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俄羅斯副總理兼總統駐遠東區全權代表,尤裏-特魯特涅夫邀請中國副總理張國清及同事於今年9月訪問千島群島中的占守島,並參加戰勝日本軍國主義80周年的紀念活動,共同維護二戰的勝利的成果。俄羅斯副總理特魯特涅夫邀請中國代表團參加千島群島占守島抗日勝利紀念活動_日本_消息_張國清
中國方麵至今也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複。
千島群島(俄語:……,英語:Kuril Islands, 日語:千島列島) 是位於西太平洋北部的弧形島群,地處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與日本北海道島之間,將西北太平洋和鄂霍次克海分隔開來。群島全長1300千米公裏,由56個島嶼組成,總麵積約15,600平方公裏,由東北向西南延伸。
圖一, 千島群島的地理位置,島嶼分布。
群島名稱 Kuril 源於阿伊努語"kur",意為"雲"或"霧",反映了該地區多霧的氣候特征。群島現屬俄羅斯薩哈林州管轄,原住民為阿伊努族(Ainu,阿伊努人,又被稱作蝦夷人)。千島群島位於北緯約43°至51°之間,屬於中緯度地區,氣候屬於亞寒帶。千島群島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火山活動頻繁,這個群島也正是由於火山噴發而露出水麵。
整個群島可分為三個部分,北千島、中千島、南千島。北部以占守島和幌筵島為主,其中占守島和俄羅斯的勘察加半島間的海峽寬度僅11公裏。中部的得撫島是群島中的第四大島,為中千島最南部的島嶼。南千島是俄羅斯的稱謂,而日本稱之為北方四島,包括擇捉、國後、齒舞群島、色丹群島。中千島和南千島間的海峽, Friza Strait (伊圖魯普海峽),寬度40公裏,為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由內海(鄂霍次克海)進入外海(太平洋)的戰略通道。這個海峽為得撫島和擇捉島兩島夾持。
千島群島的曆史充滿了日俄兩國的爭奪:
1875年《聖彼得堡條約》,又稱《樺太與千島群島北部互換條約》,日本用庫頁島(日本將其稱為樺太島)南部換取千島群島北部。於是日本擁有了整個千島群島的全部主權,而俄國獲得庫頁島的全部主權。
《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公告》也是羅斯福總統向蔣介石建議,將琉球群島歸還中國的法理依據。因為日本在1879年吞並琉球,1880年和清朝政府簽訂了《琉球條約》,這都是1875年以後的事情。由於蔣介石的婉拒,琉球群島長期在美國的托管之下。直至1985年的《廣場協議》,美國將琉球群島的治權交給日本政府。因此,在法理上日本並沒有琉球的主權。
圖三,擇捉島不僅是最大的島嶼也是最有戰略價值的島嶼。單冠灣為天然良港,終年不凍,而且常年多霧,便於隱蔽。1941年11月,日軍在此實施通訊管製並集結航母(六艘)等艦船後執行偷襲珍珠港的任務。
圖四, 日本偷襲珍珠港。上: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行動路線圖。下左:加賀號航母駛離單冠灣。下右:赤誠號航母。偷襲珍珠港時,赤誠號是由南雲忠一中將指揮的航母編隊的旗艦。
圖五,俄羅斯的邀請和1945年時日軍在占守島的防守部署。
釣魚島有點複雜,之前沒有條約規定。中國主張的是大陸架,日本是經緯線。美國托管期間(1945-1985年)一直作為琉球群島的一部分,所以用作靶場。在那個期間中國和台灣方麵都沒有提出主權要求。釣魚島的爭端是在美國把琉球的治權交給日本之後。美國在1945年要把整個琉球群島(大約5000平方公裏)交給中國,中國不要。40年後卻爭奪不到10平方公裏的幾個小島。
另外,中國官方在今年重劃了南海九段線,改成十段線,在台灣的東方向北延申,但沒有包括到釣魚島。
對俄羅斯也是反複變化,先是50年代全麵投靠,然後1969年珍寶島,幾乎核戰爭。包子上台後全麵擁抱,“手挽手,背靠背”,“上不封頂,下無底線”。
中國的外交政策一言難盡。
我想,這篇文章基本把千島群島的曆史脈絡厘清,所有的條約以及條約要點都在這裏。
俄羅斯的這張牌打得非常巧妙,占守島鐵板釘釘是俄羅斯的土地,他們沒有邀請中國官員到擇浞島吧。既然中國可以邀請普京參觀九三閱兵,慶祝二戰勝利,他們為什麽不可以邀請中國的一個副總理到二戰戰場的故地慶祝一下呢?俄羅斯在摸中國的底牌,也是在摸中國的底氣。
這個帖子來訪者不少,討論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