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之戀

《宋城之戀》由作家出版社在中國發行
正文

悠閑又忙碌的四月 (1)

(2019-05-03 12:34:15) 下一個

      四月初,我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去中國的飛機,開始了二十多天悠閑又忙碌的日子。

      由於今年四月底清華大學的校慶,正逢我所屬的八四級畢業三十周年。早在一年前,同學們就相約要舉辦慶祝活動,並專門為此設立了籌備活動的微信群。我也因此提前安排好了回國的行程。

      經由北京到達家鄉開封後,當天我就去“第一樓”就餐。開封的第一樓餐廳擅長烹飪豫菜,其中的灌湯小籠包、燴炸魚塊、大蔥燒肉皮等都是我自小吃慣的。這些口味中正的傳統豫菜,在別處很難吃到正宗的。所以每次回到家鄉,我都會先去品嚐這幾樣菜,以此完成同家鄉的對接。

      到開封的第二天,我參加了小說《宋城之戀》的讀書會。這個事先安排好的讀書會,是由開封市新圖書館負責舉辦的。讀書會的議程,包括由我講述《宋城之戀》的寫作過程和體會、讀者問答、讀者代表朗讀小說的節選、簽書和合影等,全程共兩個小時。讀書會的頭一個小時要全由我來講。為此,在離開美國前的最後兩天,我不得不做了認真的準備。

      當天,前來參加讀書會的人既有普通的會員,也有特意請來的作家以及書報類的編輯。在主持人的介紹之後,我很快就登場了。按照事先的準備,我講述了《宋城之戀》這部小說的寫作動機、寫作手法、故事情節,以及自己的寫作體會和感想等。總的來說,我講得還算順風順水。在接下來的讀者問答中,我就小說的架構和故事人物的創作等同讀者們進行了較深入的討論。

      隨後,兩位年青的讀者朗讀了小說的段落節選。他們選讀的分別是“縋城燒炮” 一章中舒武立在下城前托付徐佳和的那段,以及“七夕相遇”一章中講述宋徽宗修建艮嶽原因的那段。這一男一女兩位朗讀者都是播音出身。他們深情的朗讀,不僅打動了在場的讀者,也深深地打動了我。在簽書和合影之前,還安排了美女上台給我獻花。後來,當我把讀者會的幾張照片發進了朋友圈後,有不少人都向我打聽照片裏這位開封美女的聯係方式。

 

  

      讀書會後,我同前來參加的幾位同學一起去吃飯,地點是在另一家“第一樓”。不過,由於當天同桌在坐的有市級領導,端上來的菜大都是第一樓的菜單上見不到的。這些粗糧細做的佳肴,一嚐便知出自名廚之手,比徒弟做出來的強太多了。

      忙完了讀書會,我立刻安排了在國內的出遊。最近幾年,每次回國我都會去遊覽一趟名山大川,順便玩玩周邊的城市。這次去的是江西的廬山。當天乘高鐵到達南昌後,我先在市區逛了大半天。中午在南昌的一家老字號試吃本地菜。南昌菜既鹹又辣,吃完了覺得整個胃裏都是鹹的。到了南昌自然會去登滕王閣。由於曆經過太多次的變遷,今天的滕王閣早已不似當年。但由於王勃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名句始終無人能超越,成就了滕王閣天下名樓的美譽。

      遊完南昌,我直奔廬山。乘車經過十八盤後,到達牯嶺鎮的酒店時已近中午。酒店的老板在安排我入住時,特意叮囑我當天最好去玩西線幾個較輕鬆的景點就行了。可“不到三疊泉,枉為廬山客”,我還是決定先把東線的三疊泉拿下。一路行走過幾千級台階才到達了三疊泉。盡管看到了淩空而下的瀑布,卻沒有多少“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氣勢。玩完三疊泉後,我奔向五老峰。等我爬到第四峰後,山上看不到其他人了。到達第五峰後折轉向下依然不見人影,我這才知道自己是當天最後的登山客。此時,太陽快落山了。我一個人悠然地信步走下山來,聽著林間傳來的鳥鳴和其他小動物逡巡的聲音,倒也感到十分愜意。等我到達山底時,暮色完全籠罩了山野。景區的末班觀光車早開走了。由於廬山內不許出租車拉客,我隻好打電話讓酒店派車來接。

      第二天再玩西線,我從花徑沿錦繡穀一路走過仙人洞、天池寺、龍首崖,再到懸索橋。周圍的山巒還真讓人感覺到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味道。隻是廬山同泰山、華山、黃山、峨眉山等相比,還是稍嫌遜色。但因為廬山上修建了很多別墅,在炎熱的夏季亦不失為清靜的避暑之地。

      玩完江西,我又回開封小住了數日,期間常會約朋友們閑談。某日,一位中學好友同我在半畝園的一家餐廳吃飯。開封的半畝園位於龍亭和清明上河園的景區附近,總共有十多棟院落式的別墅,開設成私人博物館、藝術會所、私房菜館等場所。這些別墅沿襲了宋代民居的設計,算是很有品位的仿古建築。

      “最近我一個廠子辦不下去了,想把它拆了改做民宿,你投點資吧?”好友給我斟滿茶,隨口說。“改民宿?批文拿到了嗎?”我問。“還沒有。得先把廠裏的職工都安置好。不過我有辦法。”好友說。

      通常來講,我隻願意做快進快出的項目,對於這種一旦陷進去可能幾年拿不回錢的興趣不大。好友見我搖頭,也不勉強,隻是說:“你文采好,給這個民宿起個名字吧。”我問清那個廠子的位置,原來離宋代的皇宮不遠。“叫‘後宮’如何?”我建議說。“好名字!”好友聽了顯得很高興,接著又問:“那在經營模式上有建議嗎?”我沉思了片刻說:“民宿的經營離開文化不好賺錢。既然是叫後宮,晚上不妨找些漂亮的女孩扮成宮女,讓住宿的客人翻牌子。”好友聽後,臉上現出了愁容。他呷了口茶說:“現在管得很緊。讓客人翻牌子會出事的。”我微微一笑說:“沒事!客人可以翻牌子,但你要讓他翻來翻去,最後翻到的牌子上寫的還是他自己老婆的名字。”好友聽了,把剛喝進口中的茶噴了出來。“算你狠!”他用手指著我說。

      這樣的悠閑的時刻當然不是每天都有。有空兒時我會去逛逛城裏的古玩店,給自己的收藏添幾樣新貨色。同其他城市比起來,開封的古玩價格相對便宜,有時能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我比較喜歡收藏石頭,尤其是印石。照片裏的這些石頭,就是我這一次在國內收集的。

      

 

      最左邊的那塊是芙蓉石的老料,采用薄意技法沿四麵雕刻出一幅山水的圖案。雕工出自一位老師傅之手。這塊章料是我從開封一家專門賣印石的店裏收來的。這家店做印石的生意已有多年了,平時由一對姐妹打理著店麵。去年回開封的時候,我經人推薦到過這家店。當時,在店中擺放的近千塊章料中,我一眼看中了這塊芙蓉石的料子。這塊石頭,握在手裏感覺溫潤、細膩,其薄意的雕工樸實自然、恰到好處。我拿在手裏就不肯再放下。不過那次姐妹二人都在店裏,偏偏妹妹也很喜歡這塊石頭,不肯讓我買走,於是喊出個天價。我猶豫再三,還是隻好把石頭留在了店裏。這次再去時,隻有姐姐一人在店裏。她雖然認出了我,卻忘了去年妹妹喊出的價,報了個我勉強能接受的。我把這塊石頭拿在手裏又把玩了一陣,依然是很喜歡。於是討價還價後,終於把它收進了袋裏。

      左邊第二列的大小兩塊章料是我從南昌買到了。那天,我走進開在古玩街的一家店裏,看上了下麵這塊鈕上刻有一隻昆蟲的石料。為了能砍價,我特意先買下了上麵那塊大料。不曾想,等我開口說要買那塊小料時,美女店主堅持說小料就是比大料還貴。我握著那塊小料把玩了一番,依然無法放下來,心想總不能為了省幾個錢再來趟南昌吧。無奈之下,我隻好接受了美女的報價。

      右邊第二列下麵的那塊章料是玉石老料,帶有天然的褐色紋理,是我用低價從開封的一家古玩店裏收來的。上麵玉石雕刻的牛和羊也是在同一家店裏買到的。這兩件東西用的雖不是上好的玉料,但都保留著原先的皮子,雕工也有神韻。或許是因為我買了三件,店主才肯讓我用低價收走那塊玉石章料。

      最右邊的三塊老印章上都刻有字,是我從開封的“鬼市”收來的。說起這個鬼市,位於開封城南的一個舊貨市場內。通常鬼市裏隻有幾十個攤位。每個攤上賣的古玩,絕大多數都是花五百塊錢就能從外地買進一堆的假貨。不過其中偶爾也會出現幾件真東西。這些真貨是被人從鄉下直接收來的,年代多在民國時期,有時也能見到更老的。這些真東西被收上來後,往往沒有立刻被人買走。它們同那些假貨放一起,由攤主包在破紙盒裏往返於鄉下和城裏之間。時間久了,真的和假的東西就混在了一起。還有原本叔叔收來的東西,可能交由侄子帶進城來賣。所以有時候攤主也會搞不清,把真貨和假貨的要價喊著差別不多。

      周末的兩天是鬼市人氣最旺的時候。每次去鬼市上,都能遇到一兩件好東西。什麽算是好東西呢?好東西不光要看年代,關鍵是你拿到手上就不想再放下去。為了不看走眼,我通常會把看中的東西先放回攤上,然後接著轉別的攤位。等把鬼市裏所有的攤位都轉完後,再回到原先的那個攤上,重新拿起那件東西。如果這次看了還是喜歡,那就是我想買的好東西了。在談價錢時,我大都會同時拿起幾件,把真貨和假貨混在一起問價,這樣攤主報出的價位不會離譜太多。倘若遇上了死活不肯降價的攤主,一般我都會把東西放下走人。如果你跟那件東西有緣,以後還能有機會收到的。

      收藏這事兒,不過是圖個喜好,一定要量力而行。世上可收藏的東西太多了,無論多少錢都是不夠用的。所以,買不下來的東西不必勉強。可話說回來,倘若真是自己喜歡的東西,放手後難免心中惦記,倒不如買下來痛快。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