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戒煙

(2017-09-16 08:55:36) 下一個

        我上中學的時候,家裏有五口人: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和我。其中煙民占60%:爸爸、媽媽和哥哥。

        論煙齡,媽媽最長。媽媽說她小時候,常和她的奶奶在一起,給奶奶裝煙袋,裝好以後還要把煙點上,吸著了,奶奶才接過去。天長日久,媽媽還沒出嫁就學會了吸煙。我小時候,村裏的人多是吸“葉子煙”,很少有人買煙卷吸。人們從集市上買回煙葉,烤幹,揉碎,然後裝在煙袋鍋裏,或用紙條卷起來吸。媽媽那時吸煙很勤,每天都要卷好幾支“炮筒”。因為吸煙多,媽媽經常咳嗽,有時深更半夜,我們也會被她那震天的咳嗽聲吵醒。那時不少人都勸過母親戒煙,可母親隻是笑笑。看得出,她根本就沒有那個打算,盡管她並沒有象有些人那樣立下“不戒飯就不戒煙” 的誓言。

        爸爸從什麽時候開始吸煙,我不清楚,反正沒有媽媽的煙齡那麽長。爸爸吸煙也不象媽媽那樣勤。他不卷“炮筒”,而是托著一個大煙袋鍋。爸爸的煙袋鍋很漂亮,深棕色的桃木煙袋鍋,藍灰色的弧形塑料煙嘴。爸爸裝上一袋煙,能吸老半天。有時裝上煙後隻吸幾口,就把煙撚滅,把煙袋鍋放在一邊,留著下次再吸。爸爸對煙葉的質量要求不高,隻要不太嗆,好賴都行。媽媽就不同了。媽媽吸的煙要“衝”,就是煙葉的質量要好,吸到嘴裏感覺“有勁兒”。我常見爸爸把一大半“好煙”分給媽媽,然後在剩下的一半裏摻上“賴煙”留給自己。  

        哥哥到二十歲的時候,既不吸煙,也不喝酒,爸爸和媽媽在我們麵前沒少誇他。後來哥哥到縣城去工作,臨行前媽媽千叮嚀萬囑咐,到了外麵千萬不能學吸煙,哥哥滿口答應。我想媽媽是深知其害的。哥哥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理發館當理發員,期間免不了有顧客遞煙。起初哥哥堅持不吸,顧客離開之後就把別人遞來的煙轉送給周圍的同事。可時間長了,到底沒扛住,還是進了煙民之列。就這一點,媽媽很是無奈:真是兒大不由娘。

        雖然爸爸 、媽媽和哥哥煙齡不同,但他們幾乎在同一時間決定戒煙。那年夏天,父親突然咳血,而且咳得很厲害, 被送到結核病醫院。經醫生診斷,父親的病不是肺結核,而是肺氣腫。肺氣腫當然與吸煙有關。當我聽說父親住院,急急忙忙趕到父親跟前的時候,見父親麵容消瘦,憔悴不堪,我心裏非常難受。當時父親真以為他出不去了,對我說,如果真能好起來,以後這煙是不能再吸了。父親在醫院裏住了二十多天,病情逐漸好轉。那次父親出院以後,真的就把煙戒了。可是幾年以後,有一次母親給父親洗衣服,卻發現衣兜裏有半截煙卷。父親隻好“坦白交代”:隻是偶爾吸幾口,解解饞而已。大概過了一 、兩年,父親再次戒煙。這一次,用母親的話說,他是“戒也得戒,不戒也得戒”,因為父親喉部做了手術,手術之後便再沒有吸煙,或者說是沒法吸煙,直至幾年後病逝。

        哥哥戒煙也是源於父親那次住院。父親出院之後,哥哥也把煙戒了。那時候哥哥年輕,並不覺得吸煙對自己有什麽不好,更多的是出於對父親的考慮。從那以後,真的很長時間沒有看見哥哥吸煙。我好象突然覺出長兄對父母和家庭的責任感,不由地對哥哥心生敬佩。可不知從什麽時候起,哥哥又把煙撿了起來,起初隻是偶爾背地裏吸,後來逐漸公開,再後來竟成了鐵杆煙民了。到了五十歲這年,哥哥再次戒煙。這一次,我想是出於天命之年的感悟吧。

        父親在結核病醫院住院的時候,母親一個人在家,心裏總是不踏實。夜裏,母親翻來覆去睡不著,就一支接一支地吸煙。那些日子,對母親來說,也許隻有煙是最好的安慰。父親出院回家那天,母親當時正在廚房裏,手裏捏著半支煙。聽見父親回來的聲音,母親把煙掐滅,出來迎接父親。從那一刻起,母親再沒吸過煙。廚房裏那半支煙,給母親近四十年吸煙的曆史,劃上了句號。  

        父親去世後不久,母親就搬到縣城,與哥哥同住。那些年,年逾七旬的母親身體健康,生活如常,不僅自己照顧自己,還能給上班的哥哥嫂子做飯,這些無疑得益於母親戒煙。母親說:“我身體好好的,你們就能在外麵安心工作。”我曾經問過母親:“您以前吸煙吸得那麽厲害,多少人勸您戒煙都不管用,後來怎麽說戒就戒了呢?”母親的回答簡單而令我感動:“其實也沒那麽難,就看哪頭重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