他一貫的手法。而凡夫俗子的思考大腦緊張,肌肉鬆弛。從而導致了後人對這件作品五花八門的理解。一些中文網站對此的解釋:“一個強有力的勞動男子沉浸在極度痛苦中的姿態”。見仁見智吧。
        博物館對羅丹和他的兩件作品有簡單介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一下。
 

        由於崇高的聲譽,《思考者》青銅像在全世界有幾十至上百座之多,京東商城也有大小不一、材料各樣的塑像在賣。

        在舊金山的榮勳宮 (Legion of Horon Musuem) 也有一座《思考者》,位於羅馬廊式廣場的正中央。

        亞當和夏娃

        亞當和夏娃的青銅塑像矗立於《地獄之門》的左右兩側,創作分別完成於1880年和1881年。其實在《地獄之門》裏也有他們的位置,隻是等比列地縮小。在烈日之下,赤裸的亞當錚亮,而夏娃銅綠鏽跡斑駁。不知是材料配比不同,還是冥冥之中的陽剛和陰柔。

        《三個影子》(The Three Shades,1881-1886)是《地獄之門》頂端的一組雕塑。最左邊的是亞當,另外兩個是他的影子。 博物館的解說是同一個模具複製了三次,相互之間扭轉了角度,以反映身姿和動態完全一樣。最初的構思是剛到地獄,順著手指的方向凝視著等待他們的恐怖和痛苦。微彎的脊背似乎準備承受恐懼的重壓。

        從麵孔、姿勢、強健的肌肉表明羅丹受到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年)的大理石雕塑《叛逆的奴隸》(The Rebellions Slave,1513年,巴黎盧浮宮)的影響和指導。

羅丹雕塑花園中的《三個影子》。

舊金山榮勳宮 (Legion of Horon Musuem) 中的《三個影子》。

亞當是人類之始祖,也開啟了人類的原罪。這一形象也指向但丁的地獄篇中的一句話“進入此地之人,且放棄一切希望。”

但丁的《地獄篇》中的第三首為《地獄之門》,寫道:

由此,進入永恒的痛苦之城。

由此,進入永世的淒苦之地。

由此,進入萬劫不複之所。

...

這三位一體把我塑造出來。

...

我萬古不朽,與世長存。

進入此地之人,且放棄一切希望。

 

《烏格裏諾》(Ugolino,灰泥膏,1882)

        烏格裏諾(Ugolino,1220-1289年)是意大利貴族,由於叛逆年近70歲的他連同兩個兒子兩個孫子被關押,四個子孫活活餓死於牢中,瀕死的孩子們央求他吃掉自己的屍體。他的故事在但丁《神曲》“地獄”第三十三章中有詳細描述。該雕塑表現了烏格裏諾拒絕孩子們請求時的痛苦表情。

        Ugolino親眼目睹子孫的死亡,最終仍不敵饑餓,吃了死去的兒子肌肉,一個悲劇的父親。但丁想要表達的是“饑餓戰勝了哀傷,求生的本能戰勝了人性”

        曆史上有許多以 Ugolino 為題材的藝術作品,在羅丹作品的旁邊就是法國著名雕塑家讓-巴蒂斯·卡爾波(Jean-Baptiste Carpeaux,1827-1875年)用相同題材創作的青銅作品《烏格裏諾和他的兒子們》(Ugolino and His Sons, 第一版,1858)。

        由於在明亮的燈光下二維的照片反映不出青銅作品的細節,故上一組卡爾波雕刻塑像的照片。

 

        上麵九幅照片是卡爾波《烏格裏諾和他的兒子們》的大理石雕塑,創作時間於1865–1867,收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麵部表情,體態語言,肌肉骨骼無一不映射著藝術家的深厚功底。

 

《貪婪和欲望》(Avarice and Lust, 1887)灰泥膏和青銅

        位於《地獄之門》的右下角,這對男女以的單體形式在地獄之門裏多次出現。

 

《吻》(The Kiss, 1880-1882)

        《吻》這件作品取材於但丁的《神曲·地獄篇》裏所描寫的弗朗切斯卡與其丈夫的弟弟保羅愛情悲劇。當時作者羅丹正和他的助手處於瘋狂的婚外熱戀中,因此有強烈的代入感。羅丹的塑造直接衝破世俗束縛,兩個赤身裸體的情侶,在幽會中熱烈相擁接吻的瞬間。這件作品最初為《地獄之門》的一部分,後來由於大受歡迎而移出地獄,成為了一件獨立的作品。

這件大膽的作品盡管在1889年法國巴黎世博會上展出時轟動一時、聲名鵲起,成為雕塑史上的不朽名作,但當它在1893年美國芝加哥世博會上再次展出時,卻被美國人視為「色情」作品,不允許公開展覽,隻能另辟專室預約參觀。

在羅丹雕塑花園裏有這件作品的放大版。

 

《保羅和弗朗切斯卡》(Paolo and Francisca, 1881-1886)

        弗朗切斯卡是十三世紀時意大利一個地方領主的女兒,經政治聯姻嫁給了意大利另一家族的喬瓦尼。她對這段婚姻充斥著不滿和怨言,相親時的保羅變成了醜陋的哥哥喬瓦尼。後來,盡管保羅是有婦之夫,但兩人來往日益密切,並保持了長達十年的地下戀情。最終,喬瓦尼發現了兩人的奸情,親手刺死了弗朗切斯卡和保羅。

        在但丁的《神曲》中,弗朗切斯卡和保羅死後來到了地獄的第二層,那裏是淫欲者的地獄,在那裏,犯禁忌之愛和對情欲毫無節製的人被黑色狂風卷在空中,不能落地,就像是情欲的衝動卷走了兩人的理智。

        1876年柴可夫斯基根據但丁《神曲》“地獄篇”的第五篇,保羅和弗朗切斯卡愛情悲劇創作了交響幻想曲《弗蘭切斯卡·達·裏米尼(Francesca·da·Rimini, op.32)》又名:裏米尼的弗蘭切斯卡。

        羅丹的《保羅和弗朗切斯卡》是《吻》的後繼,他們的不倫戀遭受的懲罰是死亡。在生命的最後關頭,保羅覆蓋在弗朗切斯卡的身上。好像羅丹過於鍾情赤身裸體。

文藝複興以來,以《保羅和弗朗切斯卡》為題材的藝術作品繁多,但都比羅丹的含蓄。

        安東尼奧·卡諾瓦(Antonio Canova, 1757-1822)的大理石雕像《保羅和弗朗西斯卡·達裏米尼》,——盧森堡國家曆史藝術博物館

        弗蘭克·迪克西 (Frank Dicksee, 1853-1928)在1894年創作的油畫《保羅和弗朗切斯卡》,作品尺寸130 x 130 cm,目前該作品由私人收藏保管。

        以上是被羅丹送進《地獄之門》的一些作品,如有機會再聊未進地獄的羅丹作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唐山故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華西車城' 的評論 : 老鄉好。巴黎的羅丹博物館非常有名,沒有去過,想去參觀。
華西車城 回複 悄悄話 老鄉好文。幾年前,專程訪過心中的巴黎羅丹博物館。記得在中國做工程師時,特別睛睞羅丹的雕塑,買了不少畫冊。巴黎羅丹博物館還收藏了不少羅丹未曾麵市的半成品,喜歡羅丹雕塑的,訪問巴黎時,不可放過這裡。
唐山故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綠珊瑚' 的評論 : 謝謝來訪。每周五和周六都有專項的TOUR,羅丹的講解大約一個小時左右。以前去過許多次,沒有特別在意,甚至文字說明都沒細看。近年來領朋友參觀,聽了幾遍,總算對曆史原由、來龍去脈捋了一下。
綠珊瑚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的介紹和分享,學習到許多。下次去斯坦福再看雕塑時就會感受更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